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路基路面知识点完整版
填空题:1.挡土墙分类:(1)按支挡结构的位置不同:路堑挡土墙、路堤挡土墙、路肩挡土墙、山坡挡土墙等.(2)按支挡结构的墙体材不同: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木质挡土墙和钢板墙等。
(3)根据其结构形式育作用机理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
2.挡土墙构成:常用的石砌挡土墙及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与伸缩缝等构成.3.路基地下水的排水设施有哪些:常用的路基地下排水设备包括:盲沟、渗沟、渗水隧洞和渗井等.对于流量大的地下水,应该设置专用地下管道.4.水泥、沥青路面常见的破坏形式:(1)水泥路面的常见破坏形式有:裂缝、板边缘和角隅的破坏、接缝的损坏、板面磨损和错台等.破坏形式分为四类:裂缝类、变形类、接缝损坏类、表面损坏类.(2)沥青路面的常见损坏现象有裂缝(横向,纵向及网状裂缝)、车辙、松散、剥落和表面磨光等。
5.路面的分类: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
6.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沟和急流槽等,必要是好友渡槽、倒虹吸及积水池等。
7.路基按干湿程度分类: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四类。
名词解释:1.面层、基层、垫层:(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他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剪切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侵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2)基层: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作用力,将垂直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承受拉应力的作用并维持良好的耐久性。
(3)垫层:垫层介于路基和基层之间,他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另一方面是将基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路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为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必要时设置垫层。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汇总
1路基土的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土依据上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特殊土主要包括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盐渍土。
巨粒土(包括漂石和卵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良好的填筑路基的材料。
砂性土,集配适宜强度和稳定性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路基病害,如果用它填筑路基则必须采用改良措施,加强排水,采取隔离水等措施。
粘性土,干燥时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湿后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能力小,因此粘性土在适当含水量的情况下,充分压实和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修筑而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重粘土,工程性质和粘性土相似,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特强,塑性很大,干燥时很坚硬,施工时难以挖掘与破碎,因此不能做路基的填筑材料。
总之,土作为路基的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重粘土为不良的路基土,还有一些特殊土,根据其特殊的性质在筑路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我国公路区划的划分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羌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义有主导作用的原则3什么是潮湿系数?年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K=R/Z4什么是冻胀与翻浆?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降赵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冒出,形成了翻浆。
5路基的干湿类型分那几种?如何划分?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四种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Wc1、wc2和wc3来划分,干燥wc>wc1 中湿:wc1>=wc>wc2 潮湿:wc2>=wc>wc3 过湿:wc<=wc36什么叫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6Z与路基十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M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仪为1/10—1/5时,该深度2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1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特点:路线长、工程量大。
性能要求:承载能力、稳点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2路基分为上路床(30cm)、下路床(50cm),上路堤(70cm)和下路堤;路面结构按层位功能的不同分为:面层、基层、功能层;路面分类从结构的力学特征可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类3公路自然区划的三个原则:a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即同一区划内,同样的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b地表气候区化差异性原则: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差异性c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4一级区划的标志:均温等值线和三阶梯的两条等高线二级区划主要指标是潮湿系数K,潮湿系数k等于年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5我国公路依据土的组成特征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特殊土(不能做路基)包括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和冻土。
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类土最优,黏质土次之,粉质土属于不良材料6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压应力之比大于0.1范围称为路基工作区。
公式Za=7路基平衡湿度状况分为潮湿、中湿、干燥三类。
潮湿类路基的湿度由温度和地下水控制,干燥类路基的湿度由气候因素控制,中湿兼受两者控制。
8路基抗变形能力参数:路基回弹模量、路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
路基回弹模量E作为路基的刚度指标。
新建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E。
=Ks×Kn×Mr9路基的类型: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路基路基附属设施:取土坑和弃土堆、护坡道和碎落台、堆料坪和错车道10路基病害的防治原则:需要遵循以下路基设计原则和施工原则:a设计: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并与路线设计相结合,比绕危险地质构造避免深挖高填,正确进行排水设计b施工:选择良好的路基填料,必要时进行稳定处理,按正确的填筑方式施工,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11一般路基设计包括:a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b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c确定边坡形状和坡率d确定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e坡面防护与支挡结构设计f 附属设施设计12边坡坡率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地质构造及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高度13路基边坡稳定系数K=R/T(抗滑力与下滑力之比)工程上一般规定K≥1.15~1.45,车辆荷载换算高度h=14地面排水设施:a边沟b截水沟c排水沟d跌水与急流槽e倒虹吸与渡水槽地下排水设施:a暗沟b渗沟c渗井15坡面防护有:植被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工程防护(抹面防护喷浆干砌片石护面护面墙)16冲刷防护:堤岸防护与加固设施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
路基路面知识点总结
路基路面知识点总结一、路基1. 定义路基是指铺设路面之前,在地基面层之上开挖或填筑的支撑路面的结构层,用以增加路面承载力,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2. 路基的种类(1)填筑路基:由原有地面平整,再填入砾石、碎石、碎石混凝土等材料,压实而成。
(2)挖掘路基:通过挖土、挖坑等方式形成的路基。
3. 路基的设计原则(1)承载力要求:路基要能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力,同时能够抵抗地基的沉陷和变形,保持路面的平整度。
(2)排水要求:路基要能有效排水,防止积水对路面和路基的损坏。
(3)节省材料:设计时应尽量节省路基材料,降低造价。
4. 路基施工工艺(1)开挖填方:先开挖路基,再填入路基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和填方。
(2)压实工艺:填方后,需使用压路机等工具进行压实,保证路基的密实度和坚固性。
(3)边坡处理:对路基的边坡要进行合理处理,以防止边坡的滑坡和倒塌。
5. 路基的养护(1)定期巡检:定期对路基进行巡检,发现破损、松动等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恶化。
(2)排水系统的维护: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及时清理积水和杂物。
(3)边坡的养护:定期对路基边坡进行巡检,发现裂缝、滑坡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二、路面1. 定义路面是指车辆行驶的部分,它直接接触汽车轮胎,承受汽车荷载的部分,也是给行人提供通行的平整表面,它是由路面材料铺设而成的。
2. 路面材料的种类(1)沥青混凝土:由沥青、碎石、矿渣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性。
(2)混凝土路面:由水泥、碎石、砂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坚固耐久的特点。
(3)砾石路面:由砾石、碎石等颗粒材料铺设而成,透水性能好,适用于一些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
3. 路面设计原则(1)承载力要求:路面要能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力,同时要有良好的抗裂性和抗压性。
(2)防滑性要求:路面要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在潮湿或下雨天气也能保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3)舒适性要求:路面要平整、无凹凸不平,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1.路基概念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
2.什么是路堑?什么是路堤?低于天然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堑横断面的基本型式有台口式,全挖式和半山洞式三种类型。
高于天然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
它分高路堤、一般路堤和矮路堤三种。
3. 什么是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1,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σ2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4.路基的干湿类型主要有哪四种?主要有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种。
5.影响路基湿度的水的来源有哪些?(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路面、路肩边坡和边沟渗入路基;(2)地面水——边沟及排水不良时形成的积水,渗入路基;(3)地下水——路基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以毛细水上升的形式上升到路基上部浸入路基;(4)水蒸气凝结水——在土的空隙中流动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5)薄膜移动水——在土结构中水的薄膜的形式从含水量较高处向较低处流动或由湿度较高处向湿度较低处流动。
6.表征土基强度的四个指标是哪些?①回弹模量②加州承载比CBR值③土基抗剪强度④地基反应模量7.路基横断面形式有哪几种①路堤②路堑③半填半挖8.改善路基水温稳定性性的措施有哪些?(1)换土,采用冰冻稳定性好的土类; (2)使路面具有一定防冻总厚度,加设垫层,提高路基表层温度; (3)设置隔离层,包括透水隔离层和不透水隔离层; (4)设置隔温层,使用炉渣、矿渣等多孔材料; (5)其它措施,包括增加路基填土高度,设置盲沟降低地下水,清除地面积水等措施。
9.路基常见的病害类型有哪些?路基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①路基沉陷②边坡滑塌③碎落和崩塌④路基沿山坡滑动⑤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⑥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冻胀与翻浆。
10.路基沉陷的概念及类型路基沉陷是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完整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完整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路基路面工程是指在道路建设中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基础工程和道路表面装修工程,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完整的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一、路基工程知识点1.路基的定义和作用:路基是道路工程中,路面装修之前需要为其建设的工程基础,主要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路基的组成部分:路基由路基土、过渡层、基层、基底四个部分组成。
3.路基土的选择和处理:选择路基土要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压缩性、风化性和水分敏感性等性质,处理包括土壤固化、夯实、挖填等方法。
4.过渡层的作用和材料:过渡层用于调整路基土和基层之间的性质差异,常用材料包括碎石、沥青混凝土等。
5.基层和基底的作用和构造:基层起到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常用材料包括砂石垫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6.基底的选用和处理:基底是路基工程的最底层,需要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材料包括碎石、石质土等。
二、路面工程知识点1.路面的定义和作用:路面是指道路工程中最上部的表层,用于承载车辆荷载并提供平稳、安全的行车环境。
2.路面分类和选择:路面按照材料可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选择路面应考虑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
3.刚性路面的构造和材料:刚性路面主要由水泥混凝土构成,其构造包括混凝土层、基层、基底等部分。
4.柔性路面的构造和材料:柔性路面主要由沥青混凝土构成,其构造包括面层、基层、基底等部分。
5.路面施工和维护:路面施工包括碾压、铺设、压实等步骤,维护包括定期检查、修补、补充材料等。
6.路面平整度和纵向坡度:路面平整度主要指路面的垂直偏差,纵向坡度主要指路面的纵向坡降和坡度。
三、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其他知识点1.路基路面的设计标准:路基路面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
2.路基路面的计算方法:路基路面的计算涉及到荷载分析、土壤力学、排水等方面。
3.路基路面的水工建筑:与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水工建筑包括排水沟、桥梁、涵洞等。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P5)2、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P5)3、路基临界高度H: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P18)4、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 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时,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
(40)5、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6、路堑: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7、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8、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9、碎、砾石路面:通常是指水结碎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以及密级配的碎(砾)石路面等数种,这类路面通常只能用于中低等交通量的公路。
10、碎石路面:是用加工轧制的碎石按嵌挤原理铺压而成的路面。
11、块料路面:用块状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筑的路面。
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13、石灰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率下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
14、水泥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率时压实及养护成型,起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
路基路面总结
1、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是在路基顶面,行车部分由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
6、土基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间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8、压力P与弯沉L之比称之为地基反应模量K14、压实度:工地实测干密度/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
15、碎砾石路面以碎石或砾石为基本材料,并用适量的起粘结作用的细料嵌缝,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
16、级配砾(碎)石路面是一种由各种集料(砾石、碎石)和土,按最佳级配原理修筑而成的路面层或基层。
块料路面:用块状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筑的路面称为块料路面。
水结碎石路面:大小不同的轧制碎石从大到小分层铺筑,洒水碾压而成的路面结构。
泥结碎石路面:以碎石作骨料,粘土为填充结合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
泥灰结碎石路面:以碎石为骨料,一定数量粘土和石灰作粘结填充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
填隙干压碎石基层干压碎石: 指将碎石材料摊铺后直接压实而成的结构层。
17、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等面层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
普通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钢筋混凝土路面: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有纵、横钢筋网的混凝土路面。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沿纵向配置连续钢筋,除了在与其它路面附近或临近构造物附近设置胀缝及施工需要设置施工缝外,一般不设横缝的路面。
装配式混凝土路面:在工厂中把混凝土预制成块,然后运至工地现场装配而成。
复合式(双层式)混凝土路面:采用上下两层不同混凝土材料组成的路面板。
双层板之间结合程度不同分:结合式、分离式、部分结合式。
纤维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中掺入一些低碳钢、不锈钢纤维或其它纤维(如塑料纤维、纤维网等),成为均匀而多向的混凝土路面。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路基路面工程总论第一节公路组成部分及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1路面构成——面层、垫层、基层,包裹面层、垫层、基层的为路槽,路槽底面或路床顶面向下30cm 为上路床,再向下50cm为下路床,再向下70cm为上路堤,再向下为下路堤。
2路基——土质、石质结构物,土石混填3路面概念——路基表面(位置)上用不同材料或混合料(构成)分层铺筑成的供汽车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4路面功能- ---保护路基、承担车辆荷载。
5路基特点——工程量大、耗费劳动力多、投资大、对施工期限影响大6路面特点——耐久性差第二节对路基路面的要求及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1对路基路面的要求❶承载能力——结构承载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强度、刚度❷稳定性——水、温、力学稳定性即水稳定性,高温及低温稳定性❸耐久性❹表面平整度(舒适性)❺表面抗滑性能(安全性)❻抗渗透性(使用寿命)❼低噪声、低扬尘(环境)路基路面共有的1、2、3 ,主要针对路面的4、5、6、7 ——(简答或填空)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❶地理条件❷地质条件❸气候条件❹水温水文地质条件❺土的类别第二章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第一节公路自然区划1公路自然区划原则❶道路工程特征相似原则——在同一区划内同样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❷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❸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的原则2公路自然区划分一级自然区1一级自然区——全国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度、湿热、潮暖、干旱、高寒七个大区❶1区北部多年冻土区❷2区东部湿润季冻区❸3区黄土高原干湿过度区❹4区东南湿热区❺5区西南潮暖区❻6区西北干旱区❼7区青藏高寒区2二级自然区——在一级自然区基础上按潮湿系数将耳机划分为33个和19个二级副区3三级自然区——若干个第二节路基的水温状况与干湿类型1 路基中水的来源——❶大气降水❷地面水❸地下水❹毛细水——路基下的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到路基。
❺水蒸气凝结水——在土的孔隙中流动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路基路面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路基路面是道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共同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
2、路基路面的构造除路基基身和路面层次外,还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与加固等工程措施。
3、道路是由路基和路面组成的。
4、路基是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沿途结构物。
5、路面是在路基顶面行车部分用各种坚硬材料铺设的层状结构物。
6、对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路基整体应稳定牢固、路基上层应密实均匀、路面结构应坚强耐久、路面表面应平整抗滑。
7、正确选定路基的断面形状和尺寸,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加固措施,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8、路床:直接位于路面结构层下0.8米厚的路基部分,上0.3米成为上路床,下0.5米成为下路床。
9、路基上层部分最好选用良好的土填筑,要注意充分压实,必要时,设置隔离层或采取其他处治措施。
1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荷载和气候因素的多次重复作用,路面结构会出现疲劳破坏、塑性变形累积和表面磨损。
11、道路表面应保持一定的平整度,以减少冲击力,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道路的等级越高,对平整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平整的路面要依靠合理选用路面结构、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经常及时的养护来获得。
12、路基除土体外,还应包括正常的工作所需的排水、防护与加固措施,以及路侧的取土坑和弃土堆等。
13、路基的断面形式,按照基身的填挖情况可以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三种类型。
14、路堤是指基身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有一般路堤、浸水路堤和陡坡路堤。
15、在路堤边坡低矮和迎水的一侧,应设置边沟和截水沟等排水沟渠,以防止地面水浸湿和冲刷路堤。
16、路堤堤身与路侧取土坑或水渠之间,还有高路堤或浸水路堤的边坡中部,可是需要设置(至少1m并高出设计水位0.5m的平台)护坡道,以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性。
17、在横坡较陡(陡于1:2.5)的地面上填筑的路堤,/称为陡坡路堤。
其下侧吧边坡常需设石砌护脚或挡土墙,以防止陆地向下滑动。
路基路面工程 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路基工程总论1、路基的概念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物,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路面的概念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的层状结构物。
路面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路基组成;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各级公路的行车道、路缘带、匝道、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硬路肩和应急停车带等均应铺筑路面。
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因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同其它层次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较好的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且应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基层(基层的最下层为底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及土基,因此,它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并应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大气影响较面层小,但仍可能受地下水及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湿,故也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为保证面层平整,它还应具有较好的平整度。
垫层: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它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使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影响或保护土基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也可扩散基层传递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基的应力与变形,并可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
按其作用可分为排水层、隔离层、防冻胀层等。
路基处于下列状况的路段应设置垫层: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路段;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有裂隙水,泉眼水等水文不良情况的岩石挖方路段;季节性冰冻地区可能产生冻胀的中湿、潮湿路段;基层可能受污染的路段。
对路基路面整体性能要求: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由于湿度与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称为路基水温状况。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复习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复习路基路面工程是指在道路建设中,为保证路面的平坦度、强度和耐久度,以及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路基和路面进行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从路基设计、路基施工和路面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的复习。
一、路基设计1.路基的选择:根据道路的类型、交通流量和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基类型,包括软基、半软基和硬基。
2.路基的厚度设计:根据交通荷载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路基的厚度,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路基的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路基排水系统,包括沟渠、排水管道和排水井等,以确保路基的干燥性和稳定性。
4.路基的防护设计:考虑到路基容易受到水流和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响,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固路基和设置防滑带等。
二、路基施工1.路基土的处理:对路基土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填筑、夯实和加固等,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路基的基础层施工:在路基上铺设砂石层或碎石层,并进行夯实,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3.路基的表层施工:在基础层上铺设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道路表层材料,并进行压实,以提高路面的平坦度和耐久度。
4.路基的边坡处理:对路基的边坡进行倾斜和护坡处理,以防止边坡塌方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三、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砂石路面等。
2.路面厚度设计:根据交通荷载和路面材料的性能,确定路面的厚度,以保证路面的强度和耐久度。
3.路面结构设计: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底层和面层等,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路面标线设计: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规则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路面标线,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5.路面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路面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雨水篦子和下水道等,以确保路面的干燥性和舒适性。
总结起来,路基路面工程的知识点包括路基设计、路基施工和路面设计三个方面。
路基设计主要包括路基的选择、厚度设计、排水设计和防护设计等;路基施工主要包括路基土的处理、基础层施工、表层施工和边坡处理等;路面设计主要包括路面材料选择、厚度设计、结构设计、标线设计和排水设计等。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概括
1:路基病害防治: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2:选择良好的路基填料,必要时进行稳定处理;3:采用正确的填筑方法,充分压实;4: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从地下水位上升进入到路基工作区范围;5:正确进行排水设计;6:必要时设置隔离层隔绝毛细水上升,设置隔温层减少路基冰冻和水分累计,设计砂垫层以疏干土基;7: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支挡结构物、土体加筋等技术,提高整体稳定性二:路基的主要病害1.路基沉陷:(1)自身压缩沉陷(2)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沉陷。
2.边坡滑塌3.碎落和崩塌4.路基沿山坡滑动5.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土质:直线,圆弧;石质:工程地质比拟法六:软土地基稳定性验算根据计算过程参数选择不同,可分为:总应力法,有效固结法,有效应力法七:浸水路堤的边坡稳定性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弧,最危险的滑动面经过坡脚。
计算方法有:假象摩擦角法,悬浮法和条分发八: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换填土层法2、砂垫层法3、反压护道法4、排水固结法5、挤密桩(砂桩)、石灰桩6、重锤夯实法7、化学加固法8:分阶段施工法9:现场监测八:出现第二破裂面的条件:1.墙背或假想墙背的倾角必须大于第二破裂面角,即墙背或假想墙背不妨碍第二破裂面出现;2.在墙背或假想墙背面上产生的抗滑力必须大于其下滑力,使破裂棱体不会沿墙背或假想墙背下滑;十路基压实的意义与机理:路基压实的重要性: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路基承载能力,提高道路整体承载能力,减少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机理:土是三相体,在压实机具的短时间载或振动荷载作用下,土体颗粒安生重新排列组合,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增加,孔隙率减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土质、含水量、压实机具、压实方法2.翘曲应力: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当板顶与板底存在温度差,其胀缩变形不同时,因板的自重、地基反力和相邻板的嵌制作用,使板翘曲变形受阻,从而在板内产生的应力称为翘曲应力。
归纳总结(1.路基路面工程)
土质路堤填筑方法填石路堤填筑方法土质路堤施工技术类型病害软土地区路基:软弱黏土和淤泥;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黄土地区路基:粉粒多孔隙,天然含水量小,含钙质;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产生湿陷变形膨胀土地区路基:较多黏粒,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原有公路路基:分界相对含水量、分界稠度新建公路路基:路基临界高度路基干湿类型特殊路基多年冻土路基:土温≤0℃,且含有冰称为冻土;这种状态保持三年或三年以上者,称为多年冻土原地基处理路基填料路基盐渍土地区路基:氯盐、硫酸盐受水浸溶解,形成雨沟、洞穴、湿陷岩溶地区路基:顶板坍塌引起的路基下沉和破坏;地面坍塌对路基稳定性的破坏岩坍:坍塌、错落、落石、危岩岩溶:坍塌、沉陷、冒浆盐渍土:鼓包、开裂、溶蚀、翻浆黄土:湿陷性、易溶蚀、易冲刷、各向异性膨胀土:路堤(边坡溜塌、路肩坍塌、沉陷、滑坡);路堑(溜塌、剥落、冲蚀、滑坡)原地面坑洞穴: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应不小于90%原地基: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清除深度一般不小于15cm 基底原状土: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设置成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 的台阶填料:取土试验;最小强度(8-5-4-3)、最大粒径(0-0.8:10cm ;>0.8:15cm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禁止使用填料:泥炭、冻土、强膨胀土、淤泥、有机质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殖物质土石质土:空隙度大,透水性强,压缩性低,内摩擦角大,强度高;较好路基填料砂性土:足够内摩擦力和黏聚力,遇水干得快、不膨胀,易压实;良好路基填料砂土:没有塑性,透水性好,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掺入黏性大的土改善质量粉质土:不宜用于路床,只能用于路堤下层;掺入较好的土体后才能用作路基填料轻、重黏土: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黄土、盐渍土、膨胀土:严格按其特殊要求进行施工煤渣、矿渣、钢渣、电石渣: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水平分层填筑:横断面全宽逐层向上填筑,是路基填筑的常用方式纵向分层填筑:地面纵坡大于12%,路堑取料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不易碾压密实横向填筑: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联合填筑:横向填筑+水平分层;因地形限制或堤身较高,地势平坦有可利用的山地土场的场合采用分层压实法(碾压法):普遍采用;四级台阶:<0.5m、0.5m-1.5m、1.5m-3m、<3m竖向填筑法(倾填法):施工特别困难;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筑的陡坡、断岩、泥沼和水中作业的路堤冲击压实法:大振幅、低频率;分层法连续性、压实厚度深;周围有建筑物时,使用受到限制强力夯实法:迫使岩土颗粒位移;有效解决了大块石填筑地基厚层施工的夯实难题推土机作业效率:切土、推土、堆卸、空返;切满土的速度和距离、土散失量和推运速度压实:慢速;纵向进退方式;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宜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路堑挖方施工技术静态破碎法开挖方式机械开挖作业石质路堑基本要求纵向挖掘法土质路堑填石路堤施工技术土石路堤施工技术高填方路堤粉煤灰路堤横向挖掘法基填筑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强度>15MPa,最大粒径<50cm,并不宜大于层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15cm填料来源不同,性质相差较大时,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边坡比不宜小于1:2减轻土体结构自重,减少软土路堤沉降,提高土体抗剪强度路堤主体部分、护坡、封顶层、隔离层、排水系统、包边土、边坡盲沟强力夯实法:粒径40-60cm,分层厚度4-5m,控制夯击击数,分层层面与路面纵坡平行安全距离:强夯远离涵墙挡土墙外6m 作业;测量仪器架设在距离夯点30m 远处;夯锤下落人员应距夯点30m 强度>20MPa: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强度<15MPa: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应打碎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石料含量>70%:人工铺填,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石料含量<70%:推土机铺填,松铺厚度<40cm 水田或常年积水地带,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6m;其他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20m有利于维护岩体完整和边坡稳定性可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生产能力辅助工程量少钻爆开挖:薄层开挖、分层开挖(梯段开挖)、全断面一次开挖、特高梯段开挖混合式挖掘法: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通道纵挖法;纵向通道→横向坡面挖掘;路线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推土机开挖土方:切土、运土、卸土、倒退(或折返)推土机作业方法:下坡推土、槽形推土、并列推土、接力推土、波浪式推土;斜铲推土和侧铲推土正铲挖掘机:路堑土方开挖使用最多;正铲工作面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1.5m ;侧向开挖和正向开挖直接应用机械开挖:适用于施工场地开阔、大方量软岩石方工程;不适于破碎坚硬岩石设备附近、高压线下、开挖与浇筑过渡段优点:安全可靠,没有爆破产生的公害;缺点:破碎效率低,开裂时间长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断面全宽一次性挖到设计标高;浅且短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断面分层挖到设计标高;深且短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深度不大;较长通道纵挖法:纵向通道→两侧拓宽至路堑边坡→下层通道;较长、较深、两端地面纵坡较小分段纵挖法:较薄堑壁横向挖穿→纵向开挖;过长、弃土运距过远、堑壁较薄傍山路堑保证开挖质量和施工安全符合施工工期和开挖强度的要求。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前言路线:空间线(平面、纵面),决定行车的安全、舒适、经济、快捷;路基:按照路线位置和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承受荷载)路面:用硬质材料铺筑于路基顶面的层状结构;(承受荷载)三者的关系:路线的确定应考虑路基的稳定性;路面位于路基之上,强度和稳定性相互影响和维护。
第一章总论1路基路面工程特点①土石方工程量大,耗费大量材料,造价较高②施工工艺较简单,但季节性强,讲究工序③涉及面广: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大(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气候多变)2工程上对路基路面的要求(1)对路基的要求:整体稳定;足够的强度,允许小变形;水温稳定性(2)对路面的要求:强度与刚度——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行性能;沙尘,噪音低综上: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性能: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条件:平原(保证排水设计和最小填土高度)山岭地质条件:岩石种类、层理、倾向、夹层、断层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风力(材料老化和地下水位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下材料类别:砂类土、粘性土、粉性土人为因素:设计(合理与否);施工方法和养护与管理措施4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巨粒土: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填筑路基和砌筑边坡砾石混合料(级配良好):强度、稳定性、密实度高;填筑路基、铺筑中级路面、高级或次高级的基层或底基层砂土:无塑性,透水、粘性小,易松散,但压实后稳定性好强度大、水稳定性好;压实困难(振动法、掺入少量粘土)砂性土:粗细搭配,级配好,强度和稳定性高,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粉性土:水稳定性差,毛细现象、易冻胀翻浆,不可用,需处理粘性土:粘性大,颗粒细,毛细现象,透水性差,可塑性强,干燥强度大,遇水承载力降低充分压实和良好的排水设计,可保证路基稳定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强,施工干燥时,难以破碎;不可用5冻胀:积聚于面层下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的路面开裂等破坏现象。
路基路面复习总结
第1章概述1.1.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了解)1.2.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基本概念、性能要求)1.2.1.基本概念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重要保证。
路基工程土方量大。
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面结构层对路基起保护作用,使之避免了直接受车辆和大气的破坏作用,长久处于稳定状态。
路面工程造价大,30%-50%。
)1.2.2.性能要求承载能力要求:1)足够的强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力,如压应力、拉应力、剪应力等。
强度2)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变,如压应变、拉应变、剪应变等。
刚度稳定性要求:在降水、气温环境变化等条件下仍能保持原有的特性能力,包括路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
耐久性要求: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性。
表面平整度要求:路面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是影响行车安全、行车舒适以及运输效应的重要使用性能。
路面抗滑性要求:摩擦系数、纹理。
低速时,取决于集料表面的微观纹理;高速时,取决于路面表面的宏观纹理。
坚硬、耐磨、表面粗糙的粒料,刷毛或刻槽,清除积雪、浮冰或污泥。
1.3.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横断面、横坡度、层位功能、等级划分、路面分类)1.3.1.路基横断面:路基设计时,指道路整个横断面,包含路堤或路堑;路面设计时,指路面的承载平台,即路面以下的部分。
路基横断面包含路基和路面结构两部分,路基宽度沿横断面方向由行车道、中间带、硬路肩和土路肩所组成。
路面以下部分的路基根据材料和使用要求分为上路床0~30cm、下路床30~80cm、上路堤80~150cm和下路堤150cm以下。
1.3.2.路面横断面槽式横断面:在路基上按路面行车道及硬路肩设计宽度开挖路槽,保留土路肩,形成浅槽,在槽内铺筑路面。
路基路面知识点
第一章 路基工程总论1、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构造物2、路基工程的特点:工程数量达、耗费劳力多、涉及面广、投资高3、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标注;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水温稳定性4、路基受力强度:路基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抵抗变形能力)5、表征路基强度的指标:弹性模量0E 、土基反应模量0K 、CBR 值(加州承载比)、抗剪强度指标。
(前三种表征特定力学模型下土基应力与应变的关系)6、路基工作区: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
(车辆荷载产生的垂直应力1σ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自重应力2σ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故1σ/2σ急剧变小)7、路基破坏形式:①路堤变形破坏:路堤沉陷、边坡溜方及滑坡、路堤沿地基滑动②路堑变形破坏:边坡剥落和碎落、边坡坍滑和崩塌8、路基破坏原因:不良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利的水文与气候因素;设计不合理;施工合格9、引起路基潮湿变化的主要水源:大气降水、地表积水、地下水、水汽凝结成的水分10、翻浆: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11、冻胀:是由于土中水的冻结和冰体(特别是凸镜状冰体)的增长引起土体膨胀、地表不均匀隆起的作用。
12、路基按干湿状态:干燥(1cc ωω>),中湿(2c 1c c ωωω>≥),潮湿(3c 2c c ωωω>≥),过湿(3c c ωω≤)。
要求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13、土的平均稠度:%100c ⨯--=pL m L ωωωωω 式中:L ω(p ω)—土的液限(塑限)含水量,%p ω—在最不利季节,路槽底以下80cm 深度内土的平均含水量14、路基临界高度: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图见P14)15、路基稳定性:路基在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性质(水作用下→水温性;温度作用下→温度稳定性)。
路基路面知识点
路基路面是指公路的基础结构和路面结构。
它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介绍路基路面的知识点。
1.路基路基是公路的基础结构,承载着路面和行车荷载的力量。
它由路基土、路基石和路基排水系统组成。
(1)路基土:路基土是指路基的填筑层,其作用是提供路基的均匀支撑和排水功能。
选择合适的路基土是确保路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2)路基石:路基石是指路基土上的一层石料,其作用是增加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路基石的选择要考虑石料的硬度、坚固性和排水性能。
(3)路基排水系统:路基排水系统是指为了保持路基的干燥和稳定而设计的系统。
它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和排水孔等。
2.路面路面是公路的车辙部分,是车辆行驶的平坦表面。
它主要由基层、面层和路面排水系统组成。
(1)基层:基层是路面的下部结构,承载着车辆的荷载并分散到路基上。
基层的选择要考虑到土质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2)面层:面层是路面的上部结构,直接接触着车轮和行车,起到缓冲和保护基层的作用。
面层的选择要考虑到耐久性、抗滑性和舒适性。
(3)路面排水系统:路面排水系统是为了排除雨水和积水而设计的系统。
它包括路面坡度、雨水沟和排水孔等。
3.路基路面的养护为了保持路基路面的良好状态,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包括路基路面的清洁、修补和加固等。
(1)清洁:定期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杂物和垃圾,保持路面的干净和整洁,防止积水和滑倒。
(2)修补:及时修补路面上的裂缝和坑洞,防止其扩大和进一步损坏。
(3)加固:在路基路面上增加适当的加固措施,如加装防护栏、加固石头等,提高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是确保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它需要考虑到土质条件、交通流量和设计标准等因素。
(1)设计:根据公路的使用需求和土质条件,进行路基路面的设计。
设计要考虑到路基和路面的合理厚度、坡度和横断面形状等。
(2)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路线:空间线(平面、纵面),决定行车的安全、舒适、经济、快捷;路基:按照路线位置和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承受荷载)路面:用硬质材料铺筑于路基顶面的层状结构;(承受荷载)三者的关系:路线的确定应考虑路基的稳定性;路面位于路基之上,强度和稳定性相互影响和维护。
第一章总论1路基路面工程特点①土石方工程量大,耗费大量材料,造价较高②施工工艺较简单,但季节性强,讲究工序③涉及面广: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大(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气候多变)2工程上对路基路面的要求(1)对路基的要求:整体稳定;足够的强度,允许小变形;水温稳定性(2)对路面的要求:强度与刚度——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行性能;沙尘,噪音低综上: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性能: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条件:平原(保证排水设计和最小填土高度)山岭地质条件:岩石种类、层理、倾向、夹层、断层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风力(材料老化和地下水位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下材料类别:砂类土、粘性土、粉性土人为因素:设计(合理与否);施工方法和养护与管理措施4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巨粒土: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填筑路基和砌筑边坡砾石混合料(级配良好):强度、稳定性、密实度高;填筑路基、铺筑中级路面、高级或次高级的基层或底基层砂土:无塑性,透水、粘性小,易松散,但压实后稳定性好强度大、水稳定性好;压实困难(振动法、掺入少量粘土)砂性土:粗细搭配,级配好,强度和稳定性高,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粉性土:水稳定性差,毛细现象、易冻胀翻浆,不可用,需处理粘性土:粘性大,颗粒细,毛细现象,透水性差,可塑性强,干燥强度大,遇水承载力降低充分压实和良好的排水设计,可保证路基稳定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强,施工干燥时,难以破碎;不可用5冻胀:积聚于面层下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的路面开裂等破坏现象。
翻浆:冻涨土在温度升高后融解,无法迅速排除,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结构产生较大变形,湿度很大的路基土会以泥浆的形式从冻涨后开裂的路面层裂隙中冒出或挤出。
6公路自然区划区划定制原因和原则:原因:(1)自然条件影响道路建设;(2)自然条件大致相同的划分为一区,在同一区内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时,可相互参照原则:道路工程特征相似;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8对新建公路:路基临界高度:指保证路槽底80cm上部土层处于某种干湿状态,在最不利季节路槽地面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位的最小高度。
9路面分层及层面功能面层:特性:直接承载→满足强度、稳定性要求:结构强度、变形能力、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材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碎石(掺土或不掺土)混合料基层:特性:承载、传递、扩散。
材料:粒料类:碎砾石材料,片石,圆石、工业废渣和土、砂;无机结合料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工业废渣稳定类沥青稳定类:热拌沥青碎石,沥青灌入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分层:当基层较厚时,分两层施工:上基层,下基层材料不同时称底基层,设在基层之下,分担基层承重作用垫层:土基与基层之间作用:改善土基的温湿状况;扩散和传递由基层传递的荷载应力;防路基土挤入基层要求:水稳定性、隔温性能。
材料:透水性(松散类):砂,砾石,炉渣;稳定性(稳定类):水泥或石灰稳定土注意(1)路面并不一定具有图示结构层次,可增可减。
缓冲层:防止基层开裂反射面层;连结层:防止沥青面层沿基层滑移(2).路面结构层次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旧路改造补强)(3).为保护沥青路面边缘,一般基层应较面层每边宽约0.25m ,垫层较基层每边宽0.25m。
10路面分类:按力学特性及设计方法柔性路面:总体刚度小,弯沉变形大,抗弯拉强度低如:粒料基层+ 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块石面层刚性路面:抗弯拉强度高,整体刚度大,处于板体工作状态,竖向弯沉小如: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路面:前期具有柔性路面力学性质,后期强度与刚度均大幅增长,但仍远小于水泥混凝土半刚性基层。
如:用无机结合料和水硬性结合料修筑的基层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1行车荷载:我国规范规定:标准轴载BZZ-100的P=100/4kN,p =700KPad=0.213m,D=0.302m2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3土基的承载能力参数指标: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土基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能力,可应用弹性理论地基反应模量K定义:根据温克勒地基假定,土基顶面任一点的弯沉l仅与作用于该点的垂直压力p成正比,而同相邻点处压力无关,则压力p与弯沉l之比称为地基反应模量K,即:K = p / l加州承载比定义:承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标准碎石为标准,以它们的相对比值表示4路基的变形、破坏1. 路基沉陷路基沉陷: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路基沉缩:路基填料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在路基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等因素,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下,引起路基沉缩。
地基沉陷:原天然地面承载力极低,路基修筑前未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地基下沉或向两侧挤出2. 边坡滑塌溜方:由于少量土体延土质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
滑坡:一部分土体在自重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滑坡原因:边坡坡度过陡;边坡坡脚被冲刷淘空;填土层次安排不当路堑滑坡原因:边坡高度和坡度与天然岩土层次性质不适应;粘性土层和蓄水的砂石层交替蕴藏;有倾向于路堑方向的斜坡层理存在3. 碎落和崩塌:路堑边坡风化岩层表面,在大气温度、湿度以及冲刷、动力作用下,表面岩石从坡面剥落下来,向下滚落。
4. 路基沿山坡滑动:在较陡的山坡填筑路基,路基底部被水浸湿,坡角又未进行必要的支撑,在荷载作用下,整个路基沿倾斜的原地面向下滑动,路基整体失稳。
5. 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公路通过不良地质条件(如泥石流、溶洞等)和较大的自然灾害(如大暴雨)地区,均可能导致路基大规模破坏。
5路基病害的防治①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②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③采取正确的填筑方式,充分压实路基④适当填高路基⑤正确进行排水设计⑥必要时设计隔离层、隔温层及砂垫层⑦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挡土结构物等防护技术措施6路面材料的力学强度特性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应力应变特性7累积变形:路面材料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重复荷载作用引起塑性变形积累,累积变形超出一定限度时,出现破坏极限状态8关于疲劳的几个概念:疲劳特性:路面材料处于弹性工作状态,重复荷载作用下虽不产生塑性变形,但结构内部产生微量损伤,微量损伤达到一定限度时,路面结构发生疲劳断裂疲劳:对弹性状态的路面材料承受重复应力作用时,可能在低于静载一次作用的极限应力时出现破坏,这种材料强度的降低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破坏:由于材料微结构局部不均匀,诱发应力集中而出现微损伤,在应力重复作用下微损伤逐步累积扩大,导致结构破坏。
疲劳强度:出现疲劳破坏的重复应力值。
疲劳极限:材料在应力重复一定次数后,疲劳强度不再下降,趋于稳定值,此温度值为疲劳极限。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指在良好的地质与水文等条件下,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不大的路基。
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选用典型断面图或设计规定,不必进行个别论证和验算。
2路基类型与构造类型: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1)路堤构造要求:①矮路堤常在平坦地区取土困难时用,设计时应注意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及压实度(compactness)要求。
路基两侧设边沟。
②填高不大时,h=2~3m,可在路基两侧设置取土坑,使之与排水沟渠结合。
为保证边坡稳定,可在坡角与沟渠间预留1~2m的护坡道③天然地面横坡度较大时。
可将其挖成台阶或设置石砌护脚④高路堤填方数量大,占地多,需个别设计。
⑤高路堤或浸水路堤边坡可采用上陡下缓或台阶形式,护坡道及边坡防护及加固。
(2)路堑(全挖路基、台口式路基、半山洞路基)①边坡根据高度可设置为直线或折线②坡脚处设边沟;上方设截水沟③边坡易风化时,坡脚处设碎落台;坡面进行防护④路堑以下天然地基保证压实度(3)半填半挖路基3路基设计方法:⑴路基宽度(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根据通行能力、交通量大小、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而定⑵路基高度设计要求:①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②尽量避免使用高路堤与深路堑。
③尽量满足路基临界高度)的要求。
④沿河浸水路堤高度应高出设计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袭高度+0.5m⑶路基边坡坡度影响因素:边坡土质、岩石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高度⑷路基压实第四章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1假设:空间问题——平面问题⑴通常按平面问题来处理⑵松散的砂性土和砾(石)土在边坡稳定分析时可采用直线破裂法。
⑶粘性土在边坡稳定分析时可采用圆弧破裂面法。
2边坡稳定分析时假设:⑴不考虑滑动土体本身内应力的分布。
⑵认为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达到,滑动土体整体下滑。
⑶极限滑动面位置需要通过试算来确定。
3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1)土的计算参数(2)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的取值(3)汽车荷载当量换算边坡稳定分析时,需要将车辆按最不利情况排列,并将车辆的设计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以h。
表示:4边坡稳定性力学分析法:一、直线法适用性:适用于砂土和砂性土,土抗力以内摩擦力为主,粘聚力很小。
路堤、路堑、成层砂类土边坡二、圆弧法⑴适用性:边坡有不同的土层、均质土边坡,部分被淹没、均质土坝,局部发生渗漏、边坡为折线或台阶形的粘性土的路堤与路堑。
⑵基本原理:将圆弧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为若干竖向土条,依次计算每一土条沿滑动面的下滑力和抗滑力,然后叠加计算整个滑动土体的稳定性。
⑶基本假定:①一般假定土为均质和各项同性;②不考虑土体的内应力分布及各土条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③滑动面通过坡角;(4)基本步骤①确定圆心辅助线(具体方法见课本P77)②通过坡角任意选定可能发生的圆弧滑动面AB,半径为R,沿路线纵向取单位长度1m。
将滑动土体分成若干个一定宽度的土条(一般取2~4m)。
③计算每个土条的土重Gi,Gi可分解为垂直于小段滑动面的法向分力Ni=Gicos αi和平行于该面的切向分力Ti=Gisinαi,αi=sin-1(xi/R④计算每一小段滑动面上的反力,即内摩擦力Nif(f =tgφi)和粘聚力cLi⑤以圆心o为转动圆心,半径R为力臂,计算滑动面上各力对o点的滑动力矩和抗滑力矩滑动力矩:抗滑动力矩:⑥求稳定系数K值ααα⑦再假定几个可能的滑动面,按上述步骤计算相应的稳定系数K,取Kmin其对应的滑动面为极限滑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