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2.特征
1)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官僚。 2)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3)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4)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观
• (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1.服务提供者——服务,既包括心里咨询和意见咨询,还包括提供物质帮 助和劳务服务。 • 2.支持者——支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 • 3.调解人 • 以中立的立场调节纠纷矛盾 • 4.谈判者——代表一方或一方联盟同另一方谈判 • 5.资源获取者——从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争取资源。 • 6.倡导者——对受助者采取新的走出困境的合理行为和行 • 动进行倡导,并指导使其成功。 • 7.政策影响人——对造成社会问题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改变 • ,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使其政策制定能考虑 • 到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 • • 思考题 p10学习活动5
(三)社会工作的对象
个人案主 家庭案主 小组案主 社区案主
社会系统案主
五、社会工作的分类及实践领域
•领域p7
六、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一)社会工作者的一般功能
1.助人——摆脱困境,是其基本功能。 2.救难——当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 存时提供帮助。 3.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提 供帮助。 4.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这种自 身发展可以发生在尚未遇到困难者,也可以发生 于遇到苦难者。
• 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二)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工作者——理解、行动选择、行动——受助者
• 社会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帮助受助者,在这个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 者作为行动者,依照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吸引受 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但受 助者并不是被动的,他也要根据自己对受助这一行为的理解,决定接不接 受受助,接受受助行动,这一受助过程才能真正开展起来。所以说社会工 • 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 • 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 • 在这个模式中,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启动这一过程,而 • 受助者的反应使这一过程真正开展起来,这是一个不断充 • 实新内容的循环过程。
(一)我国学者对社会工作的界定p2-3
• social work
• 最初是现代各国为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问 题所作的尝试,其中包括政府、民间以及宗教团体举办的各种 慈善救助活动。 • • 三种界定 主体、对象、专业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 • 1.有的学者强调它是一种服务,有的认为它是一个助人过程, 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艺术。 • 2.费孝通p4 • 中国化 • 3.王思斌p4 • 国际化 • 精炼 • • 4.教材的定义p5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及过程
(一)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
• 1.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提供者,应该受过科学训练,掌握科 学有效工作方法的专业者。 • 2.受助者——有苦难需要帮助者 • 3.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 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价值观是利他主义 , 尊重受助者的权力和选择。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 • 的服务,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 • 4.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助
四、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定义及特征 1. 定义 1)《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 员”。 2)国家或民间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 3)通过社会工作认证制度,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取得 学位,从事社会服务并得到社会工作专业组织认可的。 4)中国,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社会工作者这一概念才开始在民政等部门适用。 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 员。他们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 务的人员。
第一讲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孙华(讲师)
• (三)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了解一下) • 中国 • 20世纪20年代-1952,大学里开始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教 育,1952年被取消。 • 1952-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靠政府机构及各种单 位解决社会成员的困难。 • 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设置社会工作 • 专业。
(二)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 1.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 收集、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和有效传递资源——社会工作的核 心问题 • 2.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课本教材p16四)
• • • 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 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和终结。
• 3.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课本教材p16五) • 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 供服务,从制度层面着眼。 • 1)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 • 专业化组织模式 • 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 行政化的组织模式
(三)社会工作的类型 • 1.普通社会工作——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 和管理性工作。 • 2.实际社会工作——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一些专门进行福利 服务机构进行的活动,其服务工作部分是实际社会工作,它是 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 • 3.专业社会工作——工作人员是非政府官员, • 服务组织多是社会团体或民间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