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 王维 古诗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思1王维
红豆2生南国3,春来发几枝4?愿君多采撷5,此物最相思。

一作者简介
王维(公元692?—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

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进士,早年在政治上有进取心。

其后遇上安史之乱,安禄山攻下长安,王维被迫在他手下作官。

乱平之后,王维被问罪降职,此后他不再热衷仕途,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在长安之南的武功县)和辋川(在蓝田县)隐居,一边在朝做官,一边求隐皈佛,摩诘正是佛经中一位居士的名字,晚年过恬静闲适的生活。

卒时约七十岁。

王维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性很高,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在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背景资料
古人常以红豆寄托相思之情。

关于红豆,我国古代曾流传过一些动人的故事。

相传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女子,她的丈夫戍守边关,对抗秦国的侵略,很久也没有回家。

她非常想念丈夫,思忆成病,最后病死了。

在她的坟墓上长出来的树木,树枝都指向丈夫所在的方向,后人就称此树为相思树,这树所结的果实便叫相思子。

另一
84
个传说是:古代有一位女子,因思念丈夫而哭死在树下,眼泪化为红豆,故红豆的种子又名相思子。

三注释
1.相思:彼此互相关心而又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思念。

2.红豆:红豆树,乔木,产于亚热带地方。

它的种子鲜红色,可
作饰物,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相思。

3.南国:南方。

4.发几枝:又长出多少新枝?
5.采撷:摘取。

采:「采」的本字,摘的意思。

撷:○粵[揭],[kit8];○漢[xié]。

摘下,取下。

四赏析重点
这是一首借红豆表达相思情意的咏物诗。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不知今年春天又长出多少新枝?但愿对方多采一些,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诗人通过红豆,把抽象的情意寄托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之内。

诗的前两句写红豆。

第一句交代红豆的产地,联系诗的第三句「愿君多采撷」看,这一句还暗示他所挂念的友人身处南国。

第二句「春来发几枝」是诗人的发问,像是闲笔,其实意蕴相当丰富:一是问语口吻,随意而亲切,似与友人执手谈心;二是形象地写出红豆结果实于枝头的特点,既是对上句的补充,同时也承上转下,使诗歌由「红豆」自然过渡到「采撷」;三是对红豆生长的关注,其实也就是侧面表达了对身处南方的友人的关心。

85
诗人希望对方不要忘记自己,却不明言。

在诗的第三、四句,只叮嘱友人采摘红豆,自去体会红豆所蕴含的相思之意。

一个「多」字,一个「最」字,包含了诗人的热情,却仍只是围绕红豆来描写,不让感情直接表达出来,深得含蓄之妙。

全诗以「此物最相思」作结,点出题意。

末句「相思」与首句「红豆」相呼应,既能切合「相思子」之名,又含相思之情,一语双关。

全篇诗句一设问一祈愿,一气呵成,亲切如话,感情却又含蓄、细腻,是一首耐人咀嚼的小诗,在当时已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

【跟进活动】
观赏录像带:
《诗词之旅‧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台北: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1990-1999。

【想一想】
1.在古代,「折柳」令人想起惜别;「红豆」令人想起相思。

在现
代,你会选择哪两种事物,来代表这些情绪?
2.你经常挂念甚么人?为甚么?
3.现有一位朋友从外地来港探望你,你想选一份能代表香港的礼
物送给他。

你会选甚么?为甚么?
4.你有一位要好的朋友离开香港,你想选一份象征你们友谊的礼
物送给他。

你会送甚么?为甚么?
5.穿起校服便代表了你是某校的学生。

当你穿校服走在街上时,
一言一行与穿便服时有没有不同?为甚么?
6.你感到在学校里,同学关系是怎样的?请找一样事物去作譬喻。

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