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炮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叶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炮制
荷叶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 fera Gaertn.的干燥叶。

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除去叶柄,折成半圆形或折扇形,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炙(《外台》)、炒令黄(《产宝》)等炮制方法。

宋代有烧令烟尽、焙制、熬制(《证类》)、监(《局方》)等法。

明、清时代有炒、煅法(《得配》)。

【现代炮制方法】
1、荷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叶柄,抢水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2、荷叶炭:取净荷叶置于锅内,上扣一口径较小的锅,两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并贴一白纸条或大米数粒,用文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条或大米呈深黄色时,停火,待锅凉后,取出。

【饮片性状】荷叶为不规则丝片状,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平滑,叶脉明显凸起;质脆易碎,具清香气,味微苦。

荷叶炭表面呈炭黑色,味苦涩。

【质量标准】荷叶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12.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0.0%,含荷叶碱不得少于0.10%。

荷叶饮片含荷叶碱不得少于0.070%。

【炮制目的】荷叶味苦,性平。

归肝经、脾经、胃经。

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能。

用于暑热烦渴,
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力强,用于多种出血证及产后血晕。

【应用选择】
1、生用
(1)暑温:常与鲜银花、鲜扁豆花、西瓜翠衣、丝瓜皮、鲜竹叶同用,能清热解暑,可用于暑温汗后,余邪不解,头目昏胀不清,如清络饮(《条辨》)。

(2)雷头风证:常与升麻、苍术等同用,能升清散邪解毒,可用于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发热,状如伤寒,如清震汤(《瑶函》)。

(3)吐血衄血:常与鲜地黄、鲜柏叶、生艾叶同用,能凉血止血,如四生丸(《妇人》)。

配伍知母、藕节、黄芩炭等,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如荷叶丸(《中国药典》)。

2、制用(炭药)
(1)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小蓟、侧柏叶、茅根、茜草、大黄、栀子、丹皮等同用,制炭内服,能清热散瘀止血,可用于吐血,咯血,嗽血,便血,尿血,如十灰散(《十药》)。

(2)黄水疮:常研末外敷,能收湿敛疮。

(3)刀斧伤:常研末外敷,能止血愈伤。

(4)产后血晕:常与蒲黄、甘草等同用,能活血散瘀,可用于产后血晕,烦闷不识人。

【现代研究】荷叶含荷叶碱、去甲荷叶碱、荷梗碱等多种生物碱。

并含有荷叶苷、鞣质、维生素C、枸橼酸、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及黄酮苷类等。

荷叶碱类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荷叶生物碱及黄酮均有调脂作用,小剂量荷叶黄酮对体外肝细胞合成胆固醇有抑制趋势。

荷叶煎剂和浸剂对实验动物能直接扩张血管,引起中度降压。

现代对荷叶的炮制研究不多,只见娄松年等以出、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对《中国药典》1963年版收载的30种炭药与其生药进行了比较。

动物实验表明,荷叶生品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制炭后止血效果增强。

但亦有报道,荷叶制炭后,其出血时间及凝血作用反比其生品差。

临床报道,荷叶具有清解暑邪,轻宣透邪,升清降浊,醒脾开胃,止血散瘀,降脂减肥等多种功效。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炒法。

2、文献摘录“入药炙用之”(《证类》)。

“炒香,为末”(《纲目》)。

“烧令烟尽,细研”(《证类》)。

“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十药》)。

“活血生用,止血炒焦用”(《得配》)。

【总结】荷叶从唐代开始使用炒制、炙制等法炮制,宋代有烧灰、焙,熬制等,明、清时代以炒、煅法为主。

近年来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用和焖煅法,以生用为多
见,认为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止血;制炭后收涩化瘀止血力强。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生荷叶和焖煅荷叶炭。

荷叶制炭后其止血作用报道并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荷叶含有多种成分,经高温制成炭后,其所含成分有何影响,亦值得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