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_阅卷回来话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出题的意图何在? 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如何审题立意?

启示一:重视审题训练
审题失败了,作文失败了 作文失败了,语文失败了 语文失败了,高考失败了 高考失败了,人生……

一、关于审题标准和样卷的说明

今年的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引用了 三位作家的话。由于这三位作家的话既相互独立 又有一定的联系,我们不妨将其看作一段非连续 性文本,从这三段话中,能看出出题者的用意。 在这个题目中,“综合上述材料”这句话很重要。 如果像媒体上有些人所说,只要根据三位作家中 任何一位作家的话写作文都算切题,显然是偏离 了题目的本意。所谓综合,就是要求把三段话联 系起来看,就像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试。
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诚,直接,不圆滑, 不世故,没有城府,没有心机。 第二则材料,可理解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 了童心、童真、童趣等美好的天性,孩子的心灵在不断 被锤炼,过早成熟,成人化,梦想不再,缺少锐气,暮 气沉沉。 第三则材料,可理解为世界在物欲化,功利化,失去 了天真、好奇心,失去了热情、率性,失去了梦想、想 象,世界会走向沉沦,变得乏味无趣,面目可憎。 ————台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 徐文娥


这三段话联系起来看表达了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让 考生思考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早泯的问题。孩子们过早 地失去童真,这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反映了工 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世界进入信,蓉 社会后,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 电影、电视和网络,使得成人社会的生存压力过早传导 给了孩子;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对 考生来说,这些问题他们并不陌生,因为就发生在他们 自己身上。所以,这一作文题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成长, 思考自己的生活。 当然,在考场上,并非所有考生都能清楚地从试题中 解读出这样的意思,因为试题并没有很直白地说出来, 所以,有人说今年的作文题在审题上比去年难,这是对 的。媒体把我省今年的作文题概括为“三句话说青春”, 就说明了这一点。作文材料说的不是青春,而是童心, 是童心早泯,简单地概括为“说青春”,显然存在很大 偏差。在试批中,我们也发现有部分考生在理解上有这 样的偏差。所以,我们把今年的作文题在审题上分出这
作文阅卷进程安排



6月10日:报到 6月11日: 上午——培训 下午——熟悉评分标准、讨论样卷、试评 6月12日上午:统一评分标准、试评、正评 下午:正评 6月19日上午结束
作文评阅程序
1评 2评


3评
专家仲裁
无效卷的标准是超过总分的六分之一或十 分之一,作文那么是6分到10分。 1评与2评之间超过8分为无效卷,进入3评, 如果3评仍与前面的超过8分,进入专家组 仲裁。
阅卷回来话高考
——和同仁谈谈作文阅卷和复习那些事
1、高考作文阅卷的基本情况 2、高考作文阅卷给我的启示 3、回顾高考前作文复习情况

一、高考作文阅卷的基本情况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
高考语文阅卷组成员共有 620人,其中作文阅卷270人




语文阅卷组组长:楼含松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 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作文第六小组 组长:项香女(台州一中、省特级教师) 副组长:时剑波(宁波中学) 作文阅卷组共有九个组,每个组30人
作文审题的五个层次





第一,能抓住“童心早泯”这个主题立意作文,算切题作文。 这样的立意是一类文,如果内容充实,结构完美,语言流畅,可 以进入55分以上。 第二,只看到了童心这样的概念,并在作文中加以发挥。作 文的主题是“说童心”。这样的作文估计比较多,我们放宽要求, 算符合题意,如果各方面都出色,最高可到54分。 第三,考生把题目理解成“说青春”,虽然与本题真正的主 旨相去甚远,但考虑到也有不少的考生会这样写。如果作文并非 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看到了题目后,因为理解上的错误而这样 写,而写作的功底还是真实地表现了出来,我们从降低审题难度 的角度出发,把这类作文算作基本符合题意,最高可得45分。 第四,作文点到了童心这样的关键词,但作文并没有完全围 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而是滑向了其他方向,这样的作文,其实 是偏题的,我们把它们算作部分符合题意,如果内容、结构和文 字尚可,最高可到39分。 第五,完全不符合题意,最高不超过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 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 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 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我的阅卷情况


阅卷份量:3150份 小组平均2678份 阅卷速度:57秒左右 无效卷数:42份 小组平均85份 吻合指数:98% 综合评价:99.19分 作文省平均分:41.78分
二、高考作文阅卷给我的启示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看一看:2013年浙江作文题



区别“童心”与“童真”


在这里,需要区别两个词的含义。所谓童心,字面意思是孩子 气;儿童般的心情,引申为本性:真心。童心的外延有很多,诸 如好奇心、天真、单纯、任性、奇思妙想等等。而童年则是指未 成年时期,幼年。这两个词的差别很明显,前者是指内心,后者 是指某个年龄阶段。一般说,是不会搞混的。 当然,在写这个作文题时,考生有可能字面是在写童年,而实 质是在说童心。这需要我们仔细辨别。我们认为这个作文题的关 键词语是“童心早泯”,也就是少男少女提前失去了童心。但1 号讨论卷的主题却是在讨论艺术家保持童心的问题。虽然第六自 然段也点到了“我们的心灵在提前硬化”,但这话显然是重复了 作文材料,不能看作这篇作文的主题。这里,我们遇到了成人保 留童心的议题,估计在阅卷中我们还会遇到。这个议题算切题呢, 还是符合题意?有老师说,作文题第三段材料可以读出这样的意 思来,因为“孩提王国”是一种象征。我以为,即使是象征,这 仍然只是从一段材料里读出来的,而作文题的要求是综合三段材 料来审题。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作文主题看作是符合题意,也就 是审题的第二类,而不算切题。再加上1号讨论卷文字和材料上 并非很完美,所以,给了5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