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宽度概念在口腔种植中的结构、尺度及功能意义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种植体生物学宽度(BW)是种植体软组织愈合的基础,也是种植体软组织美学的关键。
BW是指种植体或天然牙牙槽嵴顶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形成的固定宽度的空间,是一种生物学封闭,这种生物学封闭可以将种植体与口腔环境隔绝,保护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从而维持种植体的稳定。
本文就BW的概念、天然牙冠延长与BW的关系、种植体与天然牙在BW上的区别和联系、种植体BW 的组成和临床意义、种植体基台转换与BW的关系,以及种植体周围炎BW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标签: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结合上皮;种植体-基台界面Study of biologic width of implantJi Linlin1, Liu Zhonghao2.(1.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Yantai 264003, China; 2. Oral Implantation Center, Yantai Stomotological Hospital, Yantai 264008, China)[Abstract]As the basis of soft tissue around implant, biologic width is a key of esthetics restoration. Biologic width that is made up of junctional epithelium and connective tissues is barrier which blocks the implant out of the oral space to protect it. The definition of biologic wid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ural teeth and implant in biologic width, the connection of biologic width, platform-swiched implant and the peri-implantiti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implant;biologic width;junctional epithelium;implant-abutment junction近几十年来,种植义齿修复已广泛应用于全牙列缺失或局部牙缺失患者的修复治疗中,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
口腔种植外科—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一、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
2、骨结合
• 生理状态下的骨组织与种植体之间,是一种无 任何纤维组织间隔的直接结合,这种结合能够 将种植体的负荷持续传导并分散在骨组织内。
• Branemark教授首次提出,由于研究方法的不 足,没有直接的组织学证据;1976年瑞士 Shroeder教授采用不脱矿硬组织切片技术,首 次证实骨组织与种植体之间的直接结合。
二、种植体与牙龈软组织间的界面
屏障上皮
长度约2mm,主要通过基底板与 半桥粒附着于种植体表面
穿黏膜附着
结缔组织附着
位于屏障上皮根方至牙槽嵴顶 之间长约1~1.5mm
与种植体表面的TiO2层直接接触, 其胶原纤维来自于牙槽骨嵴顶的骨 膜,向边缘伸展,方向与基台表面 平行。
二、种植体与牙龈软组织间的界面
• 种植体周黏膜组织形成黏膜附着或穿黏膜附着,从而实现生物 学封闭,是隔绝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与口腔环境的重要屏障。
• 口腔侧为角化良好的牙龈上皮,种植体侧为沟内上皮和屏障上 皮。
• 种植体周围无牙骨质以及牙周膜结构。穿黏膜附着区的结缔组 织胶原纤维较多,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结构明显减少。
• 天然牙周围软组织的血供有两个来源:骨膜上血管和牙周膜血 管。种植体周黏膜的血供只来源骨膜上血管。
• 屏障上皮向根方迁移,会引起牙槽嵴的相吸收,而沟底至牙槽嵴 顶的生物学宽度保持不变。
知识要点
一、种植体与骨 组织间的界面
二、种植体与牙 龈软组织间的界
面
三、影响种植体 骨结合的因过高,可使间叶细胞坏死。要求严格控制产热 和散热,钻速不能超过2000r/min,并用生理盐水注水降 温。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的生 物学基础
生物学宽度及其临床意义

生物学宽度及其临床意义
生物学宽度及其临床意义
生物学宽度是指一个人的基因组的多样性水平。
它表明一个人的基因
组中拥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和性质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提供一个人更
好的健康状况、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强的适应能力。
生物学宽度的临床意义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更
好地识别患者的基因型,从而更好地识别患者的疾病风险和治疗方案。
生物学宽度也可以帮助医生识别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准确地预测
和治疗患者的疾病,以提供最佳的疗效和结果。
此外,生物学宽度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药物的最佳剂量,以及
预防和治疗不良反应。
通过生物学宽度,可以更好地识别患者的体质
特征,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最佳的药物剂量。
总之,生物学宽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识
别和处理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
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及其提出的意义

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及其提出的意义
生物学宽度是指人类面对不同生物类群的了解水平,这些生物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孢子植物等。
生物学宽度测试通过检验和提示常识,目的是测试学习者对这些不同生物类群的知识熟悉程度和感知程度。
生物学宽度是由美国植物学家奥格斯特•普拉斯提出,用来描述学习者对自然界的理解水平和学习基础,这是考虑到自然界有如此多的生物多样性而引入的概念。
生物学宽度概念的提出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帮助人们了解不仅在具体的植物和动物方面,而且在生物的概念,分类和进化方面的区别。
生物学宽度允许科学家和行政官员有效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其次,生物学宽度的测试的提出使得老师及教育工作者有机会更好的认识学生和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情况,这样他们就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收获。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这项测试来观察学生是否有学习上的落差,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弥补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最后,通过这项测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协调思维和行为,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避免困难,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也将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成为社会上独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总之,生物学宽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它不仅帮助到科学家联系和保护自然界的生态,而且也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的把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
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

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摘要:一、引言二、附着水平的概念和意义1.定义2.测量方法3.生物学意义三、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意义1.定义2.测量方法3.生物学意义四、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的关系五、实际应用与研究前景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对牙齿和骨骼结构研究的深入,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这两个概念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二、附着水平的概念和意义1.定义:附着水平是指牙槽嵴顶到牙槽嵴顶的距离,通常用来评估颌骨的宽度。
2.测量方法:附着水平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如X 线片测量、CT 扫描测量等。
3.生物学意义:附着水平反映了牙槽嵴的生物学宽度,对牙齿的稳定性和咀嚼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意义1.定义:生物学宽度是指牙槽嵴顶到牙槽嵴底部的距离,通常用来评估牙槽嵴的宽度。
2.测量方法:生物学宽度的测量方法与附着水平类似,也可以通过X 线片、CT 扫描等方法进行测量。
3.生物学意义:生物学宽度对牙齿的稳定性和咀嚼功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评估种植牙的适应性时,生物学宽度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四、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的关系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附着水平反映了牙槽嵴顶部的宽度,而生物学宽度则反映了整个牙槽嵴的宽度。
在正常情况下,附着水平与生物学宽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当附着水平较低时,生物学宽度通常也会相应减小;反之,附着水平较高时,生物学宽度通常会相应增大。
五、实际应用与研究前景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在口腔医学、颌面外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种植牙手术中,通过测量患者的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可以更好地评估种植牙的适应性,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型号和手术方案。
此外,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还有助于揭示牙齿和骨骼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六、结论附着水平和生物学宽度是评估牙齿和颌骨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牙齿的稳定性和咀嚼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牙周生物学宽度ppt课件

总结词
牙种植治疗中需重视牙周生物学宽度的 测量和评估。
VS
详细描述
在牙种植治疗前,医生需对患者的牙周生 物学宽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以制定合适的 治疗计划。例如,在种植体植入前,医生 可通过X线片或CBCT等影像学手段测量 牙周生物学宽度,以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 深度。
牙周生物学宽度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正畸治疗中需重视牙周生物学宽度的测量和 评估。
详细描述
在正畸治疗前,医生需对患者的牙周生物学 宽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计 划。例如,在设计矫治器前,医生可通过X 线片或CBCT等影像学手段测量牙周生物学
宽度,以确定矫治器的尺寸和放置位置。
谢谢聆听
维持美观
牙周生物学宽度对于维持牙齿的美观和整齐也有重要意 义,能够防止牙龈退缩和牙齿移位。
牙周生物学宽度的研究历史
早期的概念提出
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学者提出了牙 周生物学宽度的概念,但当时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临床观察和病例报告。
现代研究进展
研究意义
对牙周生物学宽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 了解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牙周 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指导。
总结词
牙种植治疗中需考虑牙周生物学宽度,以避免损伤牙周组织。
详细描述
在牙种植治疗中,医生需了解牙周生物学宽度,以确保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不会损伤牙周组织。例如 ,在种植体植入前,医生需根据牙周生物学宽度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以避免因种植体植入过深 或过浅导致牙周组织损伤。
牙周生物学宽度在牙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
正畸治疗与牙周生物学宽度的关系
正畸治疗的效果与牙周生物学宽度密切相关。如果牙周生物学宽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 影响正畸治疗的成功率。因此,在治疗前应对牙周生物学宽度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
生物学宽度的名词解释

生物学宽度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生物学宽度不?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概念呢!就
好比你建房子得有个稳固的根基一样,生物学宽度就是牙齿周围那一
小片特别关键的区域。
想象一下啊,牙齿就像一棵大树,扎根在牙龈里。
而生物学宽度呢,就是围绕着这棵树的一圈神秘地带。
它包括了从牙龈上皮附着到牙槽
骨嵴顶之间的距离。
咱来具体说说哈,牙龈上皮附着就像是给大树围了一圈篱笆,起到
保护的作用呢。
牙槽骨嵴顶呢,就像是大树扎根的土地的边界。
这两
者之间的那段距离,可不容小觑呀!
为啥要重视生物学宽度呢?你想想,如果这个宽度被破坏了,那不
就好比大树的根基被撼动了,会出大问题的呀!比如说会导致牙龈炎症、牙齿松动,那可就糟糕啦!
我记得有一次去看牙医,我就好奇地问医生:“医生呀,这生物学
宽度到底有多重要啊?”医生特别耐心地跟我说:“哎呀呀,这可太重
要啦!要是不注意保护它,你的牙齿可就危险咯!”我这才深刻意识到
它的重要性。
所以啊,咱们可得好好保护牙齿周围的这个生物学宽度,就像爱护
我们自己的宝贝一样。
平时要认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去看牙医,别让任何有害的东西去破坏它。
总之,生物学宽度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概念,它是牙齿健康的重要保障!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4生物学宽度25min (2)

7 1 1 4 5 7 2 4 4 2
99.5 99.9 99.9 99.6 99.3 98.6 99.5 98.8 98.0 97.9
99.5 99.5 99.4 99.0 98.2 96.8 96.3 95.2 93.3 91.4
Survival (%) (%)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475 1363 1184 936 702 494 398 340 197 100
17 19 17 29 18 10 18 7 0 5
1466.5 1353.5 1175.5 921.5 693.0 489.0 389.0 336.5 197.0 97.5
Success (%) (%)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475 1363 1184 936 702 494 398 340 197 100
17 19 17 29 18 10 18 7 0 5
1466.5 1353.5 1175.5 921.5 693.0 489.0 389.0 336.5 197.0 97.5
Buser et al. 1999
11
Education
种植成功的标准
• • • •
种植体周围无放射性阴影 负重后每年少于 0.2 mm 的骨吸收 无疼痛、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 5 年成功率至少 85% ,10 年成功率至少 80%
Albrektsson et al. JOMI 1986
12
Education
DIM: Distance between Implant and Mocusa
1997 2000 2003 0 -0.5 -1 -1,5 94个患者 88个患者 81个患者 (44F/50M) (41F/47M) (39F/42M) 135枚植体 124枚植体 117枚植体 (2-7 年) (5-10年) (8-13年)
牙周生物学宽度

13
四、生物学宽度与冠边缘设计的关系
冠边缘距离结合上皮越近,发生牙龈炎症 的可能性及程度越重。
修复体边缘不应进入龈下生理区,以免在 局部形成“永久龈下结石”。
修复体边缘到牙槽嵴顶之间的最小距离应 为3mm。
2021/3/10
14
个体的生物学宽度除测量数据及对 修复设计不同
①高位牙槽嵴:延迟萌出或根向复位瓣术后,龈 缘距牙槽嵴顶小于3mm,龈沟内放置修复体边缘 时易侵犯生物学宽度,冠边缘位于龈下时不能超 过0.5mm,排龈时易发生意外。
2021/3/10
3
一、生物学宽度重要性
生物学宽度因其在龈牙结合部的特殊解剖 形态和生理特性,是影响牙周组织与修复 体关系的重要结构。
生物学宽度是制定修复治疗方案时必须考 虑的重要因素,以保证修复体与牙周组织 的形态、功能协调。
修复体边缘置于生物学宽度范围之内通常 导致牙龈炎症、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 临床表现多为牙周袋、牙龈退缩。
15
谢谢
2021/3/10
16
2021/3/10
9
牙周组织形态与牙冠形态有相关性
厚平型牙龈的牙冠唇面较近方形;邻接区 位置近根方,且切龈向和颊舌向距离都较 大;颈部突度大;因邻接区近根方,龈乳 头位置也近根方,造成牙龈平坦外观
薄扇型牙龈的牙冠唇面较狭长甚至呈三角 形;邻接区近切缘方,其切龈向和颊舌向 距离都较小;颈部突度也较小;邻接区及 龈乳头顶端都近切缘,造成唇面牙龈呈扇 形;牙根较厚平型更近锥形。
冠延长术后修复体边缘至牙槽嵴顶要有最小3mm 距离,以使修复体边缘置于龈上 。
术中平齐骨修整水平行彻底的刮治与根面平整, 则组织愈合时不会发生骨再生,还会发生少量的 牙槽嵴顶吸收
种植牙生物学宽度的思考和临床应用(上)

种植牙生物学宽度的思考和临床应用(上)(1)天然牙生物学宽度的定义与功能种植牙和天然牙一样,都是从口腔粘膜中穿出的,因而它们都阻断了上皮附着的完整性,也造成了口腔内结构的相对薄弱环节。
所以天然牙或种植牙周围的牙龈,其重要功能就是保护这些薄弱环节下方的重要结构(牙槽骨),免受机械刺激和生物刺激的影响。
牙龈为了完成上述功能,在牙齿或种植体表面形成了2种不同的附着形式,即上皮附着和结缔组织附着。
前者主要起到生物保护作用,后者主要起到机械稳定作用。
这两种附着相加,就构成了生物学宽度。
所以,生物学宽度可以理解为生物体对天然牙或种植牙穿出牙龈处这一薄弱环节的防御机制。
大家对于天然牙生物学宽度的定义肯定非常熟悉,就是龈沟底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实际上是由结合上皮附着0.97mm+结缔组织附着1.07mm共同组成的,平均值大约是2mm(图1)。
在这两部分中,结缔组织附着的宽度相对恒定,而结合上皮的宽度存在很大个体差异。
比如一些牙周炎治愈的患者,牙槽骨虽然吸收了,但不一定会伴有牙龈退缩,而可能会形成很长的上皮附着宽度,叫做长结合上皮。
天然牙上的修复体如果边缘进入龈沟过深,侵犯了生物学宽度,机体就会发生防御反应,牙龈炎症、红肿、退缩,牙槽骨吸收,直至回复到正常的生物学宽度。
图1天然牙的生物学宽度示意图,JE: junctional epithelium,结合上皮;CT:connective tissue,结缔组织(2)种植牙生物学宽度的构成与建立对于种植牙,特别是前牙美学区的种植而言,获得长期稳定的自然美观效果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尽量重建并维持种植体周围的软硬组织,所以必须深刻理解生物学宽度的意义。
种植牙生物学宽度和天然牙具有相似性,即都由结合上皮(JE)和结缔组织(CT)两部分构成,JE都存在一定半透性,其功能是生物抵抗,机体的抵抗机制,比如龈沟液及其中的免疫因子,可以通过半透性的JE游出到龈沟内;CT是一层致密的结构,其功能是机械稳定(图2)。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
用
张晓;朱原;刘云松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年(卷),期】2023(24)1
【摘要】生物学宽度(Biologic Width)指的是从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约2 mm,其结构包括结合上皮附着及结缔组织附着。
结合上皮附着和结缔组织附着都是抵御细菌侵袭的重要屏障,如果此屏障结构遭到破坏,细菌就会侵入机体内造成局部的炎症反应。
生物学宽度的屏障作用是由其细胞生物学基础决定的。
本文将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解析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意义,同时也介绍了如何以生物学宽度为依据来确定牙体缺损修复方案的具体原则,旨在为牙体缺损患牙的诊治提供指导,为口腔医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38-44)
【作者】张晓;朱原;刘云松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干细胞生物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干细胞生物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3.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口腔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4.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口腔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5.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在创面修复研究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期待能够为牙体缺损患者的诊断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生物学宽度(Biologic Width)是指从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结合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均为抵御细菌侵袭的重要屏障,一旦此屏障结构遭受破坏,细菌便会侵入机体造成局部的炎症反应,再有生物学宽度的屏障作用是由细胞学基础所决定。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在口腔领域中有一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便是生物学宽度,主要指从龈沟底部到牙槽嵴顶约2mm的恒定距离,对于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口腔种植学等学科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1】。
修复体的设计均需遵从生物学宽度的要求,而对于破坏生物学宽度的任何修复治疗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牙周炎、多种并发症的出现。
1.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1.1近年来,对于生物学宽度的确切数值,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受个体差异、人种差异、测量方法等因素影响,所获效果存在差异。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也要学者利用CBCT等手段对生物学宽度进行了更加精准的测量,其平均值在2mm左右,此项研究也得到了广大口腔医生的接受与认可。
1.2游离龈沟的深度:龈沟的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是包饶牙颈部的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研究所得:健康的牙龈的龈沟深度平均为 1.8mm,探针探查时不超过3mm,龈沟的底部即为生物学宽度的冠方顶点。
1.3结合上皮的宽度:结合上皮的宽度在不同研究报道中均出入不大,Gargiulo与Vacek等研究报告中,结合上皮的宽度平均为0.97mm、1.14mm,时下,临床牙周病教材中所采纳数据为0.97mm。
1.4结缔组织附着宽度:在Gargilo与Vacek等人的研究结果中,结缔组织的宽度平均为1.07mm、0.77mm,时下,口腔修复学和临床牙周病学教材中统一采纳数据为1.07。
种植牙周围组织的正常形态和生物学宽度

种植牙周围组织的正常形态和生物学宽度•种植牙周围组织的生物学宽难度从生物学角度构建种植牙周围黏膜是种植牙修复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众所周知,牙槽骨边缘以上的健康牙周组织是由牙龈结缔组织,结合上皮以及牙龈沟构成,其总体厚度因具有生物屏障作用而被称为生物学宽度,该宽度是我们重新构建上皮附着的重要依据。
由于口腔种植牙一端与骨组织结合而另一端贯穿黏膜暴露到体腔,所以,将生物学宽度这一概念引入到种植牙修复,将有助于确定种植牙的理想植入位置和提高种植牙的修复效果。
维护种植体顶部骨结合的关键是要确保种植牙周围黏膜达到生物学宽度,即只有当种植牙周围黏膜厚度或高度达到3~4mm时,才可以防止种植体植入后的边缘骨吸收,维持种植体周围骨高度。
充满牙间隙的牙间龈乳头与位于种植牙与天然牙或者种植牙之间的牙槽骨高度密切相关,当牙槽骨顶距离天然牙及种植牙邻接点根尖侧边缘超过5mm时,牙龈乳头是很难将牙间隙完全闭锁的,而确保种植牙周围黏膜的生物学宽度则有利于促进牙间龈乳头的再生。
再有,从种植牙美观修复效果考虑,在种植牙周围也需要有4mm厚的软组织,因为在种植牙周围存在有充分厚度的软组织,该软组织厚度也就是种植牙最终修复体周围软组织可形成的外形隆起的高度。
一方面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方面考虑,牙龈沟应维持在较浅的程度,而另一方面当种植牙周围软组织厚度不足2mm时,则很难获得美观的种植牙修复效果。
一般在种植牙周围4mm以上的软组织厚度就可以满足其美观修复的需要。
但是,当修复体边缘较深地被设置于龈下时就会导致较深的龈沟,从而给种植牙的牙周清洁带来困难。
要想获得足够生物学宽度和种植牙美观修复效果,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根据需要,在种植牙植入前,植入1期或2期手术等阶段采用软组织增大术进行处理。
4生物学宽度25min

Straumann® 种植牙系统 生物学宽度设计Education生物学宽度:自然牙附着龈 0.69 mm结合上皮0.79 mm 生物学宽度 1.86 mm 结缔组织 1.07 mm2 Biologic Width, Gargiulo et al.Education生物学宽度附着龈 0.69 mm生物学宽度 1.86 mm3Education基台—种植体连接缝隙连接缝隙 连接缝隙4Education生物学宽度的意义基台—种植体连接缝隙 的位置会 显著影响 种植手术后牙槽骨的长期稳定性Hermann J, Buser D, Schenk RK,Higginbottom FL, Cochran DL,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0; 11: 1-115Education基台—种植体连接缝隙骨--种植体接触点 与 基台—种植体连接 缝隙 的关系J. Hermann6EducationDIB—Distance between Implant and Bone(8-year follow-up; n=97)Annual Examinations0012345678912345D.Buser, Bern7Education种植外科美学的简单设计原则8EducationCEJ* :Cementum Enamelum JunctionDanger Zone> 2 mm> 2 mm0-2 mmComfort Zone Danger Zone0-2 mmD.Buser / W. Martin / U.Belser9Education深度10Education深度深度DangerZone Comfort ZoneDangerZoneDangerzone Comfort zone最少1 mm最好1.5 –2.0 mmD.Buser, Bern。
第七十二话:四子辩生物学宽度

第七十二话:四子辩生物学宽度夜宿渡转湖,三更时分,忽闻岸上隐有人声,登上船头,见数百人影静立岸边朝向一处,顺眼望去:月光下四人影影绰绰,似有机锋传来,问了左近旁人,竟是几位大侠就生物学宽度的定义做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生物学宽度BW Biological Width⊙种植体周围龈缘GM Gingival margin⊙结合上皮根方aJE the apical extension ofjunctional epithenium⊙种植体骨结合冠方最高点BIC Bone-implant contact⊙种植体肩台IS implant abutment shoulder天然牙生物学宽度一大侠模样的人抛出论点:“种植体周龈缘到种植体-骨结合冠方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为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即龈沟上皮、结合上皮和上皮下结缔组织的垂直距离,称为GM-BIC,简称BW。
”书生打扮的人当即质疑:“非也非也!生物学宽度不包括龈沟深度,而应是从龈沟底到BIC 计算方为妥当!”旁边岛主打扮的人接过话:“青衣,种植体生物学宽度包括龈沟深度,宋大侠没有错。
你不妨想想:种植牙的龈沟深度SD和结合上皮JE是很难通过临床检查和探诊明确分开的。
”书生道:“生物学宽度即是软组织生物封闭宽度,生物学宽度为何天然牙定义范围和种植牙不同?种植修复中生物学宽度的重要毋庸置疑,种植体周围牙槽嵴顶上方结缔组织对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稳定起重要作用。
两段式种植体连接基台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总会保持一定宽度软组织附着(约3mm)即生物学宽度,如软组织厚度不够,则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会吸收以保证这一软组织厚度。
这可能是机体自然防御机制,以保持一定厚度的软组织以对抗机械外力损伤及细菌侵入。
”左为薄牙龈植入6个月后:左侧薄牙龈导致的防御性骨吸收电镜可见防御性骨吸收宋大侠道:“临床上无牙颌牙齿拔除后,生物学宽度没有了实际意义,只看附着龈厚度和宽度。
种植体植入后,是在重新建立种植体的生物学宽度,自然牙和种植牙两者生物学宽度不同。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纪林林【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39)4【摘要】种植体生物学宽度(BW)是种植体软组织愈合的基础,也是种植体软组织美学的关键.BW是指种植体或天然牙牙槽嵴顶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形成的固定宽度的空间,是一种生物学封闭,这种生物学封闭可以将种植体与口腔环境隔绝,保护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从而维持种植体的稳定.本文就BW的概念、天然牙冠延长与BW 的关系、种植体与天然牙在BW上的区别和联系、种植体BW的组成和临床意义、种植体基台转换与BW的关系,以及种植体周围炎BW的关系等作一综述.%As the basis of soft tissue around implant, biologic width is a key of esthetics restoration. Biologic width that is made up of junctional epithelium and connective tissues is barrier which blocks the implant out of the oral space to protect it. The definition of biologic wid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ural teeth and implant in biologic width, the connection of biologic width, platform-swiched implant and the peri-implantiti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总页数】3页(P547-549)【作者】纪林林【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烟台,26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相关文献】1.种植体生物学宽度形成与骨吸收的关系 [J], 韩静;齐翊2.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 [J], 顾飞飞3.口腔种植体体内实验种植体-骨结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4.种植体初始生物学宽度对边缘骨水平的影响 [J], 罗昕;冯宜;何福明5.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设计对犬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及生物学宽度影响的对比研究[J], 冯爱菊;周璇;赵保东;肖文林;郭力强;徐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周生物学宽度

引言概述:牙周生物学宽度(即牙周袋深度和牙龈线的位置)是口腔领域一项关键的测量指标,与牙周健康和修复性治疗密切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牙周生物学宽度的相关知识,并继续介绍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理解牙周生物学宽度的重要性1.牙周生物学宽度对牙周健康的评估2.牙周生物学宽度对修复性治疗的影响3.牙周生物学宽度与保持性治疗的关系4.牙周生物学宽度在种植学中的应用5.牙周生物学宽度与美学修复的关联二、牙周生物学宽度的测量方法及技术1.牙周生物学宽度的直接测量方法a.牙周探针法b.光学扫描测量法2.牙周生物学宽度的间接测量方法a.牙根形态学评估法b.放射学测量法c.三维影像技术应用于牙周生物学宽度评估3.牙周生物学宽度测量技术的优缺点比较三、牙周生物学宽度的影响因素1.牙周生物学宽度与种植体位置的关系2.牙周生物学宽度与颌骨质量的相关性3.牙周生物学宽度与牙龈生物形态学的关联4.牙周生物学宽度与龈沟形态的关系5.牙周生物学宽度与种植体外部形态的影响四、牙周生物学宽度的临床应用1.纳入牙周生物学宽度的诊断和评估流程2.牙周生物学宽度在种植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3.牙周生物学宽度在牙周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4.牙周生物学宽度在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探讨5.牙周生物学宽度对保持性治疗的影响与优化五、最新的牙周生物学宽度研究进展1.牙周生物学宽度与口腔微生物的关系研究2.牙周生物学宽度与牙周组织再生的相关研究3.牙周生物学宽度修复性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牙周生物学宽度在正畸领域的研究进展5.牙周生物学宽度在口腔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总结:牙周生物学宽度作为牙周健康评估与修复性治疗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深入了解了牙周生物学宽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技术、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我们可以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开展,牙周生物学宽度将在未来的口腔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牙周健康和修复性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2年,Cohon 根据Gargiulo 等[1]的研究提出了天然牙中存在生物学宽度,即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 mm 的恒定距离,结构上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97 mm )及结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宽约1.07 mm )。
在口腔种植的应用中,学者们发现了与天然牙类似的现象,于是在1991年,Berglundh 等[2]提出了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的概念。
单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种植体[摘要] 1962年,Cohon 根据Gargiulo 等的研究提出了天然牙中存在生物学宽度,即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 mm 的恒定距离,结构上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97 mm )以及结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宽约1.07mm )。
1991年,Berglundh 等提出在种植体周围存在类似的结构,即被称为种植体生物学宽度,从种植体周围黏膜顶端到种植体-骨结合位点之间约3~4 mm 的较为恒定的距离,结构上包括上皮层(包括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以及上皮根方与种植体-骨结合位点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层。
其功能意义主要包括作为屏障抵御外界刺激、有利于种植区软硬组织的重建和临床上指导种植修复过程3个方面。
本文就口腔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在结构、尺度及功能上的意义进行综述。
[关键词] 种植体; 生物学宽度; 结合上皮[中图分类号] R 322.4+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gjkq.2019066Composition, dimension, and function of biological width in oral implantations Zheng Zheng, Chen Wenchu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al Diseases & Dept. of Prosthodontics 1,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the Case Model Curricula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of Sichuan University (2016KCJS080).[Abstract] In 1962, according to Gargiulo et al, Cohon proposed the biological width around the natural tooth, that is, a 2 mm-width constant distance between gingival sulcus and alveolar crest, including junctional epithelium (width 0.97 mm) and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between junctional epithelium and alveolar crest (width 1.07 mm). In 1991, Berglundh et al proposed a biological width similar to the width of a natural tooth around an implant and is named as biological width in implant. The proposed biological width is a 3 to 4 mm in distance from the top of the peri-implant mucosa to the first bone-to-implant contact, including epithelial tissues, namely, sulcular and junctional epithelia, and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s between the epithelium and the first bone-to-implant contact in composition. This width is mainly proposed to resist external stimulation, thereby reestablishing soft and hard tissues around the implant and guiding clinical operations in oral implantation.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composition, dimension, and function of the biological width around implants.[Key words] implant; biological width; junctional epithelium生物学宽度概念在口腔种植中的结构、尺度及功能意义郑铮 陈文川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修复1科 成都 610041[收稿日期] 2018-12-04; [修回日期] 2019-03-25[基金项目] 四川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案例课程建设项目(2016 K -CJS080)[作者简介] 郑铮,住院医师,硕士,Email :zhengzheng942462@[通信作者] 陈文川,教授,博士,Email :hxkqcwc@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生物学宽度是一个几何尺度上的概念,即从种植体周围黏膜顶端到种植体-骨结合开始位点的较为恒定的距离,宽约3~4 mm 。
但在学术交流中提及这一概念时,学者们常讨论的是种植体周围特定的结构,包括上皮组织层(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与上皮根方和种植体-骨结合开始位点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层。
字面意义与常用含义的这种差异容易造成该概念在结构与尺度意义上的混淆。
此外,种植体生物学宽度概念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其功能方面,它既是保护种植体的一道屏障和有利于种植区软硬组织的重建,更是指导种植外科与修复临床工作的重要参考。
下面笔者就口腔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在结构、尺度及功能三方面的意义进行综述。
1 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的结构天然牙的生物学宽度是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在组织学构成上包括结合上皮及其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
结合上皮由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构成,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釉质相附着,而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
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的结构和天然牙具有相似性,是由上皮组织层和其与种植体-骨开始结合位点之间的结缔组织层构成(图1)。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形成是一有序的、有规律的及多种因素参与的过程。
种植手术后血管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随后,种植体周围黏膜以富含细胞和血管结构的结缔组织附着在种植体表面,并开始形成上皮屏障。
最后,结缔组织形成良好并富含大量的胶原和成纤维细胞[3]。
GM :种植体周围黏膜顶端;cJe :结合上皮最冠方;aJe :结合上皮最根方;B :牙槽嵴顶;BIC :种植体与骨开始结合位点。
GM-cJe :龈沟上皮的宽度;cJe-aJe :结合上皮的宽度;aJe-BIC :结缔组织的宽度;GM-BIC :生物学宽度。
图 1 种植体周围组织结构示意图Fig 1 Sketch map of peri-implant tissue structure在结构上,天然牙和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牙槽嵴顶位置关系不同;组织学构成不同,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构成纳入了龈沟上皮;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的构成不同,种植体表面仅有水平和环形纤维(表1)[4]。
区别天然牙种植体位置位于牙槽嵴顶冠方位于牙槽嵴顶根方尺度 2 mm3~4 mm组织学构成由结合上皮及其下方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由上皮(包括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及其下方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纤维的构成牙龈纤维、牙骨膜纤维、环行纤维、越隔纤维。
结缔只有水平和环形纤维。
胶原纤维水平连接到种植体表面组织中胶原纤维垂直插入牙骨质和牙槽骨中血供来源来自牙周膜和骨膜来自骨膜的末端分支功能抵御外界刺激抵御外界刺激、利于种植区软硬组织重建和指导口腔种植修复过程表 1 天然牙和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的区别Tab 1 The differences of biological width between the natural tooth and implant种植体生物学宽度在超微结构上表现为:上皮组织层是由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构成,结合上皮通过其半桥粒和基底层与种植体发生结合[5-6]。
牙龈上皮细胞中的半桥粒是高度特化的整合素介导的上皮附着结构,通过建立连接使细胞牢固地黏附于种植体表面,连接基底膜和胞内角蛋白丝,在分子层面上主要是由整合素α6β4[7]和网蛋白构成[8]。
半桥粒主要存在于种植体周围上皮-种植体界面的下部区域[9]。
牙龈上皮内的基底膜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由密板和透明板构成[9],主要是由层黏连蛋白-332组成,包含3个二硫键连接的多肽链(α3、β3、γ2),多肽链在内质网上组装成十字GM B BICcJeaJe形异三聚体[5,10],其主要通过关键基底层蛋白(层黏连蛋白和巢蛋白-1)吸附于种植体表面[11]。
结缔组织层类似于瘢痕组织[12],在组织学上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构成。
纤维结缔组织富含大量的胶原纤维,仅形成水平和环形纤维[13],靠近上皮组织的结缔组织缺乏血管,且伴有少量炎症细胞的浸润[14-15]。
有学者[16]认为,种植体周围有50~100 μm厚的无血管结构的结缔组织包绕,以环形胶原纤维为主,其外部为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分布在种植体周围,与种植体长轴平行排列[17]。
2 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的尺度Cohon提出,天然牙的生物学宽度的尺度是2.04 mm,包括0.97 mm宽的结合上皮层和1.07 mm 的纤维结缔组织层。
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的尺度在不同的研究当中存在差异,但3~4 mm的生物学宽度[2]是较为一致的(表2)。
Negri等[15]将锥形埋置式内连接的种植体植入比格犬模型后发现,种植体生物学宽度为3.07~3.51 mm,其中上皮组织宽1.64~1.93 mm,结缔组织宽1.21~1.32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