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33 镜泊湖奇观丨沪教版(2015秋)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泊湖奇观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耸峙、万斛”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根据课文的线索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品味课文语言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的“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理解、品味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了解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体会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
2、了解文中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消灾弭祸、消灾祛病、绮丽多变、峭拔、耸峙、万斛等。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镜泊湖景观。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学习1-2小节
1、师:风光秀丽的镜泊湖婉如一颗璀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疆,它总面积90。
3平方公里。
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
山重水复,曲径通幽。
动人的传说,更为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究竟是怎样的一段传说呢,一起来听听。
2、听课文第一节录音
3、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4、其实镜泊湖的形成是因为……出示句子: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一起来领略景观的奇特
二、精读课文3-5小节
自由读课文3-5小节要求:
(1)轻声读课文3—5节,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节再读一读,找出具体描写镜泊湖奇特景观的句子,想想它“奇”在哪里。
读
(一)学习第3小节,感受镜泊湖自然景观的静态美。
1、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是什么,出示: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2、想一想,为什么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
镜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没有太多的人工点缀装饰, 这就是“自然朴实”的意思。
这是一个极美的世外桃源。
“自然朴实”不等于单调,花树缤纷,湖水清澈,四周叠起的峰峦变化万千,如屏似壁、石岛耸峙、倒影奇幻,朴实中有绮丽,自然中有变化,相融相衬不可分割。
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
观的特点更突出了它的“奇”。
3、练习说话:说镜泊湖自然朴实是因为(),说镜泊湖绮丽多变是因为()。
镜泊湖真是(),我()。
(二)学习第4小节,感受吊水楼瀑布的奇特和壮观。
1、媒体:吊水楼瀑布
2、多么奇特而又壮观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自由读,划一划让你感到“奇”的地方。
3、交流。
⑴出示:瀑布宽43米,高25米。
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年激流的冲击,被蚀成了几十米的深潭。
①引读突出数字。
②理解“蚀”,体会瀑布的冲击力。
(2)出示: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①男女生读,并完成填空
②看画面背诵。
(3)这里地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瀑布却从不结冰断流。
引导理解从不结冰断流体现神奇
(三)合作学习第5节,感受地下森林的奇特。
(1)默读第5小节,说说地下森林“奇特”的之处。
(2)在组内介绍地下森林的奇特。
(3)小组学习汇报。
(引导学生注意长在火山口——大而深;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直射)
(4)指名当小导游介绍地下森林。
开头可加上“请跟我一起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地下森林,你们瞧,地下森林欣欣向荣、充满生机……
四、总结回顾,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看板书回顾:课文从镜泊湖由来、位置、景观特点、著名景点,介绍镜泊湖,你能否借助填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填空:传说镜泊湖是,其实是因为________形成的。
它位于_________。
镜泊湖自然景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镜泊湖的著名景点有()和()。
(2)交流。
(小结:按照课文叙述的线索,将各部分的内容合并起来,做简要的概述,这就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
镜泊湖奇观
由来
位置
特点朴实绮丽
景点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雄浑壮观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