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A4型题
1.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是
A.骨肉瘤
B.恶性淋巴癌
C.鳞状细胞癌
D.恶性淋巴上皮癌E.未分化癌
正确答案:A
解析: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一般对放射线不敏感,鳞状上皮肿瘤中度敏感,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则较敏感。

在本题所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骨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故选A。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2.始基囊肿属于
A.胚胎性软组织囊肿
B.潴留囊肿
C.血外渗性囊肿
D.面裂囊肿E.牙源性囊肿
正确答案:E
解析: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与牙的发育有关,属于牙源性囊肿,故选E。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3.下列不属于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是
A.甲状舌管囊肿
B.始基囊肿
C.角化囊肿
D.根尖囊肿E.含牙囊肿
正确答案:A
解析:牙源性颌骨囊肿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

而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与甲状腺发育有关的先天性畸形。

故选A。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4.口腔颌面部癌与肉瘤的根本区别是
A.临床症状
B.发病年龄
C.生长方式
D.组织学来源E.对全身的影响
解析:从组织学角度上看,癌是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而肉瘤是来自间质组织。

故选D。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5.口腔癌“无瘤”手术的要求不包括
A.保证手术在正常组织内进行
B.避免切破肿瘤,勿挤压瘤体
C.不宜整块挖出,暴露的肿瘤面覆以纱布、缝包
D.创口缝合前大量盐水冲洗,化疗药物湿敷E.创口缝合时更换手套及器械
正确答案:C
解析:无瘤操作技术的目的一是防止癌细胞沿血道、淋巴道扩散,二是防止癌细胞创面种植。

应保证手术在正常组织内进行,避免切破肿瘤,术中勿挤压瘤体,应整块挖出,暴露的肿瘤面覆以纱布、缝包。

肿瘤切除后,弃去切口保护膜及周围所有的敷料,加盖新的无菌巾再行手术。

综上,A、B、D、E正确排除选项,而C不正确。

故选C。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6.囊肿壁中含皮肤附件的是
A.甲状舌管囊肿
B.角化囊肿
C.表皮样囊肿
D.皮样囊肿E.舌下腺囊肿
正确答案:D
解析:皮样囊肿含皮肤附属器,而表皮样囊肿不含皮肤附属器,要区分清楚,故选D。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7.成釉细胞瘤的穿刺液常为
A.淡黄色
B.不凝的血性液体
C.褐色液体
D.清亮的黏液E.草黄色液体
正确答案:C
解析:成釉细胞瘤穿刺抽液为棕褐色液体,含胆固醇结晶,所以C正确。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8.蔓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体位移动试验阳性
B.表面皮温高
C.扪诊有震颤感
D.听诊有吹风样杂音E.肿瘤高起呈念珠状
解析:血管迂曲呈蚯蚓弯曲状或呈蜘蛛网样放射状扩张外观,高出皮肤呈半圆状隆起,皮肤往往潮红及毛细血管扩张,局部温度增高(B正确);扪之有震颤感(C正确);触有搏动感,压之肿块缩小,压紧时搏动消失。

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D正确);蔓状血管瘤又称葡萄状血管瘤,是由扩张的动静脉吻合,迂曲盘绕而形成具有搏动性的血管瘤。

病变处隆起,血管扩张增生(E正确);肿块柔软界限不清。

综上,A项不符合。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9.淋巴管瘤的好发部位不包括
A.颈部
B.舌部
C.颊部
D.唇部E.腭部
正确答案:E
解析:淋巴管瘤是淋巴管的发育畸形,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因此A、B、C、D均是淋巴管瘤的好发部位,而E不是。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0.不属于恶性肿瘤治疗原则的因素是
A.患者经济状况
B.生长部位
C.分化程度
D.临床分期E.组织来源
正确答案:A
解析: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恶性肿瘤治疗原则应根据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患者机体状况,所以B、C、D、E 正确,而患者的经济状况对患者的治疗原则不产生影响,故不考虑,所以A不对。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1.下列关于唇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唇癌主要是鳞癌
B.唇癌多发于下唇
C.唇癌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
D.下唇癌常向颏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转移E.唇癌较其他口腔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正确答案:E
解析:唇红部发生的癌几乎都为鳞癌,A正确;唇癌上下唇均可发生,以下唇多见,B正确;早期唇癌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C正确;上唇癌转移率高于下唇,转移淋巴结多为颏下、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D正确;唇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所以E错误。

故选E。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2.属于临界瘤的是
A.牙龈瘤
B.血管瘤
C.脂肪瘤
D.成釉细胞瘤E.淋巴管瘤
正确答案:D
解析:临界瘤是肿瘤的性质既像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具有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生长,选项只有成釉细胞瘤符合,故选D。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3.与口腔癌发生有关的维生素主要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E.维生素B
正确答案:A
解析:食谱、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变化与癌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与口腔癌发生有关的维生素缺乏主要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类缺乏。

所以A正确,而其他选项不合要求,排除B、C、D、E,故选A。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4.下列不属于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表现是
A.易伴发成釉细胞瘤
B.皮肤基底细胞痣
C.多发性角化囊肿
D.小脑镰钙化E.分叉肋
正确答案:A
解析: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表现有: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分又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脊柱畸形,所以B、D、C、E正确,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不伴发成釉细胞瘤,故选A。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5.囊肿属于
A.肿瘤
B.非真性肿瘤
C.肿瘤液化
D.体液在体内的异常存积E.含液体的肿瘤
正确答案:D
解析:囊肿是指发生在机体软硬组织内的病理性囊腔,其内充满液体或半液体物质,故选D。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6.近年来女性口腔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是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规律E.波浪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据调查,女性口腔癌的患病率增长快,口腔癌男女的比例下降,故选B。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7.位于真皮内,由小痣细胞组成的是
A.交界痣
B.皮内痣
C.复合痣
D.毛痣E.雀斑样痣
正确答案:B
解析:交界痣由大痣细胞组成,痣细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呈多个巢团状,不选A;皮内痣由小痣细胞组成,位于真皮内,B正确;复合痣为在痣细胞进入真皮过程中,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不选C;毛痣和雀斑样痣均为皮内痣或复合痣,不选D、E,故选B。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8.牙龈瘤的起因多为
A.激素代谢紊乱
B.过勤的刷牙
C.自发性病变,无明确原因
D.家族遗传史E.机械及慢性炎症刺激
正确答案:E
解析:大多数学者认为牙龈瘤是由于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

故选E。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19.在口腔癌中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是
A.腭癌
B.唇癌
C.颊癌
D.口底癌E.舌癌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口腔颌面外科学
20.女,14岁,左面部肿大,畸形。

随年龄而增长。

检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B.神经纤维瘤病
C.囊性淋巴管瘤
D.放线菌病E.海绵状血管瘤
正确答案:B
解析:面部肿大、畸形最常见于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病,其次是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放线菌病。

前三者为面部肿大,弥漫无边界,质软。

后二者肿胀较硬,特别是放线菌瘤呈板状硬,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肿胀因皮肤刺痒搔抓增厚,因此可排除A、D。

据患者表现面部广泛肿胀甚至下垂、软,加之面部及躯干部皮肤有多处棕色斑(咖啡斑),这些都是神纤维瘤病的主要特征性表现,因此B正确。

故选B。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21.女,37岁。

肿块位于右侧颊侧部皮下缓慢生长4年。

检查见肿块与皮肤紧密粘连。

中央可见1个小色素点,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质地软,无压痛,可移动。

无自觉症状。

可诊断为
A.皮脂腺囊肿
B.皮样囊肿
C.表皮样囊肿
D.甲状舌管囊肿E.鳃裂囊肿
正确答案:A
解析: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黏膜均无黏连,且无中央的小色素点,B、C错误;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正中线,D错误;鳃裂囊肿发生于20岁以内,E错误;皮脂腺囊肿的临床表现为囊肿呈圆形,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A正确。

故选A。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22.男,60岁。

因扁桃体癌欲行放疗,放疗前应
A.对仍能保留的龋坏磨牙治疗后进行金属全冠修复
B.无法治愈的病牙予以拔除并行活动义齿修复
C.对仍能保留的龋坏牙治疗后进行金属全冠修复
D.对所有龋齿、牙周炎等病牙均予以拔除E.牙周洁治,取出口腔内已有的金属义齿
正确答案:E
解析:放疗前应常规行牙周洁治,注意口腔卫生。

对口腔内可引起感染的病灶牙进行处理,对仍能保留的龋患、牙周炎等病牙等应先予以治疗,而无法治愈的病牙应予以拔除。

放射前应取出口腔内已有的金属义齿;活动义齿需要在放射疗程终止,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行摘带,以免造成黏膜损伤,故选E。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23.男,32岁。

左腮腺后下极腺淋巴瘤2cm×3cm大小,行区域切除术,
术中发现腮腺下极有数个淋巴结,对这些淋巴结的处理应是
A.无需特殊处理
B.保留,但术后需放疗
C.与肿瘤发生有关,应摘除
D.保留与瘤体粘连的淋巴结E.术中冰冻切片决定是否切除
正确答案:C
解析:腺淋巴瘤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故选C。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24.男,30岁。

左下颌骨体部中枢性血管瘤出血,急诊入院。

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即刻手术切除病变下颌骨
B.栓塞后手术治疗
C.硬化剂注射止血
D.局部压迫止血E.严密观察
正确答案:B
解析:对于中枢性血管瘤,切除范围在正常组织内是根治肿瘤和减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结扎颈外动脉一直作为头颈部严重出血的重要止血手段,也是行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手术减少出血的常用方法,栓塞血管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故选B。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女,64岁,双侧下颌中切牙Ⅱ度松动;左上尖牙残根,左上第一磨牙残冠,拟分次拔除患牙,患者无全身性重大疾病,血压160/90mmHg,心电图正常。

25.拔除双侧下颌中切牙时,最适合选用的麻醉为
A.2%丁卡因表面麻醉
B.1%含肾上腺素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C.2%含肾上腺素普鲁卡因阻滞麻醉
D.0.5%丁卡因表面麻醉E.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口腔颌面外科学
26.拔除左上尖牙时最适合采用的麻醉方法是
A.左侧眶下孔和切牙孔阻滞麻醉
B.唇侧局部浸润麻醉和切牙孔阻滞麻醉
C.左侧眶下孔和腭大孔阻滞麻醉
D.左侧上颌结节和腭大孔阻滞麻醉E.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口腔颌面外科学
27.拔除左上第一磨牙残冠对应麻醉的神经是
A.眶下神经+腭前神经
B.上牙槽后神经+鼻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鼻腭神经E.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口腔颌面外科学
28.不考虑其他因素,如果同时拔除上述牙齿,则设计的最佳顺序为
A.左上第一磨牙,左上尖牙,下颌切牙
B.左上尖牙,左上第一磨牙,下颌切牙
C.下颌切牙,左上尖牙,左上第一磨牙
D.下颌切牙,左上第一磨牙,左上尖牙E.任意顺序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口腔颌面外科学
男,4岁,诉发音不清求治,口腔检查:舌不能自由前伸,伸舌时舌尖部呈“M”形,智力发育正常。

29.引起发音不清可能的原因是
A.智力发育迟缓
B.舌系带过短
C.有心理障碍
D.发音教育不明确E.地方方言过重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口腔检查示“舌不能自由前伸,伸舌时舌尖部呈‘M’形”,因此引起发音不清可能的原因是舌系带过短,B正确;题干中提到“智力发育正常”,A不选;题中没有提到患者有心理障碍的表现,C错误;D、E也不应是发音不清的原因。

故选B。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30.根据论断,合适的治疗是
A.请儿科医生诊治智力发育问题
B.舌系带修整术
C.进行儿童心理辅导
D.纠正不正确的发音E.以上均合适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患者被诊断为舌系带过短,因此最合适的治疗应是“舌系带修整术”,B正确;由于患者“智力发育正常”,A错误;没有提到患者有心理障碍,C错误;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应在舌系带修整术之后进行,D错误;综上,E也错误。

故选B。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31.进行正确治疗的最佳时间是
A.1岁以内
B.1~2岁
C.3~4岁
D.5~6岁E.7~8岁
正确答案:A
解析:舌系带过短是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影响儿童正常发音,最佳手术治疗时间为出生后6个月内。

故选A。

知识模块:口腔颌面外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