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汽车兵眼中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蹩脚”事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汽车兵眼中的对越⾃卫反击战的“蹩脚”事例
⼀个汽车兵眼中的对越⾃卫反击战的“蹩脚”事例
原⽂题⽬:中越边境⾃卫还击战警⽰录
即将参加实战的军⼈必读。

阅读此⽂,汲取我们参战的深刻教训,最⼤限度地避免⼤约⼀周时间进⼊战场状态的适应期,4个兵可变为5个兵,4个连可变为5个连。

否则,在⼀周调整适应期内,4个兵折损成3个兵,4个连折损成3个连(以我们司机班为例,8台车⼈为折损2台,以此为参照)。

在损失后的3个与可变后的5个之间相差2个,假如以4为基数,消除了⼀周的适应期,可增加五成的战⽃⼒。

据此推
理,4个兵⼜可变为6个兵,4个连⼜可变为6个连。

[警⽰1.消除⼼理适应期可添五成战⽃⼒。

]由此⾜见消除参战适应期之万分重要。

牺牲多少⽣命,损失多少装备,换此深刻教训,万万不可忘记。

70年代末,当时的越南黎笋集团,悍然破坏由越共胡志明主席亲⼿培植起来的,兄弟般的中越关系,频频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毁我村舍,炸我边民,驱我华侨。

在忍⽆可忍的情势下,中国⼈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奉命从1979年2⽉17⽇开始,进⾏了⼤规模的⾃卫还击作战。

[警⽰2.为什么只使⽤陆军,采⽤⼈海战术,造成不少伤亡﹖]那时,我在五⼗四军⼀六⼆师直属某分队某连司机班当战⼠。

我作为汽车兵,亲历了这场战⽕。


那时,涉世未深,处事懵懂,整天被单调枯燥的军营⽣活,紧箍得有些腻烦。

[警⽰3.⽂化⽣活要丰富,学知识氛围要浓厚,不然拴不住⼈⼼。

]⼀听说要打仗,⼼想:这下可以转悠⼏个省,甚⾄还能出国⾛⼀遭,多新鲜的事啊!此时,⼼⾥还是有美感的。

战前动员开始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各级⾸长的动员讲话中,都提到这样⼀件事:真对越军的频繁挑衅⾏为,⼀位将军怒拍桌⼦—— “不打这⼀仗,就出不了这⼝⽓!”我也被这位将军的冲天⼤怒所感染,⼜因我平时爱读、爱抄报纸,所以,我写的决⼼书、请战书,最⽣动最有味道。

[警⽰4.决⼼书和请战书,内务和队列,是绿叶,只有结出能实战的果⼦后,绿叶才有价值。

]我们连的⼀位⼲部看后,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这是我的⽂笔,第⼀次得到别⼈的称赞。

战前动员时,连⾥⼀再强调,个⼈的贵重物品,可以寄回家。

但决不允许,在给家⼈写信时,透露出要出征打仗的信息。

[警⽰5.必须封闭每⼀个泄露信息的渠道。

2⽉17⽇总攻的情报,越南竟通过⽇本获取。

]当时,我把⾝上仅有的从每⽉6元津贴中节省下来的50元钱,寄给了远在乡下的母亲。

连⾥的准备更是繁忙。

我们汽车兵,把本属于某军区的车牌号,更变为某边防军区的车牌号。

连⾥把⼏⼗头⽣猪,⼤⼤⼩⼩⼀齐宰光,所有的猪⾁,都⽤柴⽕熏烧,以防腐烂。

在后来战场上吃到这些⾁时,烟熏味⼗分明显。

万事具备后,部队奉命出征了。

我们汽车兵把汽车和拖挂的⽕炮,⼀起固定在⽕车平板上,⽤三⾓⽊死死卡紧汽车和⽕炮的轮胎。

每台车上的军绿⾊长扁形⽔桶都储满了⽔,以备急⽤。

按照规定,驾驶员可以坐在汽车驾驶室⾥看车,其余⼈员⼀律坐“闷罐”(货车)车厢。

[警⽰6.车厢内战⼠们解⼿时,⽤蓆⼦围住⼀个盛有灰⼟的洗脸盆⽅便,⼗分简陋,必须改进。

]我暗暗欣喜,⾃⼰还能看⼭看⽔。

我把匣盒形的外⾯罩着⿊⽪套⼦的收⾳机挂在车窗边,听着优美的歌曲,在“铿锵、铿锵”有节奏的车轮旋律中从河南安阳出发,不分昼夜地向前线疾驶。

军列接近边境线,当平⽣第⼀次看到,迎⾯驶来的军列上,载有⾝上裹着雪⽩纱布的众多伤兵时,⼼头骤然⼀顿:“啊,这就是被枪弹击中的伤兵?”此时,观赏⼤好河⼭的愉悦顷然消失。

在五天四夜的⾏驶中,不知换了多少回机车车头,每⼀次更换后,列车都像新⼿开汽车起步时,离合器和油门配合不好⼀样。

随着⼀阵“哐—哐、哐、哐”的撞击声,把军列抖得⼀颠⼀冲的。

当时我想:这机车师傅怎么不会起步呢?结果军列到达终点站——⼴西凭祥⽕车站时,⼤多数车辆固定轮胎的三⾓⽊都被冲颠得松开了。

[警⽰7.鉄路军代表⼲什么去啦,为什么不及时和铁路⽅⾯协调?我们固定的车辆⽕炮跑⼀万公⾥也没问题,但经不住这样象拉煤炭、拉猪⽜⼀样的猛冲,结果不出两千公⾥就不⾏了。

要知道这是神圣的去打仗,去流⾎的军列啊!]幸好到了⽬的地,如果再继续⾏进,汽车很可能会从列车上掉下来。

快到前线时,不但三⾓⽊被冲得松开了,⽊制的⽕车平板,也差点着了⽕。

由于⽕车车轮上的⼀对刹车⽚,在⾏进中没有完全松开,长时间摩擦轮毂喷射出的⽕星铁屑,溅向⽕车平板,导致车轮上部的⽊制平板被烧着。

[警⽰8.在⽊制平板⽕车上要注意防⽕。

]幸好有事先准备的⽔桶,要不然很可能会发⽣⽕灾。

到达边境线后,我们的第⼀感觉是热。

2⽉份,在北⽅冷得穿棉⾐,⽽在这⾥却是另⼀种天地。

我们感觉⽩天蒸热得浑⾝⽆⼒⽓,⾃⼰感叹:“还打什么仗啊,光热都受不了啦。

”[警⽰9.要经常组织跨区域演习训练,以适应各类⽓候环境。

]⽽奇怪的是晚上冷,睡觉得盖棉⼤⾐。

⼀天中午,我和炊事班⼏个年轻的战友,在距敌⽅⼀河之隔的对岸做野炊准备。

刚⽀好锅,⼀位副师长快步⾛过来,指令到:“赶快做饭,⼀会⼉敌机会来轰炸!”“轰炸”是什么后果?我们⼼⾥甚感忐忑。

做好饭后,我们狼吞虎咽,刚吃⼏⼝,只
听“轰隆隆”⼀阵巨响,我们⼏个战友被震吓得碗筷⼀扔,趴在地上。

后来才知道,那是我⽅的炮群在距河边不远的丛林⾥发出
的吼叫。

2⽉17⽇凌晨全线总攻开始。

那天幸好我在站岗,⽬睹了这壮观的⼀幕。

千百门⽕炮⼀起怒吼,炮弹穿梭着像⼀丝丝红线⼀样,织满了整个天空,把黎明前的夜⾊染成⼀⽚红光。

总攻开始以后,⼀六⼆师作为⼴西战区的预备队,在凉⼭和⾼平两个战区之间往来运动。

⼀个圆⽉⾼悬的夜晚,在向凉⼭进发的途中,我看见⼀个⼭洼⾥有⼀⽚⽔光,⼼想:“⼏天没洗脸了,下去清醒⼀下。

”我就急忙跑下去,捧起⽔就往脸上抹,洗罢脸后,脸上的腥臭⽓味⼏天都没有下去。

原来,这滩⽔是牦⽜平时洗澡⽤的⽣满细细⼩⾍的浑浊的黄泥⽔。

[警⽰10.处在裸露的⼟⼭⼟岗地带的坑塘⽔,⼤多是不能使⽤的浑泥⽔。

]因晚上有⽉光映照,只看到亮光,⽽看不到浑⽔。

在机动开进中,我们把车辆⽤长满绿叶的树枝伪装起来,成百上千辆军车组成的车队在⼭间野地呼啸⽽过,真是威风凛凛,军威浩荡。

此时,总攻开始后的⼀线鏖战正酣。

18⽇夜间,我们在⽔⼝关宿营时,⼀位中等个头,⾝背步枪正在值勤的民兵排长,向我们讲述17⽇早上⼀线部队撕⼝⼦的景状﹕“我军炮⽕猛轰时,越军即刻逃进⼭洞⾥,伤亡有限。

等炮⽕⼀停,我军步兵开始集团冲锋时,越军⼀下⼦从⼭洞⾥冒出来,向我们猛烈射击,伤亡较⼤,[警⽰11.战时,应成⽴⼀个蓝军司令部,针对你的部署进⾏逆向反部署,知⼰知彼,把红蓝两个⽅案汇合在⼀起,才是⼀个较完备的作战部署。

]连民兵都牺牲不少,活着的民兵都是滚着下来的。

”(当时⼴西全区停⼯停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青壮年,都作为民兵配属⼀线部队,抬单架﹑送弹药。

)我们听后,才知什么叫战争,什么叫战场。


总攻开始后的第3天,即2⽉19⽇下午,我们在两个战区之往来飘忽运动时接到上级命令,⽕速开进⾼平战区。

这⼀下,可真是要进⼊战区了。

当时我们想,⼀越过中越边境线⼏个⽉时间别想再回来;说不定,也永远回不来了。

车队驶过龙州⽔⼝关⼤桥,在向越南⾼平⽅向开进的公路上,往前,看到公路军车疾驶,扬起的浓雾⼀样的尘烟;往下,看到路⾯上凸凹不平的累累弹坑;往远,看到野地上堆放的⼀辆辆被⽕箭筒击中燃烧后,只剩下⿊⾊钢架的汽车。

[警⽰12.⼲部们为了避免年轻的司机怯怵,安慰我们说,这是咱⾃⼰烧坏的。

其实,没经过实战砺练,安慰也不起作⽤。

]此时,整个神经绷得紧紧的,连呼吸都感到急促。

在整个⾃卫还击作战期间,开进和休整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界限,每时每刻都处在紧急的氛围中。

以⾄于我们没有刷过⼀次碗,吃完饭⽤纸⼀擦就塞进挎包;[警⽰13.战场上没有条件洗碗筷,应配消毒性的搽纸和袋⼦。

]没有睡过⼀次囫囵觉,被包挂在车窗两边从来没有解开过。

因不能睡眠,眼熬得通红。

极度的疲惫,反⽽校正好了我在安阳营房整夜睡不着的失眠症。

那时候,只要车⼀停,上下眼⽪⼀合,即刻就会⼊睡。

⼀次⼩睡醒来,⼤吃⼀惊:前⾯的车队不知什么时候开⾛了。

顿时,慌了⼿脚,驾着车⽤⼒把油门踏板压到底猛追。

我醒后,也顾不得叫喊后边的司机,后边的司机,也不知道啥时醒来后,也在⼀窝蜂的追赶车队。

如果赶不上部队,误⼊越军阵地,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部队规定的⽅向标志是,⼀左⼆右三向前,⽤旗帜、树枝、⽯块⼉、数字标⽰都⾏。

但由于各参战部队,分别使⽤什么样的标志物,也没有事先说清楚。

[警⽰14.每个分队使⽤什么标志物,不能光⼲部知道,每⼀个⼠兵也必须知晓。

]所以看到岔路⼝的标志,也⽆法确定前进⽅向。

只得凭感觉,选择宽⼀些,车辙多的道路⾏驶。

正在飞速追赶中,突然遇到⼀⼤群鸭⼦在公路上“嘎嘎”叫着奔跑。

此刻,我只得猛命地咬着⽛冲着鸭群飞驶⽽过。

追上部队后,连长警⽰我:“你拉着全连的给养,别的车掉队了,你的车千万不能掉队啊!”
⼀个漆⿊的夜晚,我们在距越军⼀河之隔的⼀⽚⼭坳⽥地上布置完毕后,极度的疲惫使全连⼀百多⼈竟倒头⼊睡,连通讯员都睡着了。

唯⼀不能睡、不敢睡的,我们可爱的连长,望着⿊沉沉夜⾊⾥⼤睡的战⼠,顿时急得眼泪横流﹕“天哪!刚才听说兄弟部队⼀个在夜暗⾥,靠着⼤树站岗的哨兵,被偷摸上来的越南特⼯⽤⼤⼑砍去了脑袋。

此时我们连岗哨还未来得及布置,若敌⼈摸上来可咋办啊!”[警⽰15.在⼈⼈极度疲惫的战场上,必须专门安排若⼲⼈轮换睡觉,以确保值勤的需要。

]万幸的是,当夜敌⼈没有“光顾”我们的阵地。

在整个战区我们所要经过的绵延崎岖的⼭路两旁,敌⽅分布在⼭崖,沟边,草丛,树林的单兵或多⼈的⽕⼒点,随时向我们开进的部队袭击。

我们在复和县的⼀条河畔受阻时,越军在⾼⼭半腰中设⽴的⼀个⼭洞⽕⼒点,向我们受阻的车队疯狂扫射。

由于⼭势太陡攀不上去,我军就⽤⼤炮直轰⼭洞⼝。

只看到⼤炮稍⼀间歇,⼀群敌⼈就迅疾搬动⽯块重新垒好洞⼝前的阵地,架起机枪就向我们扫射。

[警⽰16.能不能研制穿洞炮弹,⼀炮解决之。

]“哒哒哒”⼀梭⼦下来,我车旁边的⼏个步兵战友当场被击伤,脖颈和胸部鲜⾎直流。

在后来的开进中,针对敌⼈隐蔽⽕⼒点,专门封锁公路,专打车队,专打司机驾驶位置的特点,我们在车头顶上架起了机枪,并安排两三个⼿拿冲锋枪的战⼠趴在车厢前头,随时迎敌。

紧张的⽓氛,使我们驾驶员在强⾏通过⽕⼒点时,端着⽅向盘的双⼿时不时就发⽣颤抖。

从和平时期的军营环境、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中,⼀下⼦跌⼊瞬间发⽣⽣死转换的战场,很多⼠兵不适应这急促的⼼理转变。

正常的头脑发懵,正常的⼼理打乱,造成优良的技能、战术难以正常发挥出来。

[警⽰17.汽车兵、坦克兵,没有进⼊状态
会翻车掉沟,其他兵种如驾驶飞机、控制导弹的⼈员,若出现这种状况,后果可想⽽知。

]
战场上⼭路狭险曲弯,夜间⾏进⼜不准开⼤灯,只许开微亮的⼩灯。

导致⼤量因操作失误⽽翻车、掉沟的事故发⽣。

亲眼看到很多坦克、汽车,斜躺在路边深沟⾥,仰卧在⼭涧深壑中,失去战⽃⼒。

战场上所有枪⽀都打开了保险,因慌乱发⽣枪⾛⽕的事故,也是甚多。

[警⽰18.那时从未有,在压上实弹,打开保险的情况下⽣活训练的经历。

可研制⼀种光发⾳,不会爆炸的⼦弹作打开保险训练。

]
⼀天夜⾥,某连五班的全班战⼠在越南⾼平市郊的阵地上,围坐在⼀起开班务会。

突然⼀阵炸响,⼀位战友的枪⾛⽕,击中了对⾯⼀位战友腰上挂着的⼿榴弹。

这位战友当场牺牲。

另外,紧挨着他的两个战友,也⾝负重伤。

如果不是当天晚上⼤家都⾝裹棉⼤⾐,伤亡会更⼤。

事后我们⾸长向师部报告说,是遭遇了越军特⼯的偷袭。

当时我想:“战场上也能说瞎话吗?”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给牺牲的战友申报烈⼠。

战后,这位牺牲战友的妹妹⼜替补他参了军。

在越南复和县遭遇袭击时,某连⼆班⼀名⼤个⼦战⼠⽤架在汽车驾驶室顶部的机枪,向越军⽕⼒点还击。

上级已命令停⽌射击,这位战友慌乱中,忘记了松开扣着扳机的双⼿,随着机枪从⾼到低平放下来,⼦弹“乒乒乓乓”地打在前车汽车驾驶室的顶部,驾驶室被击穿⼏个洞,幸好没伤着⼈。

⼀天晚上,我们⼀位⾸长到师部开会,途径某步兵团阵地时,因每天⼝令的变换没有及时对接⼀致,步兵战友的岗哨,不由分说地将他扣下,并送往团部。

这位⾸长向他们说明⾃⼰的⾝份和事由后,还是不放⼈。

后来他们向师⾥打电话问询得到证实后,才放了⼈。

[警⽰19.阵地与阵地之间的岗哨要及时沟通和联系,确保我⽅⼈员⾃由⾏动。

]此事,让这位⾸长⼗分⽓恼。

⼀位团级⾸长在解⼿时,发现⾝边的草丛下藏着⼀个随时准备打伏击的越南兵,他即刻就把这个越兵俘虏了起来。

我们连⼀个⼲部也套⽤这位⾸长的做法,在组织搜⼭时,慌忙对着⼀块长满⽑茸茸绿草的⼤⽯头,猛喊:“诺布松空叶!诺布松空叶!”(越南语:缴枪不杀)喊了⼀阵⼦,没见动静。

战⼠们逼近⼀看,原来是⼀块实实在在的⼤⽯头。

[警⽰20.对每⼀相似物观察仔细再处置,不可杯⼸蛇影。

]
在战役的最初阶段,师某步兵团的⼀位营级⼲部,带领部队开进⾄⼀处三⾯环⼭的稻⽥时,遭敌⼀个加强排的伏击。

⾯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这位⼲部惊慌失措,⾃认为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带着⼏个战⼠撤出了战场。

⾸长是部队的灵魂,由于“灵魂出窍”,结果造成伤亡101⼈的重⼤损失。

后来,这位营级⼲部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

[警⽰21.⼲部没有进⼊状态危害更⼤。

]
当时,我们议论到此事,突发奇想:是不是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再设置⼀个科⽬---遭敌伏击时,怎样迅速突围,反败为胜。

[警⽰22.专门进⾏反突围训练。

]
当时部队从东北调来⼤量油脂性的⾁罐头,很多⼠兵⼀吃就闹肚⼦。

我们连的⼀个战⼠,夜间在草丛⾥拉肚⼦拉得连话都不想说。

我们司机班副班长站岗时,发现草丛⾥有动静,忙喊⼝令。

此时,他也顾不上回应。

紧急中,这位副班长赶紧⽤⼿指压紧扳机就要开枪。

在这千钧⼀发的当⼝,这位战友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是我啊!”副班长⽓得⼤声喊道:“好你个---你差点被我打倒,你咋不回⼝令啊!”[警⽰23.⽣病时咬着⽛也要回⼝令,绝不可把战场当⼉戏。

]
某连司机班和我⼀起⼊伍的⼀位⽼乡,在刚进战区时的夜间开进中,⼀慌神,就将主车连着拖挂的⽕炮⼀下⼦翻进了⼭沟。

后因炮管撑住了⼭坡,使主车和⽕炮没有坠⼊深壑之中。

发⽣事故后,连⾥让炮班的战⼠留下看护车辆,⼤家谁都不愿意留下。

异国天⿊的战场,留下来,就像是往⽼虎嘴⾥扔。

[警⽰24.我可爱的⽼乡⼀个错乱的驾驶操作,差⼀点导致⼀个炮班的报销。

因时间短,敌⼈还没有发现。

]后来连⾥下死命令,才安排好守卫的战⼠。

某连司机班有⼀位平时,最聪明最机灵的战友,反⽽在战场上像换了⼀个⼈似地。

在⼀次从⼭间阵地上紧急疏散时,这位战友从车旁的“猫⽿洞”⾥仓忙跳出,慌乱中扣动了⼿中冲锋枪的扳机,随着⼀阵“啪啪”声,他竟⽤⾃⼰的冲锋枪,击穿了“猫⽿洞”前⾃⼰汽车的发动机,缸体上当即被击穿⼏个洞。

后来连长调⽤修理所的拖车把打坏的汽车拖⾛,才得以疏散。

刚上战场,就捅出这么⼤的娄⼦。

这位战友的⼼理上⼀下⼦蒙上重重的阴云,⼼绪开始紊乱。

夜间修完车⽤汽油洗⼿时,他⼜在慌忙中把装有汽油的油管猛提,汽油⼀下⼦“蹿”到马灯上,燃起了⼀⽚⼤⽕。

⼏个正在⽤汽油洗⼿的战友,双⼿烧得⿎起了⼤泡。

[警⽰25.千万记住这是点着⽕的马灯,不是营房⾥的电灯泡。

]使得临时给他帮忙修车的我的驾驶副⼿,也不得不离开我,回到后⽅野战医院医治。

再⼀再⼆的犯懵闯祸,使这位战友的⼼理完全失控。

在向纵深开进途中,他被脑海中突然产⽣的幻觉所惊吓,很宽的⼤路,竟开着拖有⽕炮的汽车,神使⿁差地,⼀下⼦往路边沟⾥栽去。

这位战友平时与战时⾏为反差极⼤的现象,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参战⼠兵⼼态极不适应的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