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 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 (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注意事项:
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 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
(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 卷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B(“蓦”应为“mò”)
2.D(A项中的“消 ”应为“销 ”;B项中的“阴庇”应为“荫庇”;C 项中的“缪”应为 “谬 ”)
3.C(使用对象有误)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4.D(苦:愁)
5.C(C项都是“却、可是”; A项“凭”/“因为”; B项“他”/“的”; D项“向”/“比”)
6.A(愚公妻子只是“献疑”,并不是“强烈反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2分)
三、 (10 分 )
7.(4 分)
(1)(2分) 我和你们尽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险”“指”意思的各计0.5分)
(2)(2分)你太不聪明了(或:“你简直太愚蠢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甚”“惠”意思的各计0.5分)
8.(4分)
(1) 温故而知新 (2)猿则百叫无绝 (3)风正一帆悬 (4)野渡无人舟自横 (5)何处望神州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说明:每填对一空计1分,如有错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空不计分)
9.(2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说明:评分标准同第8题)
四、(12分)
10.(2分 ) 要成为你自己。
11.(3分)“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都是别人的而不是他自己的( 或:“他”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
( 意思相近即可 )
一、(共4分)
1.(2分) 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若答“思乡之情”计1分)
2.(2分) 参考示例:
(1) 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
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 运用了大量的名词。
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指出的特点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12分)
3.(2分) A(道:道路 )
4.(6分)(1)(3分) 奢侈就不谦逊了,不谦逊必定会轻视(怠慢)上级。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逊”“侮”意思的各计1 分) (2)(3分)把烟囱改为弯曲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逊”“侮”意思的各计1分)
5.(4分)说明了凡事要先考虑到危险的存在,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的道理。
(2分) 作者借这个故事委婉劝诫皇上,为徐生鸣不平,希望皇上能对上疏提醒霍氏权盛隐患的徐生进行嘉赏 (2分)。
(意思相近即可)
三、(22 分)
(一)(4分)
6.(4分)(1)情节叙述准确流畅计2分;(2)概括的人物性格特点准确计2分。
所选人物不计分。
(2) 李逵性格豪爽、鲁莽,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准确写出故事人物计1分;点出“性格豪爽、鲁莽”意思的计2分;点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意思的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
( 二 )(18 分 )
7.(4分)因为文章写的是“我”在童年久病不好心生悲哀的情况下,偶遇野菊花而获得一种启迪,改变了“我”生活态度的一段经历,所以作者以此为题,既凸显了抒写的的主体对象(2分),又形象地表现出“野菊花”在自己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2分)。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8.(4分)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内心的痛苦与悲哀(2分),为下文写“我”从野菊花精神抖擞的绽放,充满阳光灿烂的生命活力状态中获得启示蓄势(1分),更能突出野菊花的生命力给我的震撼,突出文章的主旨(1分)。
9.(6分)
A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野菊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野菊花灿烂开放的状态,突出了野菊花蓬勃的生命力。
B句采用比喻手法,将生命喻为“艺术品(画卷)”, 将“野菊花”比为这幅画卷中的“神来之笔”,这就更形象地表现出野菊花在我生命成长中的特殊意义,并巧妙地点明题意,升华中心。
(每句3分。
每句点出修辞手法计1分;赏析恰当计2分)
10.(4分)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在谈启示中,观点鲜明准确计2分,阐述合理计2分,只答“相同”,没有阐述计1 分。
参考示例:相同的。
它们都告诉我们成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条件往往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2分)。
从中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无论遭遇什么磨难,只要选择一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的生命就能充满活力和朝气(2分)。
四、(12分)
11.(4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第(1)小题谈感受扣住题干内容、情感真挚计2分;第(2)小题感情真挚、语言得体计2分;不够恰当酌情扣分。
12.(4分)(1) 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
(2分)(意思相近即可) (2)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只要能扣住题干要求,所提建议有针对性,且语言表达通畅即可计2 分;不够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13.(4分)名小吃或名菜特点突出,计2分;语言生动有鼓动性计2分;抄袭他人的不给分;所选名小吃或名菜不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