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化学试卷】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
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C.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D.我国古代人民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一种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的胶状物质
2.(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KMnO4→MnCl2 B.Fe→FeCl2
C.CaCO3→CO2D.CuO→Cu
3.(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Ba2++2OH﹣+2H++SO42﹣═BaSO4↓+2 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CO32﹣═CaCO3↓+OH﹣
4.(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 Na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的HCl比1 mol Na在空气中久置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
消耗的HCl少
B.打磨的铝箔加热至熔化时,铝会滴落
C.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
D.铁只能与氧气反应,与氯气不反应
5.(3分)(2016春•武汉校级期末)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D.全正确
6.(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3N A
B.17 g氨气所含质子数目为11N A
C.标准状况下22.4L的四氯化碳,含有四氯化碳分子数为N 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 A
7.(3分)(2012秋•昆明期末)把Ba(OH)2溶液滴入到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B.Al(OH)3
C.AlO2﹣D.Al3+和Al(OH)3
8.(3分)(2018春•高安市校级期末)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含0.01 mol NaOH和0.01 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B.K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9.(3分)(2019•城区校级自主招生)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Cr3+>Fe2+>SO2
B.氧化性Cr2O72﹣>SO2>Fe3+
C.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D.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10.(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对Na2O2与CO2和H2O(g)混合气体的反应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参加反应的Na2O2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就一定
B.只要CO2和H2O(g)的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2O2的量就一定
C.只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反应中所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就一定
D.只要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固体所增加的质量就一定
11.(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①1:3②1:4③2:3④2:7.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12.(3分)(2019•望花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硝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13.(3分)(2018秋•赣州期中)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4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配制:需要使用天平、250 mL容量瓶等仪器
B.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煮沸,可制备Fe(OH)3胶体
C.将10 mL 18.4 mol•L﹣1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至1 L,稀释后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4 mol•L﹣1
D.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萃取后的油层不能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
14.(3分)(2018秋•开福区校级期中)向某无色澄清溶液中投入Al粉有纯净的H2产生,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a2+、Na+、HCO3﹣B.Na+、Mg2+、Al3+、Cl﹣
C.Cu2+、Mg2+、Cl﹣、SO42﹣D.Ba2+、Cl﹣、Mg2+、CO32﹣
15.(3分)(2017春•龙岩期中)已知CuO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现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得到混合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Cu2O只作氧化剂
B.若有28.8g Cu2O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0.2N A
C.Cu2O的稳定性比CuO弱
D.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说明CuO已分解
16.(3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NH3和NO2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2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转移电子7.2N A
B.生成气体的体积33.6 L(标准状况)
C.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4 mol
D.被还原的氮原子是55.2 g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1)CO2(HCl):离子方程式。

(2)MgO(Al2O3):离子方程式为。

(3)Na2CO3溶液(NaHCO3):离子方程式_。

(4)NaHCO3溶液(Na2CO3):离子方程式。

18.(10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草木灰中含有K2CO3。

(1)按照实际操作先后顺序,指出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的四个实验步骤:(填
编号)
A.过滤B.溶解C.蒸发皿D.萃取E.冷却结晶F.蒸发
(2)为完成第三个实验操作,所选用的仪器为:。

(填编号)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
E.普通漏斗F.滤纸G.铁架台(带铁圈)
(3)简述如何鉴定提取的晶体是碳酸钾:①②。

19.(12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

(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1盐酸、6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后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E 的作用是:。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2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

(保留一位小数点)
20.(14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用到
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溶液A中的阴离子主要有;由合金生成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剂X是。

(3)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生成固体C的离子方程式为。

(4)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采用固体F加入足量稀硫酸里加热并鼓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

21.(8分)(2019秋•南康区校级月考)将镁和铝的混合物0.1mol溶于100mL 2mol/L的H2SO4溶液中,然后滴加1mol/L的NaOH溶液。

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0﹣V1段直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点的沉淀有。

(3)若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mol
V2=m L。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解答】解:A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火硝(KNO 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生成硫化钾(K 2S )、氮气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
S+2KNO 3+3C 点燃¯K 2S+N 2↑+3CO 2↑,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
价降低(+5→0),被还原,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A 正确;
B .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灼烧硝酸钾,火焰为紫色,灼烧硫酸钠,火焰为黄色,所以区分二者利用了“焰色反应”,故B 正确;
C .“日照香炉生紫烟”描写瀑布在光照下的水雾,与碘的升华无关,故C 错误;
D .Al 3+水解,水解离子反应为Al 3++3H 2O ⇌Al (OH )3+3H +,生成的Al (OH )3胶粒具有吸附性,则利用明矾净水,故D 正确;
故选:C 。

2.【解答】解:A 、转化KMnO 4→MnCl 2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 错误;
B 、转化Fe →FeCl 2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 正确;
C 、转化CaCO 3→CO 2中,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 错误;
D 、转化CuO →Cu 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 错误。

故选:B 。

3.【解答】解:A .二者以1:1反应恰好沉淀完全,生成硫酸钡、水和 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Ba 2++OH ﹣+H ++SO 42﹣
═BaSO 4↓+H 2O ,故A 错误; B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 ═3NH 4++Al (OH )3↓,故B 错误;
C .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a 2++2HCO 3﹣+2OH ﹣═CaCO 3↓
+2H 2O+CO 32﹣
,故C 正确; D .电荷不守恒,氢氧化钙写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a 2++CO 32﹣
═CaCO 3↓,故D 错误; 故选:C 。

4.【解答】解:A .Na 与足量盐酸反应和Na 在空气中久置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最终都生
成氯化钠,又根据钠及氯原子守恒,则消耗的HCl相同,故A错误;
B.铝属于亲氧元素,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熔点较高,所以加热铝时,铝表面被氧化膜覆盖,所以铝不会滴落,故B错误;
C.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MgO,从而将Mg覆盖,氧化镁不燃烧,所以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掉氧化膜,故C正确;
D.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①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
①正确;
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故②正确;
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
目的,故③正确。

④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
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④正确;
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
故⑤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48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为3N A个,故A正确;
B、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氨气中含10个质子,故1mol氨气中含10N A个质子,
故B错误;
C、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A。

7.【解答】解: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设明矾为1mol,则溶液中含有1molAl3+,2molSO42﹣,由反应SO42﹣+Ba2+=BaSO4↓可知,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需要2molBa(OH)2,则加入4molOH﹣,则发生Al3++4OH﹣=AlO2﹣+2H2O,所以最后溶
液中存在AlO2﹣,
故选:C。

8.【解答】解:A.发生的反应为:Ba(OH)2+CO2=BaCO3↓+H2O、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BaCO3+CO2+H2O=Ba(HCO3)2,当Na2CO3完全反应后,碳酸钡再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失碳
酸钡需要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所以其图象应该是,故A错误;
B.K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发生反应为Ba(OH)2+KHCO3=BaCO3↓+KOH+H2O,所以图象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
C.向硫酸铝钾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Ba2++SO42﹣═BaSO4↓、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假设n(KAl(SO4)2)=2mol,当n(Ba(OH)2)≤3mol,发生的反应为Ba2++SO42﹣═BaSO4↓、Al3++3OH﹣═Al(OH)3↓,沉淀的质量为m(BaSO4)+m(Al(OH)3),铝离子完全沉淀时,还剩n(SO42﹣)=1mol;
当3mol<n(Ba(OH)2)≤4mol,发生的反应为Ba2++SO42﹣═BaSO4、Al(OH)3+OH ﹣═AlO2﹣+2H2O,沉淀的质量为硫酸钡减去溶解的氢氧化铝的质量,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完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生成的n(BaSO4),溶解的n(Al(OH)3)=2mol,固体增加质量=233g/mol×1mol﹣78g/mol×2mol=77g>0,再继续加入氢氧化钡
溶液,固体的质量不变,所以其图象为,故C错误;
D.先发生NaOH与盐酸的反应不生成沉淀,然后发生NaAlO2+HCl+H2O=Al(OH)3↓+NaCl、Al(OH)3+3HCl=AlCl3+3H2O,沉淀生成与溶解消耗酸为1:3,图象与实际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A、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中,SO2做还原剂,Fe2+为还
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Fe2+,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中,Fe2+为还原剂,Cr3+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Fe2+>Cr3+,故A错误;
B、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中,Fe3+做氧化剂,SO42﹣为氧化产物,SO2
为还原剂,所以氧化性:Fe3+>SO42﹣>SO2,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中,Cr2O72﹣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r2O72﹣>Fe3+,故B错误;
C、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C
错误;
D、重铬酸根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也能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故D正
确。

故选:D。

10.【解答】解:A.Na2O2与CO2方和H2O(g)混合气体的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只要参加反应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生成的氧气的量就一定,故A正确;
B.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mol过氧化钠反应,消
耗水、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都是2mol,所以只要CO2和H2O(g)的中的物质的量一定,反应所消耗的Na2O2的量就一定,故B正确;
C.两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化钠中﹣1价的氧均为一部分被氧化为0价,一部分被还原为﹣2价,得失电子均为2e﹣,故C正确;
D.依据方程式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2中的CO,H2O中的H2的质量,当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占的比例大时,固体质量增加的较大,当水占的比例较大时,固体增加的质量较小,故D错误;
故选:D。

11.【解答】解: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令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溶液中AlCl3或NaAlO2也是1mol,
若溶液中含铝元素以Al3+形式存在,NaOH完全反应,则:
Al3++3OH﹣═Al(OH)3
1mol 3mol 1mol
则原来AlCl3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2mol,NaOH为3mol,则:AlCl3和NaOH两种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mol:3mol=2:3,
若溶液中含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则:
Al3++3OH﹣═Al(OH)3
1mol 3mol 1mol
Al3++4OH﹣═AlO2﹣+2H2O,
1mol 4mol 1mol
则原来AlCl3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2mol,NaOH为3mol+4mol=7mol,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mol:7mol=2:7,
故选:A。

12.【解答】解:A.硝酸可氧化SO32﹣生成SO42﹣,应用盐酸酸化,故A错误;
B.无水CuSO4遇水变蓝,则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B正确;
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K元素,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原气体可能是CO2,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A.配制240 mL 0.2 mol•L﹣1NaCl溶液,实际上配制的是250mL 0.2mol/L 的NaCl溶液,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A正确;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并加热至沸腾,获得氢氧化铁胶体,向FeCl3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只能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故B错误;
C.将10mL 18.4 mol•L﹣1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至1 L,稀释过程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
根据c=n
V可知,稀释后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0.01L
1L
=0.184 mol
•L﹣1,故C正确;
D.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下层是水层,上层是溶有碘的苯,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下层的从下口漏出,上层的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选:B。

14.【解答】解:投入Al粉有纯净的H2产生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无色
时可排除 Cu 2+、Fe 2+、Fe 3+、MnO 4﹣
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A .HCO 3﹣
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
B .Na +、Mg 2+、Al 3+、Cl ﹣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溶液,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 正确;
C .Cu 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C 错误;
D .Ba 2+、Mg 2+与CO 32﹣
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 故选:B 。

15.【解答】解:A .反应Cu 2O+2H +═Cu+Cu 2++H 2O 中Cu 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2价,部分降低到0价,则Cu 2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 错误;
B .反应Cu 2O+2H +═Cu+Cu 2++H 2O 中,1mol 氧化亚铜完全反应注意1mol 电子,28.8g Cu 2O 物质的量为:28.8g 144g/mol =0.2mol ,0.2mol 氧化亚铜完全反应转移了0.2mol 电子,
转移电子数为0.2N A ,故B 正确;
C .二者稳定性需要根据所处条件分析,在温度不是很高时CuO 比氧化亚铜稳定,在高温的时候,氧化亚铜比氧化铜稳定,故C 错误;
D .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不能说明CuO 已分解,因为CuO 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也呈蓝色,故D 错误;
故选:B 。

16.【解答】解:8NH 3+6NO 2═7N 2+12H 2O 中,氨气为还原剂,二氧化氮为氧化剂,则由N 原子守恒可知7molN 2中,3mol 为还原产物,4mol 为氧化产物,即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mol ,同时转移电子为24e ﹣,
A 、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2mol ,则转移电子为241×0.2=4.8mol ,故A 错误;
B 、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mol ,生成7mol 的氮气,即生成气体的体积156.8 L ,故B 错误;
C 、反应中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mol 时,氧化剂为6mol ,还原剂为8mol ,即还原剂比氧化剂多2mol ,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2mol ,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4 mol ,故C 正确;
D 、反应中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mol 时,被还原的氮原子为6mol ,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2mol ,被还原的氮原子为:61×0.2×14=16.8g ,故D 错误; 故选:C 。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解答】解:(1)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 ,离子方程式为HCO 3﹣+H +=CO 2↑+H 2O ,
故答案为:HCO 3﹣
+H +=CO 2↑+H 2O ; (2)用NaOH 溶液除去MgO 中的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 2O 3+2OH ﹣=2AlO 2﹣
+H 2O , 故答案为:Al 2O 3+2OH ﹣=2AlO 2﹣+H 2O ;
(3)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HCO 3﹣+OH ﹣=CO 32﹣+H 2O , 故答案为:HCO 3﹣+OH ﹣=CO 32﹣
+H 2O ; (4)向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 32﹣
+CO 2+H 2O =2HCO 3﹣,
故答案为:CO 32﹣+CO 2+H 2O =2HCO 3﹣。

18.【解答】解:(1)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可溶解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冷却结晶得到固体,故答案为:BAFE ;
(2)第三步为蒸发操作,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以及铁架台等,故答案为:BCDG ;
(3)碳酸钾含有钾元素,焰色反应呈紫色,可进行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加入碳酸钾不分解,
故答案为:①进行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②加热晶体不产生气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9.【解答】解:(1)连接好装置后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C 的作用是干燥气体,装置E 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进入D 中确保实验准确,
故答案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干燥气体;防止水分进入D 中确保实验准确;
(2)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Na 2O+CO 2═Na 2CO 3,
故答案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Na 2O+CO 2═Na 2CO 3;
(3)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224L 22.4L/mol =0.01mol ,Na 2O 2试样的纯度为0.01mol×2×78g/mol 2.2g ×100%=70.9%,
故答案为:70.9%。

20.【解答】解:(1)步骤Ⅰ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金属铝溶解其中生成偏铝酸钠溶液,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将它们分离用过滤;步骤Ⅰ过滤得到的滤液成分为偏铝酸钠,步骤Ⅱ中向偏铝酸钠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会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氢钠,将它们分离用过滤;步骤Ⅲ中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铁和硫酸反应而金属铜不反应将它们分离用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

故答案为:过滤;玻璃棒、漏斗;
(2)步骤Ⅰ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因铝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溶液A中的离子主要有AlO2﹣、Na+、OH﹣;本实验的目的是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金属铜不反应,可以实现三种金属的分离,所以试剂X是稀硫酸,故答案为:AlO2﹣、OH﹣;2Al+2OH﹣+2H2O=2AlO2﹣+3H2↑;稀硫酸;
(3)溶液A中含有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H2O═2Al(OH)3↓+HCO3﹣,
故答案为:AlO2﹣+CO2+2H2O═Al(OH)3↓+HCO3﹣;
(4)反应物为氧气、铜和硫酸,而生成物为硫酸铜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2H2SO4△
¯2CuSO
4+2H2O,
故答案为:2Cu+O2+2H2SO4△
¯2CuSO
4+2H2O。

21.【解答】解:(1)0~V1段,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没有生成沉淀,说明硫酸过量,滴入的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H++OH﹣=H2O;
(2)根据图象可知,a点时沉淀达到最大量,说明铝离子、镁离子完全转化成沉淀,所以此时沉淀的组成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沉淀;
故答案为:Al(OH)3、Mg(OH)2;
(3)当V1=160mL时,此时,溶液是MgSO4、Al2(SO4)3和Na2SO4混合液,
由Na+离子守恒可知,n(Na2SO4)=1
2n(Na
+)=1
2n(NaOH)=
1
2
×0.16L×1mol/L=0.08mol,
设MgSO4为xmol、Al2(SO4)3为ymol,则:根据Mg原子、Al原子守恒有:x+2y=0.1,
100mL 2mol/L的H2SO4溶液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2mol/L×0.1L=0.2mol,
根据SO42﹣离子守恒有:x+3y=0.2﹣0.08=0.12,
联立方程解得:x=0.06、y=0.02,
所以金属粉末中:n(Mg)=0.06mol,n(Al)=2y=2×0.02mol=0.04mol,
滴加NaOH溶液到体积V2时时,溶液是Na2SO4和NaAlO2混合液,根据SO42﹣离子、Na+离子和Al原子守恒有:
n(NaOH)=2n(Na2SO4)+n(NaAlO2)=2n(H2SO4)+n(Al)=2×0.2mol+0.04mol =0.44mol,
则V2=0.44mol
1mol/L
=0.44L=440mL,
故答案为:0.06;4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