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术后严重并发症52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拔牙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拔牙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术后并发症——感染
▪ 处理:

牙槽窝局部感染:清创;

颌面间隙感染——咽峡前间隙感染:

症状:开口困难+吞咽疼痛

治疗:沿舌神经走行方向切开黏膜,分离达脓腔;

结合使用抗菌素。
术后并发症——干槽症
▪ 处理:

原则:彻底清创以达到迅速止痛、促进愈合的目的。

方法:1)3%过氧化氢溶液棉球反复擦拭

上颌窦穿孔
a.左上颌第一磨牙长期根尖炎 症,保守治疗效果不好,需拔 除,X线示患牙牙根位于上颌 窦底区
上颌窦穿孔
b.完整拔除后,窦底黏膜完全 撕裂并与患牙牙根粘连;
c.去除窦底黏膜显示长期炎症 的患牙牙根
上颌窦穿通
▪ 主观因素

1)术前未仔细分析解剖关系;

2)操作不当;
上颌窦穿通
▪ 临床表现
▪ 原因:

下颌第三磨牙和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拔牙方法、拔牙技术
▪ 处理:

1)术前X线分析

2)术中尽量减少对根尖方向的力

3)深部取根勿盲目操作

4)治疗可用减轻水肿、减压药物,如地塞米松、地巴唑;

促进神经恢复药物,如维生素B1、B6、B12;理疗
术中并发症——颞颌关节损伤
▪ 处理:

术中托住下颌
▪ 也可按上述方法处理,如将两侧 牙龈拉拢缝合,进一步固定保护 血凝块,更利于自然愈合。
▪ 滴鼻剂的使用能降低上颌窦炎的 发生,避免发生口腔上颌窦瘘。
上颌窦穿通
穿孔大于7mm:需用邻位组织瓣关闭创口。
可将颊侧牙槽嵴适当降低后,利用颊侧梯形组织瓣关闭 也可以用腭侧黏骨膜舌形瓣转移封闭创口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019 年6月 第6卷/第16期V ol.6, No.16 Jun. 201990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夏卓玙(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口腔科,广东 深圳 518110)【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分布类型、治疗措施及疗效。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口腔外科门诊35例患者,对患者拔牙并发症的分布类型以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基本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结果 通过对所选择35例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其中术后出血12例,术后感染10例,牙齿残根误入舌侧间隙3例,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5例,下牙槽神经损伤5例,通过对并发症的具体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其中34例患者痊愈恢复,1例下牙槽神经损伤患者经过1年随访下唇麻木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总治愈率达到了97.14%。

结论 在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手术的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构建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强对并发症的控制,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症;治疗【中图分类号】R7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6.90.02临床上,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之一。

由于口腔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操作空间有限等,术中及术后可能产生多种并发症,其中一些并发症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消除,但是存在着一些处理难度较大的并发症,可能对患者产生生理创伤及潜在的心理创伤。

因此,在口腔门诊医疗状况分析中,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拔牙严重并发症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治疗行了分析和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口腔外科门诊2017年1月~2018年12的35例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1.34±3.47)岁。

老年人拔牙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拔牙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拔牙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老年拔牙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12例患者进行拔牙手术,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主要危险因素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并发症有术后牙床出血103例,术后疼痛94例,术后并发感染64例;手术时间>5 min、精神紧张、麻醉效果较差及心功能Ⅲ级对患者血压、心率、心律有不同影响,并不同程度增加不良反应。

结论:为了提高老年患者拔牙的手术安全性,应缩短拔牙时间,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确保手术无痛拔牙。

标签:拔牙;麻醉;牙床出血当前,在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患牙周组织病变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牙齿拔除手术治疗。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衰减,同时伴有其他生理功能病变,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在临床进行拔牙手术治疗前,全面评估各项危险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干预治疗,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

本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拔牙治疗的312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中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3月-2011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行拔牙手术的3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3例,女139例;年龄58~79岁,平均71.6岁。

所有患者中,牙齿松动拔除72例,修复义齿、拔除无保留价值牙98例,残根拔除45例,残冠拔除87例,其他原因拔牙10例。

1.2 手术指征老年患者的牙齿、牙周以及牙体病变严重,通过药物或牙周及牙体的恢复治疗无效,需要拔牙进行根除治疗。

拔牙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精神情况、牙齿牙体自身情况等全面评估,考虑一般禁忌原则[2]。

1.3 手术方法术前进行心电图、血尿常规等全面检查,2%的盐酸普鲁卡因局部麻醉,确保无痛拔牙。

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心率,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1.4 判定标准根据既往治疗经验以及参考国内外研究,选择拔牙时容易引起患者危险因素:手术时间、患者精神状态、麻醉的效果以及心功能进行分析[3-4]。

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病因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病因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病因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发表时间:2017-12-26T13:25:11.0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2期作者:周秧[导读] 为患者选择采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为患者进行一次性的阻滞麻醉,同时针对患者的牙槽神经、舌神经以及颊神经等。

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000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选择采用拔牙手术进行拔牙治疗以后所出现的并发症的临床病因,并且总结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选自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采用拔牙术进行拔牙的患者共计215例,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调查引起患者手术当中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将此作为依据,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

结果本研究患者存在并发症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术者操作不当而导致;没有重视对患者进行保护措施的保护;没有选择合理的拔牙手段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创伤;手术以前没有准确的对于牙齿的阻力情况进行估计等。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拔牙的时候,手术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患者拔牙出现并发症情况,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的手术质量和患者的恢复,所以在手术以前需要全面掌握牙的阻力的相关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拔牙方式并在操作的时候做好保护,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关键词:拔牙;术后并发症;临床病因本研究基于对215例拔牙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所有拔牙患者当中,选择出215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11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45岁,最小年龄为1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6±11.2)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手术之前均接受x片的拍摄,并且确认患者需要采用牙拔除术进行治疗。

拔牙术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

拔牙术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

拔牙术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关键词拔牙术后出血拔牙术后出血是拔牙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且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尔为全身因素,其他因素极为少见[1]。

我院口腔科自2005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拔牙术后出血症120例病人,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7~77岁,以20~50岁出血为多见。

其中,上前牙10例,下前牙5例,上前磨牙10例,下前磨牙8例,上磨牙57例,下磨牙30例,共拔牙18628人次,占拔牙病例总数的0.6%。

病人就诊时间距拔牙后30min~48h,所有病例均可看到高出牙槽窝的过多凝血块并渗出,现钭基介入床分析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1 临床分析1.1 出血原因拔牙术后出血多系局部因素所致,共计117例(占97.5%),其中牙龈撕裂伤85例(占71.0%),残留根尖肉芽肿15例(占12.5%),牙槽窗内出血6例(占5.0%),牙槽骨折5例(占4.2%),护理不当术后感染6例(占5.0%),全身因素出血的3例(占2.5%),其中高血压病2例(占1.7%),慢性肝炎病1例(占0.83%)。

1.2 出血牙位拔牙术后出血最多的牙位是磨牙,共计105个牙位(占87.5%);发生于前牙的计15个牙位(占12.5%)。

由此可见,出血的部位由后向前逐步减少,乳牙及双尖牙少见。

1.3 出血时间拔牙术后出血多发生于24h内,即发生于24h出血的有102例(占85.0%),24~48h内出血者10例(占8.3%),48h以上出血者8例(占6.6%)。

2 治疗方法出血的处理是针对不同的出血原因,确定出血的部位,采取有效的不同方法治疗。

2.1 缝合止血牙龈撕裂伤85例,先在局麻下缝合撕裂牙龈,加纱卷咬合压迫止血即可止血。

不便于缝合者,可于局部用止血纱布或明胶海绵置于牙槽窝,外加棉卷咬合压迫止血能达到止血目的。

2.2 填塞加压止血牙槽窝出血或有搏动性出血和中等量渗血者,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者采用新蘸云南白药粉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加压止血。

拔牙的并发症

拔牙的并发症
下颌下区放射; ⑵一般镇痛药不能止痛; ⑶拔牙窝空虚,或有腐败恶臭的残留血凝块。
㈤干槽症
治疗
目的—迅速止痛 关键—彻底清除,并隔绝外界对牙槽骨 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㈤干槽症
方法步骤: ⑴麻醉;⑵擦拭;⑶冲洗; ⑷填碘条;⑸固定。 预后: 1-2周逾合
㈤干槽症
预防: 临床实践证明,碘仿海绵的预防效果
较好。
牙槽外科手术
• 义齿修复前外科:牙槽突修整术,骨隆突修 整术,牙槽突增高术
• 牙槽突周围组织手术:系带矫正术,唇颊沟 加深术,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
牙槽突修整术
• 麻醉:局部浸润(碧兰麻) • 黏骨膜切口:弧形,角形,梯形 • 翻瓣:骨膜下 • 去骨修整:骨凿,咬骨钳,涡轮机 • 缝合:间断,连续
拔牙的并发症
一.牙拔除术中的并发症
㈠软组织损伤
⒈牙龈撕裂 原因: ⑴ 分离不彻底 ⑵ 牙钳夹住 后果: ⑴ 术后出血 处理: ⑴ 及时发现,再分离 ⑵ 撕裂后缝合
㈠软组织损伤
⒉下唇损伤 ⒊行翻瓣手术时粘骨膜瓣被撕裂 ⒋软组织刺伤 ⒌使用骨钻去骨或分冠拔牙时将邻近软组织卷入
㈡牙槽骨折断
原因:突然使用暴力致頰侧骨板折断。 常见牙位:
处理:
1.彻底清创,去除异物,冲洗创口 2.减少损伤,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
㈢拔牙后疼痛
原因:⒈拔牙时对硬组织的损伤 ⒉拔牙时对软组织的创伤:
处理:创伤较大的拔牙,如翻瓣去骨取根术或下 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术后应给予镇痛剂。
与干槽症的鉴别
㈣面颊部肿胀反应
临床特点: • 开始-12~24h;消退-3~5d • 组织松软有弹性,皮肤可捏起——
5A
阿司匹林(Aspirin):影响血小板,使它在小动脉中的聚集 及堵塞功能降低。

预防拔牙后并发症50例疗效观察

预防拔牙后并发症50例疗效观察

预防拔牙后并发症50例疗效观察拔牙后创口出血和干槽症是拔牙后较常见的的并发症。

干槽症为拔牙术后牙槽窝内骨质表面污染,多发生在拔牙术后2~3日,主要因为拔牙窝缺少血凝块或被细菌污染,拔牙窝内充满污秽腐败物或牙槽窝内空虚,导致骨面、神经末梢暴露,引起剧烈疼痛,且其疼痛呈持续性、放射性。

自2003年以来,我科在处理阻生智齿拔除及复杂牙拔除术中及术后,均采用细致周到的处理,并配合抗生素全身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平均35岁,其中[XCT3.TIF]例为[XCT8.TIF]拔除术后,10例为[XCT6.TIF]拔除术后,9例为[XCT7.TIF]拔除术后。

治疗方法:a.采用必兰麻醉。

其较利多卡因麻效能强,制剂中含微量肾上腺素,增强了麻醉效果及止血效果,起效时间快,毒性低,无过敏,同时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利于操作。

b、对于拔牙时间长,拔牙创较大的创口,拔牙后创口内置入适量碘,起到了杀菌和止血效果。

拔牙后,应嘱患者24小时内不要触及此创口,避免漱口及刷牙。

如以上方法后仍有创口出血不止,则继续采用。

c.局部冷敷。

结果50例患者中,拔牙后创口I期愈合:48例,其中只有2例老年患者,患者男,70岁,患者女,63岁,两患者均出现了拔牙后伤口出血不止,出血量多,两患者再次回门诊求治,仔细询问出血原因,方知二人均在平时口服阿司匹林量较大,均为2片3次/日,口服,老年人在口服阿司匹林活血化瘀,防止血栓形成的同时,也对于拔牙术后创口止血起到了反作用,予以停用阿司匹林,并辅以局部冷毛巾贴敷30分钟后,拔牙伤口出血停止,1天后伤口正常愈合。

讨论北京大学医学院曾报道,各类复杂牙,特别是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发生率为14.1%,干槽症可发生于任何拔牙创,但以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者最多,可能是因为拔牙时创伤大,骨质致密,血运不良,创口较大,异物易于进入等因素所致。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并发症临床观察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并发症临床观察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并发症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并分析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接收的下颌阻生牙患者120例,对其均进行牙部相关检查,并根据患者不同的阻生类型采取对症方法进行手术拔除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结果:12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共有5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5%;其中并发症以断根、感染和肿痛为主,少数患者会出现邻牙损伤或牙龈撕裂等并发症。

结论: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为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临床需加强对患者患牙术前的检查、注意手术器材的选择、术中操作的拔牙角度与力道等。

标签:下颌阻生牙;并发症;临床观察下颌阻生牙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科疾病,主要以第三磨牙的阻生为主。

其阻生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垂直阻生、水平阻生、近中阻生或远中阻生等。

临床对阻生牙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拔除为主,但在阻生牙拔除治疗时由于患牙的生长问题,会影响医生手术的操作或视线,从而导致患者手术时间延长、发生出血或引发疼痛等症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1]。

为进一步探讨下颌阻生牙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下面就我院12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进行详细分析,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接收的下颌阻生牙患者120例,其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9.5±4.9)岁。

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后确诊,并均确诊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病症,其中诊断为垂直阻生牙的有37例,水平阻生牙的有27例,近中阻生牙的有29例,远中阻生牙的有27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叩诊、摄X线牙部拍片检查,同时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将患有重症肝肾功能损伤、心脏病、牙龈发炎或肿痛等患者排除[2],之后对其均进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进行治疗。

拔牙前对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拍片检查,医师可根据光片对患者患牙的病变情况、位置等进行仔细观察,根据其病症情况制定对应的手术方式。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评价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评价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有效性。

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口腔外科拔牙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针对50例严重并发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干预,分析50例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感染、组织内断针、下颌骨骨折、术后出血、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及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实施针对性治疗干预的有效性高达100%,患者均在治疗后2至7天痊愈。

结论:对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治疗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口腔各项功能的恢复进程。

【关键词】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治疗疗效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善,现阶段人们的饮食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口腔疾病的发生,多数口腔疾病患者需要接受口腔外科门诊的拔牙手术治疗,但在整个拔牙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极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现象的出现,包括较为多发的术后感染、组织内断针、下颌骨骨折、术后出血、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及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等等,影响患者预后效果,不利于患者口腔功能的恢复[2]。

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拔牙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基础和保证。

为了分析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本院针对收治的50例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患者展开了观察及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针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外科拔牙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50例口腔外科拔牙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最大年龄分布在65岁,最小年龄分布在19岁,年龄均值为(40.13±3.56)岁,其中拔除蛀牙的患者12例,拔除智齿的患者16例,拔除牙根生变的患者13例,拔除阻生牙的患者9例。

试论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试论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医学研究 >>196试论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达希其林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医院外科门诊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51例拔牙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并发症类型给予治疗。

结果:51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2-8d均痊愈,且患者满意度为100.00%。

结论:拔牙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应根据并发症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饮食规律的不断变化,口腔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患者产生拔牙需求。

而拔牙患者的增加使得拔牙后的并发症问题逐渐成为拔牙患者管理的重点所在。

由于并发症的存在会影响患者的体验,因此,给予伴严重并发症患者针对性治疗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口腔外科门诊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拔牙后,均出现严重并发症。

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43.1±2.9)岁。

(二)方法参照拔牙患者的并发症类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法:一是牙齿残根进入上颌窦。

本组51例患者中,8例为牙齿残根进入上颌窦。

治疗方法:于局麻条件下,以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上颌窦,清理出残根组织。

术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二是牙周组织血肿。

本组12例患者于拔牙后2-4d出现严重牙周组织血肿。

治疗方法:充分暴露血肿部位,检查血肿形成原因,本组5例患者血肿部位可见2mm以上牙龈撕裂性伤口,立即采用无菌棉签及氯化钠溶液进行清创。

其余患者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嘱患者定期复诊,评估其牙周组织血肿好转状况。

如无明显改善,可改用其他方案或增加抗菌药物剂量。

三是下颌阻生牙进入舌侧间隙。

6例患者拔牙后发生下颌阻生牙进入舌侧间隙。

治疗方法:探查患者口腔内病变状况,确定阻生牙位置。

充分固定患者阻生牙,沿阻生牙进入舌侧间隙方向,将其逆推至牙槽窝内,确保无组织残留后,拔除阻生牙。

关于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于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于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本次研究观察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时对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外科拔牙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90例,采取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并且给予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当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接受治疗时,应当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手段,能够更好地提高治愈率,患者对于治疗满意度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门诊拔牙;口腔外科;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口腔的健康与美观更加重视起来,这也使得口腔行业得到了发展[1-2]。

口腔外科是目前非常基本的手术,而且拔牙术是一门相对简单的手术,但是手术之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处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以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主,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门诊接受拔牙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共包括90例,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

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0例与40例,患者的年龄为17~58岁,平均年龄为(35.68±5.6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区别,P>0.05,无太大差异。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将给予基本的常规处理,包括给予抗生素,输液以及复位等。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对于下颌骨骨折患者,将给予患者复位操作,并且给予患者抗生素达到预防感染的情况,静脉输液以支持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对于术后感染的患者,则需要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由于术后感染将会导致患者的颈部与面部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做好药物过敏实验,选择对于患者来说敏感度较高的抗菌药物;对于下颌阻生牙患者,可以用食指在患者舌侧黏膜外由上至下进行检查,当发现阻生牙后将其固定,缓慢将牙推回牙槽窝内取出;对于牙尖根部进入牙槽神经管的患者,则应当立即停止操作,并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管神经造成损害,治疗结束之后需要给予患者为期一个月的观察与随访;对于注射器针头在牙齿内部断裂的患者则应当立即停止治疗,并且使用X线观察位置,在伤口处使用针灸针缓慢插入,慢慢移动位置,使用血管钳将断针取出;对于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的患者,则应当在确诊之后给予患者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并且在尖牙窝骨面部采用开窗技术,使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20毫升对上颌窦进行冲洗,当发现患者出现炎症的情况,则需要采用上颌窦根治术进行治疗。

口腔外科中的拔牙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口腔外科中的拔牙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口腔外科中的拔牙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外科拔牙中严重并发症各种处理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在该院口腔外科拔牙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45例分别进行针对性处理。

结果:误入舌侧间隙者切开颌下取出;误入上颌窦腔者通尖牙窝骨面开窗后全部吸出;出血者采用止血及抗休克方法治疗,牙齿根尖部分进入槽神经管者停止操作并随访1个月,无不适;注射器针头完全断裂者经X线协助采用针灸针取出,下颌骨骨折者通过复位、固定等措施治疗,感染者通过冲洗创面、抗感染等方式治疗。

结论在口腔外科临床工作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强化医务人员的关注和管理意识,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口腔外科;拔牙;严重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该院口腔外科拔牙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45例作为该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该组的45例患者当中,共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16~55岁,年龄平均(33.9±10.8)岁,按照并发症类型将患者进行分类,其中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15例,33.33%,约占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15例,约占33.33%,术后出血3例,约占6.67%,牙齿根尖部分进入槽神经管3例,约占6.67%,占局麻注射器针头在组织内部完全断裂3例,约占6.67%,下颌骨骨折3例,约占6.67%,术后感染3例,约占6.67%。

所有患者均自愿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不同类型并发症的治疗和处理1.2.1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的治疗和处理当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情况时,医务人员不可慌张失措,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

可以通过食指在舌侧粘膜外采用由下而上的方式逐一扪查,一旦触及阻生牙,需立即对其固定,动作轻柔小心地将其从下到上慢慢推回牙槽窝后取出。

在阻生牙尚未达到牙槽窝前,使用拔牙钳没有任何效果,若强行使用,会造成阻生牙弹回深面。

1.2.2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的治疗和处理患者经过X线检查证实诊断[3],在局麻状态下,在尖牙窝骨面进行开窗处理,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反复冲洗,同时将吸取液体。

50例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

50例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

50例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口腔外科门诊进行拔牙且产生严重并发症的50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对其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合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结果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者9例(18%),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者4例(8%),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者8例(16%),下颌骨骨折者1例(2%),组织内医用器械断裂者2例(4%),术后出血者13例(26%),术后感染者13例(26%)。

对患者严重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及跟踪随访,治愈率达100%。

结论在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并发症是时常发生的,为了减少患者疼痛,提早预防,给予即使的处理措施,提出规范化建议,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外科;拔牙;并发症;治疗措施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的提高,口腔门诊患者量逐年上升。

于口腔外科门诊进行门诊拔牙已广泛应用,相对技术水平也较为成熟,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避免及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本次研究就门诊拔牙并发症,对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自愿在我院口腔外科门诊进行拔牙且产生严重并发症的50例患者,且同意配合研究。

排除不配合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等拔牙禁忌症患者。

26 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分布为 19-36岁,平均年龄27岁。

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者9例(18%),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者4例(8%),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者8例(16%),下颌骨骨折者1例(2%),组织内医用器械断裂者2例(4%),术后出血者13例(26%),术后感染者13例(26%)。

1.2 方法1.2.1 术前应用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有助于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1]。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如X线,特殊情况加拍CT或MRI,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解剖变异,影响手术术式的选择及治疗疗效。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时段:2017.03-2020.03,选择我院接收的110例拔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原因。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2%)明显较对照组(14.55%)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口腔外科拔牙患者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口腔外科;拔牙;并发症;原因;护理措施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提高了对口腔美观的重视程度。

在临床中,拔牙术属于常见的手术,但是易出现诸多比并发症,倘若不及时进行处理,病情加重后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效果显著。

本文择取2017年03月至2020年03月接收的口腔外科拔牙患者,观察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有以下内容。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7年03月至2020年03月接收的口腔外科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11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1例女性,34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值为16岁,年龄最大值为61岁,平均年龄值(45.42±6.14)岁。

观察组:22例女性、33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值为15岁,年龄最大值为62岁,平均年龄值(45.39±6.13)岁。

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1.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相关标准展开基础护理,给予患者健康教育。

观察组开展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治疗期间,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存在诸多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恐惧、害怕等,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因此,需实施心理安抚,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改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应用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的62例门诊拔牙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风险干预引导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将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3.55%)高于对照组(64.5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并发症(术后出血、术后感染、下颌骨骨折、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5.48%),(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采用风险干预引导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拔牙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外科;门诊;并发症;拔牙;依从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和牙齿外观得到关注。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术后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1]。

随着门诊外科拔牙技术的不断提升,发现多数并发症可以通过简单的措施迅速治疗,降低严重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

对于拔牙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口腔健康[2]。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门诊拔牙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风险干预引导治疗),各为31例。

对照组,女性16例、男性15例;年龄19岁~39岁,平均年龄(25.69±2.36)岁。

观察组,女性13例、男性18例;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25.88±2.33)岁。

两组门诊拔牙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告知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观察组,接受风险干预引导治疗,(1)建立风险干预引导治疗小组,完善术前消毒工作,秉承无菌操作理念开展手术。

病案实录之拔牙后遗症

病案实录之拔牙后遗症

病案实录之拔牙后遗症宁女士,30岁,祖籍湖南,现在北京居住。

一年前,突觉智齿疼痛,于是去看牙医,牙医建议拔掉为好,于是听从医生的话,拔掉了智齿。

本以为这样就没事了,没想到的是,从拔牙之日起,突觉腰痛,尿频,总想去厕所,一次又尿不多,少腹坠胀疼痛。

这下可吓坏了,于是来到北京金银潭医院治疗,西医诊断为尿路感染,用头孢治疗了九天。

九天下来,腰痛,尿频症状毫无减轻,反而更频了!这受不了啊,马上又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诊断大同小异,继续消炎…!就这样,一年来,往返于多家正规医院,病情却日益深重,月经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痛经现象。

她的职业是空姐,由于病情,几乎1小时就得去五六次卫生间,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几乎崩溃了!既然看了很多西医无效,死马当活马医吧,看看中医有什么办法?于是几经周折找到了我。

听她诉说完之后,首先看了一下舌苔,舌边尖红,舌中苔薄白,舌根苔白腻,脉象虚数,尺脉沉弱。

尿频尿急,腰冷痛,乏力,心情烦躁,咽喉肿痛,肝郁脾虚,脾肾阳虚之态。

于是第一次开方,疏肝健脾,温补肾阳: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白术,茯苓,泽泻,防风,枳实,白蒺藜,益母草,乌梅,川椒,吴茱萸,巴戟天,鱼腥草,小茴香。

5付,一曰三次。

五天后反馈,可憋住小便了!1小时大概一次了。

她很开心,要求继续吃药。

于是第二次开方,温补肝肾为主,健脾为辅,方用暖肝煎合苓桂术甘汤加益智仁、远志,用黄豆水送服。

稍作加减,连服一个月,尿频,尿急,腰痛,咽痛等一系列的症状全部消失,青春靓丽重新回来了,原来真是一个大美女!最后建议用桂附地黄丸善后,并告诫她少吃生冷水果,牛奶等寒食之物。

这个案例具有很典型的意义,很多体质较弱的人,在拔牙之后,因肾气外泄(中医讲骨为肾之余,牙本身是肾的外在表现),出现肾虚,进而出现一系列的腰骶部及大小便不适的问题。

这时如果明白中医医理,就应该想到要补肾气才行!像上面的病历,如果当时吃上桂附地黄丸等补肾的药也许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这些症状了。

拔牙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原因

拔牙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原因

拔牙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原因
张浚睿;张先
【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15)002
【摘要】本文总结我科从1983~1996年中,院内、外因拔牙造成严重并发症收入院治疗的病例52例,简要分析原因,供临床医生借鉴。

1资料统计1.1术后出血共26例,占病例总数的50.0%。

男18例,女8例。

其中阻生智齿拔除16例,占出血病例数的62%。

发现有血...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张浚睿;张先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北京市东华门铁路医院门诊部【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110.6
【相关文献】
1.拔牙术后严重并发症52例临床分析 [J], 杨金龙
2.腹腔镜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 [J], 赵东;李红春;林楠;李龑杼;陶红光;宗华;秦杰;钱福永
3.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在阻生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J], 刘春芳;
4.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国瑞
5.中龄老年首次胃癌切除术患者入院特征对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J], 刘志宁;万圣云;周连帮;汪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门诊拔牙是各大医院口腔外科治疗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患者拔牙后易出现诸多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因此有相关文献指出,拔牙术后并发症可通过有效治疗手段得到治愈和预防,但少部分严重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还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治疗中出出现中严重并发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5.68±10.24)岁;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10例,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6例,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12例,术后出血16例,下颌骨骨折2例,术后感染14例。

所有患者在拔牙手术治疗前均已签署拔牙同意书。

1.2方法根据并发症类型的不同实施有效针对性的治疗处理方法,具体如下:①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

患者一旦被确认为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后,第一步完成口腔内部的局部麻醉工作,之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措施,包括:采用0.9%Na Cl溶液对患者上颌突进行冲洗、上颌突尖牙窝骨面开窗处理及上颌窦手术根治出现的炎症。

②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医护人员在进行常规检查中,如发现患者下颌阻生牙误入舌侧间隙状况出现,立即停止手中检查中工作,立刻用食指对患者舌侧内部自上而下进行详细检查,如发现阻牙应立刻进行固定,而后将其慢慢退回至牙槽窝内,直至最后去除。

③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

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牙齿根尖进入槽神经管症状之后,立刻密切观察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表现,避免出现血管神经带来神经损伤,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的1个月内进行跟踪随访。

④下颌骨骨折。

及时对下颌骨骨折部位实施有效复位及固定治疗,并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是患者能够恢复原态。

⑤手术部位术后出血。

一小部分患者术后因出血导致较为严重的组织肿胀及局部出血情况,严重的会致使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术后 出血 .
2 3 牙或 牙根落 入腔 隙 .
共3 0例, 占病例总数的5 .%。男性 2 77 0例, 陛 l 女. 0例。其中 阻生智齿拔除 2 例 , O 占出血病例数的 6 6 %。发现有血液系统 6. 7 异常的 5例, 占出血病例数的 1 . 7 6 6 %。
1 2 术后 感染 .
由于 某些 特 殊 部位 的解 剖 结 构 , 类并 发 症 的 发生 也 并非 少 此 见, 而且常 固定在几个好发部位 , 如上颌窦 、下颌管、上下后 磨
牙 周 围组 织 间 隙 等 。
共 1 例, 2 占病 鬯 的 2 %。男陛4 , 陛 8 激 3 例女 例。其 中8 例为阻生 齿拔除 , 占感染宿 勺 67 蟛晴 6 .%。1例 引起间隙感染 , 中3 0 其 例形成I肿。 浓
l 95: 06. 9 1
患者过 去有 无全 身 出血性疾 病 , 拔 牙与手 术后 出血 的病 史 。如果 或 疑有血 液疾 病 , 须作 全面检 查 。这 些患者 多 经局部 处理 和静脉 使 必 用止血 药 、输 血 等处 理后 方 能逐 渐止血 。 2 2 术后 感染 . 拔牙 术后感 染往往 只表现 于局部 牙周 组织 。 引起 间隙感染 、脓
x片确定 右下颌角 骨折。急 诊手术, 按下颌骨折处理、 复位、 固定, 住
院 2 d 出院 。另 1 0后 例是拔牙 l 周后发现咬颌关系错乱 , 检查发现左侧 后牙早接触 , 余牙轻 度开 颌; 左颊部及 颈部软组织淤血 , 下唇麻木 。X 片发现左下颌角骨折。追问病史, 拔牙锤击当时就听见折裂声并立即 出现左颊部肿胀 , 后逐渐波及上颈 部 , 皮下淤血 明显 , 经输液抗感染 , 肿 胀 逐渐消退 。此患者亦收 住院手术治 愈 。下 颌角为骨折 的好发部位 , 多见于拔除低位 阻生第 三磨牙时 , 由于 阻生牙位置较深 , 下颌角 区 使 的骨质比较薄弱或因颌骨已有病理性改变( 如骨髓炎、颌骨囊肿) 等,
在去骨分 牙时 , 去骨太 多, 用力过大等都可发生 下颌 角骨折 。此外 , 在
用三角挺取断根时, 亦可引起骨折。所以, 应正确使用劈冠方法 , 必要
时采 用汽 涡轮手机 去除 阻 力。
参考文献
【】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 科学[ ] 第 3版 . 京 : 1 M . 北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
交 流 园 地
拔 牙 术后严 重并 发症 5 2例临床 分析
杨 金 龙
( 吉林省桦甸市人 民医院口腔科 吉林桦甸 1 2 0 ) 4 0 3
【 要l本 文作 者总 结 了 18 年 至 2 0 年 中因拔 牙造 成 严重 并发 症收入 院治 疗的病 饲 5 倒 , 摘 96 06 2 总结经验教 训 , 临床 医生借 鉴 。 供 【 键词 】拔 牙 关 并发 症 临床 分析 【 图分 类号 】R7 1 中 8 2. 1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l 7 - 7 2 2 0 )0b一0 4 — 1 文 4 0 4 ( 0 8 1 () 1 4 0 6 1 临床 资料
1 3 拔 牙后 牙根 落人腔 隙 .
上颌窦近邻上颌磨牙腭根 ; 下颌第三磨牙牙根有时紧贴下颌管 ; 下颌 舌侧骨板 薄弱 , 软组 织疏 松 , 通咽旁 间 隙、翼颌 间隙 ; 直 上颌结 节骨 质疏松 紧邻 颞下 凹 。当牙 根不慎 掉入 这些 间隙时 , 如未 能及时
取 出往 往 引起继 发 感染 、疼 痛 、伤 口不 愈 等症 状 。 二次手 术 探查
有时难度较大 , 有时需从 1外切 口, 3 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所
以在拔 除这类 牙齿的时候 , 定要熟 悉解剖 , 一 术前拍 X 片 , 到心 中 做 有 数 。掌握 正确 的 操作 方法 , 免暴 力 , 量减 少这 类并 发症的 发 避 尽
生。 ・
共 8例 , 占病 例总 数 的 1 4%。 男 、女各 4例 。牙根 落 入上 5.
的减少 创伤 。5例经会诊 确定为血友 病 , 对此 类患者术 前应 仔细询 问
本组 中 2例 因拔牙造 成下颌骨骨折 的患者 , 均为拔除下颌阻生智
齿 时因锤击劈冠造 成的 。l 例患者在 外院拔除 当时就 出现拔牙创大量 出血不止 , 当即送至本院 。检 查发现患者咬颌关系 5 2. %。牙或 牙根落入翼颌间隙、咽旁 间隙 2例 , 占病例总数的 2 %。牙根落入下颌管 l 5 例。
14 . 下颌 骨骨折
2 4 下颌 骨骨 折 .
共 2例 , 占病 例总 数 的 3 8 , . % 均为 男性 。 2 讨 论 2 1 拔牙 术后 出血 . 本组 3 例患 者为本科近 2 年收治 的拔牙后严重 出血 的患者 。其 0 0 共 同特 点是 : ①术 后反复 出血 , 最长术 后第 8天仍有 继发性 出血 ; ② 出血量 多 ; ③经多次局部 处理效果 不佳 ; ④多伴 有局部 软组织肿 胀或 血肿形成 ; ④患者一般状 况差 , 个别患 者出现轻度 失血 l休克 。3 例 生 0 患者中2 0例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 5例经内科医师会诊明确诊断为 第 8因子缺 乏 、血友病 。 由此可 见 , 手术 创伤 大而未 得到 妥善处 理 和血 液系 统疾病 是造 成拔 牙术 后较 严重 出血 的主要 原 因 , 在通 常 的 埋伏 阻生智齿拔 除过程 中都需经过 翻开组织 瓣 , 锤击劈 牙 , 区域 去除 牙槽 骨等 步骤 , 牙齿拔 除后 骨 创面和 软组 织创 面都大 于普 通矛 拔除 后的 创面 , 所以 术后 继发 性 出血 的机 率 亦远远 超过 普 通 牙的拔 除 。 本组 大多 数患 者 发现 有牙 龈撕 裂及 骨 板骨 折等 现 象 , 重新 清创 、 经 复位 、填塞 、缝 合后 止血 成功 。所 以 , 阻生 齿的拔 除 中应尽 可能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