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水力发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某水溪一级水电站初步环境评估报告
![某水溪一级水电站初步环境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5e1932de80d4d8d15a4f3b.png)
**市**溪一级水电站初步评估报告环境科研设计院1简介1.1 报告目的**市**溪一级水电站是**溪梯级电站的第一级,项目由**市计划委员会以龙计工交(1999)025号批准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开发增加了水能利用率,改善**市电力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可使永福镇、官田乡受益,两受益乡镇年缺电2100×104kwh,缺电比例达45%,项目受益人口约2.5万人。
拟建项目位于**市永福镇颖水村水尾自然村下游青坑,坝址在香山支流与**溪汇合口下游850m处,拟建项目是一座隧洞引水-迳流开发电站,装机容量1600+1000kw,年发电量1042×104kwh。
1.2 研究内容本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拟建项目淹没区、隧洞经过区域、坝址与厂房间河段、厂房出水口至**溪二级水电站进水口间由于项目建设造成的水文变化、陆生生态系统变化、水生生态系统变化、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大气、噪声、土壤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情况,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筛选及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预案等。
本初步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由**市环境科研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211号)编制。
2 项目说明拟建项目占地0.4033hm2,总投资1282万元,投资利润率13.07%,年收入317.81万元。
项目坝高8.9m,坝长26m,水库正常库容3.62×104m3,死库容0.25×104m3,调节库容3.50×104m3,总库容3.87×104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55km2,主河道平均坡降37.5‰,多年平均流量2.09m3/s,设计洪水流量319.0m3/s,校核洪水流量438.0m3/s,总装机容量2600kw,保证出力600kw,多年平均电能1042×104kw,年利用小时数4008h。
1#输水隧洞长度1065m,2#输水隧洞长度345m,高压线路1km,电压35kv。
湖北省宣恩县双溪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湖北省宣恩县双溪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3649d9bb4cf7ec4afed026.png)
1总则1.1项目由来双溪水电站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白水河上,处于白水河干流水电站梯级开发的最上一级,该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利用效益的水利工程。
白水为洞庭湖水系沅水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宣恩县境内椿木营的火烧堡,自北东向西南流经宣恩县的沙道沟镇、李家河乡和来凤县全境,于百福寺进入重庆,再经酉酬至石堤入湖南,到沅陵注入沅水。
白水自石堤以上为上游,湖北境内流域面积4720km2,干流全长89.9km,理论蕴藏量195.00MW。
白水流域水力资源丰富,干流水电开发规划采取七级开发,即锣鼓川—猫儿孔—观音坪—沙坪—小河口—红旗—金滩七级开发方案,装机容量11.45万KW。
白水流域宣恩段梯级开发任务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供水、灌溉、排涝等。
宣恩县是老苏区,而且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总土地面积2740 km2,总人口34.06万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12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由于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等原因,目前仍是湖北省国民经济收入较低的地区之一。
对于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县来说,开发当地水能资源是促进工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目前宣恩县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每年都要从华中电网购买大量电量,而且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白水是宣恩县第二大河,流域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
白水流域宣恩段干流水力水电工程梯级工程的兴建,对于发展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收入,提高乡镇生活水平,实施“水电强县”战略,缓解鄂西供电紧张状况,促进宣恩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11月由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湖北省宣恩县白水流域规划报告》,提出了干流修建锣鼓川、猫儿孔、观音坪、沙坪、小河口、红旗、金滩七级水电站,李家河支流修建岩底河、凉风洞、黑龙河、满天星四级水电站,老岔河支流修建槽铺水电站,龙潭河支流修建鱼泉水电站的开发方案。
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a0addb04a1b0717fd5dd77.png)
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1工程概况1.1流域水电规划小金川为大渡河左岸的一级支流,上游分北、东两源。
北源抚边河发源于某地区马尔康境内的梦笔山南麓,由北向南流,河长83.5km,平均比降38.6‰,集水面积1929km2;东源沃日河发源于邛崃山西南坡,河长70.5km,平均比降27‰,集水面积1759km2。
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位于某地区**县境内小金川干流上,系小金川干流(小金段)梯级规划四级开发报.告中自上而下的最下游一级电站,采用低闸引水式开发。
1.2工程地理位置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位于某地区**县境内小金川干流上,闸址位于沙冲沟上游约200m,经左岸引水至某沟沟口上游约880m处建地面厂房发电。
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闸厂之间的距离约15km,厂址距**县城约20km,距成都市约288km,省道S303贯通工程区,对外交通方便。
1.3工程任务、规模与工程运行方式1.3.1建设规模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为III等中型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1.3.2工程运行方式(1) 水库运行方式汛期(6月~10月):为减少水库泥沙淤积,长期保持调节库容,水库水位降至汛期排沙运行控制水位运行。
当入库流量大于或等于400m3/s时,电站停机不发电,以避开沙峰。
平水期、枯水期:电站进行日调节,水库水位在正常蓄水位2253.00m~死水位2250.00m之间变化。
(2) 电站运行方式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具有日调节能力,在汛期除按系统要求进行弃水调峰外,主要承担系统基荷运行。
平水期当入库流量大于电站引用流量时,承担系统基荷;当入库流量小于电站引用流量时进行日调节,承担系统腰荷或尖峰负荷。
枯水期电站进行日调节,承担系统尖峰负荷。
1.3.3工程投资某三级水电站规划建设项目装机容量84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691亿kW·h(单独运行),根据投资估算,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19181.07元。
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76abef325fbfc77da369b13f.png)
定曲河古学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 0 0 9 年12月目录1总则 ........................ (5)1.1任务由来和编制目的 (5)1.2评价依据 (5)1.3采用的评价标准 (9)1.4评价等级和围 (9)1.5评价期限 (10)1.6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10)2工程概况 .................... . (11)2.1流域规划及开发利用情况 (11)2.2工程开发地理位置 (12)2.3枢纽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2 2.4工程施工规划 (14)2.5水库运行方式 (16)2.6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16)3环境概况 .................... .. (31)3.1地质 (31)3.2气候 (31)3.3水文泥沙 (31)3.4水环境 (32)3.5土壤 (32)3.6陆生生物 (32)3.77水生生物 (33)3.8大气与声环境 (33)3.9水土流失现状 (33)3.10 社会经济现状 (34)4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 (36)4.1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36)4.2生态综合影响评价 (37)4.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42)4.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44)4.5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44)4.6其他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45)5 环境保护措施........................... .. (45)5.1 水环境保护措施 (45)5.2 生态保护措施 (47)5.4 水土保持措施 (50)5.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50)5.6 噪声控制措施 (51)5.7 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52)5.8人群健康保护规划 (53)6环境监测............................... .. (54)6.1 水环境监测 (54)6.2 生态监测 (55)6.3 大气环境监测 (55)6.4 声环境监测 (56)6.5 水土流失监测 (56)6.6 人群健康监测 (57)7环境风险分析........................... .. (58)7.1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分析 (58)7.2应对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58)8 综合评价结论........................... .. (59)定曲河是金沙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省理塘县沙鲁里山主峰格聂麓,自北向南流经理塘、巴塘、乡城、得荣四县,于得荣县奔都桥左纳玛依河、于古学大桥与其最大支流硕曲河汇合,最终在古学水文站以下汇入金沙江。
xxx水力发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论证评价报告
![xxx水力发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论证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c3a4a0fd0a79563c1e721e.png)
前言********** ********** ***********1.0总则1.1评价目的****水力发电站工程的建成,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同时也将对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评价工作应全面考虑该工程对影响区域环境的各种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
其评价目的是:(1)调查查清和客观反映该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现状,由于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运行,因此影响为结合现状调查开展。
通过对该工程在运行期而产生对评价区域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预测与评价。
(2)由于该工程施工期已结束,主要分析评价运行期中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与对策,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因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
(3)对建设项目在运行期环境管理提出实施计划,并为城市建设和环境规划提供辅助信息和科学依据。
1.2评价原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本次评价的原则如下:(1)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原则;(2)促进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3)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及条例:*********************1.3.2 技术规范:*********************1.3.3技术文件:*********************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功能调查,经*****环境保护局确认,现采用以下标准进行本次评价:(1)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1。
表1.4-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L,pH值除外(2)工程坝址所在地位于农村,其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Ⅰ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2。
表1.4-2 声环境评价标准值(3)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一级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3。
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d032cfb9d528ea81c779e2.png)
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建设单位:云南南盘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二〇一八年四月审定:核定:审查:校核:编写:外委单位:前言****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龙庆乡苗家寨附近的南盘江下游干流河段上,是《云南省南盘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中规划的第十级电站。
工程开发任务为单一发电,无农田灌溉、防洪、航运等要求。
电站装机容量为100MW(2×50MW),总库容50.33×106m3,正常蓄水位821.00m,死水位815.00m,调节库容15.69×106m3,水库回水长20.9km,具有周调节性能。
电站保证出力19.5MW,多年平均发电量4.06亿kW•h,年利用小时数4060h。
2005年8月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年9月15日原云南省环保局(现为云南省环保厅)以“云环许准[2005]164号文”对该报告出具行政许可决定书(详见附件2)。
****水电站于2005年12月16日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3月首台机组(2#机组)进行试运行发电,2009年7月第二台机组(1#机组)试运行发电。
2011年12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现更名为****,以下简称“昆明院”)编制完成《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2012年1月31日云南省环保厅以“云环验[2012]14号文”对该报告出具了行政主管部门意见(详见附件1)。
2017年11月13日和15日,曲靖市环保局以曲环通[2017]171号和曲环通[2017]172号文分别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通知”和“认真落实中小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凡在曲靖市投入生产或运营3年以上,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的中小水电站项目,须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详见附件4和附件5)2018年1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水电站有限公司委托昆明院开展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fbca3d0722192e4436f602.png)
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2017年9月修订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工程地理位置 (1)1.2 工程建设背景 (1)1.3 工程概况 (2)1.4 “三通一平”等工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8)1.5 正常蓄水位和坝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 (10)1.6 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1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3)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8)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21)3.1 环境影响因素及源强分析 (21)3.2 环境保护目标 (24)3.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8)3.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41)3.5 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49)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0)3.7 环境管理及监测 (51)4 公众参与 (55)4.1 公众参与目的 (55)4.2 公众参与对象及方式 (55)4.3 公众参与过程 (58)4.4 公众参与结果 (58)4.5 公众意见与建议的采纳与反馈 (5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0)6 联系方式 (6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某某水电站地处东经101°14'~103°3',北纬25°20'~27°12'范围内,位于某某江干流下游某某省和某某省的界河上,右岸隶属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左岸隶属某某省某某州某某县,是某某江下游河段四座水电站(某某、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最上游的梯级电站,某某水电站上距攀枝花市213.9km,下距白鹤滩水电站182.5km,与某某、成都直线距离分别为125km和470km,与武汉、上海直线距离分别为1250km和1950km。
1.2 工程建设背景某某水电站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国函〔2012〕220 号)推荐的某某江干流下游河段4级开发方案的第一级,是“西电东送” 中部通道的骨干电源之一。
青峰水电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青峰水电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59dc9935aaea998fcc220e12.png)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瑞昌市青峰水电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江西省瑞昌市青峰水电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结论及建议。
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3c7b76ebaa00b52acfc7cae4.png)
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XX年1月28日,张掖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持召开了《肃南县高崖泉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
参加会议的有张掖市环境保护局、肃南县环保林业局,建设单位-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隆阳水电有限公司、评价单位-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参会代表与邀请的专家共12人,由4人组成专家组。
与会代表、专家赴现场察看了项目地址及周围环境状况,听取了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分别对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的介绍,经过认真讨论与评议,形成专家组评估意见如下: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名称:肃南县高崖泉水电站工程建设单位: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隆阳水电有限公司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高崖泉水电站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讨赖河上游镜铁山一级水电站枢纽上游约2km的讨赖河支流-高崖泉上,距肃州区197km,距镜铁山矿37km。
2.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工程投资高崖泉水电站工程总投资万元,环境保护投资为万,占工程投资的%。
工程规模高崖泉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电站枢纽建筑物总长,从左至右依次布置冲沙闸坝段、进水口及右岸挡水坝。
电站总装机规模。
采用压力钢管引水,输水建筑物长4538m,利用水头为146m,额定流量/s,年发电量2685万,年利用小时为5923h。
工程组成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
高崖泉水电站建设工程项目组成表工程项目工程组成备注主体工程枢纽工程高崖泉首部枢纽建筑物坝顶总长度,从左至右依次布置冲砂闸坝段、进水口、右岸挡水坝段。
其中冲砂闸坝段轴线长度,进水口坝段轴线长度。
冲沙闸:坝轴线长度,位于原河道河床,自上游至下游由引渠段、闸室段、护坦段和出口防护段组成。
闸前引渠采用1:10向上游与河床衔接,总长35m,采用梯形断面,闸后混凝土明渠采用1:100的底坡与原河床衔接,总长70m;进水口:设置在枢纽冲沙闸右侧,在平面上呈喇叭口形布置,由拦污栅段、渐变段、事故闸门井组成,进水口底板高程3141m。
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e97615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c.png)
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项目背景本报告旨在对一项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便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本项目是一项新建的发电项目,将使用清洁能源技术,预计将为当地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评估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将涵盖以下方面:1.项目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2.项目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3.灾害风险评估;4.环境管理与监测措施。
评估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2.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项目周边环境情况;3.进行模型模拟,评估项目对大气、水体、土壤等方面的影响;4.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项目的看法和意见。
评估结果项目建设阶段在项目建设阶段,主要环境影响包括:1.土地利用变化:项目建设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可能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2.大气污染:项目建设中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可能排放大量的尘埃和废气;3.水污染: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并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与监测措施:•对土地的开发与复垦进行规划和管理,确保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恢复;•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建立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项目运营阶段在项目运营阶段,主要环境影响包括:1.大气污染:燃煤发电项目可能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2.噪音污染:项目运营中的设备和机械可能产生噪音污染;3.社会影响:项目运营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就业产生影响。
为减轻这些影响,我们提出以下措施:•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建立噪音控制措施,确保设备和机械的噪音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与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
环境管理与监测措施为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我们将采取以下环境管理与监测措施:1.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环境保护工作;2.实施环境监测计划,定期收集、分析和报告环境数据;3.建立紧急应对机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4.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xxx水力发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论证评价报告
![xxx水力发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论证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cc6cf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1.png)
xxx⽔⼒发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论证评价报告前⾔********** ********** ***********1.0总则1.1评价⽬的****⽔⼒发电站⼯程的建成,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同时也将对环境产⽣⼀些负⾯影响。
因此,评价⼯作应全⾯考虑该⼯程对影响区域环境的各种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
其评价⽬的是:(1)调查查清和客观反映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现状,由于⼯程已经完⼯,并投⼊运⾏,因此影响为结合现状调查开展。
通过对该⼯程在运⾏期⽽产⽣对评价区域内⾃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定性或定量分析、预测与评价。
(2)由于该⼯程施⼯期已结束,主要分析评价运⾏期中对⾃然环境、社会环境、⽣态环境影响,以及⽔⼟保持等⽅⾯提出合理可⾏的控制污染和保护⽣态环境的措施与对策,最⼤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因⼯程造成的负⾯影响。
(3)对建设项⽬在运⾏期环境管理提出实施计划,并为城市建设和环境规划提供辅助信息和科学依据。
1.2评价原则为全⾯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本次评价的原则如下:(1)保护区域⽣物多样性原则;(2)促进地区⽣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3)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及条例:*********************1.3.2 技术规范:*********************1.3.3技术⽂件:*********************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程所在区域环境功能调查,经*****环境保护局确认,现采⽤以下标准进⾏本次评价:(1)地表⽔执⾏《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1。
表1.4-1地表⽔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L,pH值除外(2)⼯程坝址所在地位于农村,其声环境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Ⅰ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2。
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451afc5acfa1c7aa00cc8a.png)
定曲河古学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 0 0 9 年 12月目录1 总则 (5)1.1任务由来和编制目的 (5)1.2评价依据 (5)1.3采用的评价标准 (9)1.4评价等级和范围 (9)1.5评价期限 (10)1.6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10)2 工程概况 (11)2.1流域规划及开发利用情况 (11)2.2工程开发地理位置 (12)2.3枢纽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2)2.4工程施工规划 (15)2.5水库运行方式 (16)2.6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16)3 环境概况 (31)3.1地质 (31)3.2气候 (31)3.3水文泥沙 (31)3.4水环境 (32)3.5土壤 (32)3.6陆生生物 (33)3.7水生生物 (33)3.8大气与声环境 (34)3.9水土流失现状 (34)3.10社会经济现状 (34)4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36)4.1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36)4.2生态综合影响评价 (37)4.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42)4.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44)4.5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44)4.6其他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45)5 环境保护措施 (45)5.1水环境保护措施 (45)5.2生态保护措施 (47)5.4水土保持措施 (50)5.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50)5.6噪声控制措施 (51)5.7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52)5.8人群健康保护规划 (53)6 环境监测 (54)6.1水环境监测 (54)6.2生态监测 (55)6.3大气环境监测 (55)6.4声环境监测 (56)6.5水土流失监测 (56)6.6人群健康监测 (57)7 环境风险分析 (58)7.1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分析 (58)7.2应对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58)8 综合评价结论 (59)前言定曲河是金沙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理塘县沙鲁里山主峰格聂山西麓,自北向南流经理塘、巴塘、乡城、得荣四县,于得荣县奔都桥左纳玛依河、于古学大桥与其最大支流硕曲河汇合,最终在古学水文站以下汇入金沙江。
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47945ee53a580217fcfe3f.png)
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元阳华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环评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二年十一月1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结论1、蛮巩河水电站项目是红河州能源局以红能源电力[2021]12号文立项项目。
电站位于元阳县小新街乡芦山寨东北方向,距小新街乡芦山寨1.61km,蛮巩河中下游河段,蛮巩河流域规划为二级水电开发方案,蛮巩河水电站为流域水电规划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蛮巩河一级水电站还未立项。
蛮巩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600KW,设计净水头为380.0m,设计引用流量为4.2m3/s;工程枢纽建筑物由1个拦河坝组成,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7.0m。
属Ⅳ等小(1)型水电工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工程施工期2021年11月~2021年6月,总工期20个月;工程总投资6722.82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645.89万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本项目不在国家产业政策限值和淘汰类中,与国家产业政策不冲突。
对照国务院发布《水利产业政策》,蛮巩河水电站项目符合国务院发布《水利产业政策》。
3、根据红河州发改委已批复的《元阳县蛮巩河流域水电规划报告》,蛮巩河水电站工程属《元阳县蛮巩河流域水电规划报告》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即蛮巩河二级水电站。
对照《工可》本工程设计规模、厂址、水电站装机,坝址和项目组成与规划相同;因此,本工程符合元阳县蛮巩河流域水电规划。
此外,根据《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梯级综合规划报告》,蛮巩河流域位于南沙梯级电站下游,马堵山梯级的上游区域,规划的蛮巩河二级电站厂房海拔高程为220m,正常尾水位220m;直接关系到的马堵山电站的正常蓄水位217.5m。
马堵山电站现已建成并蓄水发电,本工程在设计阶段已考虑尾水与马堵山电站水库蓄水位之间的厉害关系。
因此,元阳县蛮巩河二级水电站工程与红河干流南沙梯级电站和马堵山梯级电站的规划不相冲突,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水利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利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a967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0.png)
水利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水利发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以期保护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报告得出了以下结论:水利发电站在建设、运行阶段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水体水质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等。
然而,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和有效管理可以减少这些影响,同时提供清洁能源。
本报告为未来的水利发电站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和建议。
1. 简介水利发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
它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其建设和运行对环境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评价和控制。
2. 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2.1 水体水质变化水利发电站的建设通常会涉及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水体水位的变化。
这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如水源地迁移、水生态系统的改变、水生物资源的破坏等。
因此,在建设阶段需要制定水库蓄水规划,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2.2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利发电站的建设往往需要进行土地开发和植被砍伐。
这可能会导致栖息地破坏,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建设者应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比如建立人工湿地、保护现有生态系统等。
3. 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3.1 水库淤积长期的水土保持措施不当会导致水库进入淤积状态。
这会影响发电站的运行效率并加剧土壤侵蚀问题。
因此,定期疏浚和强化水土保持是必要的措施。
3.2 河流生态系统改变水利发电站运行期间,水库蓄水和释放水量的调节会直接影响河流生态系统。
这可能导致河床变形、洪水频发等问题。
科学的水库调度和生态补偿措施可以减少这些不利影响。
4. 管理措施和建议4.1 环境影响评估在水利发电站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估,以确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适用的管理措施。
4.2 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估结论,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水利发电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3 定期监测和评估水利发电站运行后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运行符合环保要求,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水利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范文
![水利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ef19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3.png)
水利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范文一、引言水利发电站是利用水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设施。
然而,建设和运营水利发电站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水利发电站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本报告对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影响评估。
二、水利发电站概述水利发电站位于某某省某某市特定地段,总装机容量为xxx兆瓦。
该水利发电站主要通过引水、坝体、发电机组和输电系统等组成,具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水利发电站的总造价为xxx 万元,并计划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建设。
三、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水利发电站对环境的影响,本报告采用了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文献研究和模型模拟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全面了解了该水利发电站的环境背景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后续评估工作提供了依据。
四、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基于调查和研究所得数据,我们对水利发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如下:1. 坝体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利发电站的坝体建设将涉及周围生态系统的改变。
在施工期间,土地破坏、植被丧失和生物迁徙等因素将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然而,在正式投产后,坝体将为周围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2. 水库对水文系统的影响建设水利发电站后,水库的形成和运行将对周围的水文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包括水位上升、河道输沙能力减弱等因素。
这些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河流的自然流动,并可能导致特定区域的干旱或洪涝等问题。
3. 建设对社会经济影响水利发电站的建设将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建设水利发电站将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发电站的运行将为周边地区提供廉价、可靠的能源供应,推动当地工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环境影响管理与保护对策为了减轻水利发电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以下管理和保护对策:1. 生态恢复和保护在水利发电站建设期间,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种植适宜的植被、建立保护区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 ***********1.0总则1.1评价目的****水力发电站工程的建成,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同时也将对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评价工作应全面考虑该工程对影响区域环境的各种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
其评价目的是:(1)调查查清和客观反映该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现状,由于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运行,因此影响为结合现状调查开展。
通过对该工程在运行期而产生对评价区域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预测与评价。
(2)由于该工程施工期已结束,主要分析评价运行期中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与对策,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因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
(3)对建设项目在运行期环境管理提出实施计划,并为城市建设和环境规划提供辅助信息和科学依据。
1.2评价原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本次评价的原则如下:(1)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原则;(2)促进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3)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及条例:*********************1.3.2 技术规范:*********************1.3.3技术文件:*********************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功能调查,经*****环境保护局确认,现采用以下标准进行本次评价:(1)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1。
(2)工程坝址所在地位于农村,其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Ⅰ类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2。
(3)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一级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4-3。
3(4)对于尚无评价标准的环境因子进行预测评价分析时,拟按下列不同情况分析。
可以转换评价标准时,用转换法,如工程对局地气候的影响,转作为对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评价。
相关学科有公认的有关阈值,用阈值法。
对于既无评价标准又不能转换的影响因子进行评价时,可采用与现状比较利弊及类比法进行分析。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有关污染物及其浓度限值详见表1.4-4。
单位: mg/L (pH 除外)1.4.3其它环境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GBZ 2-2002); (2)《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1.5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评价工作的分级依据,即综合考虑主要环境要素的阈值,及其变化范围、工程影响范围、评价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以及生态环境影响是否超越了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等,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中有关要求,确定该工程各专题的评价等级见表1.6-1。
1.6评价范围及时段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实践经验,结合该工程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及时段确定为:(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电站、电站周围(坝址至电站回水末端,距坝里程8km)、电站下游影响河段(电站下游1500m受工程影响的区域)。
评价时段主要为电站运行期。
(2)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溪和*****尾水流域电站回水末端上游500m至坝址下游1500m。
评价时段主要为电站运行期。
1.7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7.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的要求,结合该工程的功能、特性和工程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主要选出下列环境因子,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1)自然环境:局地气候:温度、湿度;水文:流速、流量;泥沙:冲刷、淤积;水质:水温、悬浮物、有机质、有毒有害物质、营养物;陆生生物:野生脊椎动物、珍稀动物、森林、经济林、珍稀植物;水生生物:鱼类、珍稀水生生物;环境地质:库岸稳定、土地浸没。
(2)社会环境:人群健康:自然疫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疾病、虫媒传染病、地方性疾病;社区:生产资源、就业条件、经济收入;景观与文物:自然景观。
1.7.2评价因子筛选水电站的调节运行,将改变***溪的水文情势,必将对坝上游、下游的生态与环境因子产生影响。
通过影响识别,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水环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为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局地气候、环境地质、泥沙、土地利用、人群健康、自然景观、社会经济等为一般评价因子。
1.8环境保护目标(1)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库区及坝下河段水体,其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不致因工程的兴建破坏各河段原有的水体功能;(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运营期周围敏感点(居民生活区),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Ⅰ级标准。
(3)生物资源: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濒危的陆生、水生生物和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生物资源,以及保持区域原有生态系统完整性。
(4)人群健康:保护对象为与工程有关的居民、工作人员。
达到国家卫生部门对相关疾病(包括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等)预防控制指标及公众健康指标。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5-2。
1.9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9.1 评价内容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以及对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等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较详细分析与评价;同时,对局部气候、环境地质、水文、泥沙、人群健康、文物与景观、社会经济等一般评价因子进行简要分析评价。
在上述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同类水电工程的运行实践,分析设计采取的环保措施与对策;提出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和环境监测计划的具体内容;分析工程的环保措施投资及其运行费用,对其进行经济损益分析;调查统计有关区域公众对该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从环保角度论证该工程建设的选址可行性,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1.9.2 评价重点该项目的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等对环境的影响。
2.0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 工程基本概况2.1.1 建设项目名称:*****水力发电站2.1.2 建设地点:*********村二组建成后的****水力发电站位于*******镇。
****镇位于***,地处车道上****景区要冲,前临****溪河道,背靠*****山,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市区56Km。
幅员面积182Km2,耕地面积24842亩,林地面积74103亩,辖4个村,29 个农业社,总人口10954人。
最高海拔2251m,最低海拔760m。
电站设计水头20m,引用流量3.9m3/s,取水口上游集雨面积134Km2,拦水坝总长40.6m,前池容积为402m2,前池正常水位808.460m,最高水位809.030m。
引水渠全长1040m,校核洪水位791.67m,设计洪水位790.87m。
装机容量640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05万kW·h,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小(二)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
2.1.3 建设性质:新建工程(补办环评)。
2.1.4 总投资:228万元。
2.2 流域规划概况********年平均降雨量1185mm,境内有河流56条,其中50km2以上的有18条,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9亿m3,无过境水。
截止2006年底,有各类水利工程4251处,蓄引提水能力22398万m3。
其中:中型水库3座,总库容13700万m3,有效库容9720万m3;小(一)型水库11座,总库容3533万m3;小(二)型水库57座,总库容1283万m3;山平塘2987口,总库容1242万m3;引水堰809条,引水能力2954万m3;机电提灌站436台/384处,提水能力811万m3;水力发电厂74处,装机容量87725kw。
有热矿水多处,允许开采量1000 m3/d。
为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该工程的建设对促进*****镇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详见第4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预测评价”。
2.4 工程开发任务*****************2.5 工程等别及设计洪水标准2.5.1工程等别电站设计水头20m,引用流量 3.9 m3/s,取水口上游集雨面积134Km2,拦水坝总长40.6m,前池容积为402m2,前池正常水位808.460m,最高水位809.030m。
引水渠全长1040m,校核洪水位791.67m设计洪水位790.87m。
电站装机容量640kW,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SDJ12-78及补充规定,确定该工程项目为四等(小(二)型)工程。
主要建筑物(拦河坝、输水渠道、前池、压力管道、主厂房、升压站、防洪墙等)为4级,次要建筑物(进厂公路等)和临时建筑物(坝与厂房的施工导流、临时公路等)为5级。
2.5.2洪水标准该流域的洪水纯属暴雨洪水,多出现于每年的5-9月份,根据****气象站1956年至1984年资料统计,实测最大日降水量为120.8mm,一般在70-80mm左右,由于坡度陡,汇流时间短,洪峰流量仍较大。
**水力发电站装机640KW,主要建筑物为四等四级,洪水标准按SDJ12-78规范,确定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2.6 工程规模、特性***水力发电站工程位于**镇**村二组,***水力发电站工程规模为:电站设计水头20m,引用流量3.9 m3/s,取水口上游集雨面积134Km2,拦水坝总长40.6m,前池容积为402m2,前池正常水位808.460m,最高水位809.030m。
引水渠全长1040m,校核洪水位791.67m,设计洪水位790.87m。
电站总装机640KW,电站装机2(台)×320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05万KW·h,年利用小时数5090h。
***水力发电站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见表2.6-1。
2.7 工程项目组成**水力发电站工程由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项目组成。
主体工程包括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和厂房系统。
电站项目组成见表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