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主题教案《危险的东西不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危险的东西不要动》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和描述生活中的危险物品。
2.能够理解危险物品的危害性质并形成正确的防范意识。
3.能够掌握正确的安全行为,学会保护自己和爱护周围的人。
二、教学重点
1.身边的危险物品及其危害性质的介绍。
2.危险物品引起的意外事件及其处理方法。
3.学会保护自己和爱护周围的人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身边的危险物品
1.火源:打火机、火柴、用火具等。
2.器械:刀、剪刀、锥子、剃刀、针等。
3.药品:药丸、药水、膏药等。
4.清洁剂:洗衣粉、洗洁精、清洁水等。
5.家电:电视机、冰箱、微波炉、电风扇等。
6.气体:瓦斯、氩气、氧气等。
2. 危险物品引起的意外事件及其处理方法
1.火源引起的意外:比如说某些孩子喜欢点蜡烛,打火机等,结果烧坏了东西或者烫伤了自己等等,导致火灾等重大事故。
处理方法为:离开火源,迅速报告身边的大人,并按照老师的指示采取逃生措施。
2.刀等器械引起的意外:比如说捉虫子、切水果时候被刀伤到等。
处理方法为:立即包扎止血,用肥皂或者酒精消毒,然后选择去医院。
3.药品引起的意外:吃错药、误食药品等,处理方法为:迅速咨询医生或者毒物咨询中心并采取相关措施。
4.清洁剂引起的意外:比如说误饮、误食、误涂等。
处理方法为:立即理清口腔,使其呕吐并用持续不断的清水漱口。
5.家电引起的意外:比如说孩子喜欢乱拔插头,暴露导体接触电线等。
处理方法为:迅速拔掉电源,并采取其他措施避免意外。
6.气体引起的意外:比如说未关好家里的瓦斯阀门等,处理方法为:迅速打开门窗,避免触电和火灾等。
3. 做一个有安全意识的孩子
1.学生应该避免使用危险品。
2.课堂上提高注意力,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3.课堂上紧急情况下,应该根据已经学过的预防知识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并保持冷静。
4.学生应该注重安全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并在家里或其他地方时时注
意身边的安全问题,并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
四、教学方法
1.课件展示法:通过PPT等形式,展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方法,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小组讨论法:让孩子们小组讨论,谈论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处理
方法,增加他们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引导孩子观看一些安全教育的视频,让他们能够
在视觉上形成安全意识。
4.学生体验法:通过安排模拟的危险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危险带来的
危害,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五、课堂反思
本次主题教学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让幼儿们减少接触和他
们不熟悉的物品和危险。
通过PPT展示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安全行为,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还通过小组讨论、观看安全教育视频等方式,让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的了解安全知识。
通过本次主题教学,我们发现大班的学生对安全知识掌握得仍不够全面,需要
进一步加强教育。
我们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多加重视,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安全知识,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