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音乐教案
初三音乐教案格式【三篇】

编写教案的繁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忧考⼩编整理了初三⾳乐教案格式【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西洋乐话教学⽬标:1 了解欧洲⾳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古典⾳乐,理解和感受不同⾳乐风格。
2 了解什么是宗教⾳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乐,及其有关⾳乐家⽣平简历。
3 能够随⾳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内容:1 本章节主要让学⽣了解西⽅⾳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乐。
2 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古代⾳乐起源于宗教⾳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展学⽣的⾳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乐⽂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搜集有关⾳乐资料,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乐资料。
教学重点:1 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2 通过欣赏理解旋律对表现⾳乐情绪的作⽤。
教学难点:使学⽣初步了解欧洲专业创造⾳乐发展的基本脉络,领略不同乐派、不同作曲家创作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导⼊1、让学⽣了解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
2、认识各种弦乐器的外型,了解其⾳质⾳⾊、表现⼒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
3、听辩其各种乐器⾳⾊及其和声效果。
看图并欣赏乐器⾳⾊:⼩提琴、中提琴、⼤提琴、低⾳提琴、⼩号、短号、圆号、长号、⼤号、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管等。
西洋管弦乐队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我国的⼤型乐队形式,它的⾳域宽⼴,⾳⾊对⽐鲜明,表现⼒极为丰富,通常⽤来演奏⼤、中型乐曲。
管弦乐队中使⽤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和演奏⽅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家族。
弦乐器家族家族的乐器⾳质柔和,富于表现⼒。
(师出⽰各种乐器的⾳⾊特征)⼆、欣赏(⼀)、初听《G弦上的咏叹调》1、边欣赏乐曲边思考问题,听后由学⽣说出答案(1)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A⼩提琴 B ⼤提琴 C⼆胡(2)乐曲的基本情绪A深沉宁静 B 激昂雄壮 C 热烈活泼(3)乐曲的作者A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B约翰、克利斯蒂安、巴赫、C贝多芬2、学习作品的曲式(1)熟悉作品第⼀部分旋律,教师提⽰应注意的问题:速度跨⼩节连线的切分节奏变化⾳升降si 的⾳准。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选4篇)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选4篇)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九年级音乐上册《西洋乐话》教案设计单元课题名称西洋乐话单元教学内容1.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哈利路亚》《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欢快的农民集会》《音乐瞬间》《进行曲》《斯拉夫舞曲》《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俄罗斯舞曲》。
2.唱歌:《摇篮曲》。
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现代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主要作品。
2.听赏、学唱欧洲古典音乐,熟悉欧洲专业音乐的风格,培养审美情感。
3.初步了解咏叹调、小夜曲、音乐瞬间这三种体裁形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欣赏欧洲300年间(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音乐,初步了解欧洲专业创作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印象音乐的特征以及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唱、背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1.听辨音乐主题旋律。
2.感受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特点。
3.解决《摇篮曲》中的音准、呼吸和咬字问题。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本单元以欣赏教学为主,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安排要详略得当。
通过不同代表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初步感受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直至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作品的典型风格特点,从而初步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
1.《哈利路亚》由于平时学生接触宗教作品不多,需要重点指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风格。
所以借助相关小故事感受巴洛克时期宗教作品神圣、壮观的音乐特点,及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
2.《惊愕交响曲》是本单元教学重点,学生应体会古典交响乐作品的'调性转换和严谨的曲式结构。
3.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作曲家及作品的赏析,以浏览聆听音乐为主,并借用表格问答方式,可使学生从纷杂的作品中,较清晰地掌握这一时期作品的特点和相关音乐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最终5篇)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最终5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月亮颂单元教学内容.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欣赏:(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
(2)外国艺术歌曲作品:《月夜》。
单元教学目标.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月夜》等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2.学唱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用情带声提高演唱能力。
3.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现的综合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月之故乡》,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
3.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
(2)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处。
(3)分析《月夜》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拓展实践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月亮颂》单元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教师可采用演唱、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
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
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辨别力,另一方面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及弦乐合奏录像,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悲愤交集的情感。
3.歌曲《月之故乡》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
语言质朴、真挚、感人。
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演唱情绪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欣赏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如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s》。
2. 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
3. 让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二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编配等。
2.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歌曲、乐曲等。
教学步骤:1. 教授旋律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等。
2.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或乐曲。
3.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相互欣赏和学习。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创作并完善自己的音乐作品。
第三章:音乐演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奏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演奏各种乐器的曲目。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2. 练习演奏曲目,提高演奏水平。
教学步骤:1. 教授钢琴演奏技巧,如指法、节奏等。
2. 让学生练习演奏一首简单的钢琴曲目。
3.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相互欣赏和学习。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并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第四章:音乐理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素养,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音阶、和弦等。
音乐初中中考理论知识教案

音乐初中中考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阶、和弦、节奏、旋律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对音乐中考考试内容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理论:音阶、和弦、节奏、旋律等。
2. 音乐作品欣赏:中外著名音乐作品、现代流行音乐等。
3. 音乐中考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1)音阶:讲解音阶的构成、音阶的种类、音阶的练习方法。
(2)和弦:讲解和弦的构成、和弦的种类、和弦的练习方法。
(3)节奏:讲解节奏的种类、节奏的练习方法、节奏感培养。
(4)旋律:讲解旋律的构成、旋律的练习方法、旋律感培养。
2. 作品欣赏(1)中外著名音乐作品: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作品风格等。
(2)现代流行音乐:讲解流行音乐的特点、流行音乐的欣赏方法等。
3. 中考考试内容(1)考试大纲:让学生了解中考音乐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2)考试形式:讲解中考音乐考试的形式,如听觉测试、技能测试等。
(3)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中考音乐考试的评分标准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作品欣赏的投入。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 考试测试:定期进行理论知识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实例分析、互动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
4. 组织实践活动,如音乐欣赏会、合唱团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时间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理论教材、音乐作品欣赏教材。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网络资源:音乐网站、音乐软件等。
初三音乐第一节教案及反思

初三音乐第一节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三音乐第一节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音乐的节奏、音高和音色。
3. 能够分辨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家。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和多媒体设备。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家。
3. 音乐乐谱和乐器,用于示范和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音乐的概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展示一段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音色。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节奏、音高和音色,并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理解。
2. 分类讲解不同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展示相关音乐片段。
三、学习活动(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2. 分发音乐乐谱,让学生尝试演奏简单的乐曲或节拍。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回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测试。
2. 展示一些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和成就,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音乐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对该音乐的感受和欣赏。
2. 提醒学生下节课要带上乐器或音乐素材,准备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学习活动、巩固与拓展以及作业布置五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乐器演奏,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教学时间安排上可能稍显紧凑,下节课可以适当延长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初三音乐学习音乐欣赏与创作优秀教案范本

初三音乐学习音乐欣赏与创作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音乐欣赏——古典音乐之《命运交响曲》教案目标:通过学习古典音乐《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
教学准备:- 课本:音乐教材《音乐世界》第三册第一单元- 音乐资源:贝多芬的交响乐《命运交响曲》-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命运交响曲》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2. 启发思考: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有听过什么类型的音乐?你们觉得音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核心教学:1. 介绍贝多芬及其《命运交响曲》: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欣赏《命运交响曲》:分段播放《命运交响曲》的不同部分,引导学生聆听其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3. 音乐特点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命运交响曲》的音乐特点,如乐器运用、节奏的变化、情感的转折等。
4. 音乐表达与创作:给学生分发乐谱纸,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简短的钢琴曲,并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巩固练习:1. 集体演奏:给学生准备一些简单乐器,鼓励他们一起合奏一段《命运交响曲》的片段。
2. 分享交流: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钢琴曲,并彼此欣赏、交流,让他们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和分享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1. 邀请音乐家或学生家长,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欣赏能力。
教案二:音乐创作——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性教案目标:通过音乐创作的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本:音乐教材《音乐世界》第三册第二单元- 音乐资源: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乐器- 乐谱纸、乐器(如钢琴、吉他等)教学步骤:引入:1. 启发思考:提问学生,你们对音乐创作有什么了解?你们平时有创作过音乐吗?希望在音乐创作中表达什么?核心教学:1. 音乐元素学习: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弦等,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基础知识。
初中九年音乐教案

初中九年音乐教案年级:初中九年级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掌握一些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欣赏古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 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
2. 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古典音乐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2. 古典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
2. 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古典音乐有哪些了解?有哪些喜欢的古典音乐作品或音乐家?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音乐术语、乐理、曲式结构等。
2. 介绍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并播放他们的代表作品。
3. 分析古典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三、欣赏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播放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四、实践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作业。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欣赏能力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的提高。
3.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质量。
九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全册

九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全册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阶、调式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符、节奏、音阶、调式的概念与运用。
2. 乐谱的阅读与书写。
3.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如唱谱、演奏等。
3. 欣赏法: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符、节奏、音阶、调式的概念。
2. 示范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练习唱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4. 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音乐知识。
2. 练习唱谱,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练习。
第二章:民族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2. 民族乐器的分类与演奏方法。
3. 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音乐的历史、特点。
2. 实践法:演示民族乐器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
3. 欣赏法:欣赏民族音乐作品,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2. 演示民族乐器演奏,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的特点。
3. 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的民族音乐知识。
第三章:流行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流行音乐的概念、发展历程。
2. 流行音乐的演唱技巧与表现手法。
3. 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行音乐的概念、发展历程。
2. 实践法:示范演唱,让学生亲身体验。
九年级音乐《为了谁》教案

九年级音乐《为了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为了谁》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军旅歌曲的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3. 通过学唱《为了谁》,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为了谁》的歌词及其意义。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风格。
3. 声乐技巧和表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为了谁》的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音乐理解。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意义和音乐特点。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4.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师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歌曲《为了谁》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学:讲解歌曲的歌词意义、旋律和音乐风格。
3. 示范演唱: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5. 合唱练习:全体学生合唱歌曲,提高协作能力。
6. 声乐技巧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进行讲解和练习。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为了谁》,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音乐理解。
3. 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合唱表现,促进团队合作和进步。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歌曲。
2.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或音乐家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文艺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为了谁》歌曲谱例及相关乐理知识。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 投影仪:展示歌曲歌词、图片等教学资料。
九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全册

九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全册第一章:音乐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长、节奏、节拍、音符、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高:音的产生、音的三个特性(音高、音长、音色)。
2. 节奏:节奏的定义、节奏的种类、节奏的表示方法。
3. 节拍:节拍的概念、节拍的作用、各种拍号的特点。
4. 音符:音符的种类、音符的时值、音符的表示方法。
5. 音色:音色的概念、音色的种类、音色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感知和体验音乐的基本概念。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高、音长、节奏、节拍、音符、音色等基本概念。
2. 示范和演示相关音乐实例,让学生感知和体验。
3.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
4. 进行课堂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的运用和巩固程度。
第二章:简谱与五线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谱和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线条、间、音符、休止符等。
2. 培养学生识谱和演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五线谱:五线谱的定义、五线谱的线条和间的名称、五线谱的音符和休止符。
2. 简谱:简谱的定义、简谱的记谱方法、简谱的演奏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五线谱和简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五线谱和简谱的记谱和演奏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五线谱的线条、间、音符、休止符等基本知识。
2. 讲解简谱的记谱方法和演奏方法。
3. 示范和演示相关音乐实例,让学生感知和体验。
4.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
5. 进行课堂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九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九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第一课: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目标:了解音乐的概念和音乐的特点- 教学内容:- 音乐的定义和音乐的四个特点- 听取不同风格音乐,讨论其特点和感受- 教学活动:- 学生听取多种风格的音乐,描述其特点和感受- 分组讨论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展示讨论结果- 教学评价:- 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感受的表达准确和全面第二课:乐谱和节奏- 目标:研究乐谱和理解节奏- 教学内容:- 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不同节奏形式的乐曲演示和研究- 教学活动:- 学生研究乐谱的基本符号,跟着乐谱演奏简单乐曲- 音乐教师演示不同节奏形式的乐曲,学生模仿演奏-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演奏简单乐曲- 学生能辨别不同节奏形式的乐曲第三课:音高和音程- 目标:了解音高和音程的概念- 教学内容:- 音高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不同音程的演示和研究- 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声音和声带的练,感知音高的变化- 音乐教师演示不同音程的乐曲,学生模仿演奏-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感知音高的变化- 学生能辨别不同音程的乐曲第二单元:音乐鉴赏第一课:音乐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目标:了解音乐的分类,并了解一些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 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不同音乐类型的代表作品欣赏- 教学活动:- 学生观看音乐视频,研究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听取不同音乐类型的代表作品,讨论其艺术特点-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描述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学生能通过音乐欣赏准确分辨不同音乐类型第二课:音乐的情感表达- 目标:研究音乐如何表达情感- 教学内容:- 音乐情感表达的基本形式和手段- 听取不同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讨论其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 学生观看音乐视频,分析其中情感表达的手段- 听取不同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讨论其情感表达效果-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描述音乐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学生能通过音乐欣赏感知和理解情感的表达第三单元: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第一课: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 目标: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和过程- 教学内容:- 音乐创作的表达形式和创作要素- 音乐创作的基本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研究音乐创作的表达形式和创作要素- 分组进行简单音乐创作活动,分享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表达音乐创作的表达形式和创作要素- 学生能通过音乐创作展示个人创作能力第二课: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 目标:了解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教学内容:- 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音准、节奏、表情等- 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 学生研究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分组进行音乐表演演练,互相观摩和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 学生能准确表演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学生能通过音乐表演展示个人表演能力以上是九年级音乐全册的教案大纲,共包含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若干课时。
初三音乐课教案

初三音乐课教案【篇一:九年级音乐教案】让世界充满爱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2、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3、补充欣赏歌曲:翁倩玉《爱的奉献》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重点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四、教学思路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五、教材简析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a部。
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
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
3、《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1984年为非洲难民而作的作品,由杰克逊和里奇共同创作。
歌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a部分为叙述式的温情,曲调柔缓;b部曲调是呐喊式的,慷慨,激昂;c部分有一个明显的从大调转关系小调的过程——无奈、忧伤转到坚定、积极。
整首歌曲曲调流畅,是典型的摇滚乐的演唱风格,是摇滚歌曲中的不朽经典。
4、迈克.杰克逊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
1958年8月29日,杰克逊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
在第十一届“美国音乐大奖” 囊括了从创作、演唱到表演的所有8项大奖,同年又摘取了格莱美最佳专辑等8项大奖,写下了这个与奥斯卡奖齐名的音乐大奖的历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初三下册音乐教案大全(通用5篇)

初三下册音乐教案大全(通用5篇)初三下册大全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使学生初步掌握撒尼人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了解。
教学过程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播放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请学生谈谈歌曲的风格以及它所体现的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
(3)老师教唱曲谱,可先将两个声部分开学,直至两个声部的曲谱都唱熟。
唱谱时,注意唱出倚音和衬词的特点。
并请学生谈谈倚音和衬词的作用。
(4)请学生唱高声部(或低声部),老师弹低声部(或高声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5)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在演唱时注意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6)填词演唱,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
(7)再将学生分组演唱,直至唱熟歌曲。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
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图片也可。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向学生介绍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1.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2)老师介绍苗族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民歌特色。
(3)再听音乐,注意歌曲中的民歌色彩,如倚音、长腔、衬词等。
2.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勾画的情景。
(2)教师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听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3)教师介绍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和巴乌。
(4)再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思想、音乐风格,并作比较。
初三音乐课程教案学习演奏流行音乐的基本技巧

初三音乐课程教案学习演奏流行音乐的基本技巧【教案】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演奏流行音乐的基本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流行音乐的特点、了解演奏流行音乐的基本要素,并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演奏表演。
教学资源:1. 流行音乐曲目的录音或视频资源2. 乐器(如吉他、钢琴等)3. 乐谱4. 讲解材料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利用一段流行音乐的录音或视频作为导入,唤起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 介绍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
2. 分析乐曲的结构和要素,例如:和弦进行、节奏感、曲调等,让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基本构成有所了解。
三、基本技巧训练1. 学习和弦:首先教授一些常用的和弦(例如:C大调、G大调等),然后通过练习和弦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和弦转换能力。
2. 节奏训练:通过示范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不同曲目的节奏,并运用于演奏中。
3. 吉他/钢琴指法训练:针对学生使用的乐器,进行相应的指法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四、曲目演奏1. 选择一首合适的流行音乐曲目,根据学生的乐器选择适当的伴奏模式或弹奏方式,进行演奏展示。
2. 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合奏演奏。
五、小结与评价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提醒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基本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演奏流行音乐的基本技巧。
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同时,老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初中音乐教案(11篇)

初中音乐优秀教案(优秀11篇)初中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听赏乐曲教学难点: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教学方法: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和授新1举反例导入]1.听赏一个真实的故事师:首先我们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用心去感受。
(播放音响)(1)谈谈听赏后的感想。
(2)你联想到了什么?2.交流听赏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3.老师激励评价师: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
乐曲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
2连接转入师:是的,人类需要真情,有爱就有一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图片中感受真情的需要)听赏爱的奉献,交流听赏感受(1)你认为歌词的精华部分是什么?(2)从图片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奉献的源起。
(4)情感的归纳3老师承转师:为了减少战争,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来促进国与人类的和平。
奥委会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赏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英文版手拉手。
用行动来呼唤和平与真情。
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
随琴视唱一遍。
(难点节奏讲解)齐唱与课堂形式师: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
让我们在爱的祝福和期盼中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同学们齐唱让世界充满爱)初中音乐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农远资源,通过律动、音乐欣赏、动作创编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
通过击拍的方式练习三拍子的节奏,将强弱弱的节奏规律带入到歌曲演唱中,感受优美恬静的大海。
(二)重点、难点重点:歌曲节奏、音准及情感的把握难点:动作创编(三)教学方法讨论法、示范法(四)教具准备光盘、图形谱(五)观看教学光盘教学光盘中的教学程序有以下五部分:1、导入新课(带领学生齐做《小螺号》的律动,观看光盘中大海的景色)2、新歌教学(跟着光盘里的老师学唱歌曲)3、动作创编(观看光盘里学生的表演)4、巩固练习(回忆并齐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光盘中画面内容当地教师活动当地学生活动儿童歌曲《小螺号》带领学生做律动学生跟着老师齐做律动大海的景色提问学生“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大海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二)新课教学光盘中画面内容光盘中教师活动光盘中学生活动当地教师活动当地学生活动播放歌曲《海》提问学生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聆听歌曲,思考问题并回答让学生听清楚光盘中教师的提问回答光盘老师的问题出示图形谱带领学生学唱简谱学唱简谱带领学生跟着光盘老师学唱简谱逐句学唱,跟着光盘里的琴声完整演唱曲谱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朗读歌词,分段演唱歌曲利用光盘教唱歌曲并个别抽查有节奏的熟读歌词,融入情感完整演唱歌曲提问学生“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回答问题,纷纷表现对大海的热爱。
初中九年级音乐教案

初中九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17(人音版)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第二单元《西北放歌》(二课时)第三单元《曲苑寻珍》(二课时)第四单元《经典交响》(二课时)第五单元《月光》(二课时)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第一课时《爱我中华》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在领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
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
师总结:56个民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九年级(初三)音乐全册教案

九年级(初三)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音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音乐术语;2. 学会正确的音乐演奏技巧,包括指法、节奏等;3. 理解不同音乐风格及其特点,培养欣赏音乐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合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符笔画和音乐术语:研究音符的基本形状及其在五线谱上的表示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2. 基本乐器演奏技巧:介绍常见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3. 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通过听取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研究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4. 合唱和合奏:进行集体合唱和合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模仿、演奏、欣赏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升其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音符笔画和音乐术语的研究: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模仿练,研究音符的基本形状,掌握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2. 乐器演奏技巧的研究:分别介绍常见乐器的演奏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演奏练;3. 音乐风格的欣赏:通过听取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音乐,了解其特点;4. 合唱和合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定期的评估和考核,对学生的音乐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音乐演奏表现等。
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六、教学资源1. 乐器:钢琴、吉他等;2. 音乐教材:《音乐教材(初中)》;3.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4. 课件和图片:用于展示音符笔画和音乐术语。
七、教学安排本学期的音乐课每周安排2节课,每节课45分钟。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教案1一、导入1.课前播放器乐版《在那遥远的地方》,创造氛围上课,师生问好。
很高兴和大家共同走进音乐课堂。
在美中享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美。
这学期我们聆听了华夏古韵,赏过了梨园风采,品过了欧洲清唱剧,接着来领略神州音韵。
《第二张图片》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歌有哪些。
老师引入本节课内容。
通过对神州音韵1,2,3单元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丰富独特的民歌,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和情感。
你们知道的民歌有哪些呢?可否唱几句?《茉莉花》、《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花儿与少年》、《达坂城的姑娘》等等,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看来大家并没有忘记我们的民族艺术。
有一位老人曾说过:“如果你热爱音乐,就会发现它是用美丽的民歌铺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并学习一首草原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张图片二、熟悉歌曲1.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王洛宾第四张图片这首歌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先生在1940年创造的一首草原情歌。
同时王洛宾还具有“西部歌王”之称。
第五张图片《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根据我国青海地区民歌改编而成。
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还曾流传,这首歌是王洛宾老先生在青海拍摄一个纪录片,3天的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很漂亮的藏族女孩,他们一起在青海湖边策马扬鞭,一起欢歌笑语,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呢,王洛宾先生在思念中才写下了这首不朽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他长达60年的音乐生涯里,他搜集整理并创造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
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堪称是王洛宾先生的巅峰之作,是他音乐展示飞翔的标志。
还被收录在巴黎音乐学院的东方音乐教材中。
九年级音乐《歌唱祖国》教案

九年级音乐《歌唱祖国》教案第一篇:九年级音乐《歌唱祖国》教案第二课时课题:《歌唱祖国》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1、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3、弱起,一字多音缺乏感染力,正确地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呼吸方法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二、.揭示课题三、教授新课1、出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2、作者简介:王莘 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
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
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
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王莘同志于1950年9月创作的,作者怀着对心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者祖国光明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3、简介作品: 《歌唱祖国》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
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
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有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再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
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音乐教案《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三里河中学肖双红
一、教学内容:
学唱《当兵的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叫“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
2、能力目标: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
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振奋精神,
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三、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音乐第13册第四单元
“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
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下面的学习做情感上对比引入。
学生通过对同一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
1、《拉德茨基进行曲》音乐声中,学生边击拍边走进教室。
(教师简单介绍曲名及表现内容)
2、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说出更多的军歌?
(充分挖掘学生对军歌的了解程度)
3、播放《一二三四歌》和《说句心里话》。
类比欣赏,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对同一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更深更多的了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
4、问题:这两首歌曲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
(在感受音乐时让学生用不同动作加以体验风格,并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去辨析以及找出答案。
)
(二)导入新课教学:
1、教师播放歌曲《当兵的人》。
思考:(1)这首歌是进行曲还是抒情歌曲?
(2)歌曲情绪前后是否一样?前后情绪有什么变化?
(3)并要求学生用不同力度的动作挥拍体验。
2、听后学生回答上面问题。
3、探讨歌曲的前后部分为什么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轻放音乐,学生熟悉曲谱,自读歌词,师巡回指导,解决疑难句。
)4、讨论发言,形成要点。
(1)根据歌词内容前后的不同。
(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情绪、声音、力度来朗诵歌词)
(2)根据曲谱上的记号变化。
A、老师把去掉休止符、重音、切分节奏,附点的乐句与原乐句对比弹或唱,让学生听辩。
并理解音乐记号的作用。
B、通过学唱,让学生理解:音区变化,力度变化也会使歌曲情绪产生变化。
5、复听这首歌并轻唱,再次感受歌曲表达的意境。
6、问题拓展:
1、探讨:军人为什么有如此独特的风格?
2、讨论、明确:
a、特殊的使命,有钢铁的纪律,因此铸造了军人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钢铁意志,——“军营是铸造真正男子汉的地方”。
b、人民军队爱人民,对人民无限忠诚。
7、课堂短片欣赏:
老师:请看我们的军队。
(用多媒体播放〈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播放〈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下一课时的欣赏教学做好铺垫,画面中军人的形象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战士们的心理。
)
老师:让我们以军人为榜样,争当时代青年。
8、课堂实践:
〈1〉学生用多种形式分组讨论后演绎歌曲。
〈2〉个别学生身穿军服表演解放军的风采,其他学生一边小声歌唱一边拍手为这首歌伴奏。
〈3〉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表演这首歌。
(教师将《当兵的人》作为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击拍为进行曲的节奏特性:鲜明有力;演唱为进行曲的情绪特点:雄壮有力;队列创编与展示为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步伐节奏。
由感性到理性,准确、清晰)
六、教学拓展
1、分析歌词,分组讨论歌词中的“一样”和“不一样”。
(自问自答的形式)
2、听两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军旅歌曲,让学生体会当代军人与过去的军人一样不一样。
3、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解放军的话。
B、唱一首歌歌颂解放军的歌。
C、做一件有趣的作品。
D、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E、跳一个欢快的舞蹈。
F、写一封慰问信。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豪迈情怀。
重点落在有情感的演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以情感体验为线索,展开各项学唱活动,由于本节课目标设计较合理,学生能够积极地乐于参与其中,特别是在最后升华处,学生的情感表达很丰富,效果也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