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外观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显示屏产品出厂检验标准

显示屏产品出厂检验标准

显示屏产品出厂检验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显示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等,不仅在电脑、电视等终端设备中广泛应用,还在电子手表、手机、平板等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以,显示屏产品的质量检验尤为重要,故需要建立良好的检验标准。

I. 定义显示屏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对显示屏产品的性能、结构、外观、卫生以及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检验和验证,以便确定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是否能够达到生产厂家对该产品的要求和用户的使用需求。

II. 相关法规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如GB 4943-201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GB/T 18268-2000《液晶、LED、电致变色显示器评定通则》、GB/T 2828.1-2012《抽样检验程序》等。

III. 检验内容A. 外观检验产品的外观质量是直接影响用户购买意愿和产品品牌形象的因素之一。

检验人员将仔细观察产品整体外观,包括显示屏的大小、尺寸、平整度、表面光洁度、颜色以及字体等,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B. 性能检验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性能检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具体来说,检验人员需要对显示屏的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反应时间、可视角度、电源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测,以确保显示屏产品的性能表现满足出厂要求。

C. 结构检验产品的结构检验主要是指对显示屏的整体结构以及组装部件进行检测。

检验人员需要检测显示单元、LED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保护电路、背光源以及固定框架等。

结构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显示屏可以稳定运行且不容易损坏。

D. 安全检验安全检验主要是针对现在很多显示屏都内置了电池、电源等组件,如天猫魔盒等。

检验人员将进行电器安全性能测试,包括电器绝缘强度、电气脉冲抗干扰性、耐电压等进行测试,以确保电器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

液晶屏的检验标准

液晶屏的检验标准

液晶屏的检验标准液晶屏是一种常见的显示设备,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为了保证液晶屏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下面就液晶屏的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液晶屏的检验标准可以分为外观检验和功能性检验两类。

外观检验主要针对液晶屏的外观缺陷进行判断,包括屏幕表面有无划痕、凹凸、气泡、杂质等。

功能性检验则主要针对液晶屏的显示效果、色彩准确性、对比度、亮度等进行测试。

在外观检验方面,首先需要检查屏幕表面是否存在划痕和凹凸。

一般来说,液晶屏表面不应该存在任何划痕,凹凸和气泡等现象。

然后需要检查屏幕表面是否有异物,如灰尘、污渍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显示效果。

另外,还需要检查屏幕边缘是否存在裂痕或者毛边,这些现象也会影响到液晶屏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功能性检验方面,首先需要测试液晶屏的显示效果,即是否存在亮度不均匀、暗斑、亮点等问题。

液晶屏的显示效果应该是均匀的,不应该有明显的暗斑或者亮点。

此外,还需要测试液晶屏显示的色彩准确性,即屏幕显示的颜色是否与预期一致。

在这个测试中,一般会使用色标测试来检验屏幕对各种颜色的还原情况。

另外,还需要测试液晶屏的对比度和亮度。

对比度是指液晶屏显示黑白两色之间的差异程度,对比度越大,显示效果越好。

亮度则是指液晶屏的最大亮度,亮度越高,画面越清晰。

因此,在检验液晶屏时需要对其对比度和亮度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预期标准。

除了以上的检验标准,还有一些附加的检验项目,如触摸功能测试和可视角度测试。

触摸功能测试主要针对带有触摸功能的液晶屏,需要测试其触摸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可视角度测试则是测试液晶屏在不同角度下的显示效果,对于有些应用场景需要观众从不同角度观看屏幕时,液晶屏的可视角度会成为考虑因素之一总结起来,液晶屏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和功能性检验两类。

外观检验主要针对液晶屏表面的缺陷进行判断,而功能性检验主要测试液晶屏的显示效果、色彩准确性、对比度、亮度等。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 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合格质量水平:A 类不合格 AQL= B 类不合格 AQL=缺陷分类和判据、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 Z 类、A 类、B 类不合格。

Z 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 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 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 A 和附录 B、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Z 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 A 类和(或)B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 Z 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A 类不合格,也可能有 B 类不合格,但不含 Z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B 类不合格,但不含有 Z 类不合格或 A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 B 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 TFT L ED-TV/MONITOR 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液晶电视产品外观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1)

液晶电视产品外观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1)

液晶电视外观检验与判定标准好产品的一般指标为:1。

功能齐全2。

性能先进3。

可靠性高4。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5。

环保性6。

经济性7。

维修性8。

外观具有人见人爱的魅力质量,即美观9。

售后服务好10。

使用方便外观检验要求•一、产品外观必须具有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二、产品机壳或后盖贴纸上必须有产品商标、型号、名称、商标、生产企业名称;•三、产品后盖必须具有警告用户安全使用的“警告标记”;•四、产品后盖上应有电源性质、额定电压、最大电流、电源频率、功耗等;•五、产品后盖贴纸上必须有3C认证、环保标识;•六、产品面壳上必须有正确的电源开关丝印;•七、产品面壳表面检验项:表面光滑,不能存在凹凸变形、粗糙不平、划伤、脱漆、缩水、间隙、裂纹、毛刺、边缘棱角突出、霉斑、脏污、色差、网孔堵塞、金属斑点、黑点、纹理等任何缺陷;八、外观各类文字、图案及符号丝印应端正、清晰、牢固,标识功能应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九、产品保护膜应粘贴良好,无破损、脏污等不良;十、产品铭牌、装饰件、紧固件及其它零部件应无锈蚀、变形、划伤、金属斑点、黑点等任何不良现象,且安装牢固、匹配好,无缺损、脱落、松动、歪斜、间隙、台阶、螺孔错位等问题;十一、指示灯、接收头及其白镜或红镜安装应规范,不应漏装或歪斜凹凸等现象;十二、开关、按键等应操作灵活可靠,无缺损、变形、划伤、歪斜凹凸等问题;十三、各类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含RF、S、YPBPR、VGA、HDMI接口等)应安装牢固、端子颜色正确。

十四、外观质量检验方法采取目测、工具测量和手感检验等,具体检验按公司标准执行。

十五、随机附件的外观、结构及各种连接线的检查判定注意事项•检验员作业时应戴手套。

•检验员不允许留长指甲,作业时不允许戴手表、戒指、手链等饰物。

•注意检查各种状态下待检样品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有应及时报告组长或上级领导进行分析处理。

•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将操作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分类丢到指定的回收容器内。

液晶屏检验标准范文

液晶屏检验标准范文

液晶屏检验标准范文液晶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等。

为了确保液晶屏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液晶屏检验标准。

1.外观检验:对液晶屏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屏幕表面是否有刮痕、碎片、水渍、油渍等污染物,是否有裂纹或损坏。

2.显示效果检验:对液晶屏的显示效果进行检查,包括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色彩准确度等。

检验液晶屏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显示效果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3.视角检验:液晶屏在不同的视角下,显示效果是否一致。

这是由于液晶屏的特性,视角会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颜色产生影响,需要确保在不同角度下,图像仍然清晰可见。

4.响应时间检验:液晶屏显示切换的速度。

液晶屏在切换显示图像时,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如果响应时间太长,可能会造成图像残影或模糊。

5.噪点检验:液晶屏在显示过程中是否存在噪点,这些噪点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缺陷或其他污染物导致。

需要检查屏幕上是否有明显的黑色或白色噪点。

6.亮点检验:检验液晶屏上是否有明显的亮点或暗点。

亮点是屏幕上一个或多个像素显示异常亮度或暗度,会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以上是液晶屏检验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但具体的检验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制造商有所差异。

此外,对于液晶屏的检验还包括电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总结起来,液晶屏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验、显示效果检验、视角检验、响应时间检验、噪点检验和亮点检验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检验可以确保液晶屏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

这些检验标准对于生产厂家和消费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液晶屏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液晶显示器LCD进货检验规范

液晶显示器LCD进货检验规范

液晶显示器LCD进货检验规范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电脑、电视、移动设备等各种领域。

作为重要的零部件,进货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器的进货检验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产品外观检查首先,针对产品外观方面的要求,做到以下检查:1.产品是否缺陷或损伤;2.产品是否有残留物或塑料保护膜;3.产品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划痕和气泡;4.产品背面是否有胶水或螺丝松动;5.产品标签标记是否清晰、完整且粘贴牢固。

产品性能检查对于产品性能方面,需要做到以下检查:1.点亮检查:使用合适电源接口并开启液晶显示器,检查显示内容、亮度、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等表现情况是否正常;2.视角检查:调整液晶屏为各个角度位置,确认显示效果是否不同;3.死点检查:根据厂家要求数量和位置检查屏幕是否存在坏点、亮点等缺陷,确保不影响使用且符合规定标准;4.显示问题检查:检查是否有会重影、串扰、晃动等常见疾病,应检查和验证相关规格书。

检测设备的选择为了确保液晶显示器的性能得到充分验证,我们需要配备合适的检测设备,包括:D相机:CCD相机是检测屏幕卡点和坏点的必要设备,其可以做到更高效和准确地检测;2.色温仪:液晶显示器的颜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参数,色温仪能够测定显示颜色是否正确;3.光度计:光度计是测量亮度、对比度和黑色深度等指标的有效工具;4.显微镜:用于观察并定位屏幕上的坏点和亮点。

检测标准和限制注意:以下检测标准适用于常见的液晶显示器,检测标准应根据具体类型做适当调整。

1.死点:按照规范,液晶显示器坏点数量不应超过规格书规定,相关规范如下:•21-24英寸显示器:1个黄点或白点或黑点•24-30英寸显示器:2个黄点或白点或黑点•30-42英寸显示器:3个黄点或白点或黑点2.亮度:产品的亮度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标准。

如果规格书没有标明亮度,亮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色差:液晶屏的色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4.显像比: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应符合规范,规范见产品的相关规格书,一般都为1000:1;5.像素:产品的像素点数值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标准。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_图文.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_图文.

数字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所有 LCD 类彩色电视机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 LCD 产品整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时进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及檔,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檔都会被修订及更新,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檔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 16A 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T 15639-1 95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评价节目源GB/T9384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 (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9384-1997,neqIEC68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标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2003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7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SJ/T 11157-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 2部分:伴音信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 4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 IEC 60107-2:1995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 8898-2011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Q/SCWN001-2004 光油机壳检验标准Q/SCWB 2040-2008 《注塑成品后壳检验标准》Q/SCWB 2020-2008 《彩色液晶电视机 LCD 屏缺陷定义及检验标准》3. 一般要求3.1、电视制式采用的制式应符合相应电视制式的规定。

彩色液晶电视玻璃检验标准

彩色液晶电视玻璃检验标准

彩色液晶电视玻璃检验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彩色液晶电视机的玻璃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检验液晶平面显示器/电视接收机各环节用玻璃。

二、检验标准:1、玻璃尺寸:按EDE执行检验标准。

2、玻璃磨边尺寸允许偏差:以彩色液晶电视机的外框试装合格为准。

3、磨边外观要求:直边边面平整,不崩边、崩角,不伤手;抛光明亮;倒棱角宽窄一致。

4、玻璃表面质量标准:二、检验要求:3.1 玻璃表面区域的划分:A区:液晶屏中心70%的面积区域B区:玻璃的剩下区域3.2 玻璃表面质量标准:3.2.1 玻璃边框(四周黑漆):正面目测,边框应无划痕、无透光及色差等情况。

3.2.2 玻璃边框背面胶带:平整,光滑,四周胶带不能遮住屏幕透光区域,顶部不能超过玻璃边缘。

3.2.3 丝印:各类文字、图案及符号丝印应端正、清晰、牢固,不能有毛边、缺角,不能有杂质,不能透光。

3.3.4 划痕:在自然光和正常荧光灯下,以任意角度,在断电情况下不能看到划痕,和在通电情况下,利用信号发生器发出各种单色信号,以任意角度和距离目测,不能看到划痕作为接受状态。

3.3.5 疵点:黑点、白点、气泡、结石(不透光):A区:在自然光和正常荧光灯下,以任意角度,在断电情况下不能看到疵点,和在通电情况下,利用信号发生器发出各种单色信号,以任意角度和距离目测,不能看到疵点作为接受状态。

B区:在自然光和正常荧光灯下,以任意角度,在断电情况下能看到的疵点,和在通电情况下,利用信号发生器发出各种单色信号,以任意角度和距离目测,能看到的疵点最多允许2个,且点的直径D<0.5mm,两点间距离L>150mm。

液晶电视机检验标准

液晶电视机检验标准
主要技术要求及标准
脉冲试验电压
矩形脉冲
脉冲宽度:50nS-1000nS,
脉冲重复频率:30HZ-100HZ
脉冲相位:0º-360º
脉冲注入方式: A相输入
脉冲极性:正极
1400V
脉冲注入方式: A相输入
脉冲极性:负极
1400V
脉冲注入方式: B相输入
脉冲极性:正极
1400V
脉冲注入方式: B相输入
脉冲极性:负极
j/?3{O6^Rl3F判定:测试中对比度在200:1、350:1、400:1、500:1、600:1(参考值)之间调节自如。
c)饱和度测试
1` WFa'z HAY}'PJ^1Y'c亮度:500cd/m2
对比度:600:1
s"MK~0g测试状态:RF受信8级彩条测试图
测试设备:电视信号发生器
测试依据:GB《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技术条件》
7.2.11低温运行试验
重复5.2.10.a的试验步骤,调节恒温恒湿箱的温度按不大于1℃/Min的平均速率降至-10℃,
当温度稳定后(或将电视机放入冰柜内,调节冰柜的温度降至-10℃)电视机应能可靠运行2小时。
7.2.12恒温恒湿试验
重复5.2.10.a的试验步骤,将恒温恒湿箱的温度调至55℃,将箱内的相对湿度调为93%,当温度、湿度稳定后,电视机应能持续正常可靠工作48小时。
7.2.4电视机性能测试
a) 亮度测试
v |u!xt%^ qq测试状态:RF受信状态
测试设备:电视信号发生器
测试依据:GB《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技术条件》
判定:测试中亮度在0—500cd/m2(参考值)之间由暗转亮,由亮转暗调节自如。

液晶显示器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液晶显示器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3 电气性能显示特性显示内容应准确、清晰;无重影、断笔、缺笔画及显示错误等现象,字体大小应符合。

可见的损伤按如下测试标准:1)0.1mm以下不计;2)0.1(含0.1)mm―0.15(不含0.15)mm的点允许有4个,2个点作为一个缺陷;3)0.15(含0.15)mm―0.2 (不含0.2) mm的点允许有2个,每个点作为一个缺陷;4)0.2(不含0.2)mm以上的点不允许存在;当存在1个0.2mm点的同时,最多再允许上述2、3项中有一个缺陷。

★★ 5)装配至整机情况良好,在余角差45°能看到清晰光线。

3.5寸TFT彩屏显示特性:将显示屏安装到测试治具上通电进行图案显示:红、绿、蓝、白、黑以及一幅烹饪图片观察一遍,显示内容应准确、色彩清晰、字体大小应与封样的彩屏一致、无重影、断笔、缺笔画及显示错误。

显示屏可见损伤检验,将显示屏安装到测试治具上通电进行图案显示,进入任一幅图画,可见的损伤按如下标准坏点(以下数据指平均直径,单位:mm)0.2(含0.2)以下的坏点不计。

0.2(不含0.2)-0.5(含0.5)的坏点允许有3个。

0.5(不含0.5)以上的坏点不允许存在。

暗点在I区域允许有1个,在O区域允许有2个。

亮点在I区域不允许出现,在O区域允许有1个。

暗点和亮点在O区域内允许出现总共不超过2个,在整个可视区域内总共不超过3个坏线(以下数据单位为mm)坏线宽度小于0.03(含0.03)的不计。

坏线宽度在0.03(不含0.03)-0.04(含0.04)、线长小于5(含5)的条数不允许超过4条。

坏线宽大于0.04(含0.04)、线长大于5的不允许存在。

将显示器装于实际电路或工装检测装置中,加驱动电压,调节频率发生器的占空比、偏压比,频率调节为64Hz后进行全显和分选检测,视角准确。

工装、频率发生器BAQL=0.4Ⅱ亮度测试用数字式照度计对显示屏进行亮度测试,白色画面测试亮度值在195±10之间为合格(针对3.5寸TFT彩屏)亮度计BAQL=0.4Ⅱ4 环境试验★稳态湿热试验后,外观、显示特性测试符合要求将显示器放在温度40±2℃,RH90±2%的潮态箱中保持48h,恢复2小时。

液晶电视检验规范

液晶电视检验规范

液晶电视机整机验收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规定了我公司3D液晶电视机生产、检验的依据,主要包括QC检验、日抽样检验、样本抽取、出厂验收等。

2、一般要求3.2、使用条件使用条件由产品标准规定。

3.3、正常测试条件在下列范围内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的任意组合条件下进行测量。

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3.4、互连配接要求TFT LCD-TV液晶平面显示器/电视接收机应有复合视频输入接口,还可带有分量信号输入接口,如果与计算机连接,还应有VGA接口,对于TFT LCD-TV液晶平面电视接收机,应具备电视射频输入信号接入端子,至少支持PAL I/DK信号的解调及解码显示,并应符合GB 12281和GB/T 15859中的有关规定。

3、QC检验要求和内容4.1、检验方式QC检验方式采取在线检验方式。

在整机生产的重要环节和最后环节设置QC,对整机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全数检验。

4.2、检验项目A、外观、结构、内部工艺质量检验B、图象、伴音质量检验C、功能质量检验D、安全、电磁兼容质量检验4.3、检验方法和要求按工序操作工艺文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检查。

4.4、质量记录和处理凡在在线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有缺陷的半成品机器,均要求在流程卡上注明故障现象或故障部位,并将坏机打入前道工序维修,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经前道工序修复后方可重新提交检验。

检验人员每天作好检验记录,汇总后提交上级质量主管人员,对批量性和其它质量异常必须在第一时间反馈上级质量主管人员或经理。

4、日抽样检验5.1、检验项目A、开箱检验B、工艺装配检验C、常温主要电性能检验D、常温负荷试验6、开箱检验要求和内容6.1、检验方式开箱检验采取包装后开箱抽检方式进行。

显示屏检验报告

显示屏检验报告

显示屏检验报告1. 概述本文档为显示屏检验的报告,旨在对显示屏进行质量评估和性能检测。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检验过程、检验标准以及最终结果。

2. 检验对象本次检验的对象为ABC显示屏型号DP1234,该显示屏为一款液晶显示屏,用于电脑、电视等设备的显示功能。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尺寸:23.8寸•分辨率:1920x1080•亮度:250 cd/m²•对比度:1000:1•响应时间:5ms3. 检验过程3.1 外观检查首先进行了外观检查,目的是确定显示屏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灰尘等缺陷。

检验结果显示,该显示屏外观无明显缺陷,表面平整光滑。

3.2 显示效果检测接下来进行了显示效果的检测,主要包括亮度、对比度、色彩准确性等方面的测试。

3.2.1 亮度检测使用专业的亮度计仪,分别在不同的亮度模式下测试了显示屏的亮度值。

检验结果如下:•标准模式:250 cd/m²•电影模式:220 cd/m²•游戏模式:240 cd/m²根据相关标准,显示屏亮度值符合行业要求。

3.2.2 对比度检测通过在黑色背景和白色背景下测量显示屏的亮度值,计算得到对比度。

检验结果如下:•对比度:1000:1根据相关标准,显示屏的对比度值符合行业要求。

3.2.3 色彩准确性检测使用色彩校准仪对显示屏的色彩进行了检测和校准。

通过对比参考色彩空间,检验结果显示,显示屏的色彩准确性良好,能够准确还原真实的色彩。

3.2.4 视角检测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确认屏幕是否存在色彩失真和亮度降低的情况。

经检验,显示屏在不同角度下显示效果均较好,无明显的色彩失真和亮度降低。

3.3 响应时间检测通过使用响应时间测试工具,分别测量了显示屏在不同场景下的响应时间。

检验结果如下:•响应时间:5ms检验结果符合相关标准,显示屏的响应时间性能良好。

3.4 功能稳定性测试对显示屏进行了长时间的运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4.1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2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4.3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AQL=0.4 B类不合格AQL=1.54.4 缺陷分类和判据4.4.1、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Z类、A类、B类不合格。

Z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4.4.2、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A和附录B4.4.3、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Z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A类和(或)B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Z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有B类不合格,但不含Z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但不含有Z类不合格或A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B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4.4.4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TFTLED-TV/MONITOR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液晶显示器检验报告

液晶显示器检验报告

液晶显示器检验报告一、引言液晶显示器是目前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显示技术之一,其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电视、手机等产品中。

为了确保液晶显示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测试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液晶显示器的检验方法和结果。

二、检验目的本次液晶显示器检验的目的在于验证其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使用的可靠性。

主要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分辨率测试、亮度和对比度测量、色彩准确性测试等。

三、检验方法与步骤 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首要的一步,主要目的是检查液晶显示器的外壳、屏幕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划痕和污渍等。

同时还需检查接口、按钮等部件是否完好。

2.分辨率测试分辨率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其显示效果。

通过连接计算机,并设置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使用专业的分辨率测试软件进行测试。

记录测试的分辨率数值,并与厂家提供的标准数值进行比较。

3.亮度和对比度测量亮度和对比度是衡量液晶显示器显示效果的重要指标。

使用亮度计和对比度测量仪进行测量,分别记录亮度和对比度的数值,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4.色彩准确性测试色彩准确性测试是检验液晶显示器色彩还原能力的重要指标。

使用色彩校正仪进行测试,检测液晶显示器在不同色彩模式下的RGB值,并与标准色彩进行比较。

五、检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以上的检验方法和步骤,对液晶显示器进行了全面的检验。

经过检验,发现该液晶显示器在外观方面没有明显的损坏和污渍,达到了外观检查的要求。

分辨率测试结果显示,该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与标准数值相符合,达到了要求。

亮度和对比度测量结果表明,该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也符合标准要求。

色彩准确性测试显示,该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良好,与标准色彩较为接近。

综上所述,本次液晶显示器的检验结果表明该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六、结论通过本次液晶显示器的检验,验证了其质量和性能的符合程度,保证了该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液晶显示器检验标准

液晶显示器检验标准

液晶显示器检验标准液晶显示器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常见的显示设备,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制定液晶显示器的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液晶显示器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液晶显示器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外观检验包括对显示屏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污渍等缺陷的检查,同时还需要检查外壳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或变形等问题。

外观检验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的整体美观度和外观质量。

其次,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也是检验的重点之一。

在显示效果检验中,需要对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色彩准确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的显示效果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显示器的显示均匀性和灰阶等参数进行检验,以保证产品在显示时不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或失真现象。

另外,液晶显示器的功能性能也是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功能性能检验主要包括对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显示和响应用户操作。

同时,还需要对产品的接口和连接线路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能够正常连接和使用。

最后,液晶显示器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也是检验标准的重要内容。

耐久性和稳定性检验需要对产品在长时间使用和特殊环境下的表现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产品的耐高温、耐低温、抗震抗摔等性能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在各种使用环境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总之,液晶显示器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显示效果、功能性能、耐久性和稳定性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严格地执行。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才能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液晶显示器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
液晶电视外观检验
适用机型:
适用品牌: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术语和定义
3.1 检验: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各特性是否合格,测定、检查、实验或度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并且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
的活动。

3.2 Cr.: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具有触电、火灾及对人生命或财产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而未达到安全规格的,或与安全规格相
关的要求事项不一致的缺陷为致命缺陷。

(例如:耐压不合格、安全规范相关工程不符合等)。

3.3 Ma.:重缺陷(Major Defect )造成产品使用性能或功能障碍而需要修理的或顾客要求更换的,在性能、外观、结构方面的缺陷。

(例如:无图像、无电源、同步不良、外部开关失灵等)。

3.4 Mi.:轻缺陷(Minor Defect )不影响产品性能或可靠性的性能、外观、结构方面的缺陷(例如:轻微的外观不良)。

3.5 刮痕:指刻入表面的凹槽,其长度大于宽。

3.6 磨损/擦痕:由于在表面来回拖拽而在目的物留下的印记
3.7 红光标记/点:指在表面加深的颜色/颜色的损坏或裂纹,亦指某一小部分与主要部分在颜色上的差异。

3.8 凹陷:由风吹或压力造成的轻微的凹痕或塌瘪,实际上是一种缩口。

3.9 污染/氧化:指其表面或原始结构上存在外来物质的某一区域;包括温度/气候或制造工艺致使物质组成结构已改变的那些区域。

3.10 夹缩:指用力迫使面积缩小的一种动作。

3.11 污点:指任何印刷/打字区域出现的变形。

3.12 闪光:颜色光泽中的亮光。

3.13 刻痕、缺口: 产品表面材质破损, 通常因操作或制程造成。

4 检验条件和注意事项
4.1 检验条件:
1) 检验员矫正视力应在1.0以上,辨色能力正常;
2) 照明为200LUX ~ 300LUX ,在距离2m 的40W 日光灯与视线成45度角照射下目视检查;目测距离为45~60cm ,观察时间不超
过20秒,目视角度为各面与目视方向左右各成45
3)
4) 对规范中有尺寸要求的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菲林片、软尺、塞规)测量。

5) 机壳内凹面缺陷测量方法:27″以下机型目测距离为40cm ,27″以上机型目测距离为1m ,正视A 面中心位置后上45度,下45度,左右各45度观察,不可见的缺陷不考核。

6)
喷涂件涂覆层附着力检验方法:以15cm 长胶带粘贴于涂覆层表面,抹平胶带使充分粘贴后,用力撕起胶带,不应有涂覆层脱落
现象。

产 品 2M 45°角
45°角 45cm
眼睛
4.2 注意事项
1)检验员作业时应戴手套。

2)检验员不允许留长指甲,作业时不允许戴手表、戒指、手链等饰物。

3)注意检查各种状态下待检样品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有应及时报告组长或技术员进行分析处理。

4)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将操作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分类丢到指定的回收容器内。

5)明确标识并严格区分待检品、不良品、合格品。

5 设备和辅料
6 检验流程

7 相关说明事项
7.1 外观检查相关规定:
——小件类:指按键类。

——大件类:指除按键类外的的产品。

——大件类上外观缺陷距离应≥50mm,小件类应缺陷距离≥10mm,缺陷位置不得出现在丝印、铭牌等标志上,缺陷位置也不得出现在丝印、铭牌等标志周围半径10mm范围内。

——目视不明显之定义:一般情况下,目视距离在15cm处可见,45cm处不可见为不明显。

7.2 产品检查面定义
—— I级表面:使用者经常看到并且/或操作的表面。

—— II 级表面:使用者不经常看到并且/或操作的表面。

—— III级表面:使用者较少或从不看到并且/或操作的表面。

下表定义了设定须接受检测的不同部件的表面级别。

表格列出工程仅供参考。

如果确有某一表面存在却在表格中未列出,参见在外观规范中的材料和定义的级别。

7.3 整机外观检查面定义图示
7.4 遥控器等外观检查面定义:
a )遥控器: I 级面:所有外部可见面;
III 级面:电池舱内部。

(见下图示)
b )电源适配器: I 级面:电源适配器正面;
II 级面:电源适配器其余侧面及底部。

(见下图示)
8 检验工程、方法及要求 8.1产品外观检验规范
8.1.1 金属表面(乙烯基,涂覆件和电镀件)
8.1.1.1 金属 (I 级) (正面/顶部)
I 级面:正面
II 级面
8.1.1.2 金属 (等级II) (侧面和背面)
8.1.1.3 金属(III级)(底面)* 注意:与设计、工艺有关的刮痕/磨损/擦痕可接受。

8.1.2.2 塑料(II 级)(侧/背)
8.1.3 橡胶类材料
8.1.3.2 电源线
8.1.4 纸基材料
8.1.4.2 标签/ 覆盖( I,II 级)
8.1.4.3 包装箱(盒)(Class II)
8.1.5 丝印和胶印
* 注: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不允许以下缺陷:鬼字(多余字符)、漏印、散开、重影,以及在非印刷表面有墨水污点;另,任何不包含在
8.1.6 装配:(注:在检测时,时刻参考受测产品的装配图)
8.1.7电源适配器风扇
8.1.8显示屏 (玻璃,塑料等)
9 产品外观还应符合以下外观要求。

9.4
9.5亚克力面板表面缺陷检验规范
9.6 亚克力面板与显示屏之间异物检验规范
10 参考文件

11 附图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