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育苗与营养袋育苗对烤烟质量的影响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浮育苗与营养袋育苗对烤烟质量的影响对比
摘要通过对漂浮育苗、营养袋育苗2种育苗方式的烤烟生产种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中,漂浮育苗在田间表现茎围较宽、节距较大、有效叶片数增多、叶片较开面,以及烟草花叶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漂浮育苗上部叶质量优于营养袋育苗,还可减少上部叶比例。

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上,漂浮育苗的中上部叶烟碱低于营养袋育苗;经内在质量评吸,漂浮育苗中下部烟叶的香气质及香气量均较营养袋育苗差。

但漂浮育苗的上部烟叶综合评吸质量优于营养袋育苗,上部烟的可用性增加。

关键词漂浮育苗;营养袋育苗;烤烟;产质量;影响
集约化育苗作为烟叶生产中的“四项技术、一项开发”中的新技术来抓,漂浮育苗已在全国大力推广使用,此技术推广力度逐年加大。

培育壮苗对烤烟生产种植是一个关键环节,烟苗的好坏直接影响大田期的生长管理[1-2]。

该试验在同一田块、相同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定点、定田块、定叶、定农户”的跟踪调查,对漂浮育苗与营养袋育苗2种育苗方式生产的烟叶进行大田农艺性状、病害、产质量、烘烤质量、外观、化学成分、内在质量等方面的对照,由此探讨漂浮育苗新技术的优势、存在的不足及其推广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连城县莒溪镇壁州村,试验田块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光照良好,前作为水稻[3]。

2001年该田块土壤化验分析情况如下:pH值4.36,有机质25.03 g/kg,全氮1.302 g/kg,全磷0.336 g/kg,全钾17.98 g/kg,碱解氮81.4 mg/kg,速效磷14.8 mg/kg,速效钾55 mg/kg,缓效钾365 mg/kg。

1.2 供试品种
烤烟品种为K326。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漂浮育苗和营养袋育苗2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4]。

其中漂浮育苗为1 600株,营养袋育苗为550株。

施肥采用条沟肥+穴肥+追肥方法,施纯N 135 kg/hm2,N∶P2O5∶K2O=1.0∶0.96∶2.3。

株行距为0.5 m×1.2 m。

其余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管理一致。

1.4 观测方法
记录烤烟生长的各生育期、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对烟株的第4、8、12叶进行定叶观测[5],烘烤后计算其等级分布及效益情况,并取X2F、C3F、B2F 3个等级进行外观、化学成分、内在质量评吸等的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通过试验对比,漂浮育苗的烟株移栽后返苗期较长,比营养袋育苗推迟4 d 左右,受返苗期影响,漂浮育苗的烟株团棵期较迟。

但进入旺长期后,漂浮育苗的烟株生长迅速,烟株现蕾期与营养袋育苗大体一致。

进入成熟期后,营养袋育苗的烟株各部位的成熟期均比漂浮育苗提早6~7 d。

从全生育期看,营养袋育苗的烟株比漂浮育苗缩短了12 d左右。

2.2 农艺性状
由表1可知,在烟株接近成熟期时,漂浮育苗的烟株农艺性状略优于营养袋
育苗,表现为烟株较高、茎围较宽、节距较大、有效叶片数增多,以及叶片较开面。

2.3 病害发生情况
调查100株烟草苗,营养袋育苗的花叶病发病株数为25株,病情指数为11,而飘浮育苗的花叶病发病株数为1株,病情指数为0.5。

说明漂浮育苗从苗期开始就有效地控制了烟草花叶病的发生,大大减轻了大田生长期花叶病的发病率。

2.4 烟叶单叶重
通过对比,营养袋育苗的第4叶、第8叶的单叶重均比漂浮育苗的重0.8~0.9 g,而营养袋育苗的第12叶则比漂浮育苗轻1.1 g左右。

漂浮育苗的总重量比营养袋育苗轻0.7 g左右,可能是由于漂浮育苗的烟株在移栽后返苗期较长,而后期长势较快,大田生长期光合作用积累的物质较少造成的。

2.5 产质量情况
通过试验对比可知,营养袋育苗的第4叶等级分布情况优于漂浮育苗,表现为营养袋育苗的C3L、X2F中等烟所占的比例分别比漂浮育苗高12.10%、10.95%,而其X2L、X3F及下等烟比例则比漂浮育苗低。

此外,营养袋育苗第4叶的均价及其折合产量也高于漂浮育苗,分别高1.19元/kg、13.95 kg/hm2;营养袋育苗的第8叶的等级分布及产质量情况均优于漂浮育苗,主要表现为营养袋育苗的上等烟比例高8.94%、均价高0.28元/kg,桔黄色烟比例与折合产量也均比漂浮育苗高;营养袋育苗的第12叶的等级分布及产质量情况比漂浮育苗差,主要表现为营养袋育苗的上等烟比例、均价、折合产量均比漂浮育苗低,而营养袋育苗的下等烟比例、上部叶比例则比漂浮育苗高。

但是营养袋育苗的桔黄色烟比例仍比漂浮育苗高2.65%;同时,第4叶、第8叶、第12叶分别出现6、5、10个等级,说明烟株群体整齐度不够,各烟株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造成同一叶位出现多个等级。

2.6 外观质量评价
通过多次试验对比,第4片叶总体漂浮育苗略好于营养袋育苗,体现在漂浮育苗的烟叶油分稍好、正反色差较小、结构略细致;第8片叶漂浮育苗较营养袋育苗差,表现为漂浮育苗的烟叶身份略薄、正反色差较大、颜色较浅、有平滑叶;第12片叶漂浮育苗稍好于营养袋育苗,体现在漂浮育苗的结构与油分好于营养袋育苗。

2.7 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对X2F、B2F、C3F 3个等级的烟样化检结果可知:除X2F外,漂浮育苗的烟碱明显低于营养袋育苗,降低了0.8%~1.0%;但从糖碱比的数值看,除下部叶外营养袋育苗的更趋协调。

一方面说明降碱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在“控氮降碱”栽培措施指导下,烟叶的总糖含量有上升趋势。

2.8 内在质量评吸
经评吸,在香气质与香气量上,营养袋育苗的X2F、B2F、C3F等级均优于漂浮育苗。

尤其是X2F、C3F优势较明显,反映在漂浮育苗的香气质一般、香气量不足,而营养袋育苗的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中下部烟叶的口感差异不明显。

B2F总体漂浮育苗略好,其香气较细腻、杂气较轻、劲头适中、吃味稍好,但香气质、香气量仍稍低于营养袋育苗;营养袋育苗的香气稍粗,劲头、刺激性较大。

从劲头这一项看,除X2F外,漂浮育苗的劲头均明显小于营养袋育苗,主要由于采取漂浮育苗降低了中上部叶的烟碱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