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摩擦力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对摩擦力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现象,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和观察,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2.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知难而上,勇于承担重任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摩擦力的定义,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
不锈钢管、洗洁净、弹簧秤、木板、木块、棉布、毛巾、砝码、
毛刷、多媒体、自行车、文具用品、饮料瓶或水杯。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游戏──拔河比赛。
师:一人抓一头,用力握住不锈钢管(一端事先抹上洗洁净),(采访失利方)说说你失败的原因?
生:太滑了。
师:(采访胜利者)你这边滑不滑?
生:不滑。
师:除了自己的力量,还有什么力帮了你的忙?
生:摩擦力。
(若说不出,就转问“大家认为呢?”)
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
板书:三、摩擦力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
提出问题,启发猜想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摩擦力?你能用什么事例证明给大家看摩擦力是存在的?
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拿起铅笔在纸上写字;有的用手在桌面上滑动,有的同学甚至推动了桌子来证明滑动摩擦的存
在。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②两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4)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5)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摩擦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表面不光滑。
甲、乙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挤压,两个物体的凹凸部分相咬合,甲物体要发生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乙物体对甲物体的相对运动有一种阻碍作用,这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的三要素
(1)作用点:作用在物体的接触面上,在画图时可将摩擦力的作用点移动到物体的重心上。
(2)摩擦力的方向
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让毛刷在木板上滑动,观察毛刷的毛发弯曲方向。
结论:与两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大小:
提问:既然大家这么熟悉摩擦力,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讨论回答)(猜想或假设)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有关。
提问: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讨论回答)控制变量法。
提问: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用什么方法。
让学生:(讨论、回答)讲桌上展示实验方案。
(其他学生观察进行评估、补充)(设计实验)
(说明:在测量摩擦力时,物体怎样运动?为什么匀速?怎样判断?教师应及时参与讨论,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提问: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和接触面这两个因素是否有关呢?
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
师: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设计好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后交流。
教师将学生的实验情况运用数学表格的形式投影到屏幕上,归
纳结论。
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搜集实验数据。
)(进行实验)提问:(学生进行实验完后)通过实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让学生讨论、辩论后归纳得出:
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3.科学世界——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
请同学举例讨论生活中哪些摩擦力是有益的。
通过讨论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处。
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
那么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1)增大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生小组活动:用小木块的不同侧面(粗糙或光滑)与不同材料的接触面(如桌面、衣服、各类文具、椅子、饮料瓶等)摩擦,找出增加、减小摩擦的方法。
(2)让学生讨论:自行车在设计、制造、使用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增大、减小摩擦力的知识。
归纳:常用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更粗糙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使摩擦面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摩擦面
脱离接触(加润滑油、气垫)这三种方法。
(三)小结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课后动手动脑1、2、3、4题。
2.家庭作业:同步练习。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二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