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物理环境与设备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使用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

信息安全技术使用教程(第版)课后习题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习题一、1、填空题(1)信息安全是指秘密信息在产生、传输、使用、和存储的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破坏(2)信息安全的4个方面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
(3)信息安全主要包括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俩个方面。
(4)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结构由物理安全技术、基础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完全技术及应用安全技术组成。
(5)一个常见的网络安全模型是PDRR模型。
(6)木桶原则是指对信息均衡、全面的进行保护。
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
2、思考与解答题:(1)简述信息安全技术面临的威胁。
(2)简述PDRR网络安全模型的工作过程。
第二章(物理安全技术)习题二1、填空题(1)物理安全又称为实体安全、是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网络及通信线路)免遭地震、火灾、水灾、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破坏的措施和过程。
(2)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电源系统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3)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芯片都密封在机箱中,有的芯片工作时表面温非常高,一般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在0---45摄氏度。
(4)在放置计算机的房间内,湿度最好保持在40%--60% 之间,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计算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都有影响。
2、思考与解答:(1)为计算机系统提供合适的安全环境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计算机机房的外部环境要求、内部环境要求。
第三章(基础安全技术)习题三、1、填空题(1)一般来说,信息安全主要包括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俩个方面。
(2)面膜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它以很小的代价,对信息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安全保护。
(3)加密使用某种方法将文字转换成不能直接阅读的形式的过程。
(4)加密一般分为3类,是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单向散列函数。
(5)从密码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古典密码、对称密钥密码和公开密钥密码。
(6)对称加密算法又称为传统密码算法或单密钥算法,它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其特点是文件加密和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
2019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安全技术)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技术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基础技术一、判断题1.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是实现所有安全服务的重要基础。
(对)2.对称密码体制的特征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完全相同,或者一个密钥很容易从另ー个密钥中导出。
(对)3.对称密钥体制的对称中心服务结构解决了体制中未知实体通信困难的问题。
(错)4.公钥密码体制算法用一个密钥进行加密,!而用另一个不同但是有关的密钥进行解密。
(对)5.公钥密码体制有两种基本的模型:一种是加密模型,另一种是解密模型(错)6.Rabin体制是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是公钥系统最具典型意义的方法。
(错)7.对称密码体制较之于公钥密码体制具有密钥分发役有安全信道的限制,可实现数字签名和认证的优点。
(错)8.国密算法包括SM2,SM3和SM4. (对)9.信息的防篡改、防删除、防插入的特性称为数据完整性保护。
(对)10.Hash函数的输人可以是任意大小的消息,其输出是一个长度随输入变化的消息摘要。
(错)11.数字签名要求签名只能由签名者自己产生。
(对)12、自主访问控制(DAC)是基于对客体安全级别与主体安全级别的比较来进行访问控制的。
(错)1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是基于主体在系统中承担的角色进行访问控制,而不是基于主体的身份。
(对)二、多选题1.公钥密码体制与以前方法的区别在于()。
A.基于数学函数而不是替代和置换B、基于替代和置换C.是非对称的,有两个不同密钥D.是对称的,使用一个密钥2.公钥密码的优势体现在()方面。
A.密钥交换B.未知实体间通信C.保密服务D.认证服务3.以下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
A.RSAB.DSAC.AESD.ECC4.密钥生命周期过程包括( )A.密钥生成B.密钥分发;C.密钥存储D.密钥使用与更新汽'tE.密钥销毁5.下列关于密码模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B.实现了经过验证的安全功能C.包括密码算法和密钥生成等过程D.在一定的密码系统边界之外实现6.访问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物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保护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安全,规范实验室的操作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物理实验室是指进行物理实验、研究的场所,包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和实验人员。
第三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实验效果。
第四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全员参与、责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第五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实验室负责人,实验人员是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第二章实验室负责人第六条实验室负责人是物理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负责物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
第七条实验室负责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执行和监督实施;(二)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三)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四)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五)组织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六)负责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七)监督实验人员的操作行为,防止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发生;(八)及时报告并处理实验室发生的事故或安全问题。
第三章实验人员第八条所有参与实验工作的人员,包括研究人员、学生实验人员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第九条实验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二)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三)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报告发现的安全问题;(四)严禁酗酒、吸烟和使用违禁物品等影响实验安全的行为;(五)参加事故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六)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实验中发生的事故和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技术(第二版)一到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俞承杭

信息安全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1.对于信息的功能特征,它的____基本功能_____在于维持和强化世界的有序性动态性。
2.对于信息的功能特征,它的____社会功能____表现为维系社会的生存、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3.信息技术主要分为感测与识别技术、__信息传递技术__、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的施用技术等四大类。
4.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系统,是人、____规程_________、数据库、硬件和软件等各种设备、工具的有机集合。
5.在信息安全领域,重点关注的是与____信息处理生活周期________相关的各个环节。
6.信息化社会发展三要素是物质、能源和____信息________。
7.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____完整性________、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8.____机密性________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的内容,因而不能使用。
9.____完整性________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在信息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篡改。
10._____可用性_______指授权用户在需要时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方便地使用所需信息。
这一目标是对信息系统的总体可靠性要求。
11.____可控性________指信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可由合法拥有者加以安全的控制。
12.____不可抵赖性________指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
13.PDRR模型,即“信息保障”模型,作为信息安全的目标,是由信息的____保护____、信息使用中的___检测____、信息受影响或攻击时的____响应____和受损后的___恢复____组成的。
14.当前信息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是PDRR模型和___安全管理_________的整合应用。
1.DoS破坏了信息的(C)。
A.保密性B.完整性C.可用性D.可控性2.用户收到了一封可疑的电子邮件,要求用户提供银行账户及密码,这是属于何种攻击手段?(B)A.缓冲区溢出攻击B.钓鱼攻击C.后门攻击D.DDoS攻击3.在网络安全中,中断指攻击者破坏网络系统的资源,使之变成无效的或无用的,这是对(A)的攻击。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物理实验室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物理实验室的人员,包括教职工、学生、访客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要求、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安全与维护、实验操作安全与事故应急处理等。
第二章物理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要求第四条物理实验室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物理实验室安全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和验收。
第五条物理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员配备,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人员和安全监控人员等。
第六条物理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器材、灭火栓等,保证实验室的消防安全。
第七条物理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三章实验室管理制度第八条物理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九条物理实验室必须制定实验项目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详细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和可能的危险源,确保实验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实验设备。
第十条物理实验室必须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一条物理实验室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实验室卫生清洁和垃圾处理,保持实验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第四章设备安全与维护第十二条物理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设备安全责任人和安全检查频次。
第十三条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安全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四条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选购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第十六条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警示标识、安全开关、防护罩等,保证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是指针对物理环境安全问题进行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措施。
1. 规定安全标准和要求:制定可靠的物理环境安全标准和要求,包括建筑物、设备设施的安全设计和安装要求,以及对环境风险的评估和管理要求。
2.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物理环境的安全和可靠性。
3. 设立安全保护设备: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安全保护设备,如防护墙、防护网等,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物理环境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程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安全措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5. 开展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物理环境安全管理的效果。
6.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物理环境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分析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发生情况,为环境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7. 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违反物理环境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包括罚款、停产整改等处罚措施。
8.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共同推进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整体水平。
总之,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物理环境安全问题,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事业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的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核心;2.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综合施策,确保安全;3. 防范为重,事故防范和应急管理并重;4. 质量第一,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材料和设备。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四条责任单位1. 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本单位的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七章 环境

(1)物理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社会环境:人的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经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和宗教等
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一)物理环境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
(1)急性或慢性中毒
(2)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2.对年老体弱者如何防治其跌伤,撞伤?
3.某护士恶语伤人导致病人心理痛苦属于医源性损伤吗?
学生评价
教师指导
教案末页
小结
医院环境的要求
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如何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
下次教学预习要点
医院的结构有哪些
实施情况及
分析
新知识的引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良好。
3.土壤污染
4.噪声污染
5.吸烟污染
6.温度过高或过低
7.辐射
8.废料
9.室内空气污染
(二)社会因素
1.社会经济
2.社会阶层
3.文化因素
4.生活方式
5.社会关系
6.卫生服务
五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一)国际护士会的倡导
(二)保护人民健康,满足人民需要
多媒体教学
25分钟
1.讨论
(1)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生活中辐射的来源,如何防护?
(4)放射性损伤:在进行放射性治疗或诊断时如处理不当,可致放射性损伤。防范措施是:穿铅衣外套进行保护,正确地掌握照射剂量和时间,教育患者要保护放射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用力擦拭和用肥皂擦拭皮肤等。
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是企业和机构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信息资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物理安全措施和环境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不当操作、非法入侵、灾害和事故等对信息系统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规定,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信息技术设备物理安全管理规定1. 设备布局规范(1)设备间距:设备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距,便于设备的维修和更换。
间距应符合设备厂商的要求。
(2)设备摆放高度:设备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应放置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远离水源和易燃物。
(3)设备固定:设备需要固定在专门的设备架上,避免发生抖动和倾倒的情况。
2. 机房安全规定(1)进入机房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后才能进入。
进入机房的人员应佩戴有效的身份证件,并记录入场时间和离场时间。
(2)机房应有门禁系统,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
(3)机房内应定期巡视,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处理。
(4)机房内应配备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保护设备免受非法入侵。
(5)机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电源管理规定(1)设备应使用可靠的电源,电源线路应设置在专用的电缆槽或电缆管内,避免被人随意踩踏或拔插。
(2)设备应配置稳定的电源保护装置,包括稳压器、UPS电源和发电机等,以应对突发停电和电压波动的情况。
(3)电源线路应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 设备维护规定(1)设备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表面的干净和卫生。
(3)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应及时报修和维护,不能随意更换部件或进行未经授权的修复。
二、信息技术设备环境安全管理规定1. 温度和湿度管理(1)机房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机房内应配置空调设备,并且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正常运行。
2019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安全技术)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技术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基础技术一、判断题1.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是实现所有安全服务的重要基础。
(对)2.对称密码体制的特征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完全相同,或者一个密钥很容易从另ー个密钥中导出。
(对)3.对称密钥体制的对称中心服务结构解决了体制中未知实体通信困难的问题。
(错)4.公钥密码体制算法用一个密钥进行加密,!而用另一个不同但是有关的密钥进行解密。
(对)5.公钥密码体制有两种基本的模型:一种是加密模型,另一种是解密模型(错)6.Rabin体制是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是公钥系统最具典型意义的方法。
(错)7.对称密码体制较之于公钥密码体制具有密钥分发役有安全信道的限制,可实现数字签名和认证的优点。
(错)8.国密算法包括SM2,SM3和SM4. (对)9.信息的防篡改、防删除、防插入的特性称为数据完整性保护。
(对)10.Hash函数的输人可以是任意大小的消息,其输出是一个长度随输入变化的消息摘要。
(错)11.数字签名要求签名只能由签名者自己产生。
(对)12、自主访问控制(DAC)是基于对客体安全级别与主体安全级别的比较来进行访问控制的。
(错)1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是基于主体在系统中承担的角色进行访问控制,而不是基于主体的身份。
(对)二、多选题1.公钥密码体制与以前方法的区别在于()。
A.基于数学函数而不是替代和置换B、基于替代和置换C.是非对称的,有两个不同密钥D.是对称的,使用一个密钥2.公钥密码的优势体现在()方面。
A.密钥交换B.未知实体间通信C.保密服务D.认证服务3.以下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
A.RSAB.DSAC.AESD.ECC4.密钥生命周期过程包括( )A.密钥生成B.密钥分发;C.密钥存储D.密钥使用与更新汽'tE.密钥销毁5.下列关于密码模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B.实现了经过验证的安全功能C.包括密码算法和密钥生成等过程D.在一定的密码系统边界之外实现6.访问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
机房物理环境管理制度

机房物理环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了保障机房设备正常运行及数据安全,制定本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机房物理环境管理。
1.3 定义- 机房:指公司存放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的专业房间。
- 机房管理员:负责机房物理环境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
第二章环境管理2.1 通风机房必须确保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机房管理员要定期清理空调过滤网,并定期清理机房内部的灰尘和杂物。
2.2 温湿度机房内要保持稳定的温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机房管理员要定期检查温湿度计,确保温湿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2.3 照明机房内的照明要保持明亮均匀,不得出现暗角。
定期检查照明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2.4 绝缘机房内的电源线路、网络线路等要做好绝缘措施,避免发生漏电、短路等问题。
第三章设备管理3.1 设备布局机房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要按照规范布置,确保设备之间的通风和散热畅通。
3.2 设备维护机房管理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3.3 设备清洁定期清洁机房内的设备和设备周围的环境,避免灰尘和杂物影响设备的运行。
第四章安全管理4.1 门禁管理机房出入口要设置门禁系统,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机房管理员要对进出人员进行记录和管理。
4.2 安防设备机房要安装监控摄像头等安防设备,保障机房内安全。
4.3 防火管理机房内要设置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处置。
第五章废品处理5.1 设备报废处理机房管理员要定期清点和更新设备清单,对于报废、闲置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处理,做好报废记录和处置。
5.2 垃圾分类处理机房内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对于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要进行分类处理并统一收集。
第六章管理机制6.1 监督检查公司要设立专门的机房物理环境管理岗位,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机房物理环境管理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基础护理--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清洁、消毒和灭菌

果好,为什么 ?
4.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有效距离及时 间各为多少?其注意事项是什么?
5.酒精、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漂白粉 福尔马林、戊二醛等杀菌的作用原理 及性能是什么 ?
6.你是怎样掌握煮沸消毒和浸泡消毒的 方法?
7.如何保护玻璃、搪瓷、橡胶类物品?
消毒(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 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灭菌(sterilization)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 微生物的过程,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包括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 物,包括细菌芽胞。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 使之清除或杀灭。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所污染的病原微生 物,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灭菌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及浸泡时间。
3.被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擦干,充分与 消毒液接触。
4.挥发性药品要加盖,定期测比重 。
5.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或 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液刺激人 体组织。
(四)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特点是消毒时锅内压力大, 温度 高,消毒效果好,只需4-5min就可消毒 好物品,2min就可以杀死各种微生物。
流通蒸气灭菌法
流通蒸气为100℃,一般细菌在 30min可被杀死, 但不能杀死芽胞。
[干热灭菌法]
1.干烤法 利用烤箱的高热空气进行灭菌。
大多数的物品在160℃,经过2h 可以杀死 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一般细菌 繁殖体在干 热80-100℃经1h可被杀灭。
2.燃烧法(烧灼和焚烧) 是一种最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法。
物理安全知识点总结

物理安全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指通过实体措施和设备来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
它包括建筑安全、访问控制、监控系统、生物识别技术、安全设备等多个方面。
物理安全旨在防止不明人员进入受限区域,避免重要资产的丢失或损坏。
2. 物理安全的重要性物理安全对于企业、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保护资产和财产,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盗窃和破坏,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此外,物理安全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提供安全和安心的工作环境。
3. 物理安全的基本原则物理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了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通过建筑和设备措施来实现安全目标,防止不明人员进入受限区域,保护机密信息和重要资产,确保必要的监控和反应措施等。
4. 物理安全措施物理安全措施包括了建筑安全、访问控制、监控系统、生物识别技术、安全设备等多个方面。
建筑安全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结构等措施。
访问控制包括了门禁系统、电子钥匙、密码门锁、身份验证等技术。
监控系统包括了摄像头、监控设备、报警系统等。
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了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面部识别等技术。
安全设备包括了闸机、安全门、防盗锁、防盗窗等设备。
5. 物理安全政策物理安全政策是组织为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物理安全政策要求制定明确的安全标准和程序,保障安全工作环境,确保重要资产的安全和保护。
物理安全政策是组织和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6. 物理安全风险评估物理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物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建筑结构、设备设施和安全措施的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7. 物理安全保护方法物理安全保护方法包括了建筑设计和布局、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门禁和访问控制技术、监控和报警系统、生物识别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资产和设备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损失。
物理实验室:安全与环境检查指南

物理实验室:安全与环境检查指南一、前言为了确保物理实验室的安全与环境质量,本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检查标准和方法。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遵守本指南,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二、实验室安全检查2.1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所有实验室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 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药品等物品应摆放整齐,标签清晰,易于识别。
- 检查实验桌、实验椅、实验台等是否稳固,有无破损。
-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并更换。
2.2 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内部应保持整洁,无杂物、无异味、无噪音。
- 实验室通风系统应正常运行,确保空气新鲜,无有害气体积聚。
- 实验室内的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
2.3 实验室安全防护-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 实验室内的警示标志应清晰可见,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 实验室应设置紧急事故处理方案,包括应急预案和疏散路线图。
三、实验室环境保护3.1 实验室废气处理- 实验室排放的废气应经过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 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废气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器、洗涤塔等。
3.2 实验室废水处理- 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应经过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 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废水处理设备,如沉淀池、过滤器等。
3.3 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按照有害垃圾、一般垃圾等进行分类,并交专业处理公司处理。
- 实验室应与专业处理公司签订合同,确保固体废弃物的合法、安全处理。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4.1 实验室人员管理- 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培训、考核、奖惩等。
- 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4.2 实验室事故处理- 实验室应制定事故处理预案,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等。
- 实验室人员应熟悉事故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正确地处理。
五、实验室安全与环境检查流程实验室安全与环境检查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内容、人员和责任。
安全工程师考级物理安全

安全工程师考级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保障系统、设备和敏感信息不受物理威胁的措施和方法。
在安全工程师考级中,物理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并熟悉物理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物理安全的原则、技术和实践。
本文将从物理安全的概念、重要性、原则以及常用的物理安全措施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安全工程师考级中与物理安全相关的内容。
一、物理安全的概念物理安全是指通过布置和运用各种物理设备和技术手段,保护人员、设备、信息和财产,防止非授权人员的闯入、破坏和破解。
它是信息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保密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理安全的重要性1. 保护财产和资产:物理安全措施可以防止破坏、盗窃和损失,保护企业和组织的财产和资产。
2. 保护人员安全:物理安全可以确保人员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安全,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3. 保护机密信息:物理安全可以保护敏感信息的机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窃取或破解信息系统。
4. 维护业务连续性:物理安全可以防止各种因素对业务连续性造成的影响,确保企业和组织的正常运作。
三、物理安全的原则1. 安全策略原则: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和组织需求的全面物理安全策略,包括安全目标、安全计划和安全措施。
2. 风险评估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漏洞分析,确定物理安全需求和优先级。
3. 多层次防御原则:采用多种物理安全措施,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形成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4. 责任分工原则: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物理安全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清晰的管理体系。
5. 定期检查与维护原则:及时开展物理安全设备的巡检、维护和修复,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常用的物理安全措施1. 门禁系统:通过密码、刷卡、指纹等认证手段,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重要区域或设备。
2. 视频监控系统:利用摄像头和录像设备,记录和监控重要区域及设备的安全状态,为事后溯源和证据追查提供支持。
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物理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空间,而安全操作规范对于实验室内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物质储存、设备使用、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探讨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一、物质储存物质的储存是物理实验室安全的基础。
首先,实验室应有专门的储存区域,有明确的标识和分类。
易燃和有毒物质应分开存放,以避免交叉污染和火灾风险。
其次,对于易燃物质,应储存在防火柜中,并保持柜门关闭紧密。
同时,在储存区域内应设置灭火器、消防器材等,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二、设备使用实验室内的设备使用也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
首先,使用任何设备前,应仔细查阅设备的安全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其次,对于涉及电力的设备,应确保电源接线正确并使用合适的电源插座和插头。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遵循正常操作程序,不得随意拆卸或修改设备结构。
另外,对于需要外界环境的设备,如抽真空的设备,应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并配备合适的排风系统。
三、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物理实验室中最核心的环节,也是最需要注意安全的环节。
在实验操作前,应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材料和设备等。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室内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实验中产生的废品和实验食品,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物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实验服、实验手套和防护眼镜等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免受实验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
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操作,如高温实验、毒性物质操作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五、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实验室内应设置应急报警按钮或电话,并指定专人负责接警和组织应急处置。
实验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并掌握相关的应急处置技能,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和有效地进行应对。
物理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物理实验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物理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安全专家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协调和监督。
2. 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整体管理和实验活动的安全保障,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全面的责任。
3. 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验设备的维护、实验材料的采购、实验室安全培训等。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安全培训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定和应急处理程序。
2. 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安全眼镜、安全帽等,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进行。
3. 实验室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
4. 实验室安全规定制定实验室安全规定,明确实验活动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第四章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1. 实验活动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活动之前,应按照实验流程,准备好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并做好实验安全检查。
2. 实验活动的进行在进行实验活动时,应按照实验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切勿擅自操作,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3. 实验活动后的处理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停止实验设备的运行,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第五章实验室安全感知1. 实验室人员应保持警惕,随时注意实验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
2. 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应急处理能力,遇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第六章物理实验安全事故处理流程1. 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实验活动,保护好现场,切勿慌乱。
2. 确认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报告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管理员,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高二物理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高二物理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在高二物理学习中,实验室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实验室安全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物理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
一、实验室拥有合适的安全设备和装备1. 安全柜和储存设备: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安全柜,用于储存化学品和其他有害物质。
储存柜应该固定在墙上,以免倒塌。
此外,柜门应该能够正确关闭,并用锁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2. 安全洗眼设备和淋浴器:实验室中应配置安全洗眼设备和淋浴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冲洗受伤部位。
这些设备应该经常维护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3. 灭火器和灭火毯:实验室内应该配备适当类型和数量的灭火器和灭火毯。
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不同的灭火器,因此应根据实验室的特殊需求选择正确的灭火器。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穿戴适当的实验服装: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前,确保穿戴适合的实验服装,包括实验室专用的实验服、实验手套和实验鞋。
这些衣物可以起到保护皮肤和防止溅射物质的作用。
2. 确认实验设计和步骤: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务必熟悉实验的设计和步骤。
了解实验的时间表、所需材料以及各种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 实验室中禁止食品和饮料:为了避免实验物质与食品或饮料接触,实验室中应该严禁食品和饮料。
这可以降低意外喂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2. 使用化学品时注意安全:当使用化学品时,务必佩戴实验手套和实验眼镜。
同时,将化学品从储存容器中倒入试管或烧杯时要小心,以防止溅出。
3. 合理使用火源:在实验室中使用火源时,必须保持谨慎,确保火源的安全使用。
在操作火源时,需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质,并且及时熄灭火源。
四、实验结束后的处理1. 清洁工作台和实验设备: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工作台和实验设备。
这可以防止化学品残留和实验垃圾对下一次实验的干扰。
2. 妥善处理废弃物:化学品废弃物应妥善处理,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存储或处理。
禁止将化学废品倾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物理安全课教案模板(精选)

企业内部物理安全管理实践
分享企业内部物理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等
金融行业物理安全实践
探讨金融行业在物理安全方面的实践,如金库建设标准、运钞车安 全防护等
数据中心物理安全实践
分享数据中心在物理安全方面的实践,如选址要求、建筑结构设计、 安全防护措施等
THANKS.
03
场所选址与布局
选址要求
远离危险源和噪音,地势平坦,交 通便利,周边治安状况良好。
布局规划
功能区域划分明确,人流、物流、 信息流顺畅,便于管理和应急疏散。
设施安全防护
围墙、栅栏等周界设施
01
高度、强度符合安全要求,无攀爬物,配备周界报警系统。
门禁系统
02
设置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电锁等设备,实现进出人员身份识
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进出公司的人员和物品进行安全检查,防 止违禁品和危险品的带入。
监控与报警系统
安装监控摄像头和报警系统,对公司内重要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 报警,确保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信息安全与物理安全
05
的关系
信息安全对物理安全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日 益突出,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信息 安全事件可能对物理安全造成严重影 响。
物理安全威胁
01
02
03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自 然灾害可能对计算机信息 系统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人为破坏
包括恶意攻击、盗窃、破 坏等行为,可能导致系统 设施损坏或数据泄露。
搭线攻击
攻击者通过搭线等方式窃 取传输中的信息,造成信 息泄露。
物理安全防护措施
物理访问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物理层安全威胁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它从第二层数据链路 层(Data Link Layer)接受数据Frame,并将Frame 的结构和内容串行发送,即每次发送一个比特。 网络的物理安全风险主要指由于网络周边环境 和物理特性引起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不可用,而造 成网络系统的不可用。 例如:设备被盗、设备老化、意外故障、无线 电磁辐射泄密等。如果局域网采用广播方式,那么 本广播域中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被侦听。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3)应用广泛
与操作系统无关,兼容所有操作系统,支持 ATA133标准,可以应用于所有IDE-ATA标准的硬盘; 对网络技术和协议完全透明,支持单、双布线网络和调 制解调器上网。
4)实现成本低
PC网络安全隔离卡价格低廉,简单实用,方便网络 管理工作。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机箱,键盘,电脑桌抽屉要上锁,以确保旁人即使 进入房间也无法使用电脑,钥匙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在 自己的办工桌上安上笔记本电脑安全锁,以防止笔记本 电脑的丢失。图7.1和图7.2所示为笔记本电脑安全锁。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7.2.3 防盗窃和防破坏 应将相关服务器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应 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的防盗报警系统,以防 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为;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 警系统。 7.2.4 防雷击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应设置防雷保安器, 防止感应雷;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谷歌数据中心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7.2.2 物理访问控制
a) 有人值守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 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 b) 无人值守的机房门口应具备告警系统; c) 被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限制和监控其活 动范围; d)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 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过渡区域;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PC网络物理安全隔离卡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1. 技术特点
1)内外网绝对隔离 将用户的硬盘物理分隔成两个区:一个为公共区 (外网),一个为安全区(内网),分别拥有独立的操 作系统,通过各自的专用接口与网络连接,安装在主板 和硬盘之间,用硬件方式完全控制硬盘读写操作,使用 继电器控制分区之间的转换和网络连接,任何时候两个 分区均不存在共享数据,保证内外网之间的绝对隔离。 2)阻塞信息泄露通道 通过有效控制IDE(或SATA)总线,彻底阻塞黑 客进入未授权分区的通路,防止信息泄露和破坏。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7.2 物理 Nhomakorabea安全防护
7.2.9 电力供应 机房供电应与其他市电供电分开;应设置稳压器和过电 压防护设备;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 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如备用发电机),以备常用供电系统 停电时启用。 7.2.10 电磁防护要求 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相关服务器寄生耦 合干扰;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2) 物理隔离网闸的信息交换方式 当内网与专网之间无信息交换时,物理隔离网闸与 内网,物理隔离网闸与专网,内网与专网之间是完全断 开的,即三者之间不存在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如图 7.7所示。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2) 物理隔离网闸的信息交换方式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7.2.7 防静电 应采用必要的接地等防静电措施;应采用防静 电地板。 7.2.8 温湿度控制 应设置恒温恒湿系统,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 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防尘和有害气体控 制;机房中应无爆炸、导电、导磁性及腐蚀性尘埃; 机房中应无腐蚀金属的气体;机房中应无破坏绝缘 的气体。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7.2.5 防火 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自动检测火情,自 动报警,并自动灭火;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 助房间,其建筑材料应具有耐火等级; 7.2.6 防水和防潮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屋顶和活动地板下;应对穿 过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设置 套管;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屋顶和墙壁渗透; 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 与渗透;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e) 应对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鉴别和记录进 入的人员身份并监控其活动,并且门禁可以是带 考勤的,这样就不用公司现在的考勤卡了。 f) 可以考虑每个员工进入公司时,有一个身份卡, 这样出了安全问题后,容易找到具体实施的人。 g) 服务器应该安放在安装了监视器的隔离房间内, 并且监视器要保留15天以上的摄像记录。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2) 物理隔离网闸的信息交换方式 网络的外部主机系统通过物理隔离网闸与网络 的内部主机系统连接起来,物理隔离网闸将外部主 机的TCP/IP协议全部剥离,将原始数据通过存储介 质,以“摆渡”的方式导入内部主机系统,实现信 息的交换。 例如:1957年前,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的列车 “摆渡”。 物理隔离网闸在任意时刻只能与一个网络的主 机系统建立非TCP/IP协议的数据连接,保证了内、 外网络不能同时连接在物理隔离网闸上。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4) 物理隔离网闸的主要安全模块
内核防护模块:在内、外部处理单元中嵌入安全加固 的操作系统,设置基于内核的IDS等。 安全检查模块:数据完整性检查、病毒查杀、恶意攻 击代码检查等。 身份认证模块:支持身份认证、数字签名。 访问控制模块:实行强制访问控制。 安全审计模块:建立完善日志系统。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7.2.1 物理位置选择 a) 机房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 筑内; b) 机房的承重要求应满足设计要求; c)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 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d) 机房场地应当避开强电场、强磁场、强震动源、 强噪声源、重度环境污染,易发生火灾、水灾, 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7.3.2 其他物理隔离设备 1.网络安全物理隔离器产品介绍:
实现单机双网(通常称为“内外”和“外网”)物 理隔离及数据隔离最简单易用的、真正的物理隔离的产 品。该产品的主体是一块插在电脑主机内的插卡,通过 外接手动开关来控制电脑中两块硬盘的工作电源、以及 内、外网线的切换,彻底隔断了涉密网(或内网)与互 联网(或外网)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途径,从而起到安 全、保密的作用,确保本地系统不受侵害、信息资源不 外泄,保证了内、外网络之间的安全物理隔离,达到国 家规定的物理隔离的要求。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7.3.2 其他物理隔离设备 网络安全物理隔离器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2. 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最早出现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 的军方,用以解决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连接时的安 全。我国也有庞大的政府涉密网络和军事涉密网络, 但是我国的涉密网络与公共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 是无任何关联的独立网络,不存在与互联网的信息 交换,也用不着使用物理隔离网闸解决信息安全问 题。所以,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之前,物理隔离 网闸在我国因无市场需求,产品和技术发展较慢。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2. 技术原理 PC网络安全隔离卡属于端设备物理隔离设备, 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在两个网络间转换时,保证 计算机的数据在网络之间不被重用。根据本产品设 计方法:当计算机进入其中一个网络时,物理隔离 部件保证被隔离的计算机硬盘(或硬盘分区)及网 络相互不连通。在计算机处于内网状态时,物理隔 离部件可以禁止用户使用光、软驱。计算机转换网 络时必须重新启动,清空内存,不存在残留信息泄 漏的问题。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2) 物理隔离网闸的信息交换方式 专网服务器收到数据后,按TCP/IP协议重新封 装接收到的数据,交给应用系统,完成了内网到专 网的信息交换,详见图7.9所示。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3) 物理隔离网闸的组成 外部处理单元; 内部处理单元; 隔离硬件。 (4) 物理隔离网闸的主要安全模块 安全隔离模块:隔离硬件在两个网络上进行切 换,通过对硬件上的存储芯片的读写,完成数据的 交换。保证两个网络在链路层断开,不与两个网络 同时连接,两个网络交换的数据必须是剥离TCP/IP 协议后在应用层之上进行。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我国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 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2章第6条规定,“涉 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 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 行物理隔离”。从此之后,我国在物理隔离领域不 断有新的产品出现,如物理安全隔离卡、双硬盘物 理隔离器、物理隔离网闸等。
当内网数据需要传输到专网时,物理隔离网闸主动向 内网数据交换代理服务器发起非TCP/IP协议的数据请求, 并发出“写”命令,将写入开关合上,并把所有的协议剥 离,将原始数据写入存储介质。在写入之前,根据不同的 应用,还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完整性、安全性检查,如病 毒和恶意代码检查等。在此过程中,专网服务器与物理隔 离网闸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如图7.8所示。
第7章 物理环境与设备安全
7.1 物理层安全威胁 7.2 物理层安全防护 7.3 物理层安全设备 7.4 物理层管理安全
莆田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概
述
本章先讲述物理层的安全威胁,主要包 括物理安全环境和物理安全设备由于威胁而 引起的不可用性,然后讲述要实现物理安全 必须要注意的一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