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科操作规范
放疗科的工作制度
![放疗科的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0bd03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e.png)
放疗科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放疗科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放疗科各项工作,提高放疗治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结合放疗科实际情况而制定。
第二条放疗科全体工作人员应认真遵守本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参与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放疗服务。
第三条放疗科各项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和放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放疗治疗安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二、工作流程第四条放疗科工作流程分为放疗前准备、放疗实施和放疗后随访三个阶段。
1.放疗前准备:包括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患者及家属沟通、预约登记、体位固定、模拟定位、治疗计划制定等。
2.放疗实施:包括患者摆位、照射治疗、治疗计划执行、治疗记录填写、设备维护等。
3.放疗后随访:包括患者病情跟踪、治疗效果评估、并发症处理、患者满意度调查等。
三、工作规范第五条放疗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放射诊疗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放射诊疗工作。
第六条工作期间着装整齐,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
第七条放射治疗病人由主管医师登记,书写病历,完善各种检查,确定治疗方案,精确放疗须经专家小组会诊。
第八条照射野经模拟机或CT定位,由物理师制作相应铅挡块或适形铅模设计治疗规划。
第九条放疗技师负责摆位、照射治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首次治疗由主管医师指导摆位。
第十条物理师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维护及维修,负责放疗的质量保障和辐射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合理部署治疗病人,优质服务,杜绝错误事故。
妥善保存病案资料及各种记录,不得随意外借。
第十二条值班人员负责科室安全管理,实行24小时负责制,不得擅离职守,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卫生。
第十三条发生放射事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上报。
定期对放射治疗病人进行随诊,关注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状况。
四、人员分工与协作第十四条放疗科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2de0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3.png)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放疗(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高能量的电磁波或离子辐射来杀死癌细胞。
放疗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疗效和副作用。
本文将介绍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
一、诊断和分期在放疗之前,需要对肿瘤进行诊断和分期。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CT、MRI、超声、PET、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肿瘤分期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转移恶性度等多种方面考虑。
二、放疗原则放疗应该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组织类型等因素确定放疗方案。
同时,应该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放疗的基本原则包括:1. 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病理类型和分级等,确保精准放疗。
2.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治疗目的等,量身定制化疗方案。
3. 谨慎选择放疗技术和剂量,尽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4. 重视放疗后的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副作用和并发症。
三、放疗技术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IMRT、IGRT、SBRT、VMAT等。
其中,IMRT和VMAT是目前较先进的放疗技术,常常用于复杂的病例。
1. 三维适形放疗:利用计算机为患者的放疗计划建立三维数字模型,保证放疗的精准度和疗效。
2. 3DCRT: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采用多条束角度和强度,从不同方向对肿瘤进行照射,保证它的空间分布均匀,并尽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照射。
3. IMRT:通过可变强度的放射束,实现更高精度的放疗,同时保护健康组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 IGRT:该技术是放疗治疗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减少对受体器官的伤害。
5. SBRT:最常用于局部小肿瘤的放疗技术,通过多个束角度和强度进行照射,以达到彻底消灭肿瘤的目的。
6. VMAT:两个成对的X射线线源在机器的罩体里会移动,以便更加准确地瞄准肿瘤,同时可以在照射时动态地调整线源的强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周围的健康组织。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d6d9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d.png)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为了确保放疗科室的规范化、科学化、安全化运作,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一、放疗科室工作时间1、放疗科室执行全天候服务模式,但夜间值班医生应在科内待命;2、放疗科室正常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7:30;3、放疗科室周六、周日、法定节假日不休息,但放疗排班及安排不得超过当地规定的最长工作时间,必要时可会诊外部医疗机构;4、值班放疗师负责开启并关闭放疗设备,每天最早到达放疗科室时间为7:30分,最晚离开时间为18:00分。
二、放疗科室设备维护1、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应当爱护设施设备,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并可靠;2、科内设备维修应由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并保证及时响应和有效维修;3、科内人员不得擅自拆卸、维修设备,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负责人汇报,以防个体修理操作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4、放射源严禁私自带出放疗科室,未经同意,不得向外借、出售、赠送。
三、放疗科技规范1、放疗科室应当遵循合理的放射治疗标准,保证患者受到优质和文明的医疗服务;2、放疗科室严格执行放射治疗计划和治疗方案; 治疗档案表格填写规范,治疗进程及时记录,每次放疗完成应当向患者介绍接下来的治疗计划及注意事项,明确再次治疗的时间和地点;3、放疗装置每半年检验一次,保持放疗设施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放疗科室安全与防护1、放疗科室严格遵守放射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持续加强放射安全宣传教育;2、放疗科室全员员工应接受定期放射安全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逃生演练,并逐年记录,保证应急处置的准确;3、放疗科室实行双人协同操作,避免单人操作对放射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4、放疗科室应配备放射安全标识、个人防护装备及事故处置物资;5、科室员工要时刻提醒患者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损伤。
五、放疗科室卫生管理1、病床及各类治疗设备自完治疗后应当及时消毒;2、放疗科室工作人员应遵守洗手操作规范;3、使用各种治疗器械及药品的清洗、维护和保管严格按规定操作;4、放疗科室应定期对院内各部位进行定期卫生评估,每周至少消毒1次。
XX医院-放射科-DR-CT-MRI-放疗室规范制度
![XX医院-放射科-DR-CT-MRI-放疗室规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f527d5192e45361166f5cf.png)
DR室技术操作规范一.开机1检查制冷设备状态,确保扫描室温度符合要求.2打开设备电源时注意仪器状态,系统自检信息,发现异常时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3开机后,按要求进行校证和预热.二。
操作准备1检查主机的功能状态,磁盘预热(必要时清理)。
2检查相关连入设备(图象处理工作站)的性能,状态。
3环境条件温度:15摄氏度-24摄氏度相对湿度:30%-60%(非冷凝状态下)三。
诊断操作1按次序从调取或手工输入并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准备开始检查。
2接诊病人,嘱患者除去影响照射部位成像质量的体外衣(异)物。
3关闭检查室的防护门,调准射线中心线,照射野,以提高摄像质量,减少患者接受额外的辐射。
4曝光时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检查,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5摄影结束,及时向PACS传送影像资料,打印胶片。
四.关机结束所有病人的检查后将机器复位至最初状态,并关闭设备电源。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辐射装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院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2主动,积极配合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3本院成立射线装置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管理人员。
每年由相关部门对使用的射线装置进行一次检测.4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5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对本院的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
7射线装置的生产调整和使用场所,具有防治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8设置明显的涉嫌装置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张贴电力辐射警示标志。
9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维护,管理,使用场所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防护措施。
放射科操作流程
![放射科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38c2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f.png)
放射科工作站操作规范
(一)放射操作规程
1.完成操作计算机与数字化X线系统及远程传输计算机等仪器的联机,实现放射远程诊断。
2.临床患者放射在操作计算机录入患者信息,选取投照部位进行投照。
3.将X片裁剪至合适大小,上传至远程诊断计算机。
4.在远程诊断计算机录入患者详细信息、病史、临床诊断后上传。
5.等待远程诊断工作人员诊断。
(二)网络登录操作规程
1.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次序进行计算机的开机,关机。
2.开机后,准确输入网络用户密码,登录到网络。
3.登录上网后,双击桌面上检查系统图标,在提示窗口输入本人用户名和口令密码,进入系统。
4.操作人员必须做到认真、热练、准确,杜绝操作错误。
(三)网络操作注意事项
1.系统设置不得随意改动。
2.专机专用,不得用网络工作站进行其他无关操作。
3.及时关闭系统,防止非法操作。
4.代班人员应以本人用户名和口令进入系统,防止错误操作责任不清。
5.系统用户应不定期更改用户口令,确保数据安全。
6.在操作和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联系,同时做好故障登记。
癌症患者放疗操作规程最新
![癌症患者放疗操作规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f8fb75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1.png)
癌症患者放疗操作规程最新
《癌症患者放疗操作规程最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放疗操作时,有一系列规程需要遵循,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
近年来,放疗操作规程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癌症治疗需求。
首先,对于癌症患者的放疗操作规程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放疗适应性评估等。
只有在确认患者适合进行放疗并获得患者的明确同意后,才可进行放疗操作。
其次,放疗操作规程要求放疗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的状态,所有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放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患者接受到准确的放疗剂量和位置。
另外,对于放疗操作规程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做好放疗期间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患者的生理指标、症状变化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防护措施,减少可能的辐射风险,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最后,放疗操作规程还要求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治疗的目的、可能的副作用和预期效果。
在放疗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癌症患者放疗操作规程的最新更新主要是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以及提高放疗操作的操作符合性和一致性。
只有严格遵循规程,才能保证放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76c3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c.png)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
是指放疗科室内部针对工作流程、安全管理、规范行为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放疗科室规章制度内容:
1.工作时间: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周末休息安排,确保医务人员的工作适度和休息充分。
2.值班制度:确立医务人员的轮班制度,保证24小时内始终有医务人员在科室值班,应对患者紧急情况。
3.医疗订单:规定医生开立放疗治疗方案的流程和内容,包括适应症评估、剂量计算、照射方式选择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4.治疗预约:规定患者治疗的预约方式和时间安排,保证治疗的有序进行。
5.放射源准备:规定放疗设备操作人员对放射源的准备和安装方法以及安全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放射源保管:明确对放射源的保管责任和要求,包括正确存放、标识和防盗等,确保放射源的安全。
7.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操作方法、防护措施、照射计划和记录等,保证治疗操作的安全性。
8.事故及报告处理:规定操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以及上报和跟踪的要求,及时处理和改进类似事故的发生。
9.禁止行为:明确禁止在放疗科室内进行的行为,如吸烟、食用禁忌食物、无关人员入内等,以保证环境卫生和治疗安全。
10.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包括尊重患者隐私、保守病情信息、礼貌待人等,维护医疗秩序和医患关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放疗科室规章制度内容,实际的规章制度应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8ddbd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0.png)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放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作用机制是利用高能辐射杀死肿瘤细胞,使其失去分裂能力和生长能力,达到治疗效果。
本文将针对放疗肿瘤内科的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诊疗指南1. 分阶段治疗放疗治疗肿瘤的效果与疾病的分期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情的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一般而言,肿瘤内科的临床治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原发肿瘤治疗:对于原发肿瘤的治疗应以手术和放疗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若病情适宜,可以手术切除肿瘤,并结合放疗术后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不适合手术治疗,可以选择采用放疗等保守治疗方法。
(2)淋巴结转移治疗:对于淋巴结转移,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单独应用或与手术治疗结合。
(3)远处转移治疗:对于远处转移的肿瘤,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发挥一定的疗效。
2. 术前、术后联合化疗术前,术后的联合放疗,是临床治疗局部晚期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手术前,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建议联合放疗。
3. 放疗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患者身体情况等。
应制定出符合患者具体情况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风险。
放疗剂量以疗效为主,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和影响,如口腔黏膜炎、食管炎、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并发症。
因此,在放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护理等工作,并积极地预防和治疗放射病。
二、技术操作规范1. 定位技术放射治疗需要精确定位,一般采用 CT、MRI 等影像技术作为定位依据,同时结合患者体位,进行狭束定位。
放疗科用药指导、诊疗规范、操作指导
![放疗科用药指导、诊疗规范、操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2586f53f242336c1eb95e95.png)
肿瘤用药指南、诊疗规范、操作指南解放军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篇: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5)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5)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5)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5)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6)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6)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6)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7)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8)一、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8)(一)分级管理 (8)(二)使用管理 (9)(三)配置管理 (10)(四)人员资质管理 (10)二、落实与督查 (11)第三章各类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12)一、细胞毒类药物 (12)(一)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12)(二)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16)(三)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20)(四)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21)(五)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22)(六)其他细胞毒药物 (24)二、激素类药物 (25)(一)芳香化酶抑制剂 (25)(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 (28)(三)雄激素与抗雄激素 (30)(四)孕激素 (32)(五)RH-LH激动剂/拮抗剂 (33)三、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 (34)(一)生物反应调节剂 (34)(二)单克隆抗体 (37)(三)细胞分化诱导剂 (41)(四)细胞凋亡诱导剂 (41)(五)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43)(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43)(七)基因治疗 (44)(八)多靶点小分子抑制剂 (45)四、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46)(一)造血生长因子 (46)(二)止吐药 (51)(三)镇痛药 (54)(四)抑制破骨细胞药 (56)(五)神经精神用药 (57)第二篇:常见肿瘤诊疗规范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57)二、胃癌诊疗规范 (77)三、乳腺癌诊疗规范 (100)四、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137)五、胰腺癌诊疗规范 (187)六、结直肠规范化诊治指南 (206)七、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238)八、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259)第三篇:肿瘤放疗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一、腹膜腔穿刺术 (272)二、胃插管术 (273)三、胃肠减压术 (274)四、清创缝合术 (275)五、换药术 (277)六、拆线法 (279)七、腹腔负压吸引术 (281)八、胸腔闭式引流术 (282)九、气管内吸痰术 (284)十、持续负压吸引术 (286)十一、胃肠减压术 (287)十二、心电监护 (289)十三、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291)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射治疗摆位技术操作规范演示幻灯片
![放射治疗摆位技术操作规范演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dfb41817e53a580217fcfe45.png)
3、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
确。
5
4、电子线照射:检查治疗机机架归零、治 疗床归零,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正确的治疗 体位。找出患者的铅模和相应辐照筒,上辐 照筒和铅模,对机架角,升降床对照射野。
5、源皮距〔SSD〕照射:必须先转机架角 度,再升降床对源皮距,对照射野,挡铅块。
6、等中心照射〔SAD〕:升治疗床使患者 的体表标志线与激光定位线完全重合〔X、 Y、Z三个方向〕,扣膜并固定。对等中心: 移动治疗床使患者体膜〔或面膜上〕的射野
2、开始治疗:通过监视器全程观察患者在治
疗中的变化,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终止治疗,
先将患者安全移出治疗室,及时与主管医生
联系。记录有关参数备查。
8
?3、如机器发生故障终断治疗,应及时告
知患者,确保患者安全离开治疗室,记录 有关参数汇报相关负责人或维修 2、治疗床尽量放低位。 3、让患者下床穿好衣服,必要时帮助病人。 4、离开治疗室,技术员应走在最后。
6
中心线与激光定位线〔X、Y、Z三个方向〕完 全重合误差≤1mm。如误差超出规定允许范围, 应重新调整体位,直至满意为止。 7、摆位结束后,让陪护人员退出机房,技术人 员走在最后一位,确保治疗室中非治疗者全部 出门,才能关闭屏蔽门。
7
控制室开机实施放射治疗
1、复核调出的治疗计划〔或输入的治疗参 数〕,保证准确无误才能开机出束治疗。如 在控制室采用自动摆位,要注意观察应确保 机架在转动过程中不能与患者、治疗床发生 碰撞。
?2、关机程序 ?(1)每天工作结束后,关掉机房内照明和
有关电源,关屏蔽门。
?(2)按电脑显示屏上的提示退出关机,然
后关电脑主机电源。
?(3)关掉控制室监视系统和对讲机的电源。 ?(4)关掉水泵房内的换气扇,屋顶抽风机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规范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81686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6.png)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规范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放射治疗技术的操作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规程。
本文将介绍放射治疗技术的操作规程及规范,以保证其安全和准确性。
一、治疗前的准备工作:1.患者筛查: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并完成各种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放射治疗的适用性。
2.治疗目标确定: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确定放射治疗的目标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放疗的区域、剂量和持续时间等。
3.治疗计划制定:医生应该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规划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放疗装置、确定照射技术和剂量分布等。
4.设备检查与校准:治疗前,医生应该对放疗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5.资质认证:该单位应取得放射治疗资质,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医院应该有专门的放射治疗科室或部门,由拥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放射治疗师负责治疗的操作。
二、治疗过程操作规范:1.定位确认:在每次治疗前,放射治疗师应该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定位,并确认照射区域的准确性。
可以利用影像学或辅助设备进行定位和校准。
2.治疗计划核对:放射治疗师应该根据治疗计划进行核对,确保患者接受的放疗剂量和持续时间与计划相符。
3.辐射防护措施:放射治疗师应该严格遵守辐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限制工作区域的辐射泄漏,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4.放疗过程监测:放射治疗师应该对放疗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记录,包括剂量分布、照射时间和患者反应等。
5.治疗计划调整: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或病情变化,医生应该及时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治疗后的处理规范:1.治疗结束确认:当患者完成所有放射治疗后,医生应该对治疗的结束进行确认,并进行相应的结论和总结。
2.治疗效果评估:医生应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并根据结果对治疗标准和技术进行不断改进。
放射科操作规范_新版
![放射科操作规范_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6c93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d.png)
放射科操作规范_新版操作规范是放射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它能够确保医务人员在放射诊断和治疗中的安全,并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疗结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特编写本操作规范新版,希望能对放射科相关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一、放射科总则1.1. 放射科工作的目的:本科室是以放射学为基础,利用放射学诊断设备,通过记录和评估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影响,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2. 放射科工作的原则:本科室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放射卫生法律法规,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注重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和公平服务。
二、放射设备操作规范2.1. 设备操作前的准备:2.1.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各功能是否正常,如有问题要及时联系维修。
2.1.2. 确保辐射防护措施完善,防护设施齐全。
2.1.3. 进行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按照相关要求记录相关数据。
2.2. 设备操作时的要求:2.2.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等防护装备。
2.2.2. 操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设置曝光参数,避免不必要的辐射。
2.2.3. 防止设备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一切操作必须谨慎,并严禁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2.2.4. 完成操作后要及时关闭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清洁。
三、放射线防护规范3.1. 放射线防护措施:3.1.1.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
3.1.2. 充分利用可用设备和方法降低辐射剂量。
3.1.3.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尽量减少辐射暴露时间。
3.2. 放射线防护设备:3.2.1. 使用合格的防护设备,如射线防护屏、防护手套等。
3.2.2. 定期检查和测试防护设备的有效性,保证其正常使用。
四、放射科操作管理规范4.1. 操作流程规范:4.1.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流程。
4.1.2. 确保患者的身份和诊疗信息准确无误,并在相关记录上有明确的标注。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7e1b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8.png)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放疗科室是医疗机构中负责进行放射治疗的专业科室。
为了保障放疗科室的正常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份放疗科室的规章制度,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放疗科室的工作,保障患者的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放疗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术人员、护士等。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应与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医院规章等相一致,如有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四条放疗科室要根据医院的放疗流程和操作规范,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传达。
第五条放疗科室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接诊、治疗计划制定、放疗执行、疗效评估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流程和规定。
第六条放疗科室要确保患者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严格遵守医患保密法规,不得私自泄露患者信息。
第三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七条放疗科室的设备使用和维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八条放疗设备的使用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第九条每日上班前和下班后,技术人员应对放疗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若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和处理。
第三章工作纪律第十一条放疗科室的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按照科室的工作时间和出勤制度进行工作和休息。
第十二条放疗科室的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工作服,保持仪表端正,不得私自穿着非工作服饰。
第十三条放疗科室的工作人员要尊重患者,进行文明、礼貌的沟通和待遇,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放疗科室要进行定期的工作考核和评价,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放疗科室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放射安全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接受放射防护培训。
第十六条放疗科室要定期检测辐射剂量,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做好辐射防护工作。
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5ee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f.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科室之一,其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放射科操作规程主要是指在进行放射诊断和治疗操作时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它的制定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首先,放射科操作规程应包括设备的使用规定,如X光机、CT机、核磁共振仪、放射治疗机等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每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方法。
其次,规程中应包括对不同放射检查和治疗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包括患者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操作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等。
此外,对于放射科工作中常见的应急情况,如设备故障、患者突发状况等,也应包括相应的处理流程和预案。
而对于应急预案,它是指在放射科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
放射科应急预案通常包括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情况分析和分类、相应的处理流程、医务人员的应急责任和协调方式以及与其他科室的应急合作方式等内容。
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伤害。
综上所述,放射科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对于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和应急
预案制度,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842880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9.png)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一、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1、放疗患者治疗单的接受当拿到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1)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2)查治疗单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的签名。
3)查患者体表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患者请主管医生来共同摆位。
4)对姓名、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累积剂量、对病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确认上述各项正确情况下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摆位签名、抄单签名)。
2.进入治疗室前与患者的谈话治疗前与患者的谈话主要是交待注意事项:1)放疗期间保证照射野的清晰。
保持皮肤干燥。
2)不能随意擦洗红色线条和红色十字中心。
3)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移动。
4)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5)治疗结束不能自己下治疗床。
3、数据的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及指令,核对所有技术文件是否准确。
4、进入治疗室:1)同中心摆位,需要两位技术员共同摆位,进机房时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归零,光栏归零,床体归零。
3)放置同定装置,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清除照射野区异物,确定照射野及同中心标记清晰。
5)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6)若非共面照射时,应做到先转机架再转床。
7)成角照射:ssD照射必须先打机架角度,再升降床面对源皮距。
SAD照射则先调整源皮距后再打机架角度。
检查机头托盘上是否有铅块或其他附件,防止掉下砸伤病人或砸坏机器。
应在机头正方向看视机架度刻盘,防止因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角度误差。
机架角大于90°时,必须检查射线是否被床的钢性支架所挡。
若有此情况及时调整病人位置,或翻动钢性支架。
8)旋转治疗:治疗床尽量放在零位。
必须做一次全程校拟旋转。
9)摆位结束,让陪护人员出门,技术员走在最后一位。
确保治疗室中非治疗者全部出门,才能关闭治疗室电动门,进行开机准备。
5·控制室:1)复核己输入治疗机的内容。
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操作制度范本
![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操作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f0a89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f.png)
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操作制度范本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确保放射诊疗工作的安全进行,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事件的发生,并规范放射诊疗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检验师、技术人员等。
3. 安全操作要求3.1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及检修;3.2 使用放射诊疗相关设备和工具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合格操作证书;3.3 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3.4 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操作,严格控制辐射剂量;3.5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衣、手套、护目镜等;3.6 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工作场所及设备,并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3.7 发现不安全的操作行为或设备故障,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3.8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应急处理措施4.1 发生辐射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立即报告安全管理员,并进行紧急处理;4.2 遇到患者突发状况或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报告相关负责人;4.3 发生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辐射泄漏时,尽快隔离泄漏源并采取相应措施,限制扩散,并报告相关负责人;4.4 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防止污染和泄漏的发生;4.5 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并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5. 相关记录和报告5.1 放射诊疗工作要进行记录,包括操作流程、辐射剂量、技术参数等;5.2 出现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按照相关规定填写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报告;5.3 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要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审查。
6. 处罚和奖励6.1 对违反相关规定和制度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开除等;6.2 对履行安全操作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工作,提出有益意见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6.3 处罚和奖励的具体措施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由相关负责人决定。
放射治疗操作规范
![放射治疗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e6f6648bd63186bcebbcc0.png)
放射治疗操作规范根据我院放疗设备配置条件和放疗室相关的质控标准,结合放射治疗技术在我科的开展需要,直线加速器室按放射治疗技术分类、制定以下放射治疗操作规范。
(一)直线加速器室治疗摆位要求;1. 摆位技术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和熟悉加速器的各种性能〔基本结构、射线性质、工作范围和特点〕和操作规程的技术人员。
2. 在日常放疗工作中,必须严格按每台加速器的操作规程执行放射治疗技术摆位。
摆位技术人员每天在治疗病人前,应严格按加速器的操作规程做好放疗前的准备工作,机器如有异常请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二)肿瘤放射治疗摆位技术基本操作规范1. 放疗患者治疗单的确认,当拿到放疗患者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三查: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查治疗单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签名、查患者体表标志线〔或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患者请主管医生共同摆位。
五对:对患者姓名〔或病人ID号〕、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照射中心及射野剂量、对累积剂量。
确认上述各项正确无误后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
〔摆位签名、抄单签名〕 2.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放疗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1)放疗期间保证体表标志线〔或照射野〕清晰保,持皮肤干燥,不能随意擦洗体表标志线〔或照射野〕,照射野十字中心。
2)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随意移动身体。
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3)治疗结束时不能自己下治疗床。
告诉患者及家属下次治疗时间及联系方式。
3. 治疗室治疗摆位基本操作规范:1)治疗室治疗摆位需要二位技术员共同摆位,进机房时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归零、治疗床归零、激光定位线的等中心位置。
3)放置固定装置,使其中心线与激光定位线对齐并固定。
4)找出患者的固定体膜〔或面膜〕,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正确的治疗体位。
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5)源皮距〔SSD〕照射:必须先转机架角度,再升降床对源皮距。
6)等中心照射〔SAD〕:升治疗床使患者的体表标志线与激光定位线完全重合〔X、Y、Z三个方向〕,扣膜并固定。
放疗科操作基本规程
![放疗科操作基本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8ad3ab284ac850ad02425d.png)
肿瘤放射治疗操作基本规程1、接收治疗单时要“三查五对”。
(1)三查:1)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2)查治疗单书写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签名。
3)查射野标示是否清楚,特殊患者首次治疗请主管医生共同摆位。
(2)五对:姓名、性别、诊断及医嘱、单次照射剂量及累计计量、病人联系电话及住址。
2、治疗前和患者及家属谈话(1)简要介绍机器安全性能及照射方法,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照射期间保持照射野清晰,不能随意擦洗照射野边框及中心十字。
2)照射时按要求固定体位,治疗结束前不得移动,治疗中若有不适及时示意。
3)治疗结束后不能自己下床,等工作人员协助。
4)保持照射野皮肤干燥,穿棉质衣服,不得用力擦洗照射区皮肤。
3、数据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病人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核对所用技术文件是否准确。
4、进入治疗室摆位(1)需两位技术员共同摆位,进入机房时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归零,准直器归零,床体归零。
(3)放置固定装置,按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确定照射野及等中心标记清晰。
(5)按摆位要求精确摆位。
(6)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7)摆位结束,让陪护人员出门,技术员走在最后。
确保治疗室中除治疗者外全部出门,才能关闭治疗室门,进行开机准备。
5、控制室(1)再次复核治疗数据确保无误开机治疗。
(2)通过监视器全程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变化,如有不适及时终止治疗,先将患者安全转移出治疗室,及时与主管医生取得联系。
记录有关参数,汇报给主管医生。
(3)如机器发生故障使治疗中断应及时告知患者,确保患者安全离开治疗室。
记录有关参数,汇报给维修人员及主管医生。
6、治疗结束(1)机器归零。
(2)床尽量放低。
(3)让患者下床穿好衣服,必要时可搀扶病人。
(4)离开治疗室,技术员走在最后。
7、技术员双签名,放疗中出现任何疑问应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b036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f.png)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
是为了确保放疗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制定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以下是放疗科室常见的规章制度:
1. 工作时间:规定放疗科室的工作时间,包括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员工应按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如确实需要加班,应按规定进行。
2. 员工安全:为保障员工安全,规定了员工在放疗科室的工作服装,包括穿戴工作服、防护服、手套等。
同时,规定员工在操作放疗设备时应注意安全事项,如洗手消毒等。
3. 患者管理:规定了患者的接诊流程、治疗流程和床位管理等。
包括患者的预约、登记、分诊及接诊工作,治疗过程中的回访、宣教和困难处理等。
4. 放疗设备使用规定:规定了放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维护保养等事项。
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操作步骤和安全使用等。
5. 放疗工作质量控制:规定了放疗科室的工作质量标准和控制指标,包括患者治疗计划的编制、剂量计算和照射技术的操作标准等。
6. 紧急情况处理:规定了紧急情况(如停电、设备故障、患者突发状况)下的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7. 放疗科室纪律:规定了员工在放疗科室内的行为规范,包括服从上级指挥、不得私自离岗、不得泄露患者隐私等。
8. 文书管理:规定了各类文书的书写和管理要求,包括患者病历、治疗记录、核录表等的填写和归档等。
以上是放疗科室的一些常见规章制度,具体的制度还可能根据不同医院和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后装近距离放疗操作规范
![后装近距离放疗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a28295e102de2bd960588ca.png)
询问主管医生后装人数
备物品(根据后装人数备尿管、引流袋、10ml注射器及生理盐水等)
{后装室钥匙在放科室放饭卡的抽屉}
先去后装室查看病人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正常后遵医嘱予肌注止痛药物,结
后装用物准备
《去放疗中心后装室取治疗车、后装包、后装插植包及持物钳运送至后装插植准备室{心电图室旁
边}》
环境准备《口包、无菌手套、石蜡油》
备车床,铺治疗巾丁车床,推至后装插植室门口备用(根据天气变化备厚/薄棉
被,运送病人过程中使用,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及保暖)
医生来后,嘱病人除去裤子及内裤,上检查床躺好摆好截石体位,协助医生对好治疗灯
开后装包及配合医生准备插植针、胶粒、棉纱条、腔管等,协助医生留置尿管(留置尿管
时注意夹闭尿管)
安抚病人
行CT后护送病人至放疗中心后装室门口等医生计划(期间注意保暖和关注病人主诉),根
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放尿
计划做好后按顺时针方向接后装导管(以面对病人时从左下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接),
(如不会可找放疗中心红姐指导)
内照射治疗结束后推病人至后装插植准备室拔针
顺序:填塞棉条拔针拔尿管(拔针时看胶塞疋否跟针起出来,出血情况。
如胶塞未随针起拔出,则需要用妇窥暴露宫颈口将胶粒夹出;如出血量多,则报告医生予对症处理)
病人走后,清理物品
清点后装插植准备室物品,及时补充后装插植包内的胶粒、棉纱条,
推治疗车运送已用后装包、后装插植包及持物钳等物品至放疗中心后装室待消毒备用注:后装治疗结束后,针及针筒要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消毒约2-4分钟后用流动水冲洗干
净(冲洗和消毒时针芯一定不能进水),清洗后用纱布擦干,并用纱布包裹针头放入后装针盒待消毒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肿瘤医院
放疗一科
常用临床操作规范
目录
一.骨髓穿刺操作规范 (3)
二.腰椎穿刺操作规范 (6)
骨髓穿刺操作规范
一概述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二适应证
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三工具准备
1.骨髓穿刺包(穿刺针、纱布)
2.洞巾
3.手套
4.无菌注射器2个(10ml或20ml,5ml)
5.治疗盘(碘酒、酒精或碘氟、棉棒、胶布、局麻药)
6.培养基(需要时)
四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 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
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5.2岁以下婴幼儿选择胫骨粗隆前下方。
2.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
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
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做"品"字形多点麻醉。
等待2min 左右,使骨膜得到充分的浸润和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
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五术后处理
1.术后应压迫止血,对有出血倾向者,防止骨膜下血肿形成或流血不止.
2.术后3日内,穿刺部位勿用水洗,防止感染.
六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七禁忌证
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
腰椎穿刺操作规范
一概述
腰椎穿刺(简称腰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对脑膜炎、脑炎等颅内疾患的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
白血病患儿为了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也需要定期腰穿并注入特效药物。
二适应证
1.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程度
2.化验脑脊液,用以协助神经系统炎性病变、脱髓鞘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及某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的诊断
3.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头颅CT检查正常者
4.鞘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等,腰椎麻醉、脊髓造影等
三工具准备
商品化腰椎穿刺包内包括进行腰椎穿刺的必需器件:一支带针芯的腰穿针、皮肤消毒液、手术巾、收集管和一个测压计。
首选22-gauge穿刺针,因为穿刺孔较小可减少发生CSF渗漏的危险。
一般说来,婴儿使用1.5英寸(3.8 cm)的针,儿童使用2.5英寸(6.3 cm)的针,成人使用3.5英寸(8.9 cm)的针。
四操作方法
1.体位:侧卧位,背部和床面垂直,头颈向前屈曲,屈髋抱膝---头膝屈曲位
2.穿刺点的选择:成人首选腰3-4间隙,两髂棘连线与脊柱正中线相交处;也可上移或下移一个椎体,即腰2-3或腰4-5间隙为穿刺点;儿童以腰椎4-5间隙为穿刺点。
3.消毒:自中线向两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15厘米范围,1遍碘酒、碘酒干燥后2遍酒精脱碘。
4.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铺无菌洞巾,穿刺点2%利多卡因2毫升(小儿1毫升)局部麻醉,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刺入皮下。
5.进针方向:针垂直于脊背平面、针头略向头端倾斜缓慢推进,当感到阻力突然减低时,可将针芯缓慢抽出,观察有无脑脊液滴出;若无,可调整进针深度;若仍不成功,可将针头退至皮下,调整进针方向;反复穿刺不成功,更换穿刺点。
成人的进针深度约4-6厘米,儿童的进针深度约2-4厘米。
6.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滴出,接测压管,让病人双腿缓慢伸直放松,可见脑脊液在测压管内的平面随呼吸波动,记录脑脊液压力,取下测压管,用无菌试管接取脑脊液2-4毫升检验。
7.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碘酒消毒后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去枕平卧4-6小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以及瞳孔有无变化。
8.检查器械,放置指定地点,填写检验申请单,送检。
书写腰穿记录。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症,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慎重!!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注入药液
4.严格无菌操作,否则导致颅内感染
5.高颅压时留取标本时滴速尽量放慢,可以用穿刺针芯半堵半放
6.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用力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
六禁忌证
1.颅内高压伴有严重的视乳头水肿者,因腰穿可能诱发致死性脑疝,要慎重
2.腰穿部位局部皮肤有炎症、感染或有脊柱结核者
3.有出血倾向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