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6月考试《土木工程施工(一)X》线上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一)X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A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 4 页)
1、当采用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自卸汽车的载重量宜为每斗土重的 B 倍。
A. 2~3
B. 3~5
C. 5~7
D. 4~6
2、硬塑、可塑黏土直壁开挖允许深度为 B 米。
A. 1.25
B. 1.5
C. 1.0
D. 2.0
3、振动压实法多用于 B 。
A. 黏性土
B. 非黏性土
C. 黏性土及非黏性土
D.以上都不对
4. 软土地区预制桩打桩施工,不宜选择下列B 桩锤.
A.落锤
B.柴油锤
C.蒸汽锤
D.液压锤
5.砖砌体的外墙转角处留槎要求是 B 。
A.留直槎
B.留斜槎
C. 留直槎或留斜槎
D. 留直槎加密拉结筋
6.砖墙砌体斜槎,墙高为H,斜槎长度应为 B 。
A.H
B.2/3H
C. 1/2H
D. 1/3H
7.预应力水平粗钢筋接长,应选用 A 焊接方法。
A.对焊
B. 点焊
C. 电渣压力焊
D.气压焊
8.钢筋骨架或钢筋网交叉钢筋的连接应采用 B 焊接方法。
A.对焊
B. 点焊
C. 电渣压力焊
D.气压焊
9.柱模板系统中柱箍的作用是 C 。
A. 防止柱的倾倒
B. 防止漏浆
C. 防止胀模
D. 防止柱的偏斜
10.大体积混凝土,通常采用何种振捣方式 D 。
A.无特殊要求
B.外部振捣
C.平板振动器与振捣棒结合
D.插入式振捣器
11干硬性混凝土宜选用 B 进行搅拌。
A.大功率搅拌机
B.强制式搅拌机
C.自落式搅拌机
D.滚筒式搅拌机
12.厚大钢筋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 B ℃。
A 20 ;
B 25;
C 30;
D 10
13.水下混凝土浇筑常采用 B 法。
A. 蓄热
B. 导管
C. 沉管
D. 分层
14.混凝土长距离水平运输宜采用 C 。
A.自卸汽车
B. 翻斗车
C.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D. 混凝土泵
15.选择自行杆式起重机吊装屋面板,应首先验算D。
A、起重半径
B、起重高度
C、起重量
D、起重臂长
16.屋架在起吊过程中吊索保持与水平面夹角大于B度。
A、30
B、45
C、60
D、50
17大跨度屋架起吊,采用横吊梁的目的是B。
A、增加绑扎点数
B、减小索具高度,进而减小起重高度
C、确保起吊水平度
D、减小起重量
18、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梁、板一般应同时浇注。
但当梁高大于 B 时,为了施工方便,也可单独浇筑梁的混凝土
A.0.5m
B.1.0m
C.1.2m
D.2m
19、哪个不是流水施工必备的条件 D 。
A. 若干个独立的施工对象
B. 若干个施工过程
C. 专业化分工
D. 施工对象必须能流动
20.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应首先 A 。
A.确定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
B.确定搅拌站、加工棚、材料、构件、半成品的堆场及仓库的位置
C.运输道路
D.行政、生活、福利用临时设施的位置
二、问答题(45分)
1、简述套管成孔灌注桩缩颈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0分)。
答:饱和淤泥质土、拔管过快或混凝土流动性差,混凝土量少,混凝土出管扩散性差,空隙水压力大,挤向新混凝土导致桩截面缩小。
措施,连续浇筑,管内混凝土2米以上,控制拔管速度。
2、简述砖墙砌筑质量要求(5分)
答:横平竖、,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牢固。
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5分)
答:1.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2.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
混凝土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6.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
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
但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4、流沙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0分)
答:内因:取决于土的性质,当土的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沙现象。
因此,流沙现象极易发生在细沙、粉沙和亚粘土中,但是否发生流沙现象,还取决于一定的外因条件。
外因:是地下水在图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渗流力)的大小。
危害: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基础就会跟着砂层一起流动,发生位移,这样地基础的持力层就会发生变化,这对建筑物来说是十分有害的,也是绝对不允许有这种现象发生的。
5、简述后张法施工过程(7分)
答:首先张拉预应力筋因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泥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放张预应力筋,借助预应力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力,在预应力筋弹性回缩时,使混泥土产生预应力。
6、简述顶推法施工特点及应用条件(8分)
答: (1)顶推法可以使用简单的设备建造长、大桥梁等,施工费用低,施工中平稳、无噪声;可在水深、山谷和高桥墩上采用,也可以在曲率相同的弯桥和坡桥上使用。
机具设备简单轻巧,无需大型起吊设备,模具也可重复使用。
(2)主梁分段预制,连续作业,结构整体性好;由于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所以,施工节段的长度一般可取用10~20 m。
节省施工用地,工厂化的制作模式,便于管理保证构件质量。
(3)桥梁节段施工固定在一个场地预制,便于施工管理、改善施工条件,避免高空作业。
同时,模板、设备可多次周转使用,在正常情况下,节段的预制周期为7~10天。
模板可周转使用,节约资金。
节约劳动力,安全系数较高。
(4)施工过程中不中断交通或通航。
(5)顶推施工时,梁的受力状态变化很大,施工阶段梁的受力状态与营运时期的受力状态差别较大,因此,在梁截面设计和布索时要同时满足施工与营运的要求,由此而造成用钢量较高;在施工时也可采取加设临时墩、设置前导梁和其它措施,以减小施工内力。
适应于截面梁、连续梁、结合梁(桥面板)、简支梁、拱桥(桥面纵梁,斜拉桥(主梁))等结构。
(6)顶推法宜在等截面梁上使用,当桥梁跨径过大时,选用等截面梁会造成材料用量的不经济,也增加施工难度。
(7)顶推施工过程中由于截面正、负弯矩的交替变化,因此需要较多的临时墩位,主体结构工程的工程量也因此较大。
(8)受到顶推悬臂弯矩的影响限制,顶推跨径大于70~80m时不经济。
(9)顶推过程中的反复应力,使得桥梁梁高取值加大,临时束多,张拉工序繁琐复杂。
(10)随着桥的长度的不断加长,施工进度变得缓慢,施工工期也随之变长。
三、概念题(15分)
1、最终可松性系数
土经回填压实后体积与与土自然状态下体积之比。
2、脚手架
砌筑过程中堆放材料和工人进行操作的临时设施。
3、冷拔
将φ6~φ8的Ⅰ级光面钢筋在常温下强力拉拔使其通过特制的钨合金拔丝模孔,钢筋轴向拉伸径向压缩,使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其抗拉强度提高50%~90%,塑性降低硬度提高。
4、施工缝
新浇筑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是混凝土的薄弱环节。
2、流水步距
指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先后进入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
四、计算题(20分)
1、某建筑物有独立柱基础10个,每个基础的基坑挖深为3m,基坑底面积为1.2m×1.2m,基坑边坡坡度1:0.5。
基坑总挖方量为多少立方米?(10分)
答: S1=1.2×1.2=1.44 m2
S2=(1.2+3×0.5×2)×(1.2+3×0.5×2)=17.64 m2
S0=(1.2+1.5×0.5×2)×(1.2+1.5×0.5×2)=7.29 m2
v=(S1+4S0+S2)/6×H=(1.44+4×7.29+17.64)/6×3=24.12 m3
V=10×v=24.12×10=241.2
2、设混凝土W/C=0.55,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275kg:710kg:1290kg(每m3混凝土含量),测得工地砂含水率为2%,石子含水率为2%,试计算施工配合比.若搅拌机的出料容量为0.5立方米,求每次搅拌投料量.( 10分)
答:施工配合比:C:S:G=1:X(1+Wx):Y(1+WY) =275:710(1+2%):1290(1+2%)=275:724.2:1315.8
每拌投料量:
C:275×0.5=137.5 (Kg)
S:724.2×0.5=362.1 (Kg)
G:1315.8×0.5=657.9(Kg)
W:137.5×0.55-710×0.5×2%-1290×0.5×2%=55.6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