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葱油饼再美味,毕竟是家常食品,在“我”心中却“位居四绝榜首”;一部刻印粗拙的《山海经》,在鲁迅笔下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一定有某种原因让这饼、这书变得如此特别。

请先提炼其共同原因,再以本文和《阿长与<山海经〉》为例阐述。

【答案】
85.B
86.严教授提问刁钻,为我获得“A”做铺垫,表现了他对门人弟子的热情;这也展示了他学问渊博,与他的“三绝”呼应,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学、对学问的热情;这为后文的两次叮嘱、更改电邮签名做铺垫,表现了他对祖国故里的热情。

87.D
88.因为这些物品都表达了在特定的情境下特殊的情意。

葱油饼是“我”小时候物质匮乏时“最心爱的美食”,寄托了同为海外游子的“我”和严教授对亲人、对故土的眷念。

《山海经》是在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时,长妈妈为“我”买来的,这本书饱含了长妈妈对“我”质朴的关怀。

【解析】
8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首先通读全文,紧抓题干关键词“葱油饼具体做法”,确定答题区域。

十七年前在严教授家吃葱油饼,交谈时严教授说“我十多岁时一放学就到店里帮忙,是家传的手艺”这是回忆严教授做葱油饼的手艺的来历。

“他颇自得地笑起来,耐心向她传授烙饼的窍门”“怎样制作油面,怎样三翻六转,指画口授,不厌其详”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严教授在传授妻子做葱油饼的具体方法。

具体时间点出现在上一段:“直到七年前,我和妻子从纽约去看
严教授”。

故选B。

86.本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

“他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对葱油饼如是,对学问如是,对门人弟子如是,对祖国故里亦如是。

”总括严教授是一个热情的人。

严教授课堂上提问刁钻,目的是对学生要求严格,使得“我在他门下如履薄冰,不敢稍有懈怠”最终结业成绩获得“A”,严教授提问刁钻,为我转变学习态度、获得“A”做了铺垫,表现了他对门人弟子的热情;“学识渊博,经史子集、汉唐名家,莎士比亚、左拉歌德,杂书小说、野叟村言,他都广泛涉猎”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学、对学问的热情;“人在海外,这就是你和祖国血脉相连的脐带”这为后文的两次叮嘱、更改电邮签名做铺垫,表现了他对祖国故里的热情。

87.A.第一次提到严教授的目光在第五段:“清澈的目光透看世事洞明的智慧”;
B.第二次提到严教授的目光在第十八段:“他清澈的目光满是温暖”;
C.第三次提到严教授的目光在第二十三段:“他清澈的目光中装满了殷切的叮嘱”;
故选D。

88.本题考查概述、阐述分析能力。

这些物品虽然普通,但表达的是特定的情境下特殊的情意。

本文中,葱油饼是“我”小时候物质匮乏时“最心爱的美食”,让“我”在难熬的日子感受到快乐;在“我”留学之初迷惘、孤独时,严教授的葱油饼让“我”感受到父亲般的温暖;同时,有关葱油饼的回忆都是在故乡与家人一起的情境下,所以葱油饼还寄托了同为海外游子的“我”和严教授对亲人、对故土的眷念。

《阿长与<山海经>》中,《山海经》是在“我”非常渴望得到而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时,由粗鄙、没文化、连书名都说不清的保姆长妈妈
为“我”买来的,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饱含了长妈妈对“我”质朴的关怀。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纸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节选自鲁迅《阿长与山海经》)89.第⑧段中“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在文中指什么?作者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0.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⑥段画线的句子。

9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的形象有什么关系?
请联系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89.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尊敬。

90.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阿长对“我”极其疼爱,表现了她的善良、朴实。

91.侧面烘托(侧面描写)文中写到“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
回事”,后来,她竟然帮我买到我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对“我”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侧面表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

【解析】
89.第一问,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题干要求阅读第⑧段,很容易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第二问,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我”喜欢《山海经》,别人都没办法给“我”,但长妈妈却重视这件事,将这件事记在心上,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不知费尽多少心血才为“我”买到一本,所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由衷的感激和敬意。

90.考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等。

划线句子“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中“穿着新的蓝布衫”“递”“高兴地说道”可知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一……就……”表示长妈妈急于将书交给鲁迅的心情,她自己也想分享一下鲁迅得书的快乐。

写出阿长对“我”的关爱,表现了她的善良、朴实。

91.考查对侧面描写及作用的理解。

运用对比,用祖叔和其他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行为与阿长一直把“我”的事放在心上,最后终于给“我”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形成鲜明地对比,侧面衬托出了阿长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

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选段二
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