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化学与STSE-2020年山东省各地市高考模拟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
考点01 化学与STSE
1、(2020泰安一模,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无水酒精、双氧水对场所进行杀菌消毒
B.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中的数字主要表示的是危险的类别
C.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也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
D.葡萄酒中通常含有微量SO2,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答案】A
【解析】A.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质,但不是用无水酒精,而是用75%左右的酒精水溶液消毒,故A错误;
B.危险化学品标志中的数字是对其危险特性的分类:如第1类爆炸品、第2类易燃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等,故B正确;
C.硅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于催化剂载体或干燥剂,故C正确;
D.二氧化硫能杀菌还有较强的还原性,故添加在葡萄酒中既能杀菌又能防止葡萄酒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A。
2、(2020泰安二模,1)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象报告中的“PM2.5”是指一种胶体粒子
B.聚乳酸酯的降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C.“玉兔二号”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防止蛋白质变性
【答案】D
【解析】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颗粒物,属于分散质,不是胶体,分散质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A错误;
B.聚乳酸酯的降解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而油脂的皂化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不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B错误;
C.“玉兔二号”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晶体硅,C错误;
D.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变性,所以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3、(2020泰安四模,1)宋代张杲《医说》记载:每每外出,用雄黄桐子大,在火中烧烟薰脚绷、草履、领
袖间,以消毒灭菌,防止疫菌通过衣物的接触而传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雄黄中硫的价态为-2价
B.古代烟熏的消毒原理与H2O2、酒精相同
C.人们佩戴的药剂香囊具有驱虫抑疫、防病保健等功效
D.生活中也可使用火、盐水消毒器具
【答案】B
【解析】A.根据雄黄的结构可知化学式为As4S4,As的化合价为+2价,S的化合价为-2价,故A正确;B.过氧化氢用于杀菌消毒与具有强氧化性有关,而雄黄用火烧烟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不具有强氧化性,与过氧化氢原理不同,乙醇破坏蛋白质的氢键,与过氧化氢也不同,故B错误;
C.佩戴药剂香囊是借中药气味挥发,具有驱虫抑疫、防病保健等功效,故C正确;
D.生活中也可使用火消毒器具,即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使用盐水可使细胞脱水而使病菌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故D正确;
答案选B。
4、(2020泰安四模,2)化学材料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宫二号空间站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一种合金
C.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人造太阳)应用的氕、氘、氚互为同位素
D.制作N95型口罩使用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
B.“夫遂”是青铜凹镜,而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所以“夫遂”是一种合金,B正确;
C.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三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
D.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由许多个n值不同的分子混合而成,所以属于混合物,D正确;
故选A。
5、(2020泰安五模,1)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时刻,更能体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下列有关消毒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类消毒剂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B.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可以将医用酒精、“84”消毒液混用
C.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OH,含有-1价氧元素,具有氧化性
D.各类消毒剂均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但是对人体蛋白质无影响
【答案】C
【解析】A.消毒剂浓度大不一定消毒效果好,如:75%的医用酒精消毒效果比无水酒精好,故A错误;B.“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能将医用酒精、“84”消毒液混用,故B错误;C.过氧乙酸的结构式是,有O-O键,含有-1价氧元素,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D.各类消毒剂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同样对人体蛋白质也有危害,故D错误;
选C。
6、(2020泰安五模,2)我国古籍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记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司南中的“杓”含Fe2O3
B.《本草求真》云:“酒性种类甚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酿酒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
C.《本草图经》中有关绿矾的分解描述如下:“绿矾形似朴硝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色赤”物质是Fe(OH)3
D.《抱朴子》中关于雄黄(As4S4)有如下描述:“伏火者,可点铜成金,变银成金。
”此处的“金”代表金单质【答案】B
【解析】A.Fe3O4具有磁性,“司南”中的“杓”含Fe3O4,故A错误;
B.酿酒过程中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故B正确;
C.Fe(OH)3受热易分解,Fe 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铁为红色,则“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 ,故C错误;D.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伏火者,可点铜成金,变银成金”,这里的“金”不可能是金单质,故D错误;选B。
7、(2020淄博二模,1)中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活字”是由元代王祯创制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苏绣”是用蚕丝为线在丝绸上做绣的工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
D.“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中的“杓”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磁铁(Fe3O4)
【答案】C
【解析】A.“木活字”由木材制造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正确;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正确;
C.“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指的是将牡蛎壳灼烧得“灰”,碳酸钙受热分解得CaO,“灰”的主要成分为CaO,C错误;
D.司南之杓由由天然磁石制成,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D正确。
答案选C。
8、(2020淄博二模,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世界各地蔓延,李兰娟院士指出:新冠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50~60℃持续30分钟,病毒就死亡。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种类的有效手段,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
B.新冠病毒颗粒直径在80~120nm之间,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可能传播较远的距离
C.加热可破坏蛋白质中的氢键,而使病毒丧失生物活性死亡
D.戴口罩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熔喷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是丙烯缩聚而成
【答案】D
【解析】A.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病毒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序列,通过检测病人体内的病毒核酸,就可判断病人体内是否存在病毒,A正确;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在80-120nm,它形成的气溶胶粒径一般在100nm 左右,B正确;
C.天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通过氢键等次级键维持的,而加热变性后次级键被破坏,病毒死亡,C正确;
D.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形成,D不正确。
答案选D。
9、(2020威海一模,1)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尼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强度很大
B.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游乐场应用的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D.新型冠状病毒可用医用酒精消毒,因为酒精能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答案】B
【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强度很大,故A正确;
B.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C元素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玻璃钢由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构成的复合材料,故C正确;
D.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以用酒精杀菌消毒,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2020威海二模,1)化学消毒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
B.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较好,在空气中均比较稳定
C.稀碘伏溶液可用于皮肤消毒
D.来苏水为医院常用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酚类
【答案】B
【解析】A.根据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可知,“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混合使用不但不能增强去污和消毒的效果,而且还能够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污染环境,因此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选项正确;
B.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较好,但部分含氯消毒剂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如亚氯酸钠酸性水溶液受光影响则产生爆炸性分解,B选项错误;
C.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可用于皮肤外消毒,C选项正确;
D.来苏水的有效成分为酚类,常用于医用消毒,D选项正确;
答案选B。
11、(2020潍坊零模,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古法造纸是将竹子或木材经过蒸解、抄纸、漂白等步骤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房四宝”中的宣纸与丝绸的化学成分相同
B.“竹穰用石灰化汁涂浆,入木桶下煮”,蒸解过程中使纤维素彻底分解
C.“抄纸”是把浆料加入竹帘中,形成薄层,水由竹帘流出,其原理与过滤相同
D.明矾作为造纸填充剂,加入明矾后纸浆的pH变大
【答案】C
【解析】A.宣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A错误;
B.蒸解过程是将纤维素分离出来,而不是使纤维素彻底分解,故B错误;
C.过滤是利用滤纸把固体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抄纸过程中竹帘相当于与滤纸,纤维素等不溶于水的物质可留在竹帘上,故C正确;
D.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会使纸浆显酸性,pH变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20枣庄二调,1)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讲卫生应成为习惯。
下列试剂不适合车站、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消毒的是()
A.过氧乙酸B.95%的酒精C.双氧水D.84消毒液
【答案】B
【解析】A.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在“非典”时期使用过,A不合题意;
B.95%酒精的浓度比75%大得多,消毒能力不强,它易燃易爆,不适合车站、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消毒,B符合题意;
C.双氧水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可用于大型场所消毒,C不合题意;
D.84消毒液是杀灭新冠病毒的理想消毒剂,D不合题意;
故选B。
13、(2020烟台一模,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用含有橙红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的是乙醇的还原性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具有强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两者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的Cl2,不仅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引发中毒,A选项错误;
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B选项正确;
C.乙醇具有还原性,可将橙红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还原为绿色的Cr3+,故用含有橙红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的是乙醇的还原性,C选项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选项正确;
答案选A。
14、(2020淄博一模,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锂电池使用过程中,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不选A;
B.。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不选B;
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发射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热,故不选C;
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
故选D。
15、(2020淄博一模,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常用质量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杀灭新型冠状病毒B.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
C.植物油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
D.防疫时期很多家庭都备有水银温度计,若不慎打破,应立即用硫磺粉末覆盖
【答案】A
【解析】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C、H、O、N、P等元素组成,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故A错误;
B.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苏打粉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故B正确;
C.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故C正确;
D.Hg和S常温下反应生成HgS,水银温度计不慎打破,应立即用硫磺粉末覆盖,故D正确;
故选A。
16、(2020淄博一模,3)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使用青铜器的时间比使用铁器、铝器的时间均要早
B.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青铜器容易生成铜绿
C.《本草纲目》载有名“铜青”之药物,铜青是铜器上的绿色物质,则铜青就是青铜
D.用蜂蜡做出铜器的蜡模,是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之一,蜂蜡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答案】C
【解析】A.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金属性越弱的金属使用越早,所以我国使用青铜器的时间比使用铁器、铝器的时间均要早,故A正确;
B.Cu比Ag活泼,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构成原电池,铜为负极,青铜器容易生成铜绿,故B正确;C.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因此《本草纲目》载有名“铜青”之药物,铜青就是铜锈蚀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故C错误;
D.蜂蜡的主要成分是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C。
17、(2020潍坊三模,1)古代化学源远流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铁能置换出铜;这样铁釜能减缓锈蚀
B.“欲试药金(铜锌合金),烧火有五色气起”,通过焰色反应可检验金属元素
C.“龙泉水,可以淬刀剑”,高温的铁与水反应生成Fe3O4
D.“取朴硝(含有KNO3)以温汤溶解,次早结块”,该过程为重结晶
【答案】A
【解析】A.铁比铜活泼,铁将铜置换出来后形成原电池,铁作为负极,会加速铁釜的腐蚀,故A错误;B.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所以通过焰色反应可以检验金属元素,故B正确;
C.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正确;
D.“取朴硝(含有KNO3)以温汤溶解”是指配置KNO3热饱和溶液,“次早结块”待一段时间后溶液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所以该过程为重结晶,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8、(2020泰安三模,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
B.红葡萄酒中充入的少量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C.消毒液长时间敞开保存会增强其消毒效果
D.作为医用呼吸机原材料之一的ABS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A.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减少尾气的排放,故A正确;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具有抗氧化作用,故B正确;
C.消毒液长时间敞开保存会挥发、分解、变质等,故其消毒效果会减弱,故C错误;
D.ABS树脂是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故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19、(2020日照二模,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注射消毒液杀灭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
B.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有机溶剂、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
C.家蚕丝心蛋白水解生成的甘氨酸和丙氨酸共能形成3种二肽
D.骨水泥(骨粘固剂)的主要成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和甲醇
【答案】B
【解析】A.将消毒液注入人体,可导致人体蛋白质变性,危害人体生命安全,A错误;
B.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有机溶剂、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B正确;
C.用A代表甘氨酸,用B代表丙氨酸,二者可形成4种二肽:A-A、B-B、A-B、B-A,C错误;
D.骨水泥(骨粘固剂)的主要成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D错误。
答案选B。
20、(2020日照一模,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抗击疫情要戴口罩,勤洗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说明病毒的粒子直径可能在纳米级范围内
B.为增强消毒效果可将医用消毒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
C.甲醛和戊二醛可杀灭多种病原体,可用于空气、餐具的消毒
CH COOOH)消毒剂
D.可用铝制容器配制过氧乙酸(
3
【答案】A
【解析】A.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的粒子直径为1~100nm,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可以说明病毒的粒子直径可能在纳米级范围内,A选项正确;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具有强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两者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的Cl2,不仅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引发中毒,B选项错误;
C.甲醛和戊二醛均为有毒物品,不能用于空气、餐具的消毒,C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CH3COOOH)具有强氧化性,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铝制容器进行配制,D选项错误;答案选A。
21、(2020青岛一模,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液态植物油制成人造奶油B.无定形硅应用于光伏发电
C.“84”消毒液用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D.煤经过汽化、液化得到清洁燃料
【答案】B
【解析】A.氢气与植物油(液态植物油中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即为固态的人造奶油)。
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无定形硅应用于光伏发电,利用了硅的半导体的性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用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利用了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煤的气化是指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即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煤的液化指碳与氢气等物质反应得到液体燃料,或气化后由一氧化碳与氢气再合成醇类等液体燃料,发生了化学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2、(2020临沂一模,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疗上用浓度为95%的酒精杀菌消毒
B.葡萄糖作为人类重要的能量来源,是由于它能发生水解
C.石墨纤维和制医用口罩的聚丙烯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聚合硫酸铁[Fe2(OH)x(SO4)y]n是新型絮凝剂,可用来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答案】D
【解析】A.过高浓度的酒精使蛋白质凝固的本领很大,它却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就凝固起来,形成了一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免遭死亡,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医疗上用浓度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故A错误;
B.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体所需能量,故B错误;
C.石墨纤维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聚合硫酸铁[Fe2(OH)x(SO4)y]n中的铁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23、(2020聊城二模,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B.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铁质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
【答案】B
【解析】A.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复杂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多种稠环芳香烃如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故A正确;
B.燃煤中加入CaO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酸雨的发生,CaO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高温条件下还会分解成二氧化碳,所以无法吸收二氧化碳,故B错误;
C.镁棒与电热水器内胆形成原电池,镁做负极被氧化,故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向葡萄酒中加入碳酸钠,如果溶液不变蓝,说明是假葡萄酒,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4、(2020聊城一模,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消毒液、75%的乙醇溶液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有机高分子
C.聚乳酸可用于制作免拆型手术缝合线
D.食品生产中添加适量苯甲酸钠可以防腐
【答案】B
【解析】A.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的作用,强氧化性还可以使病毒的蛋白灭活,从而降低其传染性,75%的乙醇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所以84消毒液、75%的乙醇溶液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A正确;
B.糖类中单糖和二糖是小分子不是高分子、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只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有机高分子,B错误;
C.聚乳酸相容性与可降解性良好,可用于制作免拆型手术缝合线,C正确;
D.苯甲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所以食品生产中添加适量苯甲酸钠可以防腐,D正确。
答案选B。
25、(2020济宁二模,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95口罩所使用的熔喷布为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为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可加入适量稀盐酸
C.“煤改气”可以减少S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
D.《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
其中的“金”指的是金属
【答案】B
【解析】A.聚丙烯为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形成的高聚物,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与盐酸混合会生成氯气,造成中毒,故B错误;
C.改燃煤为燃气,可减少废气中SO2等有害物质的量,可有效减少雾霾和酸雨的发生,故C正确;D.“书之竹帛,镂之金石”意为把字写在竹简和帛上,雕刻在金属、石头上,故“金”指的是金属,故D正确;故答案为B。
26、(2020济南一模,1)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
在各种防护防控措施中,化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是利用HClO或ClO-的强氧化性
B.使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
【答案】B
【解析】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ClO-能发生水解生成HClO,HClO或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说法正确;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
C.聚丙烯是由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即聚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故C说法正确;
D.四氟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F2=CF2,仅含有C和F两种元素,即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故D说法正确;答案:B。
27、(2020济南二模,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草药中常含有鞣质类、苷类、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煎煮中草药不适宜使用的器皿是()
A.砂锅B.铁锅C.瓦罐D.搪瓷罐
【答案】B
【解析】煎煮中草药选择器皿很重要,熬药首先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