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上学期海淀区育英中学高一期末物理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
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质量
B .时间
C .加速度
D .路程
【答案】C
2.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F1和F2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作用,其F1=3N ,F2=4N ,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 .1N
B .5N
C .7N
D .9N
【答案】B
3. 如图所示,一个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力F 作用在物块上,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现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力F ,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F1和F2,则分力F1的大小为
A .sin F θ
B .cos F θ
C .tan F θ
D . F
【答案】B
4. 鸡蛋与桌面相碰,蛋壳破裂。
关于鸡蛋与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桌面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桌面的力
B .桌面对鸡蛋的力小于鸡蛋对桌面的力
C .桌面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桌面的力大小相等
D .桌面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桌面的力方向相同
【答案】C
5. 一汽车由静止加速到20m/s 所用时间为5.0s 。
若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加速度的大小为
A .20.25m/s
B .24.0m/s
C .225m/s
D .2
100m/s
【答案】B
6. 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在《墨经》中,就已对力做了比较科学的阐述:“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使运动的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
下列说法中,与墨翟对力的阐述最接近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物体位移变化的原因
C .力是物体位置变化的原因
D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答案】D
7. 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将劲度系数为k 的簧上端固定在铁
架台的横梁上。
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 0。
将待
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所示。
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
x 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待测物体的重力大小为
A .0kx
B .1
k x C .()10 k x x - D .()10k x x +
【答案】C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8、9题。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流传甚广。
如图3所示,竹蜻蜓由竹柄和“翅膀”两部分组成。
玩儿时,双手一搓竹柄,然后双手松开,竹蜻蜓就会旋转着飞上天空,过一会儿落下来。
8. 松手后,关于竹蜻蜓和空气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B .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小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C .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等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D .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答案】C
9. 若竹蜻蜓离开双手后,恰好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则竹蜻蜓在上升过程中
A .做匀速运动
B .做减速运动
C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D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答案】D
10.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
象可知,在0~2s内
A.物体的速度一直变大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变大
C.物体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答案】D
11.某同学质量为m,站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升降机以加速度a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某一时刻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则
A.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上
B.该同学对台秤的压力减少ma
C.升降机一定在向上运动
D.升降机一定在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B
12.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
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运行,将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
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的距离为l。
则
A.行李在传动带上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行李在传送带上始终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行李在传送带上可能有一段时间不受摩擦力
D.行李在传送带上的时间一定小于2l g μ
【答案】C
二、多项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选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0~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1m/s
B.0~2s内的位移大于2~3s内的位移
C.0~3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
D.0~3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答案】ABC
1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A.羽毛在空气中下落
B.在竖直放置的真空玻璃管内,羽毛由静止下落
C.在教室内,小钢球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下落
D.在教室内,小钢球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
【答案】BD
15.一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它力恒定而将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方向不变),然后又将恢复到原来大小,在整个过程中,物体
A.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一直在增大
【答案】AD
16.物块以初速度v 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上滑,该物块的速度图像可能是
【答案】ABD
三、填空题(共4小题,共16分)
17.为了减少交通事故,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道路的限速
监控。
目前,限速监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
点测速”,即监测汽车经过某位置时的速度;另一种是“区
间测速”,即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如果汽
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
即被判为超速。
如图是高速路上某一区间测速的区间长
度为66km,最高限速是100km/h,现在有一辆汽车通过该
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95km/h和90km/h,根
据以上信息,可判断此车通过该区间(选填“超速”或“不超速”),理由是。
【答案】超速;平均速度为132km/h,大于100km/h
18.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与弹簧形变量x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弹
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如图2所示,该同学
在坐标纸上以x 为横轴、F 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并在
图中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坐标点。
(1)请描绘
出F−x 图线;(2)由图象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
簧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x 成 (选填“正
比”或“反比”)弹簧的劲度系数 k=___N/m
【答案】(1)图略;(2)正比;50N/m
19.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重物下落的速度。
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A 、B 和C 是纸带上相邻的三个点,如图2所示。
测出A 、B 间的距离为x 1,
B 、
C 间的距离为x 2。
已知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 ,则打点计时器打下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v B = ;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a = 。
【答案】
122x x T +;212
x x T -
20. 图甲是用来探究加速度和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其俯视图。
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可主入砝码。
两个小车通过细经用夹子固定,打开夹子,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运动,合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止。
实验中可以通过在小盘中增减砝码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
为了探究加速度大小和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使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尽可能与小车质量相等
B .用刻度尺测量两小车通过的位移,通过比较位移来得知加速度大小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C .在两小盘内及两小车内分别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D .在两小盘内放置相同质量的砝码,在两小车内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
【答案】B
四、计算题(共6小题,共32分)
21. 如图所示,质量m=5.0kg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t=0时刻,物体在F=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求:
(1) 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
(2) t=2.0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答案】(1) 22/a m s =
(2) 4/v m s =
【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
解得:22/a m s =
(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v at =
可得:4/v m s =
22. 滑雪运动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运动项目之一,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 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为30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90m 到达坡底,用时10s 。
若g 取10m/s 2,求运动员:
(1)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
(3)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
【答案】(1) 21.8/a m s =
(2) 18/v at m s ==
(3) 192f N =
【解析】(1)由位移时间公式得:212x at =
, 解得:21.8/a m s = ,
(2)由速度公式得:18/v at m s ==;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0mgsin f ma -= ,
解得:30192f mgsin ma N =-=
23.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台式弹簧秤上,试证明物体对
弹簧秤的压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证明时在图上标出所涉及的力,
每一步推导都要求说明所根据的物理规律)。
【答案】
证明:设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台式弹簧秤上,台秤对物体的支持
力大小为N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以知道:N mg =
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为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知道:=N N ',所以,=N mg '即物体对台秤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证毕。
2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 =10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 =50N 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1)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求物体在4.0s 末的瞬时速率;
(3)若在4.0s 末时撤去拉力F ,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
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1) 2
0.5/a m s =
(2) 2.0/v m s =
(3) x=0.4m
【解析】(1)设物体受摩擦力为f ,支持力为N ,则f N μ=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cos F f ma θ-= N F sin mg θ+=
解得:2
0.50/a m s =
(2)物体在4.0s 末的速度 2.0/v at m s == ,
(3)拉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为x ,根据动能定理得:2102umgx mv -=-
解得:x=0.4m 25. 质量m =50kg 的人站立在电梯中,求电梯以加速度a=2m/s 2加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F ' (g=10m/s 2)
【答案】600F N '=
【解析】设地板给人的支持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
解得:600F N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600F F N '==
26.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
仪器中有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球自由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并保持恒定,如图所示。
求风力F 的大小、轻质金属丝拉力T 的大小
【答案】tan F mg θ=;cos mg
T θ=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mg 、风力F 、拉力T 作用下
处于平衡状态。
sin T F θ=
cos T mg θ=
解得:tan F mg θ=
cos mg T θ
=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
27.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物体。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 2.0m/s v =的速度匀速运动,现把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 处,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 处。
A 、B 间距离L =6.0m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1)求小物块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t;
(2)请你设计方案,使小物块在传送带上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缩短,并通过计算确定方案中所涉及物理量的数值。
(设计一种方案即可)
【答案】(1)4s t =
(2)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
解析:(1)小物块放到传送带上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21.0m/s a = 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12s v t a
=, 212m 2
x at == 因为x L <,所以小物块运动2m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有:22s L x t v -=
= 小物块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为:124s t t t =+=
(2)小物块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为:()40.5 3.5t s s '=-=
改变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其它物理量不变。
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 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1v t a =',21112
x a t '''= 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为:()2
1x v t t ''=- 又因为1
2L x x ''=+ 代入数据联立计算得出:=0.2μ'
当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时,符合设计要求。
28. 如图1所示,一光滑杆固定在底座上,构成支架,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光滑杆沿竖直方向,一轻弹簧套在光滑杆上.一套在杆上的圆环从距弹簧上端H 处由静止释放,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支架和圆环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圆环刚接触弹簧时的动能
(2)如图1所示,取圆环刚接触弹簧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 轴.在圆环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圆环的位移为x,加速度为a,在图2中定性画出a 随x 变化关系的图象.
(3)试论证当圆环运动到最低点时,地面对底座的支持力
【答案】(1)k E mgH =
(2)k a x g m =-+ (3)见解析
解析:(1)在圆环自由下落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k E mgH =
(2)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kx ma -=
计算得出k a x g m
=-+ a-x 图象如答图1所示。
(3)在答图2中,A 点对应于圆环刚接触弹簧的位置,B 点对应于圆环速度最大的位置,C 点对应于圆环运动到的最低点。
由答图2可以知道,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22112
B A S v v =- ()2222
C 11=22
B B S v v v =- 可以知道:12S S <
结合答图2可以知道:C a g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圆环:C kx mg ma -=
对底座:()0N F kx mg -+=
因为C a g >,所以得3N F mg >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
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B
3. B
4. C
5. B
6. D
7. C
8. C
9. D 10.D 11. B
12.C
二、多选题
13.ABC 14.BD 15.AD 16.ABD
三、填空题
17.超速;平均速度为132km/h ,大于100km/h
18.(1)图略;(2)正比;50N/m
19.122x x T
+;21
2
x x T - 20.B
四.解答题
21. 【答案】(1) 22/a m s =
(2) 4/v m s =
【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
解得:22/a m s =
(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v at =
可得:4/v m s =
22. 【答案】(1) 21.8/a m s =
(2) 18/v at m s ==
(3) 192f N =
【解析】(1)由位移时间公式得:212
x at =
, 解得:21.8/a m s = ,
(2)由速度公式得:18/v at m s ==;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0mgsin f ma -= ,
解得:30192f mgsin ma N =-=
23. 【答案】
证明:设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台式弹簧秤上,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N ,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所以可以知道:N mg =
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为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知道:=N N ',所以,=N mg '即物体对台秤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证毕。
24. 【答案】(1) 2
0.5/a m s =
(2) 2.0/v m s =
(3) x=0.4m
【解析】(1)设物体受摩擦力为f ,支持力为N ,则f N μ=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cos F f ma θ-= N F sin mg θ+=
解得:20.50/a m s =
(2)物体在4.0s 末的速度 2.0/v at m s == ,
(3)拉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为x ,根据动能定理得:2102umgx mv -=-
解得:x=0.4m
25.【答案】600F N '=
【解析】设地板给人的支持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
解得:600F N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600F F N '==
26. 【答案】tan F mg θ=;cos mg
T θ=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mg 、风力F 、拉力T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sin T F θ=
cos T mg θ=
解得:tan F mg θ=
cos mg T θ
=
五.解答题
27. 【答案】(1)4s t =
(2)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
解析:(1)小物块放到传送带上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21.0m/s a = 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12s v t a
=, 212m 2
x at == 因为x L <,所以小物块运动2m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有:22s L x t v -=
= 小物块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为:124s t t t =+=
(2)小物块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为:()40.5 3.5t s s '=-=
改变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其它物理量不变。
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 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1v t a =',21112
x a t '''= 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为:()2
1x v t t ''=- 又因为1
2L x x ''=+ 代入数据联立计算得出:=0.2μ'
当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时,符合设计要求。
28. 【答案】(1)k E mgH =
(2)k a x g m =-+ (3)见解析
解析:(1)在圆环自由下落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k E mgH =
(2)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kx ma -=
计算得出k a x g m
=-+ a-x 图象如答图1所示。
(3)在答图2中,A 点对应于圆环刚接触弹簧的位置,B 点对应于圆环速度最大的位置,C 点对应于圆环运动到的最低点。
由答图2可以知道,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22112
B A S v v =- ()2222
C 11=22
B B S v v v =- 可以知道:12S S <
结合答图2可以知道:C a g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圆环:C kx mg ma -=
对底座:()0N F kx mg -+=
因为C a g >,所以得3N F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