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市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市场调查报告
保健市场调查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保健市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健市场调查报告1
一、**市保健品市场整体情况
1. **市区总人口数为280万,本次考察的对象为16-65周岁之间的**居民,占**市总人口数的75.3%,相当于211万人。

在过去一年中,有56.8%的**居民消费过保健品。

从消费保健品的类型来看,滋补类保健品消费者最多(有47.6%的消费者在过去一年中消费过滋补类保健品);其次是美容养颜类保健品(16.0%);消费大脑神经类保健品的消费者有1
2.1%;消费补肾类保健品的有9.0%;消费心血管保健品的有2.4%。

2. 在滋补类保健品中,蜂产品与参类产品的消费者最多。

在过去一年中有34.2%**居民消费过蜂王浆等蜂类产品,有30.8%的居民消费过参类产品。

在蜂类产品中,老山蜂王浆冻干粉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92.9%的消费者曾购买过老山蜂王浆冻干粉。

而参类产品中万基洋参和金日洋参在**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61.4%的消费者曾购买过万基洋参,37.0%的消费者曾购买过金日洋参。

3.在消费美容养颜类保健品的消费者中,12.1%的消费者购买过太太口服液,10.9%的消费者购买过排毒养颜胶囊。

4.在消费大脑神经类保健品的消费者中,有42.0%的消费者购买过脑白金,购买脑轻松和阿拉斯
加深海鱼油的消费者均占20.0%,购买忘不了和三勒浆的消费者均占14.4%,而其他的大脑神经类保健品在**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

5. 在补肾类保健品市场上,汇仁肾宝、御苁蓉和六味地黄丸处于相对优势,在过去一年内购买过这三种产品的消费者比例分别是51.4%、48.6%和13.5%。

6. 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类保健品的市场空间相对其他类保
健品市场而言要小,在这类保健品中以北大富硒康最受欢迎。

二、品牌知名度、购买率和广告表现分析
1.调查显示:保健品市场知名度与广告认知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广告认知程度越高,则相应的知名度也高,但高知名度并不意味着高购买率。

2.在滋补类保健品中,购买知名比如下:
2.1 蜂类产品
品牌/产品购买率(%) 知名度(%) 购买知名比(%)
老山蜂王浆冻干粉 55.4 78.6 70.48
三精蜂王浆冻干含片 3.6 46.6 7.73
北京人参蜂王浆 2.5 12.6 19.84
蜂乃宝 0.8 6.1 13.11
从上表可以看出,老山蜂王浆冻干粉无论在购买率、知名度还是购买知名比等方面都高居榜首,在**市场上处于绝对优势。

而三精蜂王浆冻干含片虽然在购买率方面处于相对劣势,但它在大量的广告、促销等活动的冲击下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侵分**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若三精有效地加强促销力度,在一段时期内有可能会出现销售额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幅度有多大,实现增长需要的时间要多久,还应考虑消费者对老山产品的满意程度以及消费者转换品牌的阻力,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市场研究来提供依据。

2.2 参类产品
品牌/产品购买率(%) 知名度(%) 购买知名比(%)
万基洋参 32.8 83.3 39.38
康富来洋参 20.2 68.7 29.40
金日洋参 19.8 77.9 25.29
富元洋参 1.3 7.0 18.57
从上表可以看出,万基洋参在**参产品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购买率、知名度、购买知名比均远高于其他三个品牌;金日洋参的知名度较康富来洋参要高近10个百分点,但在转化为有效购买方面却比康富来洋参还低;富元洋参相对而言是弱势品牌,竞争力较弱。

总的来
说,参类保健品购买知名比较其他类产品高,说明这类产品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2.3 其他类滋补保健品
品牌/产品购买率(%) 知名度(%) 购买知名比(%)
红桃K 12.2 77.4 15.76
养生堂龟鳖丸 9.7 72.6 13.36
朗力福纯蛇粉 3.4 19.9 17.09
山东阿胶 1.3 31.8 4.09
从上表可以看出,红桃K的知名度最高,但在转化为有效购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朗力福纯蛇粉的知名度最低,但在转化为有效购买方面却优于红桃K和养生堂龟鳖丸。

山东阿胶作为老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购买率太低,有必要调整其营销策略。

2.4 从广告角度来看,**市滋补类保健品市场万基洋参的广告效果最好,金日洋参次之。

老山蜂王浆冻干粉的广告效果相对较差,而知名度和购买率较高,这说明老山作为**的本土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有较强的地位,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老山蜂王浆冻干粉在广告策略方面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

3. 美容养颜类保健品
3.1以女性为基准的购买率、知名度与购买知名比
品牌/产品购买率(%) 知名度(%) 购买知名比(%)
排毒养颜胶囊 7.9 75.9 10.41
太太口服液 6.1 87.7 6.96
朵尔胶囊 5.3 74.1 7.15
隆力奇纯蛇粉 4.8 53.9 8.91
美肤冲剂 0.9 43.0 2.09
柔依羊胎精华素 0.9 46.9 1.92
希力丹参酮 0.4 7.9 5.06
上药珍珠粉 0.4 9.6 4.17
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容养颜类保健品的女性购买率相对于滋补类保健品来看要小得多。

相对来说,排毒养颜胶囊的购买知名比最高,
这可能与其强大的广告攻势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有关。

太太口服液、朵尔胶囊仍是这一细分市场的强势品牌,但购买知名比较低,若加强促销力度可在市场上有更佳表现。

隆力奇作为江苏品牌在这一市场上表现突出,遥遥领先于其后的柔依,其终端市场运作也是比较成功的。

柔依的购买知名比较低,有必要加强促销工作。

3.2 以男性为基准的购买率、知名度、购买知名比
品牌/产品购买率(%) 知名度(%) 购买知名比(%)
太太口服液 3.8 78.3 4.9
隆力奇纯蛇粉 2.7 40.2 6.7
朵尔胶囊 1.6 62.7 2.6
美肤冲剂 0.5 21.7 2.3
柔依羊胎精华素 0.5 22.8 2.2
排毒养颜胶囊 0.5 56 0.9
上药珍珠粉 0.0 6.0 0.0
从上表可以看出,男性购买者购买美容养颜类保健品主要是太太口服液、隆力奇纯蛇粉、朵尔胶囊、柔依羊胎精华素等,这类保健品一般是为了赠送女性而购买,而其中太太口服液是最受男士欢迎的礼品。

3.3 广告效果方面,太太口服液的广告接触率最高为6
4.8%,其次是朵而胶囊53.4%;如果只考虑女性的广告接触率,太太口服液的接触率最高,为71.9%,其次为朵而胶囊,为60.5%。

详细数据如下:品牌/产品广告整体接触率(%) 只考虑女性的广告接触率(%)
太太口服液 64.8 71.9
朵尔胶囊 53.4 60.8
排毒养颜胶囊 41.3 50.4
隆力奇纯蛇粉 25.7 32.5
柔依羊胎精华素 22.8 29.4
美肤冲剂 18.0 25.0
希力丹参酮 3.4 3.5
上药珍珠粉 2.4 3.5
朵朵红 1.2 2.2
与3.1 比较分析,市场表现最突出的都是广告接触率高的品牌;而排毒养颜胶囊更以广泛的消费者定位和较低的价格赢得了销售量的优势。

4.大脑神经保健品
4.1 购买率、知名度与购买知名比
品牌/产品购买率(%) 知名度(%) 购买知名比(%)
脑白金 8.8 88.6 9.93
阿拉斯加深海鱼油 4.2 25.7 16.34
脑轻松 4.2 74.5 5.64
忘不了 2.9 56.6 5.12
三勒浆 2.9 57.5 5.04
康麦斯卵磷脂 0.8 4.4 18.18
敖东安神补脑液 0.8 21.4 3.74
欧德活脑素 0.8 12.1 6.61
恒寿堂鱼油 0.4 15.5 2.58
褪黑素 0.4 3.4 11.76
从上表可以看出,脑白金、脑轻松、三勒浆、忘不了是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导品牌。

从产品的宣传来看,脑轻松、三勒浆、忘不了这几个产品都主要针对处于“考试中的学生”。

4.2 从广告效果的角度来分析,脑白金、脑轻松、忘不了、三勒浆具有较高广告认知度。

广告认知度分别是68.7%、57.0%、40.8%和32.5%。

而其他的大脑神经类保健品的广告认知率相对要低得多。

5.补肾类保健品
5.1 购买率、知名度与购买知名比
品牌/产品购买率(%) 知名度(%) 购买知名比(%)
御苁蓉 8.0 60.4 13.25
六味地黄丸 7.6 30.8 24.68
汇仁肾宝 2.1 65.5 3.21
三金片 0.4 20.6 1.94
神迪鹿胎宝 0.4 29.9 1.34
(注:还有部分补肾类保健品因购买率、知名度太低而未在上表中列出。

)
从上表可以看出,汇仁肾宝、御苁蓉在大量广告的冲击下已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但对于汇仁肾宝来说高的知名度没有有效地转变为购买,这说明汇仁肾宝应加强促销力度。

六味地黄丸虽然知名度相对要低,但知名度能有效转化为购买,适当增加广告量和促销则该产品将带来可观的利润。

三、消费行为和市场细分
1.消费行为分析
1.1 有85.7%的消费者在购买事先确定保健品品牌,到购买地点再确定要购买的品牌仅占7.6%,这说明长期、系统的品牌建设工作是保健品营销的关键,因而企业应努力使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优势地位。

1.2 药店和超市是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主要场所,44.1%的消费者在药店购买保健品,38.8%的消费者在超市购买保健品。

1.3 消费者服用保健品后一般都会产生持续的消费行为,有6
2.4%的消费者一旦服用保健品则会长期服用或经常服用。

1.4 **的消费者在消费保健品方面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度,有53.2%的保健品消费者“只服用一个牌子”,33.0%的保健品消费者“比较固定服用两三个牌子”,只有13.8%的保健品消费者“基本没有固定的牌子”。

这些数据表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一个新的品牌要进入市场往往须凭借巨额的广告经费和强力促销才能站稳脚跟。

2. 市场细分分析
2.1 蜂产品市场(包括蜂王浆、蜂蜜、蜂乳等)
2.1.1 随着消费者年龄的增加,蜂产品的消费比例呈增加的趋势;
2.1.2 蜂产品消费与消费者的性别无显著关系;
2.1.3 消费者的学历高低对蜂产品的消费没有影响;
2.1.4 消费者的职业蜂产品的消费有显著的关系,企业管理人员、机关/事业行政单位的人员和离/退休的人员购买蜂产品比例比其他职
业者要高;
2.1.5 消费者个人收入水平与其对蜂产品的消费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但消费者的家庭收入水平对蜂产品的消费有明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等偏低收入水平购买蜂产品的比例相对较高;(注:**个人平均月收入为980元)
2.1.6 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高,其购买蜂产品的比例就越高;对价格的关注程度程度越高,购买蜂产品的比例越高,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蜂产品在**是一种大众的滋补保健品;
2.1.7 **消费者在流行时尚、广告、和信息等方面的取向和蜂产品的消费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2 参产品市场
2.2.1 消费者的年龄对参产品的消费有明显的影响。

研究发现:中老年人消费参产品比例高于年轻人;
2.2.2 性别对参产品的消费没有影响;
2.2.3 消费者学历的高低与参产品消费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2.4 消费者的职业与参产品消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企业管理人员、机关/事业行政管理人员、公务员/秘书、个体户等职业者消费参产品的比例高于其他职业者;
2.2.5 消费者个人收入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对参产品的消费没有明显的影响;
2.2.6 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参产品购买之间的关联度来看,**居民的健康意识对参产品的消费有明显的影响,也就是消费者对自身的健康越关注,其购买参产品的可能性越大;而其他方面的特征如广告、价格、信息、流行时尚对**消费者在参产品的消费上没有影响。

保健市场调查报告2
一、基本情况:
1、调查总人数:共回收调研表格113份。

2、应用分类:用于养生11人,药食联用2人,药食交替2人,食疗94人,病后康复1人。

3、有可比性材料数:具有应用保健食品前后对比数据的材料72
份。

4、材料来源情况:美罗国际按中华亚健康研究协会的要求,发放统一表格,由消费者填写后直接寄给协会。

5、调研涉及产品:均为美罗国际产品,灵芝菌丝体胶囊、香杞胶囊、松茸胶囊、仙叶胶囊、慧源胶囊、新慧通胶囊、慧清胶囊、玫瑰胶囊、仁美营养胶囊、和中胶囊、红钙D将囊、欣舒宁胶囊、桑菊灵芝茶……等。

二、调查主要内容与结果:
㈠、产品应用定位:
1、养生:单独应用食用菌类保健食品,目的是“治未病”即养生、防衰、强生(防感冒等疾病)。

2、药、食联用:在应用明显毒性药物的同时,加用可减轻毒副作用的食用菌食品。

如肿瘤化疗时,加用灵芝系列产品。

3、药、食交替:在应用具有依赖性(成瘾)的药物时,为减轻依赖性,开始服药时,同时加服于药物相似功效(如镇静、安眠)的食用菌类食品,然后逐步减少药物用量,最后仅用保健食品,完全解脱药物的依赖。

4、病后康复:在病后或手术后,应用保健食品加快体力恢复。

5、食料:对一些长期“药疗”无效的人群,干脆放弃“药疗”,改用“食疗”,用保健食品进行全身调理,让体内慢慢增强抵抗力,从而获得康复。

㈡、经济对比
对72例保健食品应用前后有药物治疗作对比的人群,进行了经济负担分析,72例在应用保健食品前,曾以药物治疗花去医药费共计208。

4352万元,人均花费2。

8949万元,但结果均未获得满意效果,临床症状获得暂时缓解的人仅20人,占27%,其余均无效。

这72位消费者因药疗效果不佳,停止用药。

改为食疗,共花费25。

1573万元,人均消费0。

3494万元,取得显效的60人,占83。

3%,有一定效果的12人,占16。

6%。

㈢、治疗与时间对比:
对上述72位消费者,在药疗和食疗上所耗的时间进行了对比,72位位消费者进行药物治疗所耗的时间总数为6558个月,人均消耗时间为91。

08个月(相当于7。

59年),停用药疗,改用食疗后,72人用于食疗的总时间是327。

89个月,人均消耗为4。

55个月。

三、对调研结果的分析:
1、保健食品应用定位的思考:
保健食品应用定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定位不当往往会有违反食品管理的有关法规之嫌,但消费者是讲实效的。

因此,这次调查出现了五种应用定位,这是消费者从实际需要出发,灵活处理“食疗”与“药疗”关系的结果,是群众自发的创举。

这五种定位,从我国传统“食疗”的观点分析,应该认为是合理的,是符合科学的,对疾病的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开始强调不能单纯的依赖药物,而应该从全方位(包括饮食、环境、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来进行综合治疗。

因此,五种定位中提到的“药食联用”、“药食交替”都是十分科学的“药、食”结合。

癌症的化疗药物公认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抗结核药亦是公认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而有些保健食品就能够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能够减轻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害,实际上“药、食”结合应该是今后医疗技术创新的一个方向。

关于定位中的“食疗”,有人会认为是把保健食品当作药品,是违规、是误导消费者,这实际上是对“食疗”的认识问题。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指出“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食疗为治疗之首选,以食治病由来已久。

现在科学进步了,却否定了“食”与“治”的关系。

把“药”作为治病的首选甚至是“唯一”,但在实际生活中单纯“药治”无效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这次调研中采用“食疗”的消费者,都是“药疗”无效后才改用“食疗”的,是消费者处于绝望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食疗”。

《现代医学报》07。

3。

27题为“望闻问切、把脉中医”一文中,谈及中医是否伪科学时,引用了一位普通群众的一段话“科学不时最高目的,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并不重要,只要中医中药能够在西医之外,提供另外一种就医的可能性,就没有舍弃中医的理由,西医也不
是万能的,那么多一种选择,对病人来说不是更好吗?”对待“食疗”,笔者认为也应该持有这种观点,“药疗”不是万能的,多一种“食疗”对病人来说有什么不好呢?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度”,食品和药品绝不能等同,“食疗”是“食疗”,要让消费者明白二者的区别,不要误导消费者。

2、保健食品的经济意义:
从调研材料分析,在“食疗”前,用于药疗的费用是人均2。

894万元,开始“食疗”后人均费用为0。

349万元,“食疗”费用为“药疗”费用的12。

06%。

有效率从“药疗”27%上升到83。

3%的'显效率。

(这里的“药疗”有效率低,不是泛指“药疗”,而是由于调研中都是“药疗”效果不好的对象。

医疗费用明显高于“食疗”,其原因除医、药本身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条,调研中的人群均属慢性、顽固性疾病,所耗治疗时间长,总费用相应较高,而食疗所耗时间均较短,见效快,费用就较低(实际上保健食品在一定的范围内,其费用不一定低)
3、时间就是金钱:
72位消费者,药料时间,人均所耗时间为7。

59年,采用“食疗”后,所耗时间仅4。

5个月,是“药疗”的4。

9%。

这不仅减少了疾病折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病人提早康复,恢复了工作能力,能为社会、为家庭创造新的财富。

这是不可低估的效益。

4、“治未病”尚需努力:
调研材料中,保健食品应用于“养生、防病、美容、抗衰”的有11例,占调研总数的9。

7%,其中纯粹是为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有5例,占4%,他们每年购买保健食品的投入数为4050元,人均每年810元,其中全年食用的有4人,每年仅服3月的1人。

最突出的效果是抵抗力增强全年无感冒发生,年龄偏高者还呈现“年轻态”!
每年花不足1000元,能获得全年无病灾,真正实现了“花钱买健康”。

保健市场调查报告3
调查地点: 全国
调查方法: 综合分析
调查时间: 20xx年
调查机构: xxxx公司
报告内容: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

在目前保健品市场受到绿色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化潮流的冲击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是值得生产厂家的关注的。

夸克公司在本篇研究报告中,通过综合公司历次有关保健品方面的研究,向读者描述保健品消费群体的特征及保健品市场的总体状况,为各生产厂家今后的产品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层出不穷,广义的保健品应该包括:保健类食品和保健类药品这两大类。

但我们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狭义的保健品,即保健类药品(我们简称之为保健品 )。

我们把狭义的保健品市场分为四类:洋参类、补钙类、美容类和机体调节类,这也是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的四类产品。

一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二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消费者消费保健品时关心的因素
场环境及前景预测
在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上,从1995年起,一类城市(以上海为例)和二类城市(以杭州为例)的年平均每人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

无论是一类城市还是二类城市,保健品的消费比例都很高,均达到半数以上,未购买也未服用的比例均不到三成(见表一)保健品市场调查报告保健品市场调查报告。

可见保健品消费已趋向大众化,保健意识也有明显提高,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地区,仅35 55岁女性的补钙产品消费量就有近3亿元。

与此同时,保健品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电视广告是认知保健品的主要途径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针对服用保健品的消费群体,我们就其家
庭收入、性别比例、年龄构成、购买季节等因素从消费能力、消费动机、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的季节性等方面对一、二类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

消费能力:一类城市强于二类城市一类城市的保健品消费比例要高于二类城市,且消费比例与收入基本呈递增关系。

这与目前保健品市场价格偏高以及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有关联。

从一、二类城市纵向比较,年收入18000元以下被访者服用过保健品的比例,一类城市明显高于二类城市;收入较高者消费比例都处于较高位置,特别是上海地区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 元以上的家庭消费比例高达79%。

消费动机:一类城市自我服用,二类城市馈赠亲友一类和二类城市购买过但未服用过的消费者是随年龄递增而下降的,而服用过但未购买过的曲线则是上扬的。

消费者购买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而服用的主要对象则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

由此可见,保健品消费主要是以表达或传递感情为目的。

而这两类城市里曾经购买或服用过的人群年龄分布是相对平均的,二类城市的消费者较一类城市来说相对年轻。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就保健品的消费途径进行了调查,发现保健品的消费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即自我服用,馈赠亲友,给家人服用和送礼。

除了自我服用之外,其他三种方式均是为传递或表达感情,而一、二类城市又有些差异。

一类城市自己服用的比例很高,二类城市则更注重于感情联络。

消费季节:冬季虽为旺季,但季节性开始淡化冬令进补是中国人的传统,因此冬季无疑是保健品的销售旺季,这点依旧表现得很明显,夏季是最少服用保健品的季节。

但同时也有大部分的消费者对季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二类城市(如宁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表明现在保健品消费的季节性已经开始淡化。

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就保健意识而言,一类城市高于二类城市。

保健市场调查报告4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
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层出不穷,人们使用最多的保健品主要有五类:滋补类、养容养颜类、大脑神经类、补钙类、心血管类。

一、基本情况分析:
1.从消费动机分析:一类城市“自我服用”,二类城市“馈赠亲友”,一类和二类城市“购买过但未服用过”的消费者是随年龄递增而下降的,而“服用过但未购买过”的则是上升的;
2.消费者购买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而服用的主要对象则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

由此可见,保健品消费主要是以“表达或传递感情”为目的。

3.消费季节:冬季虽为旺季,但季节性开始淡化冬令进补是中国人的传统,因此冬季无疑是保健品的销售旺季,这点依旧表现得很明显,夏季是最少服用保健品的季节。

4.消费心理:关心功效、价格、服用方便及口味保健品的服用者较为慎重,一、二类城市中按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的人群比例分别达到81%和80%,表明保健品的消费种类目前依然是以药品保健为主,此类产品的说明书的内容对消费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购买主要地点:超市、自选商场和药店超市自选商场和药店是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主要地点,也是保健品比较集中的地区;医院则是消费者最少购买的地方(均不到5%)。

6.零售终端进货渠道分析:目前云南省几乎所有的药店都有经营保健品,但是目前的市场情况都比较混乱,大部分(约70%)的终端客户进货渠道都是自己到昆明的保健品市场直接进货,有一部分(约30%)规模相对大的客户进货主要集中在昆明几家保健品公司,如吉梦妮、长兴、奥妮等保健品公司。

二、结论:
虽然生产厂家目前不断推出各类保健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各类产品的广告也打得铺天盖地,但由于保健品的种类多得几乎已经可以覆盖所有人群,使得消费者保健品的消费进入成熟期,开始由冲动性购买转向理智型消费,消费群体也已由以前的单一型转向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