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老年人谈谈腰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的治疗,俩种方法最常见

椎管狭窄的治疗,俩种方法最常见椎管狭窄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治疗这一疾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是手术治疗,平时也要做好饮食保健,饮食需清淡,不要吃油腻的食物,要有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预防椎管狭窄。
★一、治疗方法
椎管狭窄不外乎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
一般发育性椎管狭窄、椎间盘软性突出、椎管狭窄未达到手术程度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
椎管骨性狭窄、急性外伤、椎管狭窄一半以上症状达到手术程度,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饮食保健
1、颈椎病以中老年为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厚味之品。
2、视力模糊、流泪者,宜多食含钙、硒、锌类食物。
如豆制品,动物肝、蛋鱼、蘑菇、芦笋、胡萝卜、伴高血压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带、木耳、大蒜、芹菜、地瓜、冬瓜、绿豆。
3、颈椎病肝肾不足,长服枸杞,菊花平肝明目,芝麻、桂圆、滋阴补肾,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三、预防护理
方法1:
平时要多注意合理的劳动姿势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搬抬重物时,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重物紧压身体后,方能用力起立和迈步。
当在背或扛重物时,胸稍前弯,髋膝稍屈,迈步稳,步
子不宜大。
睡觉时时,头颈部要自然中立位,双髋双膝稍屈,并避免机体受风着凉受潮。
方法2:
坐立、或伏案工作不要太久,应该避免因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所带来的软组织疲劳,剧烈运动前,注意准备活动及保护。
方法3:
对于使用腰部劳动强度大的职业,要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
预防椎管狭窄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宜坐位或低头过久等等。
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开始,养成良好的姿势来预防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治疗知多少?

腰椎管狭窄治疗知多少?作者:徐利民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33-02腰椎管狭窄主要症状表现为腿痛和腰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治愈疾病。
伴随手术治疗的普遍运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在此过程中,手术治疗的难度也逐渐增大,减压加融合在其中得到了有效运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脊柱畸形与失稳的发展概率,但是,临床并没有数据表明该方式更优于单纯的减压治疗。
虽然,我国减压加融合手术数量逐年增长,甚至高于单纯减压术,但是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该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意义不大,由此可见,该方法并非最佳措施,其运用并未获得更好的疗效,临床认为并非是必要性的治疗方式。
1 非手术治疗针对症状轻微、拒绝手术治疗、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硬膜外注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法。
非手术治疗无法清除纤维结构增生、椎管内骨,但是,部分患者能够通过注射维生素以及合理的休息达到缓解和消除硬膜外、硬膜、马尾、神经根等组织的水肿与炎症情况,以此达到缓解与消除临床症状,减轻压迫刺激的目的。
该病症的治疗中,手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25%,反之,采取保守治疗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就当下来说,治疗该病症采取保守治疗是根据临床经验与医学学者的意见执行的。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症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针对老年患者,也非常适合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重点在于减轻对神经结构的刺激,同时,维持局部生物力学特征以及保持脊柱骨结构的稳定。
根据临床RCT研究表明,早期采取手术对于治疗椎管内狭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患者能够得到最佳受益。
相比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保守治疗虽然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实现减压,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纤维组织与骨组织的增生问题,同时,随着病症发展会引发更为严重的临床表现。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建议治疗方法,供参考: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腰椎管狭窄病例,常常可以通过保守的治疗方法获得效果。
这包括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物理疗法、牵引疗法、热敷和冷敷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脊柱的恢复和康复。
2. 药物治疗:对于腰椎管狭窄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可以考虑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疾病本身。
3.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腰椎管狭窄的症状。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理疗、按摩、牵引和超声波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增加脊柱的灵活性,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无法缓解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通常会通过扩大腰椎管的空间,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椎管减压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和腰椎融合术等。
总之,针对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来确定,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建议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狭窄,椎管狭窄)

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狭窄,椎管狭窄)【病因】(一)发病原因1.先天性椎管狭窄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腰椎弓根短而致椎管矢径短小。
此种情况临床甚为少见。
2.退变性椎管狭窄临床最为多见,系腰椎退变的结果,随年龄增长,退行变性包括:①腰椎间盘首先退变;②随之而来的是椎体唇样增生;③后方小关节也增生、肥大、内聚、突入椎管,上关节突肥大增生时,在下腰椎(腰4、腰5或腰3、腰4、腰5)由上关节突背面与椎体后缘间组成的侧隐窝发生狭窄,该处为神经根所通过,从而可被压迫;④椎板增厚;⑤黄韧带增厚,甚至骨化,这些均占据椎管内一定空间,合起来成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图1)。
【症状】1.一般概况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虽多属胎源性,但真正发病年龄大多在中年以后。
而主要因退变所致者年龄要大于前者10~15岁左右,因此,多见于老年。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劳动强度和腰部负荷较大有关。
其发病隐渐,常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出现症状。
2.主要症状如前所述,本病主要症状为腰骶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
腰骶部疼痛常涉及两侧,站立、行走时加重,卧床、坐位时减轻。
主诉腿痛者比椎间盘突出症者明显为少。
症状产生原因除椎管狭窄外,大多因合并椎间盘膨出或侧隐窝狭窄而致。
约70%~80%的患者有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其特点是安静时无症状,短距离行走即出现腿痛、无力及麻木,站立或蹲坐少许时间症状又消失。
病变严重者,挺胸、伸腰、站立时亦可出现症状。
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与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管性间歇性跛行的不同处是后者下肢发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而感觉、反射障碍较轻,且冷水诱发试验阳性(无必要者不需测试)。
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性痛及间歇性跛行平时即有腿痛,且大多为单侧性。
尽管患者主诉较多,但在早期安静时体检常无发现,腰椎后伸诱发疼痛较前屈多,直腿抬高试验在单纯性椎管狭窄者可为阴性,但在继发性椎管狭窄症者阳性率可高达80%以上。
步行时小腿无力,并有麻木感。
原发性者多无肌萎缩征,但继发性病例,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最为明显。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其中22例合并內科疾病。
42例采用单节段开窗潜行扩大减压,10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4个月,根据JOA下腰痛评分系统,优24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88.4%,无围术期死亡,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严重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能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痛苦。
标签: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指征明确,目前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减压范围过大或切除后柱部分较多易造成长期下腰痛及脊柱不稳,甚至引起腰椎滑脱。
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1]。
本次研究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采用开窗潜行减压法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既给予了彻底减压,又维护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男38例,女14例,年龄65~78岁,平均70.6岁。
32例患者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12例患者腰背疼痛严重、不能久站,15例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3例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
腰4 椎管狭窄17例,腰5为8例,腰3为5例,腰4、5两节段22例。
其中22例患者合并内科疾病。
1.2 影像学检查本组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椎椎体及关节突退变,中央椎管矢状径<12 mm[2]黄韧带增厚>5 mm其中单节段狭窄42例,多节段狭窄10例,合并退行性滑脱4例。
1.3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显露各椎板间隙后,切除黄韧带,然后对椎板内壁行潜行扩大切除,切除小关节突内侧1/3,并扩大侧隐窝,然后探查并扩大神经根管,检查神经根活动度达10 mm即可。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

田小武 报道椎首环形减压术 治疗老年性退行 性腰 椎管 狭窄症 , 其手术方式 为 : 自病 变 间隙切 除棘 间韧带 , 咬除 部分 上、 下棘 突和椎板( / -13 , 14 / )切除黄韧带 , 两侧小关节 内缘有
限切除 ( /)前方凿 除 骨性 凸起 及捕除 突出髓核 , 暖椎 <1 , 3 伴 不稳者行保 留 、 上 下棘突劈开 自体髂 骨植 入植骨 , 用此种手 采 术抬疗 2 0倒 . 年龄 6 -7 0 2岁 , 平均年龄 6 4岁, 随访 l ~l 2 8个
2 退行性曩椎管狭 窄伴 滑蒋的手术治疗
19 年阮犹克¨ 等报道多节段椎板开窗椎管潜 行扩大减 97 压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 窄症 4 6例 , 手术方 式是在椎 板 开窗后用不同角度薄 垂椎板 钳措骨 窗咬 除椎 板 的 内板 , 留 保 外板 , 板侧 壁扩大成拼式减压。随访时 间 1 -4 摊 2 4个月 , 平
.
退变性腰椎滑移是 由于慢性 的椎 间盘退 变和 单个节殷小 关节病 变及矢状面 的失稳 引 起 , 成 了马尾 神 经受压 及腰神 造 经根的卡压而产生了 椎管狭 窄的 症状 , 滑移极 少超过下 一 椎 体前后径的 2 %~3 % 。有 些学者不主 张对 老年性退行性 5 0 滑脱行 融合术 , 老年 患者活动量 少 , 椎融台 术增加手 因为 行腰 术复杂性 , 且大多老 年病 人并 有骨 质琉 橙 , 将影 响融合 疗效。 Grb 0【 训等报道其 4 倒 退行性腰椎昔 狭窄病人 ( 5 均不伴有椎体 滑穆 ) 行器槭融合 术 比单纯 减 压随访 结果未显示 出多少优点。 德国 R m eI 在报道其 1 8 - 19 o pc 口 9 7 92年间 17倒退行性腰 椎 1 瞥狭窄病人 , 中 3 倒行椎板切豫减压 ,l 其 9 5 倒行开窗减压 ,7 2 例行椎板减压同时行器械 内 固定加 融合术 , 过问卷调查 , 通 所 有病人行走功能及腰腿 痛 明显改 善 ( P<0 0 1 , .0 ) 但病人 主观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35例手术治疗体会

( 收稿 : 0 7 0 —O 2 0—91 )
老 年腰 椎 管狭 窄 症 3 5例 手术 治 疗体 会
西 安市 中心 医院 ( 西安 7 0 0 ) 姬 钢 王 烨 杨 寅 1 0 3 主题 词 椎 管狭 窄/ 外科 学 腰椎 老年人
分 标 准 (OA 评 分 ) 行 评 定 。1 J 进 [ 随访 结 果 以 改 善 率 表 示 , 算 计 方 法 为 : 善 率 ( I ) [术 后 评 分 一 前 评 分 ) ( 9术 前 评 改 RS 一 ( 术 / 2一
临 床 资 料 1 一般 资 料 本组 3 5例 , 2 男 2例 , 1 例 , 龄 5 u 7 女 3 年 8 6 岁, 均 6 平 5岁 , 史 1 5 9年 , 均 4 6 , 有 病 人 均 有 不 病 .~ 平 .年 所 同 程 度 的 神 经 症 状 , 中腰 痛 2 其 3例 , 侧 或 双 侧 下 肢 放 射 痛 2 单 8 例 , 歇性 跛 行 者 3 间 O例 , 侧 或 双 侧 下 肢 麻 木 者 1 单 9例 , 小 便 大 功 能 障 碍 者 2 , 并 腰 椎 失 稳 及 退 变 性 滑 脱 者 7 。 狭 窄 部 例 合 例 位 在 L u S 之 间 , 著 狭 窄 阶段 多 在 L uS 水 平 。 显 2 影像 学 资 料 所 有 病 人 术 前 均 拍 腰 椎 正 侧 位 片 及 动 力
atrte t n fhg ~n r ytba pao d fa t r s fe ra me to ih e e g iil lf n r cu e .J B n in u g( o eJo tS r Am ) 2 0 , 5 1 ) 1 9 . ,0 3 8 ( O : 8 3
率 较 高 的原 因 之 一 。 本 文 共 2例 术 后 出 现 髋 内 翻 , 主要 是 因颈 后 内 侧 皮 质 骨 粉 碎 及 缺 损 未 能 很 好 的复 位 固定 。 我们 通过股 骨近 端解 剖钢板 与 D HS的 l 应 用 比 较 , 临床 认 为二 者 均 为治 疗 股 骨 转 子 问骨 折 的 有 效 方 式 , 者 总 体 治 疗 效 二
腰椎椎管狭窄的分类及症状

腰椎椎管狭窄的分类及症状转】腰椎椎管狭窄的分类及症状2011 年08 月30 日星期二00:04 转载自分享最终编辑星空下的海晋汇简介腰椎管狭窄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及软组织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的狭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称为腰椎管狭窄症。
因为椎管的狭小,压迫了位于椎管中的马尾神经产生腰腿痛等症状。
如果椎管侧方狭窄则神经根也会受到嵌压,引刺激神经末梢;又因血运受阻则组织缺氧;静脉回流受限局部淤滞等,这些构成产生腰腿疼的病因。
起轴浆因受压中断;神经体液运转障碍;神经鞘膜相对膨胀;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原发或继发因素造成椎管结构异常,椎管腔内变窄,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
分类腰椎管狭窄分为哪几类?按国际分类法分为以下几类:(1)脊椎退变所致的狭窄:因脊椎受老年改变及劳损的影响,而使椎板增厚,椎体骨赘增生等,使椎管产生容积上的缩小,而致狭窄、小关节肥大以及黄韧带肥厚等。
(2)复合因素所致的狭窄:先天后天畸形同时存在之狭窄,椎间盘突出使椎管容积变小,或椎间盘突出与椎管之轻度狭窄的复合原因之狭窄。
(3)脊椎滑脱症(退化性)与骨溶解病所致狭窄。
(4)医源性狭窄:有术后的骨质增生与髓核溶解素注射所造成的瘢痕增生粘连等。
(5)损伤性狭窄:如压缩骨折与骨折脱位。
(6)其他:畸形性骨炎(P agets病)有脊椎变形,椎管可缩小;氟中毒也可使增生畸形,造成狭窄。
引起腰椎管狭窄的病因有哪些?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腰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类:(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3)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4)外伤性椎管狭窄: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老年人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腰椎间盘退变、骨赘形成等因素导致腰椎管变窄,压迫神经根和脊髓,引起腰痛、下肢疼痛、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因此,对于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既要缓解症状,又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非手术治疗是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首选方法。
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针灸等。
休息可以减轻腰椎间盘和神经根的压力,但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不利于康复。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牵引等,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腰椎柔韧性。
药物治疗主要是镇痛药和消炎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针灸疗法在缓解腰痛和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其次,手术治疗是对于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段。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椎间孔扩大术、椎间盘切除术和腰椎融合术等。
椎间孔扩大术通过扩大椎管,减轻神经根的压迫,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常用手术方法。
椎间盘切除术可以缓解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改善患者的症状。
腰椎融合术适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严重、椎间盘高度丧失的患者,通过融合椎体来稳定腰椎,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最后,术后康复治疗对于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同样重要。
术后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功能锻炼、体育锻炼和日常护理等。
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体育锻炼包括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腰椎管狭窄引起的症状。
日常护理包括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等,可以减轻腰椎管狭窄的症状。
综上所述,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治疗。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注意日常护理,做好康复锻炼,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高龄腰椎管狭窄症33例的手术治疗

高龄腰椎管狭窄症33例的手术治疗目的总结高龄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术前评估及预后分析。
方法33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确诊及术前全身合并症治疗后,给予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
结果术后症状缓解,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均缓解。
结论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积极治疗并存疾病,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是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标签: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并发症腰椎管狭窄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关节突内聚,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椎体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致腰椎中央管或侧隐窝平面管容积异常,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的临床症状[1-2]。
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多,物理体征少。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有马尾神经损害表现,应及时手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33例高龄(年龄大于70岁,含70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年龄70~84岁,平均76.3岁。
其中单节段椎管狭窄5例,两节段16例,多节段12例。
椎管狭窄症合并脊柱侧弯5例,合并腰椎退变滑脱6例,合并腰椎弓根峡部裂4例。
3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一侧或双下肢腰腿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体检:20例患者腰椎前屈或后伸受限;12例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10例患侧背伸肌力下降;2例股四头肌肌力下降;9例患侧跟腱反射减退。
33例患者中,10例无合并明显器质性疾病;合并一种慢性疾病有13例;有两种以上全身性疾病10例;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冠心病5例,糖尿病7例,肺部疾病4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血、尿、粪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全套,血BNP,肌钙蛋白,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肺功能检查。
排查是否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术前评估心功能。
高凝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
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
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基本概述疾病名称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疾病概述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
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疾病别名腰椎管狭窄症疾病分类腰椎椎管狭窄症普通外科疾病描述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按部位可分为中央型(主椎管)狭窄症、侧方型(侧隐窝)狭窄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三大类,按病因可分为先天发育性及后天继发性两种。
“间歇性跛行”是本症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安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
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疾病病因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还有由于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或腰手术后引起椎管狭窄。
其中最为多见的是退变性腰锥管管狭窄症。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发生退变,造成韧带的增生肥厚及椎体与小关节的增生肥大,使得一个或多个平面的椎管有效容积变小,导致马尾与神经根受到压迫,从而引起腰腿痛等症状。
王主任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年久失修的自来水管,由于内壁生锈,管壁增厚,管腔狭小,出水越来越小,终致管腔阻塞,水流中断。
原发性腰椎椎管狭窄单纯由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临床较少见;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由椎间盘椎体、关节退化变性或脊椎滑脱、外伤性骨折脱位、畸形性骨炎等。
椎间管狭窄怎么治疗 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椎间管狭窄怎么治疗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导读:椎间管狭窄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每个部位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因此它们的原因和症状都不一样。
很多朋友们都会问椎间管狭窄怎么治疗?……
椎间管狭窄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每个部位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因此它们的原因和症状都不一样。
很多朋友们都会问椎间管狭窄怎么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椎间管狭窄怎么治疗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这种疾病一般都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是患者无法行走和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
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不过大多数患者都会使用比较保守的治疗方法,比如理疗和按摩以及药物治疗等。
绝大多数的患者通过保守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比较良好的疗效。
所以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并积极锻炼腰部肌肉的力量。
*椎间管狭窄怎么治疗微创手术
在椎间管狭窄的治疗过程中,微创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能够避免大切口,使用微小切口以及穿刺通道的方法,通过特殊器械的装置,正常的解剖结构并达到病变的部位,从而在可视的条件下完成整个微创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能够
有效的减少术后腰椎不稳以及长期腰酸背痛的现象,从而使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大大缩短。
上面就是椎间管狭窄怎么治疗的方法,其实医学上治疗椎管狭窄的方法非常多,不过具体的选择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做参考。
患者可以在治疗前尽可能多和医生沟通,等医生了解到你的想法,他便会为你安排最好的方案。
椎管狭窄的检查诊断

椎管狭窄的检查诊断很多中老年人因为走路缓慢或者走不了远路到医院就诊,除了因为年龄大、体力下降等原因外,医生会告诉患者有“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是指椎管的容积变小,因椎管内壁向内突入,导致椎管管腔狭窄,压迫椎管内的脊髓、神经所致,常见于腰椎和颈椎。
一般表现为腿部、手臂或躯干疼痛、麻木,肢体无力、一瘸一拐、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如何诊断椎管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中老年人的患病概率比较高,大多和患者的年龄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使得患者出现背痛、腰痛、咳嗽、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站立或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椎管狭窄根据狭窄的部位,分为腰椎管狭窄、颈椎管狭窄和胸椎管狭窄,其中腰椎管狭窄最常见,但颈椎管狭窄更危险。
腰椎管狭窄时,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腰部后伸受限,随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
严重者造成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小便排不干净,大便不能自控,会阴区麻木,性功能下降。
最常见的症状是走路时出现间歇性跛行,具体为行走一定距离(数米至数百米)后出现一侧或者双侧腰腿疼、下肢麻木无力,当弯腰、站立或蹲坐休息后数分钟后又可以继续行走。
跛行的间歇距离因病情加重而缩短,严重者行走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症状与体征多不一致,所谓体征就是医生体格检查的情况。
对腰椎管狭窄而言,一般症状重而体征轻,尤其是住院患者经卧床休息后往往无明显体征。
这个时候就需要“负荷试验”来进一步检查,即请患者行走,诱发出平时的症状之后再行体格检查,往往能获得定位诊断。
椎管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一般来说,椎管狭窄可以通过X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脊髓造影来进行诊断。
X线检查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平片,可以显示椎骨形状的变化情况,如椎体移位、关节退行性变等。
现在X线检查更多的是作为诊断的辅助检查,X线上可以观察脊柱曲度的改变,椎间高度的变化,有无椎体边缘骨赘,关节突关节形态,有无椎体不稳或滑脱。
老人腰椎管狭窄怎么办,这些方法来帮您

老人腰椎管狭窄怎么办,这些方法来帮您腰椎管狭窄有先天的和后天的,老年人腰椎管狭窄也很常见了,常见的类型有发育性的,退变性的,脊柱滑脱性的,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多卧床休息,如果严重的可以手术治疗。
★一、椎管狭窄的治疗1、椎管狭窄症好发于40~50岁之男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见,除了腰椎之外,椎管狭窄也常发生于颈椎,和其它的疾病相比,椎管狭窄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有病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有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然而对于这种疾病,如果不能在发病初期就开始治疗,就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因而人们要谨慎的对待这种疾病。
中国骨与关节研究所的侯树勋教授曾介绍过,多数椎管狭窄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都能缓解。
部份病人随年龄逐渐增高,经腰推节段稳定性的自身重建,症状也可缓解。
非手术治疗多数病人采用此法治愈或好转。
2、对不典型的病例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
同时应避免着凉与过劳,以促进神经刺激之症状恢复。
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典型病例,应考虑手术治疗。
3、手术以全椎板截除,彻底减压为主。
所谓彻底减压是指在截除椎板时不但要够高够宽,而且要解除椎体后部(椎管前部)和侧隐窝的增生骨质,以便彻底解除马尾及神经根的一切压破。
★二、老人椎管狭窄的原因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3、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4、外伤性椎管狭窄: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5、医源性椎管狭窄: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减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黄韧带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骨性和纤维性结构退变导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马尾神经、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目录一、疾病简介二、疾病类型三、发病机制四、病理生理五、临床表现六、疾病鉴别七、影像学检查八、疾病治疗九、术后护理十、疾病预后十一、疾病预防一、疾病简介在临床上,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以及长期腰骶、臀、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并在行走或后伸时加重。
另一临床特点是鞍区(会阴部)感觉异常和大小便功能异常。
临床统计表明,腰椎管狭窄发生最多的是腰4、5节段,其次是腰5、骶1节段。
腰4、5和腰5、骶1节段位于脊柱最下面,承受的压力最大,而且由于骶骨固定,不参与产生活动时的协调缓冲作用,因此上位各节段的活动最终集中作用于这两个部位。
同时腰椎各方向活动频繁,骨性和纤维性结构更容易出现增生,从而导致获得性的椎管狭窄。
目前CT和MRI已广泛用于临床,从而使本病的诊断更加容易。
二、疾病类型(一)按狭窄发生时间分有先天发育性后天获得性二种1先天发育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椎节在生长过程中发育不良造成的,导致椎管本身或神经根管狭窄,致使神经受到刺激和压迫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此类仅占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1-2%。
2后天获得性腰椎管狭窄。
后天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的退行性变化 ( 俗称“老化”)引起的。
包括黄韧带的肥厚与松弛或钙化、小关节和椎体后缘骨质的增生肥大等病理解剖改变。
当狭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神经压迫症状, 当狭窄严重时会产生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为会阴区感觉异常和大小便、性功能障碍。
其它疾病导致腰椎管狭窄的,还有很多,详见"合并症""疾病鉴别"。
(二) 按狭窄发生位置分有1. 中央部狭窄型(主椎管型)中央部狭窄型是由于椎板和黄韧带肥厚及椎间盘退变或伴有椎间盘突出所致。
腰椎管狭窄的腰痛症状不容忽视

腰椎管狭窄的腰痛症状不容忽视腰痛往往都是一动就痛,好像不论什么腰部疾病都会伴有腰痛。
其实还有一种特殊的腰痛,对应着一个特定的疾病,那就是伸腰痛,是腰椎管狭窄独有的腰痛形式。
特殊腰痛要重视腰痛最常见表现为往前弯腰时疼痛,比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但腰椎管狭窄的腰痛却“与众不同”,表现为做伸腰动作(类似伸懒腰,但幅度更小)时疼痛,医学上也叫“后伸痛”;而弯腰等需要前屈动作时疼痛却不明显。
医生提醒,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基础病也容易诱发继发性的腰椎管狭窄。
检查:主诉多体征少椎管狭窄患者有个明显的特点是“主诉多,体征少”。
也就是说患者来就诊时,表达自己“难受”的主观感受明显,比如一动就痛、痛得整晚睡不着、走不了多远就很痛很麻等,但医生检查脊椎偏斜不明显、腰椎正常:给病人做直腿抬高试验正常或只有轻度牵拉痛。
疼痛感受虽然与个人的耐受能力有关,但腰椎管狭窄患者看似夸大的疼痛并不是“吹嘘”或“娇气”,这属于疾病特性。
临床医生当发现病人主诉与检查结果不相符时,多会考虑腰椎管狭窄的可能。
单纯腰痛可自行贴药腰椎管狭窄的?\断通常需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伸腰痛,二是间歇性跛行。
医生建议单纯腰痛时不必马上就医,但应多卧床休息,局部贴一些活血、止痛、通络的膏药,配合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就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
建议经常腰痛的患者平时佩戴腰围保护腰部,也可做一些腹肌、腰背肌的锻炼,如飞燕式和拱桥式动作。
如果患者病期长且症状严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通过CT或MR检查确诊是腰椎管狭窄后,医生会对早期和病情较轻患者采取保守治疗。
如无法缓解病情或者进一步加重的话,则会考虑手术治疗。
早读关于腰椎管狭窄症,这篇文章讲得太全面了!

早读关于腰椎管狭窄症,这篇文章讲得太全面了!导读腰椎椎管狭窄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属于临床常见病症。
今天早读为大家系统详解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治,值得大家学习参考!一、椎管的应用解剖•前壁:椎体、纤维环、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和黄韧带。
•两侧:椎弓根、上下关节突及关节囊,并以椎间孔向外开放。
•黄韧带:起于上位椎管的下前缘,止于下位椎管的上后缘。
•中央椎管:各腰椎椎孔形状,腰1、2多呈卵圆形,腰3、4多呈三角形,腰5多呈三叶形,其他尚可呈钟形、或橄榄形。
因退变或其他病变、椎孔形状还可有不同改变。
腰椎椎管自腰1、2间隙以下包含马尾神根.其被硬脊膜包围的部分形成硬膜囊,各种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后在椎管内的一段称为神经根管,以后分别自相应椎间孔穿出。
•腰神经通道:腰神经根自硬脊膜囊发出后,经过较窄的骨纤维性管道,由椎间管穿出的径路统称为腰神经通道。
此通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神经根管,从硬膜囊穿出点至椎间管内口,第2段为椎间管。
•盘黄间隙:即椎间盘与黄韧带之间的间隙。
•侧隐窝:侧隐窝位于侧椎管,也是神经根管的狭窄部分。
二、腰椎管狭窄症•定义: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受压,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病症。
正常椎管•矢径(前后径):13~15mm。
•横径(弓根间径):19~29mm (平均24mm)。
临床以矢径确定椎管狭窄•矢径‹ 13mm。
•横径‹ 18mm。
•矢径‹ 10mm为绝对狭窄。
L1~2(圆形)L3~4(三角形)L5(三叶形)三、分类根据病因分类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症(原发性)•特发性椎管狭窄症•软骨发育不全性椎管狭窄症后天获得性椎管狭窄症(继发性)•退变性椎管狭窄症——①中心部,即主椎管;②周围部,侧隐窝及神经根管;③退变性脊椎滑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殷国勇殷国勇,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二审评委;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人事厅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卫生厅135重点医学人才、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青年骨干、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擅长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腿痛、椎管狭窄以及脊柱滑脱、畸形、结核、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年近70的穆阿姨近几年来越来越感觉到腿脚不利落了。
原先还只是腰疼、双腿麻木、下肢轻微疼痛,不过走2—3千米,还是不困难的。
老伴曾劝她去医院看看,可穆阿姨并不当回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没想到近一年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穆阿姨发现自己现在走路顶多只能走几百米,两条腿就像灌铅一样又沉又酸,必须找个地方休息一会,才能缓解。
然后,走不了多远,又要歇一歇,去趟菜场来回得2小时。
这可咋办,自己70岁还不到,会不会发展到不能走路了?这到底是啥病啊?老人间歇性跛行,查查腰椎管是否狭窄很多人辛苦一辈子,退休后却发现自己经常腰腿痛。
这种腰腿痛在静息状态下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长时间走路或站立就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无力。
这时如果蹲下、坐下或躺一会儿,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又可以继续行走一段距离,而后再次出现疼痛,如此反复。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做“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特有的,具有诊断价值的一种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腿疼痛可能会越来越重,往往走几步就得休息一会,甚至寸步难行,以至买个菜、做个饭都受到很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跛行最明显的特征是当腰椎处于伸直位时症状加重,而屈曲姿势下症状缓解。
因此,许多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往往可以骑车,或在超市里面推着车子走很久也不觉得。
老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去医院做个腰椎的磁共振检查,很可能就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在作祟。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因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质增生而弓.起椎管狭窄,压迫神经,造成腰骶部或下肢疼痛的临床综合征。
由于腰椎管狭窄症是一个慢性的退变过程,患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有不十分明确的慢性腰痛史及轻度活动受限。
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各种症状。
如600/0以上的患者伴有腰背痛,这种腰背疼相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常常较轻微,并且有慢性加重的趋势;间歇性跛行,是最具有特点的症状;当狭窄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还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腰椎管狭窄,保守vs手术据文献报道,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高达97%的老年人具有一定程度的腰椎退变,而这其中以腰椎管狭窄症最为常见。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个慢性病,它是逐年积累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这种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又是一个进行性的疾病,这个病可能会逐渐加重,一旦椎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人体的代偿能力达到极限,则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主要有保守和手术2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均是为了缓解疼痛症状及恢复功能。
对于轻度腰椎管狭窄,症状较轻,对日常生活、工作影响不重者,应先采取保守治疗。
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有牵引、按摩、理疗、针灸、腰背肌肉功能锻炼、腰骶部支具、药物治疗(包括中药、神经营养药、非甾体抗炎药、激素、肌肉松弛药、抗抑郁药及硬膜外注射药物等)。
经过上述一种或多种保守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在短期内可以缓解或不再进展。
研究发现,5年后70%的患者疼痛不再进展,15%的患者症状加重,而另外15%的患者疼痛症状自然缓解。
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影像学上表现为腰椎椎间孔狭窄甚至很严重的病人,却不一定有临床症状。
腰椎管狭窄是否会出现症状及其产生的后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狭窄的程度,小于原来的50%一般可以容忍;狭窄产生的时间越缓慢,其症状的程度越轻,突然狭窄症状就会很严重;椎管狭窄对马尾神经和周边组织的影响等。
因此,如何在腰椎管狭窄影像学诊断和病人切身体会到的腰腿疼之间进行综合考量,是一个有经验的脊柱专业医生的重要技能。
目前,经过医生综合分析,最终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大约不到10%。
需要提醒的是:手术治疗可改善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征等
症状,恢复功能,但是并不能治愈。
此外,曾有专家对腰椎狭窄症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到一种现象,即无论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8~10年后腰痛及主要症状均能缓解,但是对于下肢疼痛的缓解及腰部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20年后再进行比较,他们的各种症状可能又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手术的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改善非常好,但逐渐又会慢慢出现问题;而非手术患者的病情可能会缓慢地下降,到后期可能还会有些改善,这种改善主要是由于腰椎严重退变反而自发稳定的结果。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择呢?首先,本病的手术指征是:①仅能步行300—500米或者更少就需要休息,或者下肢出现麻木、无力,持续多年规范保守治疗无效或者进行性加重;②症状明显,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括和工作;③存在马尾综合征或者会阴区感觉障碍,如会阴区出现麻木而且大小便出现控制障碍;④进行性加重的滑脱、侧凸畸形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就可以做手术。
但作为脊柱外科医生,对良性疾患的手术很慎重,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腰椎手术前,一是必须诊断明确;二是无手术禁忌证;三是病人及家属必须充分了解病情并完全自愿。
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去思考和选择。
如果您50—60岁,其他身体状况良好,而腰椎管狭窄成了良好生活质量的最大障碍,可以考虑手术。
虽然说手术后的疗效可能在术后若干年会打折扣,但至少它可以为您赢得很多时间;如果您已经接近70岁,并伴有慢性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暂时保守治疗l—2年,如腰椎管狭窄控制不住,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好能在75岁前完成手术。
因为这个病会进展的,拖到75岁以后,一是症状可能会更重,二是身体对手术的耐受程度会更差。
椎间孔镜手术,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以前,腰椎手术被认为是一个大手术,创伤大、风险大。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提高,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治疗的预期值不仅仅是接受治疗,而是如何能够安全、低创伤、快速恢复的治疗方式。
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见,手术恢复能力较弱,传统手术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进而制约了部分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椎间孔镜逐渐成为治疗椎管狭窄患者的常用手术方法。
该方法较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平均流血量低(20毫升左右)、缝合简单、患者恢复得更快、住院时间缩短、相应的住院费和治疗费降低等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这样首先避免了全麻,减少了对全身器官的干扰。
手术前,医生会根据各种检查结果,来判断从哪儿“下手”最合适,一般是在腰部的侧方或者后方通过0.7厘米的皮肤切口进入椎间孔。
整个手术是在椎间孔镜监视、导航下进行的:这样能让医生清楚地看到病变的位置。
手术一方面可以将患者增生的韧带、骨赘和突出的髓核等病变摘除掉,解除神经压迫,根除病根;另一方面,手术过程中身体的内部结构可通过摄像头放大,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血管、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韧带等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很少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正常组织,从而减小手术并发症。
椎间孔镜手术后,一般1天即可行走,1个月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其恢复效果较传统手术更为理想。
特别提醒:做腰椎微创手术,技术要求高,能否达到满意效果与医生的经验技术和医疗设备密切相关。
因此,手术治疗前一定要多了解信息,慎重决定。
此外,微创虽说是脊椎外科的理想选择,但是还是有适应证的,微创不仅仅是切口小,它要求损伤也要小。
就目前来说,部分患者并不适合做微创手术,比如对于中央椎管狭窄的患者,常伴有椎板的增厚、关节增生及韧带增厚等,就不适合做椎间孔镜手术了。
此时,要听从医生建议,切莫追求小切口,如果单纯只是切口小,可能会导致医生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手术操作更加困难,反而会加重周围组织和神经的损伤。
(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