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逐渐走入强国之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学汉语,他们希望通过学汉语来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
而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作为一种特有的符号,其教学却一直受到忽视。
针对此种现象,本论文首
先描述了当下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现状,进而分析对外汉语汉字教
学落后的原因并进一步运用描写法,总结多种识字策略,旨在形象、趣味
地描述汉字字形、字义,以及其文化内涵。
本文能够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因此具有一定的教学实用价值。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特点;教学策略
前言
近几十年,对外汉语事业迅速成长。
但同时问题也随之显现,不少会
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口语交际方面不成问题的外国人在书面交际方面是
文盲或半文盲,这是其他外语几乎没有的现象。
德国汉语教学协会会长柯
彼德曾说,“汉语教学今天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一方面是文化和语言教学
的融合,另一方面是汉字教学。
如果不接受这两场挑战并马上寻找出路,
汉语教学恐怕没有再向前发展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汉字教学不仅仅只
是外国留学生全方位提高汉语水平的关键,更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关键。
同时也是本文试图去探讨和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初期,众学者把汉字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附属环节,原因就是这个时期对外汉语教学才刚刚起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也
多是原中小学语文教师或是语言学教师。
所以他们多数认为汉语教学应该
是语言教学,而不是汉字教学。
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对外汉语课堂的
教学重点也就放在了口语教学上,汉字教学成为了附属品。
即使教授汉字,多数教师也是按照教国内小学生的方法来进行的。
可以说1978年以前的
对外汉语教学处于摸索试验,积累经验的时期。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对
外汉语汉字教学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许多汉语课堂开始尝试使用专门的
汉字教材。
这一时期汉字教学的内容虽然有所充实,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的研究规模仍然较小、成果较少,与语法、词汇、语音教学相比仍然相对
滞后,与迅速发展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更是显得极不协调。
直到20世纪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汉字教学应
该与语音、词汇、语法并列为同等重要的版块去研究。
随后许多高质量的
论文相继发表,整个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如今,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学
者们对汉字与汉语、字与词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将国外的
语言学理论等运用到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中。
在教学手段方面,更是从
传统的粉笔和书发展到实物、卡片、幻灯片、甚至是制作汉字教学课件、
汉字游戏软件等。
然而,从对外汉语教学一线反馈的信息来看,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的专题调查显示,发现对
外汉语汉字教学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汉字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用上随意性较强。
第二,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方面举步维艰,仅有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
教学。
而有64.6%的教师对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感觉良好。
第三,汉字理论研究和优秀教材编写的步伐急需加快。
第四,需要加大力度探索针对性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效果突出
的教学方法。
二、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其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
书等的书体变化。
“当今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字体系:一种是表
音文字,即根据语言的语音来构造字形的文字体系。
另一种是表意文字,
即根据语言的意义来构造字形的文字体系。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简单来说,汉字和拼音文字的不同主要在以下几点:
第一,汉字同拼音文字相比,结构复杂,信息量大,难于书写,但易
于辨认。
汉字的笔画不外乎横、撇、竖、点、折、捺等几种,但由于汉字
数量众多,因此在字形上要有一定的区别,其结构也就必然复杂多样。
例
如秦、奏、泰,便是利用了笔画的不同组合进行区分的。
第二,汉字同拼音文字相比,总体数量繁多,但高频字较为集中,且
构词能力强。
从古到今积累下来的汉字总字量达到8万个,但常用的汉字
只有3000多个。
“据统计,只要掌握500个一级常用字,一般书刊报纸
上70%以上的字便都能够认识。
此外,汉字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4553个
汉字共构词79715个,平均每个字构词17.15个。
”
第三,汉字同拼音文字相比,其背后多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演变过来的,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一系列的演变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第四,“汉字作为“语素--音节”文字,也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一个字既是书写单位也是意义单位,而且没有形态变化(性、数、时态等)。
”
三、普及化等级汉字与汉字教学策略
(一)普及化等级汉字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等级划分》是面向全球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家标准,是汉语国际教育新兴学科的基本建设,是一种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精密化的等级水平划分。
该《等级划分》将汉字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初级,也称普及化等级),二级(中级),三级(高级)。
本文重点研究一级,即普及化等级的汉字。
普及化汉字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几乎都是最基础、适于交际的衣食住行用字。
第二,几乎都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交际用字。
第三,汉字表的排列以音节的顺序进行排列,从a开始一直到z。
第四,汉字表与音节表相结合。
第五,全表共列出120个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