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梅兰芳练功 2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拜、跷、砖、肿、设、凭、蜚”;通过
选择
解释条,在语境中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理解积累“想方设法、
蜚声、跷功”的词语。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读
懂练功
的过程,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的过程;
3.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课文和画面,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并且
能正
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明白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知道他成为大师的真谛。

教学重点:
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难点:
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小朋友听过京剧吗?想不想来听一段?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

字幕介绍:梅兰芳出生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他是个男的,但在京剧中扮青衣,唱女声。

抗战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表现了民族气节,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梅兰芳。

板书: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蜚声:“蜚”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名扬海内外)
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代替: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有好几百种,其中有一种就叫“跷功”。

这个“跷”字,从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
课后注释是这样说的,谁来读读。

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同学开火车领读。

理解“一炷香”、“想方设法”,指导写“拜”。

2.我们把词语放在课文中,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
过硬的跷功呢?(5—7节)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读5-7节。

三、学习5-7节
1.指名分节读5-7节,听听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2.学习第5节。

(1)请大家轻声读第5节,思考:梅兰芳是如何练“跷功”的?“跷功”难在什么地
方呢?用浪线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第2句)
交流:板凳砖半米高的高跷——高、站的地方很小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2)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家静立5分钟,要一动不动。

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感受?(3)那么梅兰芳当时呢?谁能结合课文里的句子再来说说看。

齐读最后2句。

慌张腰酸腿疼腿肿
梅兰芳为了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这里的2个“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
有这样四个解释,请你轻声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4)师生合作读第五节,感受一下梅兰芳是如何顽强练功的。

(5)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

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

不一会儿,就。

你看,他的头上,脸,全身的衣服。

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同桌对练。

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