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水的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

水的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

水的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水的组成水的化学式为H2O,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氢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

因此,氧原子的电子排布是2,6,而氢原子的电子排布是1。

这就意味着氧原子可以和氢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

在水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角状分子。

二、水的结构水的分子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由于氧原子的电子云较大,而氢原子的电子云较小,因此水分子呈现出一个特殊的结构。

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这种结构被称为极性结构。

由于水分子呈现出极性结构,因此它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三、水的性质1. 极性由于水分子呈现出极性结构,具有部分正和负电荷,因此它具有极性。

这意味着水分子能够与其他极性分子或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或离子键。

这也是水分子能够溶解许多物质的原因。

2. 氢键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氢键是一种很弱的相互作用力,但由于水分子中的氢键非常多,因此它使得水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比如高沸点、高比热容等。

3. 高沸点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因此水的沸点比较高。

在水中,氢键需要克服一定的能量才能破坏,因此水的沸点要比同类大小的分子化合物要高。

4. 高比热容水的热容量非常高,这意味着它需要相对较多的能量才能升温。

这是由于水分子中的氢键需要克服一定的能量才能破坏,因此水的比热容较高。

5. 溶剂性由于水分子呈现出极性结构,因此它可以溶解许多物质,称为“万能溶剂”。

这意味着水可以溶解许多离子和极性分子,使它成为生命存在的基础。

6. 导电性纯净水是不导电的,但如果将少量电解质加入其中,水就能够导电。

这是因为水分子可以与电解质分子发生离子键,使得水能够导电。

7. 与硫酸铜反应将硫酸铜(CuSO4)慢慢滴到水中, 就会发现湛蓝色固体溶解于水,在此过程中也会放出热。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是放热的。

8. 与金属反应水能与许多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气。

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

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

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水的基本性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水的分子式为H2O,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大密度为4°C 时,这使得冷水比热水更重。

水的颜色是透明的,但由于吸收和散射光线,看起来可以呈现为蓝色或绿色。

水的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运动和循环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地下水流。

太阳能是驱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

水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至关重要。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确保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过程。

它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分配、管理和保护。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足够的清洁水资源,同时保护环境。

河流与湖泊河流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永久性的水流,主要由降水和地下水流组成。

湖泊是由降水和地表水形成的自然水体。

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为人类提供饮用水、灌溉水以及生态服务。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这包括减少水污染、保护水体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水资源保护不仅关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与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利用水资源的工程技术,包括灌溉工程、排水工程、水坝工程等。

水利工程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分配是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的使用者。

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可以确保各行业、各地区都能获得足够的水资源。

在水资源分配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需水量、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水安全水安全是指确保人类有足够的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以满足日常需求。

水安全涉及到水质的监测、处理、供应等方面。

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结语水利类专业基础知识涵盖了水的基本性质、水循环、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1、水的分子式H2O,相对分子量为,在水中分子中,氢占%,氧占%。

2、水的含盐量:也成矿化度,是表示水中的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阴、阳离子量的和。

3、硬度:水中阳离子同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后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4、电导与电阻: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电导度越小。

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

电导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

5、PH值与酸碱度: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称氢离子指数。

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酸性。

6、优质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粗滤、精滤、超滤、杀菌等工序。

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7、矿泉水:大自然中的宝贵水资源,经过杀菌过滤简单处理后,作为商品饮用水供应给广大消费者。

8、纯净水:采用脱盐率较高的水处理设备而得到的几乎无任何杂质的干净水,电导率一般为~μS/cm,9、矿化水:在较为纯净的原水中采用特殊工艺,加入矿岩石以期得到的含有微量元素的纯净矿化水。

10、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11、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电阻率(25℃)含盐量为1-5mg/L.12、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O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电阻率。

含盐量<1mg/L。

13、超纯水:是指水中的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将不分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μS/cm,电阻率(25℃)*106Ω·cm。

含盐量<L。

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μS/cm,电阻率(25℃)*106Ωcm。

14、地下水:是雨水经过土壤及地层的渗透流动而形成的水,在其漫长的流程和广泛的接触中,溶入较多的盐类,硬度极高,但同时地下水经过层层过滤,悬浮物很少,水质清,浊度低。

第二章水文基础知识

第二章水文基础知识

W Q•T
y Q •T •103 Q •T (mm)
F •106
1000F
径流模数(M):流域出口断面上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M=1000Q/F
径流系数(α):某时段降雨量x所形成径流深y的比例数
α =y/x
因为降雨总是会有损失,所以一般α只能小于1。
3/3
(三)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
流域内各站降雨量是不同的,分析流域 降雨与径流关系时,需要由降雨量计算流域 平均面雨量,根据流域内雨量资料,常用以 下方法:
1. 算术平均法
式中
——某一指定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mm; ——流域内的雨量站数; ——流域内第站指定时段的雨量,mm。
2. 泰森多边形法
f4 f3
2. 降水的分类 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可以把降水分
为4种类型:
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
降水
对流雨 地形雨 气旋雨
迎风面雨多,背风面雨少
温带气旋雨
气旋前方: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雨 气旋后方: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雨 气旋中部:暖气团,层云或毛毛雨
热带气旋雨 水汽充足,运动强烈,易带来狂风暴雨
锋面雨
冷锋雨 暖锋雨
水面蒸发常用蒸发器进行观测。换算关 系为:
式中
——天然水面蒸发量,mm; ——蒸发器实测蒸发量,mm; ——蒸发器折算系数。
(二) 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比水面蒸发要复杂得多。湿润
的土壤,其蒸发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三)植物散发 土壤中的水分经植物根系吸收后,输送
至叶面,再从叶面散发到大气中,称为植物 散发。
(四) 流域总蒸发
流域总蒸发是流域内所有的水面、土壤以及植 被蒸发与散发的总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从全流 域综合角度出发,用水量平衡原理来推算流域总 蒸发量。

生活中的水 基础知识填空

生活中的水  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水的组成:1、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产生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

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说明这种气体是。

2、水的电解表达式:。

说明水是由和组成。

水的密度:1、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计算公式: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4、常见物质的密度:ρ水= ;表示的意义:ρ酒精= ;ρ铁= ;ρ铜= ;ρ铝= 。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和无关,但等于它们的比值。

6、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质量越;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体积越。

水的压强;1、压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大小。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物体在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计算公式:单位:5、减小压强的方法:,。

6、压强计是测量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液面的也越大。

7、液体对容器的和都会产生压强。

液体的内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发向的压强都。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

液体的压强可用公式表示。

水的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托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

2、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3、物体浮沉条件:(1)当、,物体上浮。

(2)当、,物体悬浮。

(3)当、,物体下沉。

4、密度计是测量的密度。

原理是:在各种液体中密度计处于,则G=F浮= 。

5、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

鱼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

物体在水中的分散、溶解状况:1、溶液是由、组成,是混合物。

它的特征是、。

2、饱和溶液:在一定的下,在一定量的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相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溶液。

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水的组成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1.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

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八个电子,而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

当它们结合时,氧原子与每个氢原子共用一个电子。

这样,氧原子的电子云会更密集,因此比氢原子更负电荷。

2.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

水的密度较大,在四度时(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高达1克/立方厘米。

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点为0摄氏度。

3.水的化学性质:水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中性物质,pH值为7、水可以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例如,当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时,水和盐会形成。

此外,水也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水的存在形式:水可以存在于三种不同的形式:液态、固态和气态。

在常温下,水是液态的;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成为固态的;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变为水蒸气,成为气态的。

5.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许多非离子化合物。

这是因为水分子的极性特征。

带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带负电荷的氧原子结合,形成了极性分子。

这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带电离子或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它们溶解在水中。

6.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人体约60%-70%是水。

水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新陈代谢、维持体温平衡、运输营养物质等。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关于水的一些知识

关于水的一些知识

关于水的一些知识
1.地球上的水: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其中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一小部分。

2.水的循环:水通过蒸发、降水和径流等过程在地球上不断循环。

3.人体含水量:人体的平均含水量约为60%,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4.水的沸点和冰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冰点是0℃。

5.水的密度: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寒冷的环境中,水的表面会先结冰。

6.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7.全球水资源短缺: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由于人口增长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8.水的力量:水流可以产生能量,例如水力发电。

9.水的净化:我们需要通过净化处理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以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10.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水是许多生物的家园,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水质基础知识

水质基础知识

4.什么是水的硬度?
只记粉红 色文字, 其余理解 即可
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水垢,附 着在物体表面,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如在天然 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 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 (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 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 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因此,通 常就把Ca2+、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通常,地下水、井水等的硬度较大,地表水的硬度较小。中国北方地 区的水质较硬,南方地区的水质较软。 通常,若水质的硬度大于200PPM,则在反渗透处理之前必须对原水进 行软化,否则易在RO膜表面结垢,影响RO膜的产水质量及使用寿命。 水的硬度对锅炉用水的影响很大,因此,锅炉用水时必须进行软化或 除盐处理。
6、微生物
主要指水中的细菌含量。中国自来水的常规细菌允许含量<100cfu/ml; 纯水的常规细菌允许含量<1cfu/ml。
7、热源
热源又称细菌内毒素,主要用于医药用水特别是注射用水时需考量热源 的含量控制。实验室中有细胞培养等生物方面的应用时,对热源用含量控制 要求。
只记粉红 色文字
8、有机物质
2、胶体物质
胶体物质是比离子物质大而比颗粒物质小、直径在10-4-10-6mm之间的微 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 铝和硅的化合物。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 而成的腐殖物。其中以湖泊水中的腐殖质含量最多,因此常常使水呈黄绿色 或褐色。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水处理基础知识;什么是水?一.水的基本知识 -1,水的定义: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的液体,纯水几乎不导电。

-水是一切有机化合物和生命物质的氢的来源。

-2,水源的分类: -1)地表水:指雨雪.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的水。

-2)地下水:是雨水经过土壤及地层的渗透流动而形成的水。

如泉水.井水。

-3, 天然水中含有哪些杂质?按颗粒大小如何分类? -水中杂质种类极多。

按其性质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

按分散体系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 -1)分子-离子分散系。

小于1nm(0.001um),包括各种无机.有机的低分子物及其离子,在水2)胶态分散系。

通俗的叫做胶体,大小由1-200nm(0.001-0.2um),其中有的高分子物以溶液3)粗分散系。

大于0.2um,其中有悬浊液和乳浊液。

-水中的各种分散系中杂质颗粒大小如下: -1)分子离子: -无机物:H2O,O2,CO2 和K+,NA+,CA2+,Mg2+,CL --,NO3-,OH-. -有机物:染料,谷氨酸,蔗糖,甲酸,乙酸,刚果红,乙胺,苯酸,二苯醋酸。

-2)胶态分散系: -无机物:金溶胶,硅溶胶,金属氢氧化物,碳黑,黏土 -有机物:脱氧核糖核酸DNA,酶,蛋白质,纤纬素,橡胶,絮凝剂 -微生物:病毒 -3)粗分散系: -无机物:颜料,金属粉尘,煤尘,灰尘,水泥,浮选矿粉,细泥,中砂 -有机物:红血球,纸浆纤维,石油微滴,头发粗 -微生物:细菌,硫磺菌,藻类,酵母,阿米巴,动物性浮游生物 -4,什么是水中的悬浮物质? -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约在0.1微米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黏土.原生动物.藻类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中,产生水的浑浊现象。

重的颗粒会沉下来,主要是沙子和黏土异类的无机物质。

轻的微及其残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用过滤等分离方法可以除去。

悬浮物是造成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5,什么是水中的胶体物质? -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0.1-0.001微米之间的微粒。

水力学基本知识

水力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水力学基本知识1.惯性:具有维持它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因而惯性越大2.单位体积内液体所具有的重量称为该液体的容重(重度)3.内摩擦力f=黏滞力4.谬u:动力粘滞系数与液体性质有关5.u液体表面与底面流速差6.液体粘滞性还可用运动粘滞系数v表示v=谬u/破p7.压缩性:液体不能承受拉力,可以承受压力。

液体受压缩后体积缩小,密度增加,同时液体内部会产生压力抵抗压缩变形,这种性质被称为液体的压缩性;压力解除后消除变形,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液体弹性8.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仅在液体表面存在,液体内部不存在9.连续介质假说:假设液体是一种连续充满其所占据空间毫无间隙的连续体,水力学所研究的液体运动是连续介质的连续运动10.理想液体概念:水是不可被压缩,没有粘滞性,没有表面张力的连续介质11.质量力:常见的重力和惯性力皆属于质量力,单位质量液体所受的质量力为单位质量力m第二章水力静学1.等压面:静止液体中凡压强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组成的面(平面或曲面)称为等压面2.等压面重要性质:作用于静止液体上任意一点的质量力必须垂直于通过该点的等压面3.重力液体的等压面是重力加速度g互相垂直的曲面4.所以平衡液体的自由表面是等压面,即液体静止时的自由表面是水平面,静止液体中两种不同液体的分界面是等压面5.等压面概念:相连通的两种液体6.绝对压强:以设想没有大气存在的绝对真空状态作为零点计量的压强7.相对压强:把当地大气压作为零点计量的压强8.p’绝对压强p相对压强Pa当地大气压强9.Yh为液体自重产生压强,与水呈线性关系,沿水深的压强分布图为直角三角形10.压强分布图中各点压强方向恒垂直指向作用面,两受压面交点处的压强具有各向等值性11.z—位置高度,即计算点距计算基准面的高度,称位置水头12.p/y—压强高度测压管中水面至计算点的高度,称压强水头13.z+p/y—测压管中水面至计算点的高度,称测压管水头(单位重量液体的势能,简称单位势能)第三章水力学基础1.迹线:是单个液体质点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线2.流线:是在某一瞬时的空间流场中,表示各质点流动方向的曲线流线上所有各点在该瞬时的厉害矢量都和该流线相切,流线不能相交和转折3.元流,总流,过水断面:充满微小流管内的液体称为元流;充满流管内的液体称为总流,总流是无数元流的总和;与元流或总流中所有流线相正交的截面称为过水断面4.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液体体积5.恒定流,非恒定流:所有水流运动要素均不随时间变化的液流称恒定流;水流任一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液流称非恒定流6.无压流,有压流:凡过水断面的部分周线为自由表面的液流称为无压流;凡过水断面的全部周线均于固体壁面相接触的液流称为有压流7.毕托管:一种测量液体点流速的仪器8.文丘里管:测量管道中液体流量的常用仪器9.雷诺数:表征了惯性力与黏滞力的比值雷诺数Rek≈2300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数值10.层流底层:液体作紊流运动时,紧邻壁面液体层的流速很小,流速梯度很大,黏滞力处于主导地位,且质点的横向混掺受到很大约束,因此总存在有保持层流流动的薄层,称为层流底层11.紊流切应力:在紊流中的水流阻力除了粘性阻力t1外,液体质点混参和运动量交换还将产生附加的切应力t2,简称紊流的附加应力12.重力流,无压流:明渠中水流是直接依靠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称重力流;同时它具有自由表面,相对压强为零,故称为无压流13.明渠均匀流形成条件①必须是顺坡渠道i>0并在较长一段距离保持不变②必须是长而直的棱柱形渠道③渠道表面的糙率n应沿程不变④渠道中的水流应是恒定流14.水力最佳断面:矩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的底宽为水深的两倍即水力半径为水深的1/215.水文资料应有以下四性①可靠性②代表性③独立性④一致性16.水位观测:水位是河流最基本的水文要素12.我国统一规定用青岛验潮站的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水准基面17.水位观测通常用水尺和自记水位计,水尺读数加水尺零点高程就是水位18.水文调查:步骤是先建立水文断面,通过洪水调查,确定各种洪水位和洪水比降,进而确定水文断面的流速和流量19.洪水调查:访问调查洪痕调查20.其他调查:其他调查主要有冰凌调查和既有涉河工程调查21.堰流和堰:在明渠流中,为控制水位或控制流量而设置构筑物,使水流溢过构筑物的流动称为堰流,该构筑物称为堰22.堰水力特性:①堰的上游水流受阻,水面壅高,势能增大;在堰顶上由于水深变小,流速变大,使动能增大,在势能转化为动能过程中,水面有下跌的现象。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非常广泛,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内容:
1. 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循环,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流动等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大气中的水汽、云、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2. 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约占地球总质量的0.02%,大部分水
是存在于地下水和海洋中。

同时,也存在于冰川、湖泊、河流和大气中。

3. 海洋:地球上70%以上的表面是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
的水体,其中包含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4. 水的化学与物理性质:水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而成,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它是一种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同时具有高的比热容和高的表面张力等特点。

5.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发展都依赖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压力。

6. 冰川和冰盖:地球上大量的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地区和高山地区,形成了冰川和冰盖。

随着气候变化,冰川和冰盖的消融速度加快,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水资源供应产生影响。

7. 水的生态系统:水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包括湿地、河流、湖泊和海洋。

这些水生态系统提供了庇护和繁衍许多动植物种类的环境,并为人类提供食物、水源和旅游资源。

以上只是地球科学中关于水的一些知识点,还有许多更深入和复杂的研究内容,如海洋生态系统、水循环模型和水资源管理等。

水质基础知识

水质基础知识
6.什么是水的PH值?有什么意义?
水的PH值是表示水质酸碱性的相对值。PH值范围规定在1-14之间,以7 为中性的界限,1<PH<7时水质为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7<PH<14 时水质为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纯水的PH值很容易受空气中的CO2的影响,水质越纯,对CO2的溶解性越 强,因此中国实验室水质标准GB6682-92对一、二级纯水的PH值不作规定。
5.水的电阻率、电导率?二者的关系?
水的电阻率和电导率的大小,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中离子浓度、离 子的电荷数以及离子的运动速度有关。水越纯,电阻率越大,电导率越小。 电阻和电导是成反比的关系。目前,最纯的水质电阻率为18.25MΩ.cm。 水质越纯,电阻率和电导率越易受空气中的CO2的影响,因此超纯水的电导电 阻检测必须在线检测,才可保证其准确性。
水质基础知识
一、水中的9种杂质
1、微粒物质
包括泥沙、铁锈、藻类、悬浮物、微纤维等微粒杂质,肉眼可见。这些 微粒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水产生的浑浊现象。这些微粒很不稳定,可以通 过沉淀和过滤而除去。水在静置的时候,重的微粒(主要是砂子和粘土一类 的无机物质)会沉下来。轻的微粒(主要是动植物及其残骸的一类有机化合 物)会浮于水面上,用预沉、过滤等分离方法可以除去。
离子交换柱(床)
b、软化过程:
如以Na-R代表钠型树脂,其交换过程如下: 2Na-R+Ca2+=R2Ca+2Na+ 2Na-R+Mg2+=R2Mg+2Na+
4、不反应的溶解气体
如空气中的氮气等。
5、可反应的溶解气体
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气体有氧气(O2)、二氧化碳(CO2)、有时还有硫化氢 (H2S)、二氧化硫(SO2)、氮气(N2)和氨 (NH3)等。这些溶解于水中的气体, 大都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是引起水系统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 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第四章 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水的灭火作用
稀释作用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稀释可燃物浓度而导 致可燃蒸气量减少,使燃烧减弱。
分离作用
经灭火器具(尤其是直流水枪)喷射形成的水流 有很大的冲击力,这样的水流遇到燃烧物时,将 使火焰分离,这种分离作用一方面使火焰“端部” 得不到可燃蒸气的补充,另一方面使火焰“根部” 失去维持燃烧所需的热量,使燃烧中止。
第三节 消防射流
消防射水器具
(一)消防水枪 • 由单人或多人携带和操作的以水作为灭火剂的喷 射管枪。根据射流形式和特征可分为直流、喷雾、 开花、多用水枪等。 1. 直流水枪 • 喷射密集充实水流的水枪,具有射程远、水量大、 冲击力强等优点。 • 适用于远距离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冷却装置、 储罐等。
(二)水的汽化热
单位体积的水由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的热量。
1L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需要吸收 2264kJ热量,即水的汽化热为2264kJ / (kg· 。 ℃) ? 水的汽化热很大,将水喷洒到火源处,水将吸收 大量热迅速汽化成蒸汽,因此具有良好的冷却降 温作用。 1L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扩大1725倍。水蒸气占据 燃烧区空间,具有隔绝空气的窒息灭火作用。当 水蒸气占燃烧区体积达35%时,火焰就将熄灭。
第三节 消防射流
(4)扑灭不同建筑物火灾对水枪充实水柱要求:
•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0m; • 高层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不
• •
• • •
应小于13m; 甲、乙类厂房,层数超过6层的公共建筑和层数超过4层的 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m; 高架仓库和体积大于25000m3的商店、体育馆、影剧院、 会堂、展览建筑,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等,不应小于 13m; 一般性的低层建筑,不应小于7m; 地下工程,不应小于10m; 停车库、修车库,不应小于10m;

(完整版)水化学基础知识

(完整版)水化学基础知识
池塘的具体情况不同,底质耗氧也不同
水中DO的来源与消耗
2. DO的消耗
• 生物耗氧中,浮游生物、细菌等小型生物耗氧最大 • 在各种耗氧中,水呼吸耗氧最大 例:池鱼呼吸耗氧20%,水呼吸耗氧71%,底质耗氧9%, 其余可忽略不计
3. 决定水中DO实际含量的因素 P、R
(1) P、R的含义
DO来源与消耗——决定水中DO实际含量的一对矛盾
(1) 空气溶入 特点: • 只要未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可持续进行
• 不同的水体,氧气溶解的差异很大
• 不是鱼池内部的主要增氧方式
• 一般占总增氧量的7%-8%
(2)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 是养殖水体(特别是精养鱼池)中DO的主要来源,有 明显的日变化和水层差。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池塘中DO最大的补给者(晴天,上层DO有 时可超过200%)
广州海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提纲:
一、水体的溶解氧 二、水体的pH及酸碱平衡 三、水体的硬度和碱度 四、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一)氧气在水中的饱和浓度和饱和度
1. DO的饱和浓度
定义:一定条件下,水中DO达到饱和时的含量,称 该条件下DO的饱和浓度
“一定条件”
氧气在空气中的分压 水的温度 水的含盐量

1. DO的变化分布
024
溶氧(mL/L) 6 8 10 12 14
cm
10
水 20 深
6时 0时
20时
12时
18时
( 30
40 )
50
60
70
静水小鱼池DO的垂直变化和周日变化示例
①白天
cm
溶氧(mL/L)
024
6 8 10 12 14

水的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水的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CO2 + H2O ↔ H+ + HCO3- ↔ 2 H+ + CO32因此,水中的CO2越多,生成的氢离子越多,水的pH值越低,产生酸性的腐蚀 水,破坏碳钢表面产生的保护膜引起碳钢腐蚀。其腐蚀的化学反应式:
2CO2 + Fe(OH)2 == Fe(HCO3)2 Fe(HCO3)2 + O2 + 2H2O == 4Fe(OH)3 + 8CO2 如果脱盐水中进入CO2,水的电导率会随即上升,腐蚀性增大。因此脱盐水箱应 当有防止大气中CO2溶入水箱中的措施,常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在水箱顶部进
3、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均匀二稳定的体系称之为溶液。如水 和食盐组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澄清溶液称为食盐水溶液。
•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达到平衡是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 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称为该溶质在该温度下
的溶解度。 • 一般把在室温(20℃)时的100g水中该物质溶解度超过10g的称为

10、天然水中溶解的主要离子
• 天然水中溶解的离子,主要是水流经岩层时所溶解的矿物质,如碳酸钙 、碳酸镁 • 硫酸钙、硫酸镁、二氧化硅、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等。

10、10天、然天水然中水溶中解溶的解主的要主离要子离子

9、 水的总固体、总溶固体和悬浮固体
• 水中除了溶解气体之外的一切杂质称为固体。 • 水中的固体又可分为总溶固体和悬浮固体。二者的总和称为水的总固体 。 • 总溶固体是指谁经过过滤之后,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和有机物 等。 • 悬浮固体是指那些不溶于水中的泥沙、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

•微咸水—含盐量在1000~3000m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

关于水不知道的冷知识

关于水不知道的冷知识

关于水不知道的冷知识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同时,它也和天气、气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水的冷知识:
- 地球上约有15亿立方千米的水,有1500000000万亿公升,或800万亿个奥林匹克游泳池那么多的水。

- 如果所有的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那么它将有3700米深。

- 地球上有97%的水都是咸的,有2.1%的水至今仍被冻结在了极地冰盖下面,所以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可用淡水。

- 水是具有黏性的,水分子喜欢附着在一些东西上,他们特别喜欢彼此相互依附,这就是它们具有如此大的表面张力的原因。

-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在距地球120亿光年的一个黑洞周围,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蒸气云,那里的水是地球上海洋中水的140万亿倍。

- 地球上的水曾经到达过彗星和小行星。

高一生物学水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水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水知识点总结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在生物学中,水的性质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运作机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学中涉及的水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1.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

水的分子结构为H₂O,由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组成。

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使得水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能够溶解许多物质,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2. 水在生命中的作用水是所有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在细胞内,水作为细胞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维持细胞形态和生理活性的作用。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的媒介,能够作为反应物参与到代谢过程中。

3. 水的溶解性水的溶解性是生物体内许多重要分子和离子能够运输和交换的关键。

水能够溶解许多无机物质,如盐、酸、碱等。

此外,水还能够溶解许多有机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等。

这些溶解物质通过水的溶解性能,能够在细胞内进行运输和代谢。

4. 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了水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

这种表面张力使水能够形成水滴,也使得一些轻质生物体能够在水面上行走。

此外,水的表面张力还在生物体的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水的上升运输和光合作用中气体交换的发生。

5. 水的冰的浮力水的冰比液态水的密度要小,这导致水的冰可以漂浮在液态水的表面上。

这种性质对于生物体在冬季时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避免了冰层底部的生物受到压力和寒冷的影响。

6. 水的热容量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量,即单位质量的水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才能升高一定温度。

这使得水能够在温度变化较小时缓冲环境温度的变化,维持生物体内部相对稳定的温度。

7. 水的凝汽性在植物体内,水通过根部吸收后,通过细胞间隙、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气孔的开闭等途径,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外界。

这种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和环境之间水分交换的重要途径。

水域基础知识

水域基础知识

水域基础知识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水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域的基础知识。

一、水的分布地球上约有97.5%的水是盐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剩下的2.5%是淡水,其中大部分被冰川、冻土、湖泊和河流等所占据,只有极少部分的淡水适合人类使用。

水域的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二、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占据了全球表面积的大约71%。

海洋分为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海洋对于地球气候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鱼类、海豚、海龟、珊瑚等。

海洋还是许多重要资源的来源,如鱼类、贝类、石油、天然气等。

然而,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等问题正在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河流河流是地表水流动的一种形式,由降雨、融雪和地下水等形成。

河流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水系网络,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的水资源。

河流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河流流经的地区往往拥有更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同时也成为人类的聚居地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然而,不合理的河流开发和水污染等问题使得许多河流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崩溃的风险。

四、湖泊湖泊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水体,与河流、海洋等不同,它通常是静止的或者缓慢流动的。

湖泊的供水来自于降水、地下水和河流水的输入。

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饮用水、农业灌溉水和工业用水等。

同时,湖泊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栖息着众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然而,湖泊面临着水质污染、水位下降和湖泊富营养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影响。

五、水资源保护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行动。

首先,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离子 Cl- SO42- HCO3- CO32- OHK+ Na+ Mg2+ Ca2+ Fe3+ Mn2+
有机物 腐殖酸 富里酸聚羧酸化合物 动物纤维、油脂、糖类、染料 有机原料 天然水体中腐殖酸 占水中溶解有机物质的95%以上
杂质对水体的影响
●溶解气体
O2 CO2 引起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
CO2 对碳钢腐蚀
含盐量、浑浊度、透明度、色度
●关于色度的特殊说明 色度生产原因 溶于水的腐殖质 有机物 无机物引起
色度
硬度
●金属阳离子 Mg2+ Ca2+ 阴离子如SO42- CO32- OH在水体加热或压力变化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或者溶解 度降低形成水垢。其中阳离子总含量称之为硬度
●碳酸盐硬度 钙、镁碳酸氢盐形成硬度,也称暂时硬度
CO2 在水中的溶解平衡
CO2+H2O
H++HCO3-
2H++CO32-
腐蚀反应 2CO2+Fe(OH)2(保护膜) 4Fe(HCO3)2+O2+2H2O
=== Fe(HCO3)2 === 4Fe(OH)3+8CO2
杂质对水体的影响
●阴阳离子对水体影响
杂质对水体的影响
●有机物 消耗水体中溶解氧
促进细菌生长 恶化水质
水基础知识
基础概念汇总
●我国水资源特点、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分类、特点 ●水中杂质、分类、特点、影响、总固体(DS,SS) ●含盐量、浑浊度、透明度、色度、硬度、碱度、酸度、
水电导率 ●水体中的天然碳酸、碳酸平衡 ●溶解氧、COD 、BODX
我国水资源特点
●中国水资源排名:世界第四位,人均排名121位
●粗分散系(不稳定
杂质特点
●悬浮物 颗粒粒径10-4 mm以上 肉眼可见 可通过沉淀、过滤去除 浑浊度、色度、气味主要来源
●胶体物质 直径在10-4~10-6mm之间微粒 分子离子聚合物 可吸附离子附带电荷(一般带负电荷)
●溶解物
溶解气体
O2 CO2 H2S SO2 N2 NH3 系统金属腐蚀主要因素
附:我国地下水水质情况
水中的杂质
●按分散体系划分:高分散系、胶态分散系、粗分散系 ●按其性质划分: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
●高分散系 ≤1nm(纳米, 10-9m),无机、有机低分子物及离子, 溶液体系,如氯化钠、蔗糖溶液
●胶态分散系 1~200nm 高分子物以溶液存在 溶胶微粒(胶体体系) 如PAC与水的混合物、氢氧化铁胶体、淀粉胶体
●资源分布不均匀,长江以南是长江以北的3倍
●水环境形势严峻,地下水过度开采,约有1/3以上工业 废水 8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湖, 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
水在自然界中循环和分类
地下水与地表水特点
●地表水 杂质少 含盐量低 硬度低
平均在40mg/l 平均在0.025mmol/l
●地下水 含盐量较高 悬浮物很少 水质清澈 浑浊度低
水体中的碳酸来源
● 空气中溶解于水 ●水体生物新陈代谢及有机物氧化 存在形态:常温常压 ≥99% CO2
H2CO3 ≤1%
●岩石或土壤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主要以HCO3- CO32- 存在
碳酸的电离平衡
●碳酸二元弱酸 分步电离
CO2+H2O == H2CO3
H2CO3
H++HCO3-
HCO3-
H++CO32-
Ca(HCO3)2==CaCO3↓+CO2↑+H2O(以钙为例) ●非碳酸盐硬度 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形成的硬度(无法用加热
去除) 永久硬度
硬水对工业生产的危害
●冷却系统 换热器结垢 垢下腐蚀,破坏管道
●工业洗涤 影响织物美观 强度
●锅炉
热效率降低 安全性下降 能耗水耗增加
硬度
●钙硬度 ●镁硬度 ●硬度单位 过去常用浓度当量N表示 现行标准
其中HCO3- 在PH7~9之间占绝对优势
循环冷却水中常使用磷酸盐药剂,它在水中的电离平衡系 统的腐蚀和结垢状况
溶解氧
●以DO表示
●天然水中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
●DO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
8~14mg/l 6~8mg/l
化学需氧量
●以COD表示 ●消耗强氧化剂的剂量 ●反映水体中还原剂数量的指标
部分无机物 如亚铁盐 亚硝酸盐 有机物 占比大 ●循环冷却水系统 COD>5mg/l 水质变差
降低工业生产产品质量
水体产生异味原因
●水体动植物或微生物繁殖腐烂 ●水体溶解H2S SO2 N2 NH3 ●溶解盐类(如铵盐)或泥土气味 ●工业排放物如石油 酚类 ●消毒过程中加入的消毒剂(如氯气)
水体中固体
●水体除溶解气体以外的所有杂质(105~110℃) 溶解固体(DS) 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类 有机物 悬浮固体(SS) 不溶于水的泥沙 粘土 有机物 微生物
生化需氧量
●以BOD表示 ●有氧状态下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消耗氧量 ●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严重程度 ● BODX X表示微生物作用时间
谢谢!
1N=0.5mol/L 统一 mmol/L
碱度
●水体中能接受H+ 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 ● 组成:HCO3- CO32- OH- 强碱弱酸盐 ●五种碱度形式
硬度含盐量对水体的分类
附:我国不同区域水质大致分类
硬度与碱度关系
酸度
●与碱度对应 ●反映水体中氢离子含量 ●PH值
电导率
●特指水体导电能力 ●阴阳离子数量决定数值大小(与胶体也相关) ●间接反映含盐量(反映胶体数量) ●纯水电导率 ≤10(μs/cm) 对应含盐量2~5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