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胺及含磷有机化合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胺及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一部分胺
[教学目的]:
1、掌握胺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胺的性质
3、熟悉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4、学会含氮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胺的化学性,重氮化反应及其应用
胺的酰基化反应及兴斯堡反应的应用
重氮化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课堂组织]:
17.1胺
17.1.1分类、结构与命名
氨的烃基取代物称为胺(amines),烃基为烷基的叫做脂肪胺,为芳基的叫做芳香胺。

胺分子中一个、两个或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分别称为伯胺(primary amines)、仲胺(secondary amines)和叔胺(tertiary amines):
伯胺和仲胺中分别含有氨基(-NH2)和亚氨基(=NH)。

铵盐分子中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则生成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胺的结构:
胺分子中氮原子位于三个氢原子所在平面的上方,整个分子呈角锥形。

其键长键角为:
甲胺和三甲胺分子中的键长键角分别为:
因此,可以认为氨和胺分子中氮原子为SP杂化,四个杂化轨道中,有一个为电子对所占据,其他三个轨道则与氢或碳原子生成σ键。

苯胺分子中键长、键角的数值为:
苯环平面与三个原子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42.5°,而甲胺分子中C-N键及NH3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5°。

说明在苯胺分子中,氮原子更接近于平面构型,氮原子的杂化状态在SP及SP之间,比甲胺更接近于SP。

由于孤电子对所在的轨道具有更多的P轨道成分,可以与苯环中π电子的轨道重叠,使C-N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此,C-N键的键长比甲胺中的C-N键短。

苯胺的结构用共振式表示更为恰当:
对氨基苯乙酮分子中C-N键更短(137.6pm)。

说明在共振式中电荷分离的经典结构式贡献更大:
胺的命名:
一元胺的命名是以胺字表示官能团,再加上与氮原子相连的烃基的名称和数目。

例如:
在取代基的前面加N-,是为了明确取代基所在的位置。

结构比较复杂的胺,可以作为烃类的氨基衍生物命名。

季铵盐的命名与
铵盐相似。

17.1.2物理性质
脂肪胺中甲胺、乙胺、二甲胺和三甲胺在室温下为气体,其他的低级胺为液体。

N-H键是极化的,但极化程度比O-N小,氢键N-H…N也比O-H…O弱,因此,伯胺的沸点高于分子量相近的烷烃而低于醇。

位阻能阻碍氢键的生成,伯胺分子间生成的氢键比仲胺强,叔胺分子间不能生成氢键,所以,碳原子数相同的胺中,伯胺的沸点最高,仲胺次之,叔胺最低。

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能接受水或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生成分子间的氢键,因此,含6-7个碳原子的低级胺能溶于水,胺在水里的溶解度略大于相应的醇,高级胺与烷烃相似,不溶于水。

芳香族胺为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有特殊的气息,在水里的溶解度比相应的酚略低。

邻硝基苯胺的熔点和沸点(71.5℃,284℃)都比它的间位异构体(114℃,306℃)和对位异构体(148℃,332℃)低,这是因为邻位异构体能生成分子内的氢键,而间位和对位异构体则生成分子间的氢键。

分子间的氢键在晶体熔化时部分断裂,而在气相中差不多完全断裂,所以间位和对位异构体在相变过程中需要的能量高于邻位异构体。

芳香胺的毒性很大,液体芳胺还能透过皮肤而被吸收,虽然它们的蒸气压不大,长期呼吸后也会中毒。

空气中含1ppm的苯胺,连续呼吸12h后就会产生中毒的征象。

苯胺、α-和β-萘胺都有致癌作用。

17.1.3化学性质
1.碱性
胺和氨相似,具有碱性,能与大多数酸作用成盐。

R NH2+ H C l R NH
3
Cl
R NH2+ H O S O
3H R NH
3
OSO3H
胺的碱性较弱,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释放出游离胺。

胺的碱性强弱,可用K b 或pK b 表示:
碱性: 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pK b < 4.70 4.75 >8.40 见P 440表14-2
脂肪胺 在气态时碱性为: (CH 3)3N > (CH 3)2NH > CH 3NH 2 > NH 3 在水溶液中碱性为: (CH 3)2NH > CH 3NH 2 > (CH 3)3N > NH 3
原因:气态时,仅有烷基的供电子效应,烷基越多,供电子效应越大,故碱性次序如上。

在水溶液中,碱性的强弱决定于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等。

溶剂化效应——铵正离子与水的溶剂化作用(胺的氮原子上的氢与水形成氢键的作用)。

胺的氮原子上的氢越多,溶剂化作用越大,铵正离子越稳定,胺的碱性越强。

芳胺的碱性 ArNH 2 > Ar 2NH > Ar 3N 例如: NH 3 PhNH 2 (Ph)2NH (Ph)3N pK b 4.75 9.38 13.21 中性
对取代芳胺,苯环上连供电子基时,碱性略有增强;连有吸电子基时,碱性则降低。

2.烷基化
胺是亲核试剂,由伯胺生成仲胺的盐:
仲胺的盐与未反应的伯胺之间迅速发生质子转移反应,释出的仲胺可以继续烃化,生成叔胺的盐:
以上反应重复进行,直到生成季铵盐:
R NH 3Cl + N a O H R N H 2 + C l + H 2O R NH 2+ H 2O R NH
3 + O H
K b K b =
R NH 3 O H RNH 2p K b = lo gK b
R N H H H R 2N H H R 3N H O
H
H
OH 2OH 2OH 2
OH 2OH 2
在一般条件下,难以使反应停留在只生成仲胺或叔胺的一步。

如用过量的伯卤代烷,可以得到季铵盐。

例如:
在位阻因素的影响下,有时可以使主要产物为某一种胺:
胺与叔卤代烷主要生成消去产物。

仲卤代烷、α-卤代酸、环氧化物也可以用来使胺烃化。

胺作为亲核试剂,还可以与含活性烯键的化合物起共轭加成反应。

3.酰基化
伯胺、仲胺容易与酰氯或酐反应,生成N-烃基酰胺或N ,N-二烃基酰胺,它们是固体,有它的熔点,可用于胺的鉴定。

例如:
叔胺的氮原子上没有氢,不能生成一般的酰胺。

在有机合成中常将氨基酰化后再进行其他的反应,最后用酰胺水解法除去酰基,这样可以保护氨基,避免发生不需要的副反应。

例如:在苯胺的硝化反应中,将氨基用酰基保护,既可避免苯胺被硝酸氧化,又可适当降低苯环的反应活性,以制备一硝化产物。

4.与亚硝酸的作用
与亚硝酸反应
亚硝酸(HNO 2 )不稳定, 反应时由亚硝酸钠与盐酸或硫酸作用而得。

脂肪胺与HNO 2的反应 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生成的碳正离子可以发生各种不同的反应生成烯烃、醇和卤代烃。

(P 443 )
RCH 2CH 2NH 2NaNO 2 + HCl
RCH 2CH 2N 2Cl RCH 2CH 2 + N 2 + Cl
低温重氮盐
例如:
所以,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用途不大。

仲胺与HNO 2反应,生成黄色油状或固体的N-亚硝基化合物。

叔胺在同样条件下,与HNO 2
不发生类似的反应。

因而,胺与亚硝酸的反应可以区别伯、仲、叔胺。

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此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芳香族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棕色油状和黄色固体的亚硝基胺。

芳香族叔胺与亚硝酸反应,亚硝基上到苯环,生成对亚硝基胺。

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也可用来区别芳香族伯、仲、叔胺。

17.2 染料及指示剂(自学) 习题:3、4
CH 2NH 22OH CH 3OH 3
3++
++R R NH NaNO 2 + HCl R
R N-N=O
N -亚硝基胺(黄色油状物)H 2O +22H 2O + NaCl
NH 2N 2 Cl
0 5℃氯化重氮苯(重氮盐)不稳定(故要在低温下反应)
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