江苏省盐城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盐城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各项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A . 忧郁(yù)怀恋(liàn)镇(zhèn)静尽(jìng)头
B . 涉(shè)足来临(lín)幽寂(jì)选择(zé)
C . 诱(yòu)人回返(fǎn)足迹(jì)廷(yán)绵
D . 路径(jìn)伫(zhù)立萋萋(qī)森(sēn)林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花苞褪尽幽寂血气方钢
B . 嫁结延绵爱怜仙露琼浆
C . 笼罩挣扎瞬息淅淅沥沥
D . 盘虬苦涩服待荒草萋萋
3. (2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 . 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C . 他研究古文字只有两年,但进步飞快,现在已经是这一方面的宿儒了。

D . 在任何行业中,不管企业经营得多么成功,领导们都不应高枕而卧。

4. (2分) (2016九上·无锡期中) 下列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②①③④
5.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北湖湿地是济宁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80%左右。

B . 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 .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 . 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6. (2分)与下列诗句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A . 《西游记》
B . 《水浒传》
C . 《红楼梦》
D . 《三国演义》
二、外国名著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8九上·湖州期中) 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面“作家名片”。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
8. (13分) (2017七上·亳州期中) 家是一个溢满亲情的地方,竹篱茅舍有家,高楼大厦有家,人人心中藏家。

父母和我是一个小家,我和同学们是一个大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国家。

小家、大家、国家,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启动,请你快快参加吧!
(1)【拟写标语】如果你是班长,为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设计活动】活动成功离不开合理的安排,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仿照活动示例,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开展一次“爸爸妈妈我爱你”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办一次“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展览
活动三: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
(3)【仿写表达】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表达你对家的认识。

家,是饥饿时热气腾腾的饭菜,消除你独行的寂寞;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光,温暖你奔波的劳累;家,是________。

(4)【探究材料】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日本东京,有一位醉汉躺在离他家不远的路边。

警察扶起他并认出他是当地一名富翁,警察提出要送其回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

”警察指着他漂亮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翁却摇摇头说:“不,那只是我的房子。


材料二:有个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东西的人,走遍世界,历经万苦,年老体衰仍一无所获,只好失望的回
家。

夜晚漆黑,寒风凛冽,他远远望见自家窗户里透出温暖柔和的灯光,家人正围坐一起吃晚餐,中间空着一个留给自己的座位。

这个人忽然泪流满面,幡然醒悟: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家啊!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7八上·莒县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10. (16分)(2019·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与甘父②俱出陇西,使月氏。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

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选文有删改)
【注】①郎:郎官,一种官职。

②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乃募能使者________
②径匈奴,匈奴得之________
③传诣单宇________
④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其头为饮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 月氏遁而怨匈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 无与共击之何陋之有
D .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4)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忠诚的两个语句。

11. (17分)阅读《伤仲永》,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尝识书具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受于人者不至
(2)
下列各组加线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贤于材人远矣如此其贤也
B . 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 .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正坐
D . 不能称前时之闻狼不敢前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的直接表现。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
12. (25分) (2015八上·永胜期末) 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

换暖
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

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

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

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

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

这时,几声汽车嗽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

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

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

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

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

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

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A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

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

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⑪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

C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⑫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⑬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⑭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薰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

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⑮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

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

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⑯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

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⑰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两件事?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换暖”含义。

(3)
请从修辞和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4)
第⑨、⑩、⑪各有一处写老李太太脸上的笑,请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三个笑容所包含的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5)
第⑮段战友问开车的战士“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开车的战士回答自己是故意的。

其实在前文已有句子作了暗示,请找出并写在下列横线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外国名著 (共1题;共3分)
7-1、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
8-1、
8-2、
8-3、
8-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1、
9-2、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
12-1、
12-2、
12-3、
12-4、
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