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的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学校教育缺失的调研

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学校教育缺失的调研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在农村务工,无法照顾孩子,孩子只能留在农村的家中,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照顾。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学校教育缺失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父母在城市务工,无法照顾孩子上学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差,教师素质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学校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监护人的照顾,容易产生学习上的问题。
孩子们在家中缺乏学习氛围和家庭教育,自律性较差,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而在学校方面,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学校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和教育,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怀和父母的教育引导,这也导致了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
许多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产生了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学质量低下,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水平都难以得到保障。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问题还与社会原因有关。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较少,教育质量不高,这也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
一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产生了心理问题,这也使得他们无法适应学习和生活。
政府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注不够,教育援助措施不力,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
种种原因综合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学校教育缺失的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学校教育缺失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共同解决。
应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
加强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校管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学习权。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缺失问题及改善路径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缺失问题及改善路径1. 引言1.1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现状在中国的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年轻父母为了谋生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孩子成为一大群特殊群体。
这些农村留守幼儿大多由祖父母或亲戚照料,缺乏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指导,他们的成长环境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农村留守幼儿家庭中,存在着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问题。
随着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幼儿的教育责任通常由年长的家人承担,但他们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地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
农村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亲情关怀和陪伴,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容易造成留守幼儿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环境贫乏,学习资源缺乏。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们往往无法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育玩具、绘本等,导致他们在认知和智力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现状值得关注和改善。
只有改善他们的教育环境,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
1.2 问题意识日益加强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现状的问题意识日益加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幼儿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这种缺失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影响了留守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容易导致其在学习和成长中出现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关注逐渐加深,问题意识也日益增强。
这种加强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留守幼儿生活现状的深刻观察和对其未来成长的担忧。
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工作势在必行。
只有掌握了问题的本质,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问题的关注,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给留守儿童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而且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身心健康问题留守儿童通常生活在一个相对孤独和寂寞的环境中,这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缺乏安全感,并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此外,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较低的体育锻炼水平和容易感染疾病等。
2.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学习环境也较差。
另一方面,由于父母的缺席,他们不能得到家庭教育。
这一切都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下降,并且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3.社交问题留守儿童通常生活在一个相对孤独的环境中,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交关系。
他们可能很难交到好朋友,或者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他们分享他们的生活。
这种孤独感加上缺少家庭教育,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变得不友好、孤立和自闭。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1.经济原因留守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城市工资较高,因此很多农民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发展。
因此农村留下的人口减少,而留守儿童就是其中的一个后果。
2.教育原因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父母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城市上学,而自己则继续留在农村打工。
这样就会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
3.社会变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这也是留守儿童现象增多的原因。
在城市里,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而在乡村则不行。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1.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改善农村的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条件,同时加大对无人看管儿童的保护力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也导致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因此这些孩子成为了长期留守在农村的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严重,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关爱,部分地区的留守儿童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权利都得不到保障。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1. 缺乏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数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这导致了孩子缺乏家庭的情感关怀和教育指导,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来说要差很多,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有限。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更容易面临教育资源的不足问题,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甚至形成了辍学的现象。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感情缺失和家庭照顾不足,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抑郁、焦虑、自卑等,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
二、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有关部门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救助政策,保障他们的基本教育权利。
还可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地区扶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投入。
2. 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合力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课业辅导等服务。
这样可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和生活关爱的不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 加强学校的关怀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力度,设立留守儿童专班或专项课程,提供特殊教育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一种关爱、支持的校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的温暖。
4. 家长教育培训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应加强家长教育培训。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引导他们关注子女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增强家庭对孩子的关怀和教育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无人照顾而留在家乡的孩子。
每年因此而受困的家庭超过1000万户,留守儿童数量高达6000万。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缺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1:缺乏父母的精神关怀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无法得到直接的家庭爱和精神关怀。
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不重要的,孤独寂寞。
解决方案:一方面,需要家庭成员加强沟通和联系,尤其是父母需要用各种方式,如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与孩子保持更多的联系。
另一方面,家庭外的社会资源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精神上的支持。
例如,政府和社会团体可以组织各种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尽情享受快乐时光,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团结。
问题2:缺乏良好的道德和品德教育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引导,留守儿童很难得到适当的道德和品德教育。
在这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很多诱惑和挑战,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指导,他们可能会被社会所误导。
解决方案:亲情缺失的留守儿童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道德引导。
可以在学校增加相关课程,如“小学生的道德课程”,并鼓励父母在沟通时教育孩子有关道德和品德的基本知识。
问题3:缺乏学习和知识的启发和指导由于父母无法负责孩子的日常教育,这使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的阅读、讲授或辅导,进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高,情绪变化不稳定,从而影响真正的学习效果。
解决方案:政府和社会团体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辅导活动、图书馆活动、阅读活动等。
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和关注。
而家庭成员和社会爱心人士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例如向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用品、巩固拓展教育资源等,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智力发展。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极易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政府、社会、家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缺乏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相对简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困难。
2. 学校设施条件差。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普遍较差,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设施缺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课堂学习效果。
3. 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父母由于务工外出或其他原因,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指导,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孩子情感上的空虚。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面临着与家庭成员的情感疏离,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包括教师培训、学校设施的改善等方面。
要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建设良好的学校设施和环境。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提供充足的图书、实验设备等,让留守儿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和监护制度,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员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
5.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减轻情感困扰,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要加大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益,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亲情缺失: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孩子们长时间无法和父母团聚,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2.家庭教育不到位:留守儿童的父母通常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处于相对空白状态,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情感交流不畅:由于长期分离的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常常不畅,导致孩子们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4.人际关系问题:留守儿童通常在家乡成长,和同龄人的接触有限,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闭情绪。
5.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导致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二、解决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应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教育他们如何更好地关心和培养孩子,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
2.建立心理辅导机制:政府应建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机制,鼓励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3.加强校园教育:学校应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4.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问题。
5.加强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农村地区的未来和社会的稳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在学习、生活上的指导。
祖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陈旧,难以给予孩子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
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无法及时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缺乏家庭的监督和鼓励,许多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部分孩子甚至出现逃学、辍学等现象。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长期的亲情缺失使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障碍,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在放学后和节假日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
同时,他们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1、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导致他们只能留在农村。
3、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学校建设和师资培养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4、社会关爱不够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还不够高,缺乏有效的关爱机制和措施,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1、强化家庭教育父母应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联系,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委托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关注孩子的成长。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差、心理问题等。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问题原因1. 缺乏家庭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缺乏家庭教育关爱。
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情绪,甚至出现逃学等现象。
2.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
留守儿童在学习环境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3. 缺乏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心理辅导,缺乏释放压力的渠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应对策略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力度,鼓励父母在农村务工期间能够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缓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缺失问题。
2.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
3.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4. 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
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发展网络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5. 加强社会关爱力量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护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健康受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照看,但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支持。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们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发展受阻。
缺乏家庭的照料和关怀也会给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讨对策,对于保障这些儿童的教育权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社会机构和学校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需求,提出有效的教育改革措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中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是一个涉及广泛群体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农村地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家庭关爱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一系列困境,而这些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会造成长期影响。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资源调配的策略和措施,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改善当前农村教育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完善教育政策和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无人照料,他们往往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的探讨改革开放,小城镇建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颇感头痛的事情。
多年来,笔者作为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非常关注,并做了一些调查和了解。
现将我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与看法提出来,与各位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同仁共同商酌。
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成绩较差一方面,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
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太少。
大部分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还有一部分委托给亲戚朋友监护。
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化程度比较低,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进行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思想观念差异极多。
直接导致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没有主动性。
1.2 没有形成良好的性格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很少回家,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而孩子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管不着,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狠、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极端性格。
而且随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
1.3 情感较为缺乏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显示的问题。
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解决对策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解决对策【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们面临着家庭缺乏教育指导、学校支持不足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困境。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三项解决对策: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支持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加强家庭教育可在家庭中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引导;加强学校支持可以提高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可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在未来,应该继续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家庭教育、学校支持、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网络、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留下不满16岁的子女在农村家中生活的现象。
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指导,容易陷入学习和生活的困境,影响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学业成绩下降、行为问题增多、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
他们缺乏家庭和学校的有效教育支持,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失落,甚至陷入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助力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我们将重点研究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其根源和解决途径。
通过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研究也旨在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促进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为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大量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们留在农村的孩子们通常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备受关注,这给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困难。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父母亲缺席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通常在城市务工,长期不在身边,导致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
父母亲缺席,家庭教育难免不完善,这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对策一:加强亲子沟通,提高父母参与度父母无法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并不代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可以减轻。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参与。
专门组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活动,帮助两代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是切实可行的对策。
问题二:缺乏家庭教育资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家庭教育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孩子们在学业和心理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的投入,例如建立乡村图书馆、开设家庭教育培训等,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和生活资源,以此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教育的关怀和照料,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焦虑、自卑等,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
对策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需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严密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干预。
问题四:教育观念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教育指导,会导致教育观念的模糊和缺失,使得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影响学业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对策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宣传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的宣传力度,引导父母和村居教职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使得家庭教育观念得到真正的转变。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措施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1.1 家庭教育观念的缺失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父母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纷纷涌向城市打工。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身上。
这些长辈往往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对于如何教育孩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
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很大的问题。
1.2 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家的时间较长,他们很难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
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等。
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也容易出现问题,如自卑、抑郁等。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措施2.1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政府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
例如,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地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高长辈的家庭教育水平。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行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学校教育工作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各级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确保他们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后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2.3 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成立志愿者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等服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三、结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亲属外出打工,长期在农村留守,导致他们家庭教育缺失,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儿童常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他们也容易陷入孤独、焦虑、自闭、叛逆等问题,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本文将从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的对策两方面来深入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 父母缺席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导致他们缺乏家庭教育。
2. 亲属代养农村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亲属代养,这些代养者大多年纪较大,缺乏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无法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
3. 缺乏社会关爱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得不到保障。
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和心理辅导等支持。
2. 父母回乡创业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政策鼓励父母回乡创业,减少他们外出打工的现象,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
3. 家庭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帮助家长们提高教育观念和方法,增强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意识。
4. 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往往具有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针对他们的特点,可以建立心理辅导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社会各界应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加强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对策中,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
只有这样,农村留守儿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在当前社会,留守儿童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更为突出。
本文将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缓解这个问题做出贡献。
1.家庭成员的分离影响父母不在家中生活,导致家庭成员分离。
这种分离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孩子们在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容易追求刺激和寻找应急机制来找到他们缺少的安全感。
2.缺少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不在家,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
甚至有些孩子只能定期回家见父母,这导致孩子们长时间处于无人照顾状态,缺少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中发生的事情。
3.经济压力为了支持家庭,父母往往在城市努力工作,但由于经济情况紧张,常常忽略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因此留守儿童经常面临着缺乏衣物,饮食不卫生等问题。
贫穷使留守儿童失去了他们教育和基本生活需要的权利。
1.社会关怀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问题和发展,让留守儿童了解他们并不孤单,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爱。
政府可以提高教育支持力度,并设立奖学金,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2.家庭保护在留守儿童的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家庭照顾,要求父母在城市工作期间,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支持,重视家庭教育,使孩子不再有教育和生活质量的倒退。
3.社区关爱社区应为留守儿童安排社会活动,多开展科技活动、文艺活动、运动活动等,引导留守儿童走出家庭,了解社会,增加对社会的信任和敬重感。
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4.扶贫助学政府和社会应该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扶贫助学力度,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经济资助。
同时,还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保障机制,确保他们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
三、结论总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速推进,许多农民家庭将他们的孩子送到城市上学,这些孩子在城市留下,在家乡留下了他们的亲人。
这个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流失,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
本文将会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I. 问题的产生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家庭教育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将影响几代人的成长和发展。
当儿童不在家里,他们无法接收来自父母和长辈的经验、知识和智慧,这会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关键的指导和引导。
其次,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这些人在教育方面可能缺乏适当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老人可能会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不符。
此外,由于教育机构与儿童的家庭职能得到很少的支持,留守儿童可能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和受欢迎的就业机会,这将使他们面临未来的贫困和难题。
II. 问题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缺失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在学术和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这将使他们很难与同龄人相竞争。
此外,缺陷在家庭教育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在社交和人际交往中存在困难,这将难以搭建一个成功的人生。
留守儿童独自面对的种种困境也让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问题的影响和侵害。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物质贫困、精神扭曲、成瘾问题和犯罪背景等。
III. 解决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在社会政策方面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学校,并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优秀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前沿的学术资源。
其次,针对留守儿童个体的需求,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界资源,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和丰富的娱乐生活。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采用现代化、适当的教育方法,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撑和鼓励。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是指,由于父母因务农或外出打工而离开家乡,留守儿童无法得到正规家庭教育,从而导致其学习能力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受到影响。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等问题,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更加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是加强社会教育,政府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提供必要的社会教育服务,如家庭教育咨询、心理健康辅导等;
三是加强师资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增加师资力量,确保留守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
四是加强社会关爱,政府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如免费学习、补助等,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只有充分认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改善其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为我国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这是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滞后和不足,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难。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加大相关部门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多方面的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师资力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缺少专业的教师,学生数量多、年级跨度大,导致师资力量不足,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2. 学校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设施陈旧,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缺少安全卫生设施,这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 缺乏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材质量不高,课外教育资源匮乏,缺乏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影响了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
4. 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家长的引导和关爱,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这也是教育资源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 影响学习质量由于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习成绩较差,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
2. 影响心理健康由于长期独自留守,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资源支持,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3. 影响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资源不足会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难以融入社会,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发展。
4.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沦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治安隐患。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加大相关部门投入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教育支持。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孩子留在家乡。
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二、理论分析1.1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1)父母陪伴不足: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导致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影响其正常发育。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留守儿童在家接受的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孩子相比,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误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2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1)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学业成绩下滑: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往往不理想,甚至出现辍学现象。
(3)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长期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三、实践对策2.1 提高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政策引导,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2.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保障。
例如,设立专门的福利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临时寄宿、心理辅导等服务。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2.3 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也能得到锻炼和实践。
这样既能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四、结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缺失问题的探讨长坪镇龙凤完全小学李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近程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
“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我通过对我县一些城乡社区、农村中小学的走访调研、大量事实表明:2014年南漳全县共有中小学生三万多人,其中留守儿童一万多人,约占30%是一个不可忽视庞大的社会群体。
缘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无缺”现象,正衍生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多,极易遭伤害,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无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少年由于无人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侵害对象,极易受到伤害。
二是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良好的习惯,相当部分出现经常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能力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的正常健康发育。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不够健全,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里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无闭自封、常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隔膜感,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隐患。
四是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教育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宁儿童在学校反映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家庭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严重,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流浪社会鬼混。
五是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以加之祖辈溺爱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差,常有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总之,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社会背景因素,在此不再陈述。
但剖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缺乏、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失首先表现为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
家庭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儿童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的,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却享受不到这一正当的权利,其家庭或者是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教育角色弱化,或者是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依恋,人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作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成长发展水平,其次表现为家庭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贫困文化及教育现状滋生了农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使他们对子女教育采取排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留守儿童寄养、家庭代养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寄养家庭缺少文化氛围,无力辅导其学习,教养方式不科学,不理性,从而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一定的程度上留守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二、农村教育环境制约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这种现象在我县也不例外的存在,并且这种现象还非常的严重,这种贫困的落后农村文化以其浓厚的小农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阻碍因素,使农村的教育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人们难以打破原有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客观上影响留守儿童对教育选择的倾向。
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实是生产水平低下,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短期内无法换代升级,人们往往感受不到传播人类文明和开启人类智慧的教育带给他们的长远“实惠”,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教育对他们来讲纯粹是一种“风险投资”,他们在教育投资面前表现得相当没有耐心和信心。
加之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才结构性过剩,就业压力空前加剧,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每年依然有几百万应届大学生无法就业,严酷的就业形势,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他们对子女升学接受良好教育的价值选择,使他们变更为务实和保守,及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或者经营由于成人外出务工而留下的农活。
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也使得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
三、社会反应淡漠、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管理的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到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而留给我们广大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又不知有多少?又不知因此而引发有多少社会矛盾和问题?但是全社会对一严峻问题却不甚敏感、反映淡漠,缺乏战略性的理性思考与应有的高度关注重视。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经引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的关护与教育管理工作。
我建议:(一)留守儿童家长应正确处理好外出务工挣钱与培养教育子女的关系,想办法妥善管教好孩子,只对家庭、对子女、社会负责,履行为人父母的法定职责,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舍弃孩子教育管理去挣钱,以至于“富了当代人,垮了下一代人”,给家庭、社会留悔恨,酿成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社会之疼、民族之疼。
国际基础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父母对孩子的特有教育功能是任何其它教育力量无法替代的,我们呼吁所有未成年人的家长都要尽到教育子女的应尽职责。
(二)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室建设力度,增强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阅读书籍、感知文化、参与活动、接受熏陶、陶冶他们内心缺失的爱,要创办心理咨询室,配置心理咨询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要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他们增加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上了解,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运用专业技巧从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爱,让其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缺失的家庭温暖进行补偿;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对其进行跟踪教育;要注意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尽量凸现人文关怀,远离父母,留守孩子需要集体的关系的关爱与温暖,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想他们之所以想,急他们所急,努力创设条件让他们学得舒心玩的开心,要结合实际适时举办不同形式的家长学校,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的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三)对学生的教育要多样化,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要转变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接受知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中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在课外的时候,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上课时也要形式多样。
从各个方面全面的发展学生。
(四)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综合协调安排,统筹城乡发展,外出务工子女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目前我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已得到一定解决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逐步开放城内公办学校,扩大城办小学,初中办学规模,并整合教育资源,办好城区民办学校,改善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使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有效转移,进城入学,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这将有利于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得到好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结合县上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留在本地务工兼顾孩子教育,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相关行政部门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网吧经营场所的管理,开展扫黄打非斗争,重点抓好以青少年为转播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淫秽出版物的集中整治,要广泛深入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等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促使其健康成长。
(五)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建议由辖地乡镇政府牵头,整合基层派出所、法院,法律服务站,学校,妇联、共青团、工会、村委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
把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监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监护和对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教育指导,乡镇劳服站还可主动与劳务输出相关单位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情况。
利用寒暑假时间统一组织孩子们到父母劳务工地与父母团聚,便于通过短期交流掌握孩子情况适时教育,社区要创设适当活动形式,把留守儿童有效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相互交流,增强群体开放意识,减少狭隘封闭意识,要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替代留守儿童父母亲的角色,让这些留守儿童能更多感受到来自成人的情感慰藉,找到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地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打造一个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