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品种(系)栽培特性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橘品种(系)栽培特性初探
王胜元;裴嘉博;李彤彤;宗洪雨;李亚东;唐雪东;刘海广
【摘要】该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越橘园内78个品种(系)为试材,对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越橘平均单果重0.49~3.73g,其中高丛越橘为1.13~2.92g,半高丛越橘为1.01~1.97 g,矮丛越橘为0.49~1.33g,杂交品系为0.67~3.73g.越橘最大果重可达4.89g.(2)果型指数为0.661~0.992,果实均呈扁球形.(3)越橘果实成熟期为6月中旬-9月下旬.其中早熟品种(系):高丛越橘品种有4个,半高丛越橘品种有4个,矮丛越橘品种有8个,杂交品系有8个;中熟品种(系):高丛越橘品种有18个,半高丛越橘品种有7个,矮丛越橘品种有2个,杂交品系有25个;晚熟品种(系):只有高丛越橘品种2个.(4)越橘单株产量为8.23~2 632.00g.其中高丛越橘为171.97~2325.00g,产量高于1000.00g的品种有14个;半高丛越橘为553.93~2632.00g,产量均高于500.00g;矮丛越橘为8.23~1 278.17g,产量高于500.00g的品种有6个;杂交品系为393.30~2 465.03g,产量高于1000.00g的品系有25个,仅1个品系产量低于500.00g.
【期刊名称】《北方果树》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6页(P4-9)
【关键词】越橘;品种(系);吉林
【作者】王胜元;裴嘉博;李彤彤;宗洪雨;李亚东;唐雪东;刘海广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4;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园艺
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3.2
越橘俗称蓝莓,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树种[1],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全世界
越橘属植物约有450个种[2],我国大约有91个种,28个变种,均属于野生种[3]。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越橘(野生资源)的研究[3],20世纪80年代吉林农业大学开始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等国家引入优良品种100余个种,
直至80年代末,在吉林省的长白山地区建立越橘栽培基地5个[1]。
1999年,吉林农业大学选育出我国第一个适宜东北高寒山区发展的矮丛越橘优良品种‘美登’(Blomidon)[4]。
此后,又先后在吉林地区对高丛越橘[5]、半高丛越橘[6~8]、矮丛越橘[8]三个品种群内的部分品种进行引种栽培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仍然不够丰富。
因此,本研究于吉林地区进行多品种栽培特性调查研究,以期获得各个越橘品种在当地的栽培性状数据,为越橘的品种筛选与资源丰富等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加速品种(系)的应用推广进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越橘园内进行。
园土为中性黑钙土,当地年平均气温4.8℃,年平均日照时数2554h,≥10℃积温3 300℃,无霜期140 d,年平均降水量为600mm。
试验苗木为2009年定植的2年生苗,定植前按1m 的间距挖
40cm×40cm×40cm 定植穴,按照园土∶草炭=1∶1的体积比改土回填,每个定
植穴内加入硫磺粉60g,混合拌匀。
按照株行距1m×2m定植2年生营养钵苗木。
定植后进行常规管理。
供试品种包括24个高丛越橘品种、11个半高丛越橘品种、10个矮丛越橘品种、33个杂交品系,共计78个品种(系)。
具体如下。
高丛越橘蓝丰(Bluecrop)、北卫(Patriot)、艾朗(Aron)、蓝线(Blueray)、蓝乐(Bluejay)、斯巴坦(Spartan)、埃利奥特(Elliott)、奈
尔森(Nelson)、达柔(Darrow)、蓝塔(Bluetta)、伯克利(Berkeley)、
泽西(Jersey)、雷戈西(Legacy)、Bonifacy、赫伯特(Herbert)、布里吉塔(Brigitta)、托柔(Toro)、日昇(Sunrise)、早蓝(Earliblue)、都克(Duke)、晚蓝(Lateblue)、瑞卡(Reka)、考林(Collins)、普鲁(Puru);
半高丛越橘北春(Northcountry)、北空(Northsky)、北青(Northblue)、北陆(Northland)、慧蓝(5115)、5415、圣云(St.Cloud)、蓝金(Bluegold)、Putte、奇伯瓦(Chippwa)、北极星(Polaris);
矮丛越橘 CA-206、L11(杂交后代)、L12 (杂交后代)、L13(杂交后代)、
美登(Blomidon)、斯卫克(Brunswick)、芬蒂(Fundy)、坤蓝(Cumberland)、芝妮(Chignecto)、依妹儿(Emil);
杂交品系Gila、Amblue、Record、Gretha、Nui、Burlington、I-vanhoe、Ama、Rubel、Weymouth、J.Early、Chandler、Small Fruit、Jgdrzej、AF1、AF2、AF3、HL2、HL3、HL4、HL5、HL9、HL10、HL11、HL12、HL13、
H45-1、H61-1、H75、H76、HX1、HX2、HX3。
1.2 试验方法
每个品种随机选取3株生长正常的植株,调查果实、树体及产量等主要性状指标,
包括果重、果形、株产、株高、冠幅、果实成熟期等。
单果重用精确度0.01g的
天平称量,纵横径用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外观性状
如表1所示,供试的24个高丛越橘品种平均单果重为1.13(‘考林’)~2.92g (‘雷戈西’),最大果重可达4.72g(‘布里吉塔’)。
其中平均单果重大于1.5g的高丛越橘品种占70.8%,从大到小依次为‘雷戈西’‘伯尼法西’‘布里
吉塔’‘托柔’‘普鲁’‘北卫’‘奈尔森’‘伯克利’‘日昇’‘晚蓝’‘斯巴坦’‘都克’‘达柔’‘赫伯特’‘蓝线’‘蓝乐’和‘蓝丰’,共17个品种。
果实纵横径分别为0.995(‘考林’)~1.414cm(‘伯尼法西’)、1.350
(‘艾朗’)~1.909cm(‘雷戈西’),果型指数为0.661(‘达柔’)~
0.929(‘蓝乐’),果实呈扁球形。
表1 不同越橘品种(系)果实外观性状品种(系)果型指数平均最大平均最大
单果重(g)纵径(cm)横径(cm)果型指数品种(系)单果重(g) 纵径(cm)横径(cm)高丛越橘蓝丰 1.56 2.19 1.209 1.528 0.791 雷戈西 2.92 4.15 1.322 1.909 0.693北卫 2.03 2.96 1.219 1.674 0.728 伯尼法西 2.74 4.10 1.414 1.822 0.776艾朗 1.28 1.74 1.113 1.350 0.824 赫伯特 1.72 2.37 1.170 1.594 0.734蓝线 1.66 3.22 1.216 1.664 0.731 布里吉塔 2.45 4.72 1.307 1.858 0.703蓝乐
1.58 3.47 1.375 1.480 0.929 托柔
2.19
3.50 1.224 1.704 0.718斯巴坦 1.76
2.83 1.196 1.630 0.734 日昇 1.86 2.44 1.095 1.577 0.694埃利奥特 1.23 1.85 1.176 1.356 0.867 早蓝 1.22 2.08 1.042 1.444 0.721奈尔森 1.96
3.19 1.294 1.689 0.766 都克 1.72 2.92 1.141 1.539 0.741达柔 1.72 2.53 1.100 1.664
0.661 晚蓝 1.78 2.49 1.173 1.614 0.727蓝塔 1.40 1.94 1.166 1.397 0.835 瑞卡
1.28 1.72 1.046 1.379 0.759伯克利 1.90
2.49 1.218 1.646 0.740 考林 1.13
1.66 0.995 1.439 0.691泽西 1.43
2.25 1.125 1.505 0.748 普鲁 2.18
3.11 1.238 1.713 0.723半高丛越橘北春 1.02 1.34 1.058 1.268 0.834 圣云 1.88 2.84 1.181 1.522 0.776北空 1.01 1.54 1.171 1.218 0.961 蓝金 1.46 2.15 1.183 1.515
0.781北青(蓝) 1.32 1.78 1.089 1.402 0.777 Putte 1.21 1.61 1.227 1.356 0.876北陆 1.33 1.95 1.136 1.423 0.798 奇伯瓦 1.97 2.99 1.150 1.557 0.739慧蓝 1.35 2.02 1.229 1.458 0.843 北极星 1.45 2.33 1.127 1.416 0.796 5415 1.37 1.84 1.110 1.455 0.763矮丛越橘CA-206 0.49 0.68 0.923 0.935 0.987 斯卫克0.60 0.84 0.905 1.006 0.899 L11 1.33 1.69 1.179 1.359 0.868 芬蒂 0.64 0.77
0.993 1.039 0.956 L12 0.65 1.08 1.003 1.070 0.937 坤蓝 0.59 0.73 0.832
1.024 0.813 L13 0.84 1.62 1.115 1.234 0.904 芝妮 0.50 0.70 0.934 0.942
0.992美登 0.65 0.99 0.938 1.008 0.931 依妹儿 0.89 1.24 1.035 1.147 0.902杂交品系Gila 1.59 2.04 1.155 1.490 0.775 HL2 1.35 1.99 1.189 1.445 0.823 Amblue 1.25 1.66 1.091 1.456 0.749 HL3 0.88 1.59 1.003 1.214 0.826 Record 1.78 2.79 1.308 1.602 0.816 HL4 0.96 1.35 1.060 1.283 0.826 Gretha 2.47 3.75 1.248 1.835 0.680 HL5 0.95 1.53 1.122 1.287 0.872 Nui 0.67 0.91
0.980 1.173 0.835 HL9 0.91 1.62 1.146 1.374 0.834 Burlington Ivanhoe 1.09
1.67 1.86 3.01 1.091 1.269 1.406 1.614 0.776 0.786 HL10 HL11 1.34 0.95 1.80 1.37 1.117 0.997 1.475 1.237 0.757 0.806 Ama 1.19
2.13 1.185 1.465 0.809 HL12 1.19 1.55 1.047 1.332 0.786 Rubel 1.24 1.60 1.136 1.358 0.837 HL13 0.97 1.43 1.078 1.286 0.838 Weymouth 1.77 2.41 1.219 1.622 0.752
H45-1 1.29 1.98 1.286 1.589 0.809 J.Early 1.86 2.90 1.312 1.527 0.859 H61-1
1.59
2.40 1.170 1.523 0.768 Chandler
3.73
4.89 1.399 2.092 0.669 H75 1.69
2.34 1.185 1.633 0.726 Small Fruit 1.31 2.06 1.235 1.405 0.879 H76 1.09 1.48 1.114 1.367 0.815 Jgdrzej 1.84
3.32 1.303 1.597 0.816 HX1 1.51 2.94
1.303 1.516 0.859 AF1
2.51
3.85 1.352 1.798 0.752 HX2 1.98 2.74 1.312
1.500 0.875 AF2 1.34
2.12 1.314 1.523 0.863 HX3 1.92 2.67 1.162 1.673
0.695 AF3 1.58 2.45 1.298 1.506 0.862
供试的11个半高丛越橘平均单果重为1.01(‘北空’)~1.97g(‘奇伯瓦’),最大果重可达 2.99g(‘奇伯瓦’)。
平均单果重大于1.5g的品种有 2 个,即
‘奇伯瓦’‘圣云’(1.88g)。
54.5%的半高丛越橘品种果实的平均单果重为
1.30~1.50g,从小到大依次为‘北青(蓝)’‘北陆’‘慧蓝’‘5415’‘北极星’和‘蓝金’,共 6 个品种。
果实纵横径分别为1.058(‘北春’)~
1.229cm(‘慧蓝’)、1.218(‘北空’)~1.557cm(‘奇伯瓦’);果型指数为0.739(‘奇伯瓦’)~0.961(‘北空’),果实呈扁球形。
供试的10个矮丛越橘平均单果重为0.49(‘CA-206’)~1.33g(‘L11’),最大果重可达 1.69 g(‘L11’)。
其中平均单果重 0.5~1.0g的矮丛越橘品种占80%。
果实纵横径分别为0.832(‘坤蓝’)~1.179 cm(‘L11’)、0.935(‘CA-206’)~1.359 cm(‘L11’);果型指数为0.813(‘坤蓝’)~
0.992(‘芝妮’),果实呈扁球形。
供试的杂交品系平均单果重为0.67(‘Nui’)~3.73g(‘Chandler’),最大果重可达 4.89g(‘Chandler’)。
其中平均单果重大于2.0g的品系有3个,1.5~2.0g的品系有12个,1.0~1.5g的品系有11个,小于1.0g的品系有7个。
果实纵横径分别为0.980(‘Nui’)~1.399 cm(‘Chandler’)、1.173
(‘Nui’)~2.092 cm(‘Chandler’);果型指数为0.669
(‘Chandler’)~0.879(‘Small Fruit’),果实呈扁球形。
2.2 果实成熟期
如表2所示,供试的越橘品种(系)果实成熟期不同。
越橘果实成熟期为6月中旬—9月下旬,不同品种搭配种植果实成熟期可达3个月以上,各个品种果实成
熟期持续20~64d。
根据各品种果实成熟期不同,将其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早熟品种(6月)、中熟品种(7月)和晚熟品种(8月以后)。
表2 不同越橘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品种(系)起止日期(月-日)时间(d)品种(系)起止日期(月-日)时间(d)品种(系)起止日期(月-日)时间(d)高丛越橘蓝丰 06-26-08-30 64 达柔 07-24-09-21北卫 06-28-07-27 29 蓝塔 06-22-07-19艾朗 07-04-07-27 24 伯克利 07-10-08-17蓝线 07-13-08-30 47 泽西 07-13-08-03蓝乐 07-01-08-08 37 雷戈西 07-21-08-13斯巴坦 07-01-08-08 37 伯尼法西 07-11-08-17埃利奥特 08-05-09-21 46 赫伯特 07-24-08-17奈尔森 07-08-08-19 41 布里吉塔 07-13-08-03半高丛越橘北春 06-26-08-03 37 慧蓝 07-01-08-08北空 06-26-08-07 41 5415 07-05-08-30北青(蓝) 07-04-08-11 37 圣云 07-01-07-27北陆 07-01-08-11 40 蓝金 07-13-08-05矮丛越橘CA-206 06-28-07-17 20 美登 06-24-07-17 L11 07-05-08-19 46 斯卫克 06-28-07-17 L12 06-19-08-09 52 芬蒂 06-26-07-17 L13 06-26-08-15 51 坤蓝 06-28-07-17杂交品系Gila 07-01-08-02 31 Chandler 07-17-08-30 Amblue 06-28-08-08 40 Small Fruit 07-13-08-17 Record 07-10-08-17 37 Jgdrzej 07-11-08-30 Gretha 07-13-08-30 47 AF1 07-08-08-18 Nui 07-10-08-208 40 AF2 07-25-09-21 Burlington 07-10-08-08 28 AF3 07-06-08-08 Ivanhoe 06-28-08-17 49 HL2 07-01-08-30 Ama 08-07-08-08 30 HL3 07-01-08-08 Rubel 07-11-08-08 27 HL4 07-02-07-11 Weymouth 07-21-07-30 38 HL5 07-01-08-05 J.Early 07-11-08-30 49 HL9 06-28-08-17 57 托柔07-01-08-17 47 27 日昇 07-01-07-29 29 37 早蓝 07-01-07-26 26 20 都克07-01-07-24 24 22 晚蓝 08-01-09-11 40 36 瑞卡 06-26-08-11 45 23 考林07-01-07-27 27 20 普鲁 07-01-08-17 46 37 Putte 07-04-08-10 36 54 奇伯瓦06-28-08-03 35 25 北极星 06-28-07-27 29 22 24 芝妮 06-28-07-17 20 20 依
妹儿 07-05-08-17 44 22 20 43 HL10 07-01-08-07 36 34 HL11 06-26-08-10 44 49 HL12 06-28-08-05 37 40 HL13 07-01-08-05 34 56 H45-1 07-17-08-
25 38 32 H61-1 06-15-08-03 48 59 H75 07-02-08-03 31 37 H76 07-13-08-17 34 39 HX1 06-24-08-03 39 34 HX2 06-28-08-05 37 49 HX3 07-04-08-01 27
高丛越橘的早熟品种有4个,按照成熟先后依次为‘蓝塔’(6月22日)、‘蓝丰’与‘瑞卡’(6月26日)、‘北卫’(6月28日),各品种的成熟持续时
间分别为27、64、45、29 d。
中熟品种有18个。
其中7月上旬成熟的品种有
12个,按照成熟先后依次为‘蓝乐’‘斯巴坦’‘托柔’‘日昇’‘早蓝’‘都克’‘考林’‘普鲁’(均为7月1日)、‘艾朗’(7月4日)、‘奈尔森’(7月8日)、‘伯克利’(7月10日),各品种的成熟持续时间分别为37、37、47、29、26、24、27、46、24、41、37d;7 月中旬成熟的品种有 4 个,
按照成熟先后依次为伯尼法西(7月11日)、蓝线(7月13日)、泽西(7月
13日)、布里吉塔(7月13日),各品种的成熟持续时间分别为36、47、20、20d;7月下旬成熟的品种有3个,按照成熟先后依次为‘雷戈西’(7月21日)、‘达柔’(7月24日)、‘赫伯特’(7月24日),成熟持续时间分别
为24、60、25 d;晚熟品种有 2个,‘晚蓝’(8月1日)和‘埃利奥特’(8
月5日),成熟持续时间分别为40d和46d。
半高丛越橘的早熟品种有4个,‘北春’(6月26日)、‘北空’(6月26日)、‘奇伯瓦’(6月28日)和‘北极星’(6月28日),果实成熟持续时
间分别为37、41、35、29d。
其余7个品种均为中熟品种。
矮丛越橘的早熟品种有8个,按照成熟先后依次为‘L12’(6月19日)、‘美登’(6月24日)、‘L13’、‘芬蒂’、‘CA-206’、‘斯卫克’、‘坤蓝’、‘芝妮’,果实成熟持续时间分别为52、24、51、22、20、20、20、20d。
‘L11’和‘依妹儿’两个品种果实 7月5日开始成熟,属于中熟品种,成熟持续时间分别为46d和44d。
杂交品系的早熟品系有8个,按照成熟先后依次为‘H61-1’(6月15日)、
‘HX1’(6月24日)、‘HL11’(6月26日)、‘Amblue’(6月28日)、‘Ivanhoe’(6月28日)、‘HL9’ (6月28日)、‘HL12’(6月28日)、‘HX2’(6月28日),果实成熟持续时间分别为48、39、44、40、49、49、37、37d。
其余 25 个品系均属于中熟品系,其中7月上旬成熟的品系
有14个,7月中旬成熟的品系有8个,7月下旬成熟的品种有3个。
2.3 树体性状与产量
如表3所示,供试越橘株高为55 (‘HL5’)~166 cm(‘Amblue’)。
高丛越橘株高为75(‘蓝塔’)~136cm(‘考林’),有12个品种株高超过
100cm。
半高丛越橘株高为56(‘Putte’)~145 cm(‘奇伯瓦’),有5个品种株高超过100 cm。
矮丛越橘株高为58(‘L12’、‘坤蓝’)~68cm
(‘CA-206’、‘L11’)。
杂交品系株高为55~166cm,有13个品系株高超过100cm。
越橘东西冠径为42(‘Ivanhoe’)~119cm(‘Record’)。
高丛越橘冠径为61(‘日昇’)~114 cm(‘蓝乐’),其中大于 100 cm 的品种有 4个。
半高丛越橘冠径为58(‘蓝金’)~115 cm(‘慧蓝’),其中大于100 cm的品种有3个。
矮丛越橘冠径为53(‘依妹儿’)~66cm(‘CA-206’),均在
100cm以下,较小。
杂交品系的冠径为42~119 cm,跨度较大,其中大于100 cm的品系有4个,小于50cm的品系有1个,其余品系介于二者之间。
越橘南北冠径为52(‘斯卫克’、‘芝妮’、‘依妹儿’)~166 cm(‘Burlington’)。
高丛越橘南北冠径为59(‘北卫’)~128 cm(‘考林’),其中大于 100 cm 的品种有12个。
半高丛越橘南北冠径为58(‘北春’)~150 cm(‘奇伯
瓦’),其中大于100cm的品种有7个。
矮丛越橘南北冠径为52~62cm
(‘CA-206’、L13),较小。
杂交品系南北冠径为61(‘Rubel’、
‘HL11’)~166cm,其中大于 100cm 的品系有 7 个。
而东西与南北冠径均大于100cm的品种(系)共有9个,4个高丛越橘,3个半高丛越橘和2个杂交品系。
越橘单株产量为8.23(‘斯卫克’)~2632.00g(‘北极星’)。
高丛越橘单株产量为171.97(‘雷戈西’)~2325.00g(‘达柔’),产量高于2000.00g的品种有6个(‘蓝丰’‘北卫’‘埃利奥特’‘达柔’‘伯尼法西’‘日昇’),介于2000.00g与1000.00g之间的品种有8 个(‘奈尔森’‘泽西’‘托
柔’‘早蓝’‘都克’‘晚蓝’‘瑞卡’‘Puru’),介于 1000.00g与
500.00g之间的品种有 6个(‘蓝线’‘蓝乐’‘伯克利’‘赫伯特’‘布里吉塔’‘Collins’),其余 4 个品种(‘艾朗’‘斯巴坦’‘蓝塔’‘雷戈西’)产量低于 500.00g。
半高丛越橘单株产量为553.93(‘圣云’)~2632.00g
(‘北极星’),产量高于2000.00g的品种有4个,介于2000.00g与
1000.00g之间的品种有3个,其余4个品种产量介于1000.00g与500.00g之间。
矮丛越橘单株产量为8.23~1278.17g(‘芬蒂’),产量高于1000.00g的品种有3个,介于1000.00g与500.00g之间的品种有3个,余下4个品种产量
低于500.00 g。
杂交品系单株产量为393.30(‘Nui’)~2 465.03 g
(‘J.Early’),产量高于 2 000.00 g 的品系有 9个,介于2 000.00 g与 1 000.00 g之间的品系有16个,介于1 000.00 g与500.00 g之间的品系有7个,1个品系产量低于500.00g。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对78个越橘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调查发现:(1)越橘平均单果重为0.49~3.73g,其中高丛越橘为1.13~2.92g,半高丛越橘为1.01~1.97g,矮丛
越橘为0.49~1.33g,杂交品系为0.67~3.73g,而越橘最大果重可达 4.89g。
(2)果型指数为0.661~0.992,果实均呈扁球形。
(3)越橘果实成熟期为6月中旬—9月下旬。
其中高丛越橘的早熟品种有4个,中熟品种有18个,晚熟品种有2个;半高丛越橘的早熟品种有4个,其余7个品种均为中熟品种;矮丛越橘
的早熟品种有8个,中熟品种有2个;杂交品系的早熟品系有8个,其余25个品系均属于中熟品系。
(4)越橘单株产量为8.23~2632.00g。
产量高于1000.00g 的品种包括14个高丛越橘品种、7个半高丛越橘品种(除‘北春’、‘5415’、‘圣云’、‘蓝金’外)、25个杂交品系(除‘Gila’、‘Nui’、‘Rubel’、‘Weymouth’、‘Chandler’、‘HL2’、‘HL13’、‘HX3’)和 3 个矮
丛越橘品种(‘L11’、‘L13’、‘芬蒂’)。
矮丛越橘由于株丛矮小、冠幅较小,相对于其他品种群的品种来说定植株行距较小。
因此,对于矮丛越橘的单株产量要求就其自身特点而言,达到500.00g以上即为丰产品种。
供试的矮丛越橘中
产量高于500.00g的品种有6个(‘L11’‘L12’‘L13’‘美登’‘芬
蒂’‘依妹儿’)。
初步观察发现以上58个品种(系)在吉林长春地区植株生长表现良好,产量较高。
越橘的生长结果性状与品种、树龄、树势、立地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
因此,建议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品种(系)的果实品质性状、丰产稳产性状、抗寒能力等性状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以便最终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丰产、稳产新品种(系),丰富并优化目前的品种(系)搭配模式。
对产量较低的各品种(系)可以进行几种处理:第一,继续观察品种(系)特性,发掘其品种优势,作为育种材料进行筛选备用;第二,分析低产原因,对品质较好的品种(系)可以采用相应的农艺手段进行处理,或将低产品种(系)在其他区域进行栽培试验。
表3 不同越橘品种(系)树体性状及产量品种(系)株高(cm)东西南北东西
南北冠幅(cm)空间体积(m3)株产(g)品种(系)株高(cm)冠幅(cm)空间体积(m3)株产(g)高丛越橘蓝丰85 96 106 0.86 2100.00 雷戈西 98 79 85 0.66 171.97北卫 99 76 59 0.44 2289.23 伯尼法西 123 80 103 1.01 2113.57艾朗 84 78 75 0.49 450.20 赫伯特 107 107 103 1.18 700.00蓝线 89 76 74 0.50 711.80 布里吉塔 95 83 98 0.77 619.70蓝乐 129 114 117 1.72 937.47 托柔 90 74 100 0.67 1007.37斯巴坦 78 64 63 0.31 410.00 日昇 86 61 88 0.46 2006.57埃利奥特 105 87 102 0.93 2061.45 早蓝 114 85 105 1.02 1994.40奈尔森 98 87 102 0.87 1463.60 都克 118 98 87 1.01 1113.13达柔120 95 112 1.28 2325.00 晚蓝 107 68 95 0.69 1300.00蓝塔 75 64 68 0.33 378.17 瑞卡 115 81 105 0.98 1143.03 107 92 85 0.84 580.60 考林 136 109 128 1.90 722.80伯克利泽西 113 109 117 1.44 1481.97 普鲁 95 97 89 0.82 1766.80半高丛越橘北春63 61 58 0.22 979.73 圣云 102 99 107 1.08 553.93北空 75 92 112 0.77 2404.10 蓝金 67 58 62.5 0.24 800.00北青(蓝) 60 82 103 0.51 1532.20 Putte 56 62 63 0.22 2500.00北陆 118 100 119 1.40 2607.67 奇伯瓦 145 100 150 2.18 1180.97慧蓝 108 115 110 1.37 1106.80 北极星 104 89 96 0.89 2632.00 5415 92 96 117 1.03 845.67矮丛越橘CA-206 68 66 62 0.28 124.63 斯卫克 64 55 52 0.18 8.23 L11 68 56 57 0.22 1143.60 芬蒂 62 57 55 0.19 1278.17 L12 58 54 56 0.18 807.50 坤蓝 58 57 53 0.18 192.47 L13 67 57 62 0.24 1100.00 芝妮 62 54 52 0.17 267.57美登 63 61 58 0.22 979.73 依妹儿 62 53 52 0.17 633.80杂交品系Gila 97 82 87 0.69 805.43 HL2 70 62 85 0.37 847.33 Amblue 166 78 90 1.17 1235.73 HL3 78 96 84 0.63 1771.40 Record 136 119 88 1.42 2013.25 HL4 81 114 95 0.88 1631.20 Gretha 104 67 87 0.61 1267.10 HL5 55 61 82 0.28 1018.43 Nui 142 104 106 1.57 393.30 HL9 97 68 111 0.73 1987.90 Burlington 136 107 166 2.42
2338.50 HL10 79 64 109 0.55 2110.10 Ivanhoe 119 42 83 0.41 2314.23
HL11 7 67 61 0.23 1041.70 Ama 145 90 143 1.87 1797.30 HL12 104 71 80 0.59 1205.23 Rubel 70 58 61 0.25 743.33 HL13 60 65 73 0.28 595.20 Weymouth 106 89 95 0.90 664.50 H45-1 79 77 72 0.44 1788.86 J.Early 124 95 138 1.63 2465.03 H61-1 97 92 94 0.84 1132.90 Chandler 99 87 82 0.71 700.00 H75 126 86 117 1.27 2051.00 Small Fruit 92 81 82 0.61 1400.00 H76 133 89 95 1.12 2447.60 Jgdrzej 108 89 97 0.93 1649.43 HX1 96 78 83 0.62 1974.41 AF1 97 86 89 0.74 2355.00 HX2 87 76 77 0.51 1071.50 AF2 86 72 71 0.44 2003.15 HX3 85 71 79 0.48 749.23 AF3 95 85 79 0.64 1779.05
【相关文献】
[1]李亚东,吴林,张志东.越橘(蓝莓)栽培与加工利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顾姻,贺善安.蓝浆果与蔓越橘[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1.
[3]郝瑞.长白山笃斯越桔的调查研究[J].园艺学报,1979,6(2):87-93.
[4]张志东,李亚东,吴林,等.适宜高寒山区栽培的越橘优良品种—美登[J].园艺学报,1999,26(2):135.
[5]李亚东,吴林,张志东.越桔鲜食优良品种——蓝丰[J].中国果树,2003(5):17-18.
[6]李亚东,吴林,刘海广,等.越橘新品种‘北春’[J].园艺学报,2005,32(5):966.
[7]刘海广,李亚东,张志东,等.抗寒蓝莓品种“圣云”引种试栽研究[J].北方园艺,2006(3):23-24.
[8]吴林,张志东,李亚东.半高丛和矮丛0.875越桔品种引种栽培试验[J].中国果树,2002(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