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如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的名字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将是大不敬。
此制度旨在()
A . 维护皇权独尊
B . 倡导尊老爱幼
C . 强化尊卑等级
D . 凝聚血脉亲缘
2. (2分)“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侯。
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犬牙相错。
”文中的“帝”是指
A . 周武王
B . 汉高祖
C . 汉武帝
D . 光武帝
3.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
这一做法()
A . 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 . 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 .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 . 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4.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王意如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中写道: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
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急需提高军民士气的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
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 ”四大发明”这一概念的提法来自于西方的学者
B . 李约瑟在“四大发明”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C . 搞“四大发明”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军民的士气
D . “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5. (2分)(2017·湖南模拟) 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
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这表明中国山水画()
A . 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
B . 刻意展现真实的艺术
C . 体现鲜明的儒道思想
D . 多用于表达政治观念
6.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末)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
这一批评针对()
A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 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 . 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7. (2分)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 . 《新青年》
B . 《少年中国》
C . 《青年杂志》
D . 《每周评论》
8. (2分) (2017高三上·阜宁月考)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关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实现,我们觉得这个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对此认识评价不正确的是()
A . 有利于构建战时体制
B . 有利于外国资本的发展
C . 埋下了官僚资本猖獗的隐因
D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9. (2分)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 . 俄国革命的经验
B . 共产国际的指示
C .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D . 中国特殊的国情
10. (2分) (2018高三下·宣威期末) 它是民国以来至当时,甘肃农业改良与推广最好的时期,各种农业改良与推广机构普遍建立起来,形成了以省农业改进所为中心,农林部和中央农产促进委员会督导,省农业推广委员会领导和县农业推广所具体负责,由农会和合作社与农家相联系,比较缜密的农业改良与推广系统。
甘肃农业发展
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 . 北洋军阀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解放战争
D . 新中国成立初期
11. (2分) (2017高三上·海南月考)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依法治国的方略
12. (2分)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历史性突破的事件()
A .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 首次提出两岸实现“三通”
C .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D . 九二共识
13. (2分) (2017高一上·永年月考)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
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交
③参加万隆会议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②③①④
14. (2分) (2017高一下·台州月考)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大丰收,这从根本上表明()
A . 这这种形式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B . 这种形式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C . 种形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D . 这种形式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5. (2分) (2017高二下·新化期中) 从“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
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变化是()
A . 我国教育成就的实际反映
B . 我国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
C .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D . 是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结果
16. (2分)“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
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A . 泰勒斯----西方的“哲学之父”
B . 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 柏拉图----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 . 康德----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17. (2分)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 . 批判神权统治
B . 宣扬人性解放
C . 构建理性王国
D . 倡导思想自由
18. (2分) (2018高三上·伊春期中)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 .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19. (2分) (2017高一上·兰州期中)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 .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 .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20. (2分)(2016·凉山模拟) 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
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A . 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 . 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 .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 . 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
21. (2分) (2019高一下·泉港期中) 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
B . 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
C . 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
D .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
22. (2分) (2017高三上·西安月考)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23. (2分)以下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 . 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 . 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 . 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
D . 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
24. (2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英国学者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主导性现象,我们不仅要把全球化理解为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更要把它理解成生活方式的转变,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全球化现象是一个错误。
”材料说明全球化()
A . 是一个心理认同的过程
B . 使世界各民族文化趋同
C . 人们应该多角度地看待
D . 必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5. (2分)如图,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②《拾穗者》米勒
③《赛纳河之晨》莫奈④《马拉之死》大卫
A . 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②—印象派绘画作品
B . ③—印象派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C . 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D . ②—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26. (10分) (2016高三下·吉林期末)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1952年,新中国在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公私比重,已由1949年的43.87%与56.2%之比,变为1952年的67.3%与32.7%之比。
私营商业在全国商品中的经营比重,已由1950年的55.6%降为1952年的37.1%。
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和地方的人民政府。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还有通过宪法和国家建设计划。
1952年斯大林对刘少奇说:“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工农群众宣传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人口普查、选民登记。
选出了各级人民代表。
在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金冲及著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届人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27. (15分) (2019高一下·安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
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午9月17日)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首先,“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一些地区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
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南方周末》2017年5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与古代中国有何不同。
并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及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26-1、
26-2、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