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
防范六国:徙富贵,铸金人,坏城防。 控制地方:直道系统,巡行。 对外扩张:北逐匈奴连缀长城,南服南越。
4-1-2 秦的速亡
: 两年兵役、临时征发、地方杂役。 兴建工程、刑罚严酷、杀人立威。 以军国急政报复六国、凌虐天下。
崩溃: 六国亡秦与亡秦必楚:张楚,破釜,
鸿门。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韩信、江东。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PPT课件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学完请删除!
2-1-1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 漫长的序幕
❖ 旧石器:第四纪百万年,打制石器,采猎为主。 ❖ 新石器:全新世一万年,磨制石器,农牧出现。
❖ 中国旧石器:
❖ 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晚期智人的详细序列。 ❖ 石片小石器传统:洞穴刮削器与旷野砍砸器。
❖ 体制典范
❖ 武力和制度为后盾融合敌我,维持久远。 ❖ 巫觋、祭祀发达实落后,礼乐成熟可法。
3-1 -1 春秋:内外压力
王权衰微
安定:成周强大基地与晋郑得力辅佐。 混战:郑以强辅崛起,自为礼乐征伐。 加剧:大国越吞并越强,王室为小国。 维持:同族、不失德,各国利用工具。
华夷之争
被发左衽,束发右衽,断发文身。 戎狄趁东迁入山区、国间,为心腹之患。 楚土著文化优于戎狄,以大国北上吞并。
❖ 冲突:
❖ 炎黄传说对应新石器后期英雄部族的冲突融合。 ❖ 宁可信其无;文献类推與文明缺环。
2-2-1 夏:考古与文献的距离
传说与记载
治水、禅让、世袭、中兴、暴亡的序列。 中原以西的血缘集团,敌对东夷且迁移不定。
考古
争论焦点:古史纪年与本土起源的关键证据。 仰韶龙山为华夏来源,夏必在其上层。 二里头、王城岗、陶寺地层吻合,器物突出。
4-2-3 西汉中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今师异道,人异论……上无以持一统。” 三纲、大一统、天人感应,适应规范君主专制。 儒学为选拔教育标准:孝廉茂才,博士教学。 儒生与文法吏在仕途、学术融合,成为士大夫。
王霸杂用:
“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酷吏、敛财残酷,用刑、施政、赋敛灵活尚效。
A
Eacd Facde
A
Facde Gacdef
A
Gacdef Hadefg
A
2-3-3:其他制度
❖ 国野
❖ 征服部族武装殖民;王畿、国都、采邑;城与郭。 ❖ 贵族与平民当兵、纳赋、涉政,野人非低文化奴隶。
❖ 井田
❖ 公社面对国家:环居村落中心的公田收入上缴。 ❖ 小范围合作:国有地权、家庭均分、公私兼顾。
外戚、宦官:
嗣君年幼太后临朝,豪强外戚得益专权。 嗣君年长,结宦官以抗外戚,宦官专权。 官僚儒生抨击对抗外戚,与宦官不相容。
。 摈弃迷信,放弃探索未知世界,重现世道德与秩序

3-2-1 七雄纷争
❖ BC5从春秋到战国
❖史料缺失与时代差别。 ❖戎狄融合,接纳荆楚,国间划界。 ❖王室极衰,诸侯称王(三家分晋、陈田代齐)

❖ BC4三强叠兴
❖魏变法承晋,最早称王,败于齐秦。 ❖齐徐州相王,破燕灭宋,败于合纵。 ❖秦以西方、物产、地利、变法、策略渐强。
典礼仪式:僭越滥用,遗忘忽视,下层扩散。 贵族文化:成熟,讲究个人修养、礼仪、尊严。
3-1-4
孔子
生平:
夏宋后裔,司寇遭挤,周游列国,讲学整典。
五经六艺:
上古文化成就的总结。 从贵族世袭知识到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 门徒发扬为儒家,传播文化,开创百家。
仁:
温情与克制:自制守礼而得仁,教化爱民得仁政。 以抑制个人需求的道德、制度、仁君恢复西周和谐
4-2-1 西汉前期
汉承秦制:
秦灭六国、以关中监控六国的翻版。 三权、郡县、军赋等制度与扩大的版图。 消除封建:六国、异姓王、同姓王、推恩众建。
无为而治:
道家伪托黄帝倡宽大无为,与民休息。 约法三章、十五税一;节俭、轻役、废酷刑。 和亲匈奴,容忍南越。
4-2-2 西汉中期:汉武帝

❖ 多元起源与华夏中心 ❖ 外围的文化领先与中原的持续扩张。 ❖ 六大区系之分与沿海族群的相似性。
❖ 本土与外来:
2-1-4 信古与疑古
❖ 古史辨:层累造成的古史序列
❖ 出现时代越后,则内容越古、人物形象越高。 ❖ 在现存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时间,即形成时间。
❖ 走出疑古:逻辑与证据
❖ 传说、伪书的价值;当时与现存未载不能证伪。 ❖ 城市发掘、简帛古书使文明序列不断向前延伸。
突现非本土可圆满解释
彩陶,甲骨文,马拉战车。
2-2-4
商以前阅读指南
史料 《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21》与考古
报告。 各种甲骨文著录与《甲骨文合集》。 《商书》、《商颂》、《殷本纪》。
研究 文明起源、三代历程、商的成就。 夏《中国文明的起源》、苏《中国文明起源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中国古代史读本》
3-2-2 秦并六国
BC3楚赵抗秦 楚东迁北上,剽悍,灭鲁创秦。 赵胡服骑射,开拓西北,坚韧惨烈。 韩居中富有,燕僻融北族,均不强。
BC3秦强化优势 落后者改革彻底,极权高效榨取使用民力。 落后者招揽六国人才,知己知彼外交高超。 突然的胜利。
3-2-3 战争激化
❖ 毫无底线
❖ 由小规模分胜负的礼节,到杀人盈城不灭不休。 ❖ 由争夺小国和中间地带,到毁灭敌军兼并敌国。 ❖ 由国人出征,到适龄男子服役和职业性常备军。
4-2-4 西汉后期
昭宣中兴: 学习文景,与民休息,减刑限赎。 外戚,中朝权重,权臣辅佐。 单于入朝、西域都护、“犯强汉者”。
王莽改革: 兼并、腐败、谶纬难以阻挡,赋税制度不
公。 显贵外戚、礼贤下士、复古改革、大造舆
4-3-1 豪强、外戚与宦官
豪强:
温和政治家与业儒豪族合作建国,平衡东西。 中外合作,倡儒重节,以度田避均田。 轻赋,保护奴婢,王景治河。
3-1-2
尊王攘夷
大国称霸。
周边大国因后方地利而强盛,名义上多尊周王。 中央各国文强武弱仆从中等,小国依附缓冲而存。
齐晋攘夷。
BC7齐超越鲁,九会诸侯,存周退楚。 BC7晋合戎狄,城濮败楚,崤伤戎秦。 BC6厉公复霸,楚晋俱疲,内争弭兵。 BC5吴越崛起,西进北上,无号召力。 四大边缘霸主扩张、融合、加入华夏。
4343443344三种正史三种正史史记史记纪世传书表太史公曰三家注纪世传书表太史公曰三家注汉书汉书纪传志表诏令奏议颜王注纪传志表诏令奏议颜王注后汉书后汉书纪传与志人物文字王集解纪传与志人物文字王集解辅助材料辅助材料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风俗通义方言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风俗通义方言淮南子盐铁论潜夫论论衡淮南子盐铁论潜夫论论衡睡虎地秦简
3-1-3 礼崩乐坏
政治
国家集权:等级体系淡化,出现非世袭郡县。 权力更替:尊贤尚功,族臣强横,抑近纵疏。
经济
生产:铁、牛提高产量范围,国野之别泯灭。 控制:向长期耕种的土地按面积征税,井田废。
社会
国家控制:征税、服役、户籍、成文法律。 贵贱解体:富贵分离,民贵皆用,贵可沦民。
文化
❖ 晚期智人同源:
❖ 十万年前最近一次走出非洲,五万年前迁徙、分化。 ❖ 取代与加入,同质异源的可能性。
2-1-2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1
2
3
4
5
燕山
红山
夏家店 燕
山东
大汶口 龙山
齐、鲁
中原 磁、裴 仰韶
二里头 商、周
东南 河姆渡
良渚
吴、越
西南
屈家岭
楚、蜀
南方
石峡
2-1-3 两种对立观念
❖ 文化成就: ❖ 农业起源:磁、裴的粟黍;城、渡的稻。 ❖ 仰韶的彩陶、猪狗;龙山的黑陶、铜器。 ❖ 红的玉器、神庙;良的祭坛、琮;屈的城
创造。 ❖ 儒: ❖ 孟子:性善论,浩然之气,得民心者王
天下。 ❖ 荀子:性恶论,礼化人、法治国,人定
胜天。 ❖ 继承上古道与法
❖ 道:
❖ 哲学色彩浓郁,消极无为,后与儒家互补。 ❖ 老子:古老的道、矛盾,小国寡民反对秩序。 ❖ 庄子:道不可知,无所谓矛盾,愚昧的自由。
❖ 条件
❖ 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 ❖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 “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
❖ 实施
❖ 宗族、家族与九族:父母妻与上下代的论争。 ❖ 化家为国的效率与秩序;不决定政治地位。
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
A
A
Ba
A
Ca
Ba
A
Ca
Dac
Ba
A
Dac Eacd
2-3-1 西周的兴衰
❖ 先周: ❖ 西方姬姓部族,源自河东的迁徙,姬姜联盟

❖ 周公摄政建国: ❖ 两京:以桥头堡软禁、监视、震慑广大商地
。 ❖ 分封:分散;宗室、同姓、异姓、方国;轴
线。
❖ 王朝兴衰的典型过程:
2-3-2 宗族与封建
❖ 宗族
❖ 按父系世系关系、敬奉同一祖先、有限定范围规则的人群。 ❖ 与母系无关、非血缘关系、个人而非家庭为单位。 ❖ 嫡长子继承制与亲疏等级。
❖ 背景:
❖上古文化的积累、崩解与跃进。 ❖超越其他领域水准的文化繁荣与人的自觉。
❖ 典籍:
❖尚书:史料文献汇编,东周加工与今古文。 ❖易:占卜工具书,神秘色彩的哲理源泉。 ❖诗:鲁国汇编305篇,风雅颂。 ❖周礼:典章制度,战国成书的理想化周制。 ❖春秋:鲁国春秋编年史,褒贬与左传。
3-3-4 西周春秋战国阅读指南
集权:
打击:刺史、酷吏打击王国、豪强、游侠。 培植:选拔士人为相,选中低级官为侍从。
理财:
国营: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用商:入粟拜爵,纳钱免罪,算缗告缗。
开边:
贵戚攘功,不恤民力,战略失当,伤亡惨重。 丝绸之路:六方之一,西域三分,张骞凿空。 轮台诏: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 礼乐
❖ 原始习惯固定、神圣化为准则和仪式。 ❖ 美感与肃穆氛围中产生认同、接纳感。 ❖ 从人神互渗、礼神到号召道德的秩序规范。
2-3-4 西周文化的特征与影响
❖ 西方主导
❖ 控制了东方三个发达文化、南方异质文化系统。 ❖ 夏为强大部族,商为东方大国,周涵文明区域。
❖ 原始成熟
❖ 父系氏族,公有公社,低文化征服者。 ❖ 制度继承而非超越原始成分,强化国家。
❖ 扩张
❖多种九州说,涵盖四夷取代内外服观念。 ❖内地戎狄消失,西南东南北方剧烈扩张。
❖ 统一
❖政治观念,军事成就,经济进步的体现。 ❖大一统观念的影响:战和华夷、忠诚妥协

刀布;粟黍
代国城墙(河北蔚县代王城)
3-3-1 儒与墨
❖ 士: ❖ 低级贵族到层间流动的有文化者:九流
十家。 ❖ 游说收徒养士,国家鼓励论争,总结与
先商、早商、晚商的地域、时代含义。 先商在河中下游的长期广泛分布与南进。 郑州、偃师商城与殷墟的宫殿、墓葬、器物。
2-2-3 商代的成就与特征
甲骨文与青铜器
成熟文字:崇拜与占卜,政治与社会信息。 发达技术:晚商周初,五种分类,铭文纹饰。
独现非外来可解释
雕刻玉器、刻纹白陶;城市与宫殿、青铜业。 本土文化序列:巫觋、祭祀、礼乐。
❖ 史料
❖书、诗、春秋(左传)。 ❖易、语策、三礼;儒墨、老孙管楚;史记。 ❖周原丰镐遗址;墓葬;玉简帛古书。
❖ 阅读
❖西周特性:王裘殷周变革;傅朱商周优劣。 ❖春秋战国:顾各国郡县异同;吴授田前后。 ❖二重证据、文献辨析、新视野。
4-1-1 秦的统一
制度:
帝国名义:皇帝称呼,国家标志。 三重官制:三公九卿博士;守尉监,令丞尉。 整齐划一:车距、度量衡、货币与文字。
文献不合
考古在河洛的可能性大于尧舜传说的晋南。 考古与其他文化关系不密切,并非王朝。
2-2-2 商:考古与文献的印证
商的文献记载
世系:灭夏、流放、扩张、暴亡的过程。 前期迁徙:中原东部,有王畿、方国之别。 后期定居:摆脱换土、调和、战争的模式。 制度:从兄终弟及到父子相承。
商的考古
❖ 技术突进
❖ 由列阵车战,到步骑相兼的运动战。 ❖ 由青铜、弓箭到铁、弩和攻城器具。 ❖ 由守国到守关隘,亭障烽火为长城。 ❖ 职业武将、军事家、兵书广泛出现。
3-2-4 变法图存
❖魏
❖ 魏文侯重用下层,李悝颁布《法经》。 ❖ 夺贵族仲裁、国人议政权;平籴水利;武卒。 ❖ 楚吴起三世收爵,齐邹忌修法律而督奸吏。
❖ 法:
❖ 全政治,唯一被政权采纳并实施后世之学。 ❖ 商鞅:世事变反复古,下世重刑罚,农战强国。 ❖ 韩非子:合性恶极端手段大全,崇尚极端对立。 ❖ “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君以计蓄臣,臣以计事君。” ❖ “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3-3-3 黄金时代的文化成就
❖秦
❖ 商鞅崇尚高压,厉行法治,创建新制。 ❖ 赏罚并举:连坐告奸,奖农辱商,尚军功。 ❖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征税,国家任免郡县官。 ❖ 小农、重农抑商、土地使用私有制影响后世。
❖官
❖ 君主任命、俸禄、职位。 ❖ 相、将、御史,令、丞、尉。
3-2-5 总体发展
❖ 繁荣
❖温暖多水,施肥灌溉排水,粟菽。 ❖高城深濠,刀布爰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