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质课获奖课件_0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赛课获奖教案_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家的意味》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
其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来安排的。
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实验场。
本课教学内容安排的课程标准依据,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分析学生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他们对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或是感受不到家庭给予的温暖,同时因为渴望得到爱,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
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3.设计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课本资源,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话体验等多种形式,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观念认识,情感体验和践行反思,并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资源,注重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含义,了解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懂得子女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规定。
⑵能力目标: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关于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学会感受家庭的温暖。
难点:关于家庭关系的确立;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6.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家》的公益广告。
⑴同学们,看了刚才《家》的公益广告,你有何感想?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家里有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家还有更深的意味吗?我们在感受父母关爱的同时又该怎样学会感恩孝敬父母?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设计意图:Flash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愉快轻松的心情进入本课学习,又为后面孝敬父母的教学埋下伏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精品公开优质课件

探究与分享 教材72页材料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 能的认识。
例: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父 母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感悟 教材73页材料
这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 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 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状元成才路
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则具有_巨_大__的__隐__ 状元成才路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 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 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勤俭节约有异曲同工 之妙,我们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言之有理即可)
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 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3.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课堂小结
身心寄居之所
家的意味
生命的居所
心灵的港湾
状元成才路
中国人的“家”
状元成才路
孝亲敬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爱在家人间
1.学会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认识爱的碰撞,有效化解家庭中的冲突,学会与父母互动 沟通。(重点) 3.感受家庭的美好,培养自己热爱家庭的情感。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1.知道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孝 亲敬长。 3.增强对家的热爱的情感。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地域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优质课导学案_0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本课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相关部分,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三框题《爱在家人间》,本课包括“体味亲情”、“爱的碰撞”和“沟通传递爱”三部分内容。
第一目题“体味亲情”重在引导学生感悟家庭中的亲情之爱,体会家庭重亲情之爱的细致入微,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使学生产生要孝亲敬长的情感。
第二目题“爱的碰撞”是通过探究亲情之爱的变化,体会爱的碰撞的表现形式,探索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第三部分“沟通传递爱”通过积极沟通交流,搭建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三、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成长中的青春期,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对父母的关爱反而觉得厌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
因此,加强对学生孝亲敬长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关爱家庭,孝敬父母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学生渴望得到如何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指导与帮助,本课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烦恼,培养感恩的情怀,进而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从感情上热爱父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对家庭怀有爱的原因和亲情的不同表现,了解与父母发生碰撞时自己的心理特点和产生碰撞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体味亲情。
确立依据: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在家人的宠爱下长大,往往忽视对家人的爱。
了解父母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并将之中情感化为报答父母的实际行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的意味》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1.“家”是什么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初一(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1)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2)展开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
例如,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教师讲述: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小明的家庭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家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样化,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撑。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
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
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
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
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2)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教师小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正是因为家庭具有的生育、经济、情感交流、赡养、扶养和抚养等方面的功能,所以,“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质课ppt课件_0

2.为什么中年男子说又有了家?
爱的分享: 家庭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事
情……
主题二:“家意义我感受” 家是心灵的港湾
主题三:“好家风我继承”
主题三:“好家风我继承”
【关键词】 抢票 回家
2017年春运火车票开售首日,抢票 大战就已硝烟弥漫。田先生老家是河南 周口市的,他告诉记者:“每年票都难 买,今年先抢着试试,实在抢不着就坐 大巴。”无论如何都要回家。
“三毛流浪记”
思考: 1.三毛最渴望得到的 是什么?
家 2.请用
家庭是由婚姻关 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 活组织。
主题一:“家知识我比拼”
2.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类型)
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明明的妈妈又生了个宝宝
血缘关系
意
味
中华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
中国人的“家” 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和法律义务
尽孝在当下
我们要爱我们 的父母,也要把爱 传递出去。爱我们 亲爱的老师,可爱 的小伙伴,爱我们 的班级、学校,爱 我们的祖国母亲!
主题三:“好家风我继承”
过年回家,回家过年,是亿万中 国人的共同心声。在中华文化中,家 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 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 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 轻松的避风港。
主题三:“好家风我继承”
分享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 规”“家训”!
主题三:“好家风我继承”
《黄氏家训》
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家吗?”富豪说:“那...是我
的房子。”
家里有亲人,
战争期间,一位家中中年男有子亲与家情人!离散,几位亲人丧生。后
来,他打听到五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亲 身骨肉,悲喜交集的他紧紧地搂住女儿,泪流满面的说:“我又有 家了。”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课教学设计_1

知道——知道家庭的含义。
了解——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
懂得——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家庭文化。
教学难点
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经历体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真情告白爸妈我想对您说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教师总结:尽孝在当下。孝敬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学生思考:迟凯琳的哪些优秀品质让我们感动?她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发?
学生
回答你可以为父母做件什么呢?
学生写一写你想对父母说的话,有选择性的把把他们的话贴在亲情树上。
师生互动
教师播放央视采访视频《家风是什么》,并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弘扬。其中有许多家训中都提到了“孝”,孝亲敬长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在法律层面上,我国法律对孝亲敬长也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快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师生
互动
一话说我家,体味亲情
活动一:他人眼中的家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有家的人却说自己没有家,没有家的人却说自己有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板书:一话说我家,体味亲情
教师总结:家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质课导学案_1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亲人的情感和乐于孝亲敬长的情感。
1、采用情景教学法,用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家,为什么需要孝亲敬长。
2、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帮助学生认识到子女有孝亲敬长的义务。
三、知识与技能1、知道家庭的特点、家庭关系的确定、理解家的含义。
2、知道自己应该孝亲敬长。
3、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教学重点:理解家的含义和中国人的家、五、教学难点:理解子女为什么要孝亲敬长,为什么尽孝在当下。
六、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八、上课准备:搜集相关材料,制作课件。
九、教学设计:导入:展示图片师问:请大家合上书,上课之前给大家看张图片猜猜这么多人在干吗?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生讲:(略)生讲:回家为什么要回家,家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家,家的意味。
一、生命的居所师问:结合你的理解,家是什么?生讲:(略)师讲:看来我们每个人对家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我们也常讲,初一九班是我家,奎屯市三中是我家。
这些都是广义的家,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的家与家庭有关。
师要求:阅读课本自己思考解决。
师问:家庭是怎么产生的呢?家庭有什么功能?(结合自己的家庭······)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讲:(略)师总:家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有没有同学结合你自己的家,给我讲讲你家的产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就可以对家庭的功能有更深认识了。
你认为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启发一下师说:看课本p73,阅读感悟那个富豪为什么说“家仅仅是房子”?那位中年男子为什么说“我又有家了”?师问:这些说明了什么?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这就是家最大的特点。
一个没有亲情的人,一个没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优质课教学设计(3课时)

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家人的付出与亲情的温暖,养成孝敬的品德,承担对家庭的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力目标:提高对家、对亲情的感悟与理解的认知能力,归纳孝敬父母的做法,提高孝亲敬长的行为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能够回忆、举例说出家之意味的事例。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
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与能力”。
本框由“生命的居所”“中国人的家”两目组成。
主要是引领学生体会家的意味,形成孝亲敬长的良好品德,从我做起,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感受、体会家的意味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践行孝亲敬长的美德三、学情分析通过课前对学生的小调查,了解到学生知道父母要工作、要做家务,但对于父母同时承担工作与照顾子女所要付出的双倍辛苦没有仔细体会过。
通过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能够回忆起温馨的生活片段,但大部分都是过生日等这样的特定事例,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及家庭氛围中所体现出的和谐、和睦。
有的学生说出了一些困惑,如不知怎样关心父母、不知怎样向父母表达情意等。
综上,需要教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指导学生自觉践行孝亲敬长的良好品德。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猜一猜”(一)导入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同学们是否想过,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每个人对家都有不同的体味。
(二)评价任务:体会父母的辛苦1.播放视频《史上最辛苦的工作》片段1思考交流:(1)招聘者招聘的可能是什么工作?(2)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3)应聘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2.播放视频《史上最辛苦的工作》片段2思考交流:(1)应聘者真正应聘的是什么工作?(2)应聘者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三)反馈指导1.师生共同归纳:(1)应聘者应聘的是--妈妈(2)应聘者的态度前后变化:否定--惊讶--认可--感动2.思考交流:你的父母辛苦吗?父母的时间去哪了?师生共同归纳:父母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花在了照顾子女的生活上、花在了关注子女的学习上等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公开课获奖教案_1

知识 目标
1.了解什么是家庭。 2.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3.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重点
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难点
明确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
教学 方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法
讲授分析、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学法
阅读法、自主学习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的做法。
小结: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和孝心的民族。尤
总结全课
其是在家庭中讲究和睦、孝心和亲情。家天下、家和万事兴、
四海为家等成语都表达了我们中国人喜聚不喜散的愿望。
1.画一画:“家”在自己心目中的意味。 课后作业 2.试一试: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
板书设计
整理笔记
梳理本节课 知识,形成完 整认识。
幻灯:两幅漫画
设问:为什么图一中的富豪有那么大的房子却说自己没有家 探 究 问 题
呢?为什么图二中的父亲说自己又有家了?
积极发言,
讲授: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 说 出 自 己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的看法。
让学生认识 到亲人与亲 情的重要性
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课堂练习:
1 .“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
不分昼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这说明了家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B.家就是居住的房子
C.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D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敬。我们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孝”的,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公开课获奖课件_0

2、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话题一:【成长的体验】小雪的烦恼
当我们在静静写日记的时候,他 们可能在门外探头往里偷看,当 我们把门关上了,他们就变得神 经兮兮,不断地找借口往我们房 里窜,他们实在太烦了!
在与父母相处中,你是否也有过与小雪类似的烦恼呢?你知道原因吗?
(1)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一方面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 重我们,不要过多的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 放手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
有爱就有责任
学习目标
1、体会家中有亲情? 2、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3、怎样维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 4、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板块一:体味亲情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 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
(1)这首诗中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
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
有哪些?子女对父母的爱有哪些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
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3、怎样维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
(1)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 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 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心灵导航】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1.关注事实 2.把握时机 3.留意态度 4.选择方式 5.考虑环境 ……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 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 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 渐渐我长大了 少不更事的我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 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 长大的我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发现爸爸的背早已驼的不成样子 妈妈的身体也已臃肿 是时候尽一份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 做父亲贴身的拐杖,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 给母亲撑把庇护伞为她遮蔽盛夏的骄阳 爸爸妈妈我爱您们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7课第1框《家的意味》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1)你如何看待视频中儿子不认母亲的行为?
(2)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2.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P74—75
2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 法律义务。 2③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 哺育和支持。
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孝亲敬长?
—— 约·诺里斯
是一群人
是吃饭的地方 “回家吃饭喽!”
想一想:你家都有哪些人?(小游戏
)家庭成员中爸爸、妈妈、我各是什么关系?
(法律角度)
爸爸和妈妈
婚姻关系
爸妈和我
血缘关系
养父母和我收养关系来自继父母之间婚姻关系(再婚)
家的含义:(蒙层)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 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 亲属生活组织。
故事一:在美国某城市,一 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 起来,认出他是当地的富豪。 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 ”“家?我没有……家。”警 察指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 那不是你的家吗?”富豪说: “那……是我的房子。”
3.如何孝亲敬长?P75
3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 3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理性地与他 们沟通。 3③倾听。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 3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如:A、B、C、D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家庭的含义
生命的居所 家庭的功能
家
家的实质
的
意
味
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中国人的“家” “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板书设计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7课第1框《家的意味》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看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家风 ”在中国的家规、家风、家训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有哪些?
静养夫 无德君 以。子 致非之 诸远淡行 葛。泊, 亮 无静 《 以以 诫 明修 子 志身 书 ,, 》 非俭
淡泊明志,宁静致宁远以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勤俭持家,和睦团结
-----
半一
丝粥
半一
缕饭
妈妈今年给我生了个妹妹 爸爸是公务员,月收入8000元
生育功能 经济功能
我和爸爸妈妈周末去探望爷爷、奶奶
扶养和赡养功能
有时和爸爸打球、下棋 妈妈帮我辅导功课
休息娱乐功能 教育功能
晚饭后全家人一起散步聊天
情感交流功能
家是我们的身心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 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
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3
• 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
期望是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
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
小 结
5 怎样孝亲敬长?
①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 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 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 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远古时,先民建造房子 ,上层供人居住,下层 圈养牲畜,这样能防水 灾和野兽侵害,十分安 全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课获奖课件_0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
自主预习 1、一般说来,家庭是由__婚__姻__关_系____、__血__缘__关_系_____ 或__收__养__关__系___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 __家__庭_____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___心__灵____的港湾,家里有__亲__人____,家 中有__亲__情___。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___血__脉_相__连_____ 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__避__风__港______。 5、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__传__统__美__德___,也是每个中 国公民的___法_律__义__务___。
某国内战期间,一个中年男 子与家人离散,几十个亲人丧生。 后来,他打听到五岁的小女儿还 活着,几经周折,冒死找到自己 的亲生骨肉。悲喜交集的他紧紧 地搂着女儿,泪流满面地说: “我又有家了。”
探究: 1、富豪为什么说那房子不是他的家?
2、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你对家又有何新的认识呢?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生育功能 情感交流功能 抚养和赡养功能 教育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
······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 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在美国某城市,一个醉汉 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 认出他是当地的富豪。警察说: “我送你回家吧。”“家?我 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 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的 家吗?”富豪说:“那……是 我的房子。”
结合下面有关家的说法,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 是地域——“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某村。”
是住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课教学课件_1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小组讨论 后,代表总结发言﹚
1、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 律义务。
2、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的道 理,为子女付出很多。
活动四:尽孝在当下
小组讨论如何将“孝”落实到行动中?
18
19
我 们 不 仅 要 孝 敬 父 母 还 要 孝 敬 长 辈
D.不学礼无以
2、“世界再大,我也要回 家…”,你认为世界再大也要回 家的理由是﹙ D﹚
①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
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 育和支持
③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 拼搏的动力,是我们心灵依靠
④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
课堂小结:
经济功能
情感交流
生育功能
家庭
抚养和赡养
消费功能
教育功能
9
2、阅读课本73页案例,讨论家的作用?
总结: ⑴、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
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
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⑵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家的意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册——第七课第一框
1
家的意味
2
一、生命的居所 活动一:四个小组分别讨论后发言
我眼中的家: 1、请用一个比喻描述你对“家”的认识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 家是一片蓝天 家是一把伞 家是地域、是住的地方、是人群集合体、
是吃饭的地方、是好朋友……
考说:“我的老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 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2、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你认为世界再大, 也要回家的理由是什么?( )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3)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4)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是我们
心灵的依靠
A.(1)(3)(4) B.(1)(2)(4) C.(2)(3)(4) D.(1)(2)(3)(4)
2.倾听。
与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 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 联系。
3.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课堂练习
1、 “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 常常陪我玩耍……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 家。不分昼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这说明了家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B.家就是居住的房子 C.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D.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组织
二、重“家”之 孝
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
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认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有关的孝亲敬 长的法律规定。
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当 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方法与技能 教材75页材料
1.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 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 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 与他们沟通。
“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某村” 是住所
“那座房子就是我家”
是一群人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们是一家人”
是吃饭的地方 “回家吃饭喽!”
__________是……
阅读感悟
阅读感悟 教材73页材料
这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 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让我们的心灵有依靠。
1 画一画:“家”在自己心目中的意味。
课后作业
2 试一试: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
欢迎指导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R·七年级上册
1.知道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孝亲敬长。源自3.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一、品“家”之意
家庭的含义是什么?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
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