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各章重点和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概论》国家精品课程
各章重点和教标 、 •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子商务学 科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电子商务的 产生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 商务的分类、特点和电子商务的基本环境 等基本知识内容。
第一章 电子商务基本知识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 本章的教学知识体系包含三个部分: • (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及其演进 • (2)电子商务的分类与特征 • (3)电子商务的环境 • 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但都是电子商务基 本知识的必要知识点,所以可以简单地、 逐步递进地进行教学。
•
•
•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 (3)电子商务流程 • 与传统的商务流程一致,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时的交易流程 包括客户询问产品、接受订货、接受订单及要求生产产品、 生产产品、出货、完成客户服务报告等环节。以B2C为例, 一笔交易一般要经过8个主要步骤。 • 3、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 本章的重点是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理解和把握。电子商 务的应用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用流、人员流和商 流的高度整合。商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电子商务的最 终目的,处于最高端。要最终实现商流(即所有权的转 移),就必须要其他五流的顺畅。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 • (1)通过几个经典的电子商务模型把握电 子商务的总体框架。 • (2)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运行模式。 • (3)理解电子商务的活动流程及各环节之 间的关系。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1)电子商务框架 • 通过商务和电子商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关键要素的梳理与分析,构建电 子商务的基础框架。然后介绍国内外比较广泛接受的电子商务模型, 这些模型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模型化结果。具体知 识点包括: • ①电子商务基础框架 反应出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 流、信用流、人员流和商流等关键要素的流动及相互关系。电子商务 就是在各种要素的流动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电子”改造和变革。 • ②Kalakota-Whinston模型 目前被最广泛接受的一种电子商务框架模 型,该模型清晰地有层次地勾勒出电子商务活动所建基的各类条件, 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在公 共政策、技术安全等保障支撑下,搞好网络基础层、多媒体内容与网 络出版层、信息发布与传输层和一般业务服务层的建设,才能促进全 面的电子商务应用。 • ③Kosiur模型 Kosiur将电子商务界定为商业市场成员(主体)利用 网络进行交易操作的活动,因此,电子商务是成员、操作和网络的交 集。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建议参考案例法启发讨论式动画演示法视频选播辩论法头脑风暴法实验方法和实战演讲等方法请针对本章的讲授内容概括说明创新方法用在哪些环节和知识点上具体选择案例进行剖析建议本章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动画演示法也可以用视频选播法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用文字描述或视频选播来介绍案例作为引言由于概念有很多种提法所以可以展开讨论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 ④MEC模型 Adam等人从多领域的角度,发展出跨科技领域电子商务(MEC)模 型,从商务环境(包括法律和政策)、市场主体(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财 务机构)和实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多媒体等)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描述 电子商务活动。 ⑤Turban模型 Turban模型与K-W模型有着类似之处,构建模型的思路一致,不过 他是从管理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在基础设施的支持下,通过人、公共政策、市场 营销和广告、支持服务、业务伙伴等的管理,实现全面的电子商务应用。 ⑥ICDT模型 Angehrn在研究Internet发展历程时发现,基于Internet的商务活动将 创造出四层虚拟空间,即虚拟信息空间、虚拟交流空间、虚拟分流空间、虚拟交 易空间等。这四层虚拟空间在税收、加密、个人隐私权、法律环境等基础上对传 统市场进行彻底深入的改造。 ⑦生产力模型 李琪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电子商务,指出电子商务在劳动者、 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个方面有了革命性的改造,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此 提出“电子商务是新的先进生产力”的论断。 ⑧技术视角的电子商务框架 电子商务活动离不开技术支撑。从网络逻辑结构来看, 电子商务是包括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的网络应用体系。 Web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也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Web服务 和客户端组合为市场商务活动提供商务服务,就形成了基于Web技术的电子商务 框架。 ⑨应用视角的电子商务框架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价值在于应用。对传统产业 的改造、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新兴电子商务产业,构成了应用视角的电子商务框架。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基础
3、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 • 本章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1)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 性以及联接经济性的理解。 规模经济性主要来自 于资产专用性,而范围经济性主要来自于资产通 用性,联接经济性主要来自于网络外部性。 • (2) 对网络经济的三大规律的理解。 • (3)对信息产品/数字产品成本构成的理解。 • 难点在有两个: • 理解需求方规模经济。 • 理解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章 电子商务基本知识
3、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 • (1)电子商务概念。 • (2)电子商务的环境。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 、本章教学方法创新(建议参考案例法、启发讨论式、动 画演示法、视频选播、辩论法、头脑风暴法、实验方法和 实战演讲等方法,请针对本章的讲授内容概括说明创新方 法用在哪些环节和知识点上,具体选择案例进行剖析) • 建议本章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动画演示法,也 可以用视频选播法,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用文字描述或视 频选播来介绍案例作为引言,由于概念有很多种提法,所 以可以展开讨论。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基础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 、 • 本章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 (1)案例法。 讲解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的新特点时,可 以援引微软的例子。从风险投资和创新风险的角度分析垄 断到底是促进还是妨碍了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 社会公正。 在讲解定制时运用芭比玩玩的例子等。 • (2)启发讨论式。 比如在讨论范围经济性的时候,让学 生思考为什么长虹,康佳、海尔等企业都能生产手机、电 视等音视频产品。在讲解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周期时,先问 学生为什么2000年之前的美国出现长达110多月的经济低 通胀、高增长。在讲解数字产品的成本和定价时问为什么 同一信息产品可以有不同的版本,同一信息产品不同的时 间价格差异很大等。
• •
• •
•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 • (2)电子商务模式 ①不同领域的电子商务模式 社会化大生产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阶段。生 产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表现为由生产前电子商务系统、生产后电子商务系统 和创新商品电子商务系统组织的商品生产网;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表现为由商品 流通相关数据系统、商品流通数据系统、商品数据交换系统、商品支付结算系统 组成的商品流通网;消费领域的电子商务表现为由现货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旧 货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未来商品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组成的商品消费网。 ②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服务、 信息、供应商、客户收益及效益来源等如何组织,这就是商业模式。Rappa归纳 出了9种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包括经纪模式,广告模式,信息媒介模式,销售商 模式,制造商模式,合作模式,社区模式,订阅模式和效用模式。各种模式表现 了企业商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在具体的商业运作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电子商务 的商业模式并不限于这几种,随着实践的增加,各种新的模式层出不穷。 ③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电子商务活动中,有着多种市场主体的参与,不同的主体 之间发生的电子商务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经济活动实际,将市 场主体简单划分为三类:企业(B)、消费者(C)和政府(G),在各主体之 间以及同类主体之间开展的电子商务应用就有9种模式(3*3),各种模式的混 合又能组成更多的应用模式。最常见的典型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有B2B、B2C和 C2C三种。 ④企业自我实施电子商务模式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实现与供应商、与客户、 与企业员工的高效、便捷的商业效用。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
• 本章可以采用动画演示法进行教学。该方法可以用在电子商务基础框 架、几种电子商务经典模型以及电子商务流程的形象化、流程化展示。 以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讲解为例,首先分析商务活动的目的,是为 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对卖方而言)和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买方而言), 因此资金流和物流成为必须。而为了达成交易,需要有大量的信息交 流,包括市场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商品的展示、可能的买卖双方的交 流沟通、确定的交易双方的谈判签约等。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一 起展示出来,才能实现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转移。 • 电子商务活动中,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信息流、资金流 和物流进行彻底革新。信息流方面,发挥互联网络的功能,利用多媒 体技术介绍商品或服务,运用在线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谈判,选择 安全的电子合同形式进行签约等等。网上支付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分 别改造着资金流和物流。 • 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信用在商务活动中变得至关重要!必要的人 员流动,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也不能忽视。 • 宏观政策法规、安全和信息技术支持、标准化建设为整个商务活动提 供完备的环境保证。 • 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项具体的交易活动,从内到外,逐层分析, 以便于学生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理解。
第四章 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1、本章教学目标 、 • 电子商务法学的基础理论、国际组织电子商务立法、外国与我国的电 子商务立法状况、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及内容。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 本章主要从管理的视角阐述电子商务法学基础理论,国际组织电子商 务立法、外国电子商务立法、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状况、电子商务法 律体系及内容等五个知识点。 • 对于电子商务法学基础理论,从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来定 位企业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 务企业进行科学分类。 • 对于国际组织电子商务立法,主要是联合国贸法会主持制定了一系列 调整国际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文件,如《电子资金传输示范法》、 《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名示范法》等,也涉及其他国际组织 的电子商务立法。它们是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经验的总结,同时又 指导着各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实践。
第三章 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
1、本章教学目标 、 • 从经济学的视角认识电子商务,包括传统 经济学视角,信息经济学视角和网络经济 学视角。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经济条件下, 原有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已经改变, 新的规律正在出现。这些条件主要表现为 信息作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资源;网络是现 代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是重要 的交易方式。
第四章 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 对于外国电子商务立法,主要介绍美国,欧洲国家如英、 法、德、意大利等国,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电子商务立法状况与特色。 • 对于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状况,表明我国对网络及电子商 务的立法十分重视,其中《电子签名法》已于2005年开始 实施,近几年,还有大量关于电子商务交易、网络信息安 全的管理和保护的行政法规已制定或实施。 • 对于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及内容,包括电子合同、电子签名、 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税收、电 子商务安全、网络知识产权、网络隐私权、电子商务消费 者权益、电子商务市场监管、网络犯罪、电子商务纠纷司 法管辖及仲裁等法律制度,使学生构建并掌握完整的电子 商务法律体系及内容。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基础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 本章 有四个层面的知识,每个层面有包括若干个点: • 传统经济学视角包括电子商务的生产力问题、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边际 收益问题、规模经济型的重要性问题(范围经济性和联接经济性也发 挥了重要作用)以及需求方规模经济问题、菲利普斯曲线的适应性问 题、以及经济周期和垄断问题。 • 信息经济学视角主要从宏、微观考察了信息的经济学意义,互联网条 件下的电子商务对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作用。 • 网络经济经济学的视角主要包括网络经济的几个主要规律:包括网络 外部性、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和达维多定律。 • 信息产品的定制和和定价。 • 其中第一点是对于网络经济下宏观经济探讨,第二点是对电子商务这 种交易方式经济性的探讨。第三点是对网络的经济性的探讨。第四点 是对信息产品生产和营销的探讨。这构成了本章的基本线索。
各章重点和教标 、 •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子商务学 科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电子商务的 产生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 商务的分类、特点和电子商务的基本环境 等基本知识内容。
第一章 电子商务基本知识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 本章的教学知识体系包含三个部分: • (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及其演进 • (2)电子商务的分类与特征 • (3)电子商务的环境 • 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但都是电子商务基 本知识的必要知识点,所以可以简单地、 逐步递进地进行教学。
•
•
•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 (3)电子商务流程 • 与传统的商务流程一致,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时的交易流程 包括客户询问产品、接受订货、接受订单及要求生产产品、 生产产品、出货、完成客户服务报告等环节。以B2C为例, 一笔交易一般要经过8个主要步骤。 • 3、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 本章的重点是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理解和把握。电子商 务的应用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用流、人员流和商 流的高度整合。商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电子商务的最 终目的,处于最高端。要最终实现商流(即所有权的转 移),就必须要其他五流的顺畅。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标 • (1)通过几个经典的电子商务模型把握电 子商务的总体框架。 • (2)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运行模式。 • (3)理解电子商务的活动流程及各环节之 间的关系。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1)电子商务框架 • 通过商务和电子商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关键要素的梳理与分析,构建电 子商务的基础框架。然后介绍国内外比较广泛接受的电子商务模型, 这些模型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模型化结果。具体知 识点包括: • ①电子商务基础框架 反应出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 流、信用流、人员流和商流等关键要素的流动及相互关系。电子商务 就是在各种要素的流动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电子”改造和变革。 • ②Kalakota-Whinston模型 目前被最广泛接受的一种电子商务框架模 型,该模型清晰地有层次地勾勒出电子商务活动所建基的各类条件, 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在公 共政策、技术安全等保障支撑下,搞好网络基础层、多媒体内容与网 络出版层、信息发布与传输层和一般业务服务层的建设,才能促进全 面的电子商务应用。 • ③Kosiur模型 Kosiur将电子商务界定为商业市场成员(主体)利用 网络进行交易操作的活动,因此,电子商务是成员、操作和网络的交 集。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建议参考案例法启发讨论式动画演示法视频选播辩论法头脑风暴法实验方法和实战演讲等方法请针对本章的讲授内容概括说明创新方法用在哪些环节和知识点上具体选择案例进行剖析建议本章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动画演示法也可以用视频选播法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用文字描述或视频选播来介绍案例作为引言由于概念有很多种提法所以可以展开讨论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 ④MEC模型 Adam等人从多领域的角度,发展出跨科技领域电子商务(MEC)模 型,从商务环境(包括法律和政策)、市场主体(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财 务机构)和实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多媒体等)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描述 电子商务活动。 ⑤Turban模型 Turban模型与K-W模型有着类似之处,构建模型的思路一致,不过 他是从管理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在基础设施的支持下,通过人、公共政策、市场 营销和广告、支持服务、业务伙伴等的管理,实现全面的电子商务应用。 ⑥ICDT模型 Angehrn在研究Internet发展历程时发现,基于Internet的商务活动将 创造出四层虚拟空间,即虚拟信息空间、虚拟交流空间、虚拟分流空间、虚拟交 易空间等。这四层虚拟空间在税收、加密、个人隐私权、法律环境等基础上对传 统市场进行彻底深入的改造。 ⑦生产力模型 李琪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电子商务,指出电子商务在劳动者、 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个方面有了革命性的改造,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此 提出“电子商务是新的先进生产力”的论断。 ⑧技术视角的电子商务框架 电子商务活动离不开技术支撑。从网络逻辑结构来看, 电子商务是包括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的网络应用体系。 Web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也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Web服务 和客户端组合为市场商务活动提供商务服务,就形成了基于Web技术的电子商务 框架。 ⑨应用视角的电子商务框架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价值在于应用。对传统产业 的改造、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新兴电子商务产业,构成了应用视角的电子商务框架。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基础
3、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 • 本章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1)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 性以及联接经济性的理解。 规模经济性主要来自 于资产专用性,而范围经济性主要来自于资产通 用性,联接经济性主要来自于网络外部性。 • (2) 对网络经济的三大规律的理解。 • (3)对信息产品/数字产品成本构成的理解。 • 难点在有两个: • 理解需求方规模经济。 • 理解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章 电子商务基本知识
3、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 • (1)电子商务概念。 • (2)电子商务的环境。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 、本章教学方法创新(建议参考案例法、启发讨论式、动 画演示法、视频选播、辩论法、头脑风暴法、实验方法和 实战演讲等方法,请针对本章的讲授内容概括说明创新方 法用在哪些环节和知识点上,具体选择案例进行剖析) • 建议本章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动画演示法,也 可以用视频选播法,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用文字描述或视 频选播来介绍案例作为引言,由于概念有很多种提法,所 以可以展开讨论。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基础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 、 • 本章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 (1)案例法。 讲解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的新特点时,可 以援引微软的例子。从风险投资和创新风险的角度分析垄 断到底是促进还是妨碍了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 社会公正。 在讲解定制时运用芭比玩玩的例子等。 • (2)启发讨论式。 比如在讨论范围经济性的时候,让学 生思考为什么长虹,康佳、海尔等企业都能生产手机、电 视等音视频产品。在讲解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周期时,先问 学生为什么2000年之前的美国出现长达110多月的经济低 通胀、高增长。在讲解数字产品的成本和定价时问为什么 同一信息产品可以有不同的版本,同一信息产品不同的时 间价格差异很大等。
• •
• •
•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 • (2)电子商务模式 ①不同领域的电子商务模式 社会化大生产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阶段。生 产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表现为由生产前电子商务系统、生产后电子商务系统 和创新商品电子商务系统组织的商品生产网;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表现为由商品 流通相关数据系统、商品流通数据系统、商品数据交换系统、商品支付结算系统 组成的商品流通网;消费领域的电子商务表现为由现货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旧 货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未来商品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组成的商品消费网。 ②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服务、 信息、供应商、客户收益及效益来源等如何组织,这就是商业模式。Rappa归纳 出了9种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包括经纪模式,广告模式,信息媒介模式,销售商 模式,制造商模式,合作模式,社区模式,订阅模式和效用模式。各种模式表现 了企业商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在具体的商业运作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电子商务 的商业模式并不限于这几种,随着实践的增加,各种新的模式层出不穷。 ③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电子商务活动中,有着多种市场主体的参与,不同的主体 之间发生的电子商务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经济活动实际,将市 场主体简单划分为三类:企业(B)、消费者(C)和政府(G),在各主体之 间以及同类主体之间开展的电子商务应用就有9种模式(3*3),各种模式的混 合又能组成更多的应用模式。最常见的典型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有B2B、B2C和 C2C三种。 ④企业自我实施电子商务模式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实现与供应商、与客户、 与企业员工的高效、便捷的商业效用。
第二章 电子商务框架体系
4、本章教学方法创新
• 本章可以采用动画演示法进行教学。该方法可以用在电子商务基础框 架、几种电子商务经典模型以及电子商务流程的形象化、流程化展示。 以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讲解为例,首先分析商务活动的目的,是为 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对卖方而言)和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买方而言), 因此资金流和物流成为必须。而为了达成交易,需要有大量的信息交 流,包括市场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商品的展示、可能的买卖双方的交 流沟通、确定的交易双方的谈判签约等。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一 起展示出来,才能实现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转移。 • 电子商务活动中,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信息流、资金流 和物流进行彻底革新。信息流方面,发挥互联网络的功能,利用多媒 体技术介绍商品或服务,运用在线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谈判,选择 安全的电子合同形式进行签约等等。网上支付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分 别改造着资金流和物流。 • 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信用在商务活动中变得至关重要!必要的人 员流动,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也不能忽视。 • 宏观政策法规、安全和信息技术支持、标准化建设为整个商务活动提 供完备的环境保证。 • 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项具体的交易活动,从内到外,逐层分析, 以便于学生对电子商务基础框架的理解。
第四章 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1、本章教学目标 、 • 电子商务法学的基础理论、国际组织电子商务立法、外国与我国的电 子商务立法状况、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及内容。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 本章主要从管理的视角阐述电子商务法学基础理论,国际组织电子商 务立法、外国电子商务立法、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状况、电子商务法 律体系及内容等五个知识点。 • 对于电子商务法学基础理论,从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来定 位企业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 务企业进行科学分类。 • 对于国际组织电子商务立法,主要是联合国贸法会主持制定了一系列 调整国际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文件,如《电子资金传输示范法》、 《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名示范法》等,也涉及其他国际组织 的电子商务立法。它们是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经验的总结,同时又 指导着各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实践。
第三章 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
1、本章教学目标 、 • 从经济学的视角认识电子商务,包括传统 经济学视角,信息经济学视角和网络经济 学视角。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经济条件下, 原有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已经改变, 新的规律正在出现。这些条件主要表现为 信息作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资源;网络是现 代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是重要 的交易方式。
第四章 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 对于外国电子商务立法,主要介绍美国,欧洲国家如英、 法、德、意大利等国,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电子商务立法状况与特色。 • 对于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状况,表明我国对网络及电子商 务的立法十分重视,其中《电子签名法》已于2005年开始 实施,近几年,还有大量关于电子商务交易、网络信息安 全的管理和保护的行政法规已制定或实施。 • 对于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及内容,包括电子合同、电子签名、 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税收、电 子商务安全、网络知识产权、网络隐私权、电子商务消费 者权益、电子商务市场监管、网络犯罪、电子商务纠纷司 法管辖及仲裁等法律制度,使学生构建并掌握完整的电子 商务法律体系及内容。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基础
2、本章教学知识体系 、 • 本章 有四个层面的知识,每个层面有包括若干个点: • 传统经济学视角包括电子商务的生产力问题、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边际 收益问题、规模经济型的重要性问题(范围经济性和联接经济性也发 挥了重要作用)以及需求方规模经济问题、菲利普斯曲线的适应性问 题、以及经济周期和垄断问题。 • 信息经济学视角主要从宏、微观考察了信息的经济学意义,互联网条 件下的电子商务对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作用。 • 网络经济经济学的视角主要包括网络经济的几个主要规律:包括网络 外部性、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和达维多定律。 • 信息产品的定制和和定价。 • 其中第一点是对于网络经济下宏观经济探讨,第二点是对电子商务这 种交易方式经济性的探讨。第三点是对网络的经济性的探讨。第四点 是对信息产品生产和营销的探讨。这构成了本章的基本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