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高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语文测试样卷

合集下载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A.《红楼梦》B.《狂人日记》C.《西游记》D.《水浒传》答案:B2.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A3.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柳永D. 苏轼答案:A4. “春眠不觉晓”出自哪首诗?A. 《春晓》B. 《清明》C. 《静夜思》D. 《望岳》答案:A5. “水调歌头”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二、填空题6.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其中“落木”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落叶7.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8. 苏轼的《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月亮10.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其中“烟花”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春天的景色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线之一。

贾宝玉自幼与林黛玉青梅竹马,两人情感深厚。

然而,由于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贾宝玉最终与薛宝钗成婚,而林黛玉则因悲痛过度而病逝。

这段爱情悲剧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无奈。

12. 请谈谈你对“诗言志”的理解。

答案:所谓“诗言志”,是指诗歌能够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志向。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以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2024年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高三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高三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我们这些外行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作家从什么源头汲取了他的素材,他如何用这些素材才使我们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才在我们心中激起了我们也许连想都没想到自己会有的情感。

如果我们向作家请教,他本人也说不出所以然,也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正是这个事实引起了我们更大的兴趣;即使我们彻底地了解了作家是怎样决定选材的,了解了具有创造性想象力的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所了解的一切也根本不能帮助我们自己成为作家。

——尽管如此,我们的兴趣一点儿也不会减弱。

②如果我们能够至少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在像我们一样的人们身上,发现在某些地方有与创作相类似的活动该多好啊。

检验这种活动将使我们有希望对作家的作品开始作出一种解释。

确实,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毕竟作家自己是喜欢缩小他们这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的;他们一再要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在心灵上都是一个诗人。

③难道我们不该在童年时代寻找想象活动的最初踪迹吗?孩子最喜爱、最热衷的是玩耍和游戏。

难道我们不能说每一个孩子在玩耍时,行为就像是一个作家吗?相似之处在于,在玩耍时,他创造出一个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使他快乐的新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

如果认为他并不认真对待那个世界,那就错了;相反,他在玩耍时非常认真,并且倾注了大量的热情。

与玩耍相对的并非是严肃,而是真实。

尽管孩子满腔热情地沉浸于游戏的世界,他还是相当清楚地把游戏的世界与现实区别开来;他喜欢把想象中的事物和情景与真实世界中可能的和可见的事物联系起来。

语文学科素养试题及答案高中

语文学科素养试题及答案高中

语文学科素养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倒装句式的一项是:A. 何陋之有?B. 未之有也。

C.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案:C二、填空题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其文采飞扬,被誉为“天下第一序”。

答案:王勃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性格复杂,既有反叛精神,又富有同情心。

他不拘泥于封建礼教,对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女性充满同情,同时对世俗的虚伪和功利主义表现出强烈的厌恶。

他追求真挚的感情和自由的生活,但最终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四、论述题1. 论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内涵及其对当代学生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罔,意味着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学到的知识将无法转化为真正的智慧。

思而不学则殆,则是说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新知,那么思考就会变得空洞而无根据。

对于当代学生而言,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可以检验自己在语文学科素养方面的掌握程度。

语文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更要求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感悟语言的魅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深化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③一方面满足了人的口腹之欲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①②D.③②①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学中就不乏对饮食的书写,特别是明清小说中,饮食书写大量进入小说文本,《红楼梦》就铺排式地以大量篇幅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B.中国传统文学中就不乏饮食的书写,特别是明清小说中,饮食书写大量进入小说文本,《红楼梦》就以大量篇幅铺排式地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C.中国传统文学中就不乏对饮食的书写,特别是明清小说中,饮食书写大量进入小说文本,《红楼梦》就以大量篇幅铺排式地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D.中国传统文学中就不乏对饮食的书写,特别是明清小说中,饮食书写大量进入小说文本,《红楼梦》就以大量篇幅铺排式地表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选择题5.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

(排比)B.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比喻)C.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反语)D.“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反问)三、选择类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降职。

B.七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C.风乎舞雩雩:求雨的祭祀仪式。

D.西取由余于戎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C.虽然,每至于族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B.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洞箫的)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6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须知: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种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鱼饲料蛋白,竟然是用钢铁厂炼钢时产生的工业尾气生产出来的。

生产这种饲料蛋白的首钢朗泽是首钢集团的子公司,它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以钢铁工业尾气生产饲料蛋白和燃料乙醇的企业。

这种变废为宝的技术被称为生物制造,指的是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的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的制造过程。

它的核心是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

中国也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说:“有别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制造模式,生物制造创新了物质生产方式,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将对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另外,生物制造对于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也非常关键。

”发展生物制造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一篇好文章。

D. 我们要注意防止不再发生类似错误。

答案:C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作品?A. 李白B. 苏轼C. 杜甫D. 王安石答案:B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答案:李白2.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曹雪芹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的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颂”则是祭祀用的歌。

《诗经》的特点是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情感。

2. 请简述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批判了封建礼教和旧社会的陋习。

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论语》中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统一性。

学习而不思考,会导致知识的表面化和理解的肤浅;而思考而不学习,则可能导致思考的空洞和不切实际。

对现代教育而言,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立见解。

五、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个人理解和观点撰写)以上是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的示例,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考试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词语使用正确?A.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优美。

B.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粗俗。

C.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贫乏。

D.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简练。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性格开朗。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性格孤僻。

C. 他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性格孤僻。

D. 他学习成绩优异,并且性格孤僻。

4. 下列关于文学体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小说以叙述事件为主。

B. 诗歌以抒发情感为主。

C. 散文以记叙为主。

D. 戏剧以对话为主。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春晓》中的名句。

7.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__的《水调歌头》。

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10.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_________的作品。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2.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义。

14. 论述现代教育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和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5. 根据以下教学案例,分析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此处省略案例内容)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A。

辞藻华丽与语言优美是相辅相成的,而其他选项中的“粗俗”、“贫乏”、“简练”与“辞藻华丽”不匹配。

高中《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考试模拟测试卷内含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考试模拟测试卷内含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考试模拟测试卷内含参考答案一、课程标准内容部分(总分 40 分)(一)选择题。

(10 题)1.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

A. 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B. 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C. 语文知识储备、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C.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3.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

A. 基础性和选择性B. 基础性和均衡性C. 基础性和综合性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过程。

A. 对话B. 交流C. 沟通5.语文课程评价应注重()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A.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B.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 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6.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以下不属于这五个系列的是()。

A. 诗歌与散文B. 小说与戏剧C. 语文基础知识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资源。

A. 课外学习B. 校外学习C. 社会生活8.语文课程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能力的培养。

A. 探究B. 创新C. 思维9.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A. 组织者和引导者B. 指导者和参与者C. 设计者和实施者10.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的语文课程体系。

A. 开放、有序B. 开放、多元C. 有序、多元(二)、填空题。

(5 题)1.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________和探究能力。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________、________课程。

3.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________。

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________过程。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科素养考试语文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科素养考试语文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语文试卷)2024.09温馨提示:1.本卷共8页,共四部分,20小题。

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须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写在本试题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亲爱的同学们:暑假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校园公众号要做一期“我的暑假生活专栏”。

小龙想将自己假期“游学”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集结成册,投稿,请你帮他整理、完善。

本册设“我‘悦’,有所获”、“我‘游’,有所感”“我‘阅’、有所得”,“我‘行’、有所成”四个篇章。

版块一我“悦”,有所获1.我为奥运写总结暑假最让人喜“悦”的事,就是中国运动员一次次让国歌在巴黎运动场馆响起。

小龙想为巴黎奥运会写了一段感想,请帮助他完善字词。

(4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顺利闭mù 。

16天,329个奖牌项目,留下数不清的奥运时刻:有樊振东问dǐng 乒乓男单的热血;有潘展乐首当其冲的惊人速度和拒绝内耗的青春态度;有孙颖莎、王楚钦不负众望拿下国乒首枚混双金牌的激情;有全红蝉、陈芋汐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完美一跳;有盛李豪射落金牌时脸上的波lán 不惊……登上diān 峰,超越极限,逆风翻盘,都给人惊喜,都值得掌声。

(1)根据语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字形。

(4分)①闭mù ②问dǐng ③波lán 不惊④diān 峰(2)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当其冲B.不负众望C.望其项背D.逆风翻盘2.我为奥运写解说竞技体育的中国式解说,富有浪漫诗意。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8分)人物解说词诗句所有女运动员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女运动员参赛数量为O;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运动员参赛比例为50%,为历史最高,女性走了128年,如今终于走到了这里,她们都可以成为小伙子心中理想的配偶!①②(诗经《关雎》)陈梦在乒乓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中,她任凭外界的喧哗和嫉妒,内心始终保持从容和淡定。

高三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鼓作气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李白C. 杜牧D. 王安石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干:在下列句子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常见的病句类型?A. 词语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造成语义不通或逻辑混乱。

B. 句式杂糅: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晰。

C. 语义重复:句子中有不必要的词语重复,造成语义累赘。

D.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2、题干: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朱自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荷塘的美丽景色?A. 对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荷塘的美。

B. 比喻: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荷塘景色。

C. 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D. 拟人:赋予荷塘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3、题干:在下列教学策略中,不属于语文教学策略的是()A. 朗读教学B. 合作学习C. 情境教学D. 实验探究4、题干: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正确方式?()A.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B.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C. 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D. 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5、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的吴承恩。

B. 《红楼梦》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完全取材于作者曹雪芹的个人经历。

C. 《红楼梦》不仅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还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矛盾。

D.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忽视了对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

6、在古文教学中,对于“言不尽意”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 “言不尽意”意味着语言表达总是有限的,无法完整传达思想感情。

B. “言不尽意”表明语言可以完全表达人的情感与思想,不需要借助其他形式。

C. “言不尽意”是指所有的思想感情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不存在任何障碍。

D. “言不尽意”指的是只要言辞足够丰富,就能完全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7、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以下哪种做法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A. 提前给出讨论话题,让学生分组准备B.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C.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D.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资料和课外阅读材料8、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重复讲解经典名篇,强化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记忆B.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C.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D.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教学内容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作品与作者的对应是错误的?A. 《红楼梦》- 曹雪芹B. 《狂人日记》- 鲁迅C. 《围城》- 老舍D. 《骆驼祥子》- 老舍11、在以下哪个教学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老师讲解课文B.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C.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D.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5、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现代教学方法的范畴?A. 案例教学法B. 任务驱动法C. 读书指导法D. 讲授法17、下列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A. 薛宝钗B. 史湘云C. 妙玉D. 小红19、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启蒙老师是谁?A. 林黛玉B. 薛宝钗C. 贾母D. 贾政21、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并且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A.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温州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温州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温州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iàng)蹒跚(pán)蹊跷(qī)蹑手蹑脚(niè)B. 瞠目结舌(chēng)绯红(fēi)恣意(zì)踌躇(chóu)C. 饕餮(tāo)踯躅(zhí)踌躇(chú)恣睢(suī)D. 徜徉(cháng)桀骜(jié)缱绻(quǎn)缄默(jiān)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公司加强了安全培训。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毫不退缩。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妄自菲薄,缺乏自信。

D. 他对待工作总是敷衍了事,不认真负责。

答案:B4-10题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4-10题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象?3. “他”在文章中的行为反映了什么主题?4-5题略四、作文题(共20分)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束语:以上为温州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作答,通过测试检验自己的语文水平。

温州市教师语文考试试题

温州市教师语文考试试题

温州市教师语文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绯红缭绕恣意妄为出奇不意B. 讴歌涣散一愁莫展风驰电掣C. 翩跹峥嵘栩栩如生咄咄逼人D. 斟酌缜密涣然冰释铿锵有力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温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悠久。

B. 他喜欢游泳、跑步、打篮球,等等。

C. “你来了?”他问,又自言自语地说,“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呢。

”D. 温州的小吃,如鱼丸、馄饨、灯盏糕等,味道鲜美,深受游客喜爱。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温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温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

B. “诗圣”是指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作以豪放著称。

C.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爱情故事。

D.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复仇心切的王子。

5.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运用了拟人手法。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运用了排比手法。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手法。

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运用了夸张手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

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3. 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向往。

温州高中语文比赛试题及答案

温州高中语文比赛试题及答案

温州高中语文比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B. 蹉跎(cuō)C. 踌躇(chóu)D. 缱绻(quǎ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这次事件,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B.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昨天已经告诉过你了。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雨滴,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户。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令人敬畏。

D.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

C.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清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C. 他总是那么乐观,总是那么积极,总是那么向上。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6. 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

C. 《滕王阁序》是清代文学家王勃的作品。

D.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猛无比。

B.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C. 他的心情像乌云一样沉重。

D. 以上都是。

8.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反映了旧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B.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封建家庭的衰落。

C.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以湘西边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

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C.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答案】 B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

”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A.感受·鉴赏B.思考·领悟C.应用·拓展D.发现·创新【答案】 C3. 教学《归去来兮辞·并序》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陶渊明的归隐情结,整理出以下句子供学生品析。

其中不适合的是()。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答案】 C4. 某教师在七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这一主题展开阅读。

下列作品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吉檀迦利》B.《飞鸟集》C.《新月集》D.《草叶集》【答案】 D5. 在古代诗词鉴赏课上,教师讲解诗词的题材内容分类时,了解到学生对咏史诗非常感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给出了一些示例,请学生说出与诗句相关的历史人物。

下列学生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B.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岳飞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D.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西施【答案】 B6. 完成《鸿门宴》课堂教学后,教师组织了一场主题为“项羽是‘能人’吗”的辩论赛。

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B.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C.辩论主题选用合理,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D.自主、合作、探究,辩论赛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答案】 C7. 阅读以下材料。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语文)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语文)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 小学语文(三、四年级) 应考教师须知: 1. 本卷共三大题,6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学科、准考证号。

3. 答题要做到书写端正,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阅读下面的课文,然后完成题目: 1. 认真阅读与课文《燕子专列》有关的单元说明、泡泡语、会读会写的生字、练习等辅助材料,谈谈上述辅助材料对课文解读有何帮助?(12分) (1)【单元说明】: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阅读这组课文,让我们看看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请你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分析: 看到这段单元说明,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本组教材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进行编排。

所选四篇课文分别是《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

其中,《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4篇文章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和随之产生的不同结果,编者单元编排的意图是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自然。

学生能够通过学文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泡泡语】:“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针对“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 分析:泡泡语的内容往往提示文本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对文本重点、难点的理解。

比如本课泡泡语“能够做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瑞士政府的做法:作出重学校 姓名 报考学科 准考证号要决定;空调火车运送;广播电视呼吁。

一个国家的政府专门为燕子这些弱小的生命作出重要决定,并立即大范围地实施周到的行动方案,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重点文字,体会文字背后蕴含的一个国家保护动物的爱心。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作揖(yī)黏合(zhān)不治之症(zhèng)B.咆哮(xiāo)渣滓(zǐ)沁人心脾(qìn)C.胡同(tòng)苔藓(xiǎn)毛骨悚然(sǒng)D.模特(mú)隽永(juàn)雕栏玉砌(qì)【答案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

题中,A项,“黏合”的“黏”应读nián,粘连,胶合。

B项,“咆哮”的“哮”应读xi ào,猛兽怒吼,形容人暴怒喊叫,也形容水奔腾轰鸣。

D项,“模特”的“模”应读mó,“模”读mú的时候,指铸模,铸型。

故选C。

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喻为“一双巧手塑乾坤,一支触笔映九州”的制瓷人大都不善言辞,甚至木讷。

B.工匠园应带动文创产品的迭代创新,从而推动文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C.电视剧《大江大河》得到人们亲睐,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化宏大叙事为生活观照。

D.阿胶用驴皮煎煮而成,能润躁止血、减轻疲劳,北魏时期,就被当作朝廷贡品。

【答案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

题中,A项,“喻为”的“喻”应为“誉”,“誉”意思是“赞扬,赞美”。

C项,“亲睐”的“亲”应为“青”,“青睐”,重视,看得起,“青”,指人高兴的时候正看着,黑色的眼珠在中间。

D项,“润躁”的“躁”应为“燥”,“润燥”,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树立着一根大圆柱,柱子后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高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 高中语文 应考教师须知: 1. 本卷分二部分,共5道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学科、准考证号。

根据所提供的教材,回答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分析(共80分) 1. 请你以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篇章(至少一篇)为例,阐述你对如何设置“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20分) 附:第三专题两个板块:漂泊的旅人、乡关何处 课文篇目:《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
学校 姓名 报考学科 准考证号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2-3题
《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这样表述“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体悟和思考“家园”“故乡”“根”这些人文话题。

2.调动自己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3.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4.通过对文本鉴赏的整合,进一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点。

5.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感情或思考。

1949年,美国的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列举了教师叙写目标时存在的普遍问题。

摘录如下三条:①把目标作为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但没有陈述期望学生发生什么改变。

②列举课程所涉及的各种主题、观念、概论或其他内容要素,却没有具体说明希望学生如何处理这些要素。

③采用过于概括化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但没有具体指出这种行为运用于哪些领域中。

2. 请你根据专题教学要求和高一学生学情准确规范地叙写《想北平》的三维教学目标。

(20分)
3.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各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20分)
4 . 散文“教什么”的思考对高中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请以“月色故乡明”专题为例,结合散文文体特征,谈谈你对散文文体特征的理解。

并就《我心归去》《前方》具体说说“这一篇”的特点。

(20分)
散文文体特征:
《我心归去》特点:
《前方》特点:
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共20分)
5.请根据你对《想北平》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置,对以下资料进行筛选,并结合选取的材料,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新春、前景美好之意。

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有“忘我”的意思。

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

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在济南这座温和朴实的古城里,老舍和普通的教员、记者、车夫、厨子、说唱艺人、民间拳师为友,汲取民间养分,创
作了《骆驼祥子》等大量作品。

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了《想北平》。

1937年,老舍奔向武汉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1945年,自传体散文《八方风雨》发表,其中一首七律《乡思》“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馀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尽道赤子情怀。

建国后,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龙须沟》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

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终年67岁。

温州市高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高中语文
一、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分析(80分)
1. 评分要点(20分):⑴要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确定教学目标。

⑵目标确定要明确具体,不宜过多过杂。

⑶目标表述要清楚规范。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阐述时大致能够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有效度之间的关系”即可。

一定要有实例分析。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内容、学习程度和学习条件。

因此教学目标应依次回答的是:学生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条件去学?比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是“了解”还是“辨别”或“说出”?是“熟读”还是“背诵”或“默写”?通过何种途径或方式让学生达到规定程度的学习内容。

这是目标设定的核心,而不是单看教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怎么教。

⑴教学目的(或目标)的设定,要做到五个“针对”:针对课标实际、针对考纲实际、针对教材实际、针对学生实际、针对自身实际。

⑵教学目的(或目标)制定,要做到四个“力求”:
要力求适度,不要太多、太杂。

所谓适度,就是教学目的(或目标)的设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

要力求明确。

教学目的的设定,知识的就是知识的,技能的就是技能的,不能含混不清。

要力求具体,不要太笼统,要具体到知识的某一个点、技能的某一个点。

要力求简练,语言表达要简洁规范,不能哕唆,不能有语病。

2. 参考示例:(20分)
⑴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和体味老舍简练、质朴的语言,准确概括北平之美。

②了解文中采用的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⑵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研读,评点批注,根据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爱,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解读这种
思乡之情。

②合作探究,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充分交流,体验感受文本中所描述的北平之美。

③指导美读,通过对对文本中重点段落的赏析,辨认作者的选材技巧和采用的衬托手法。

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与文本、作者对话,用精炼的文字解读老舍对北平的爱。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凡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符合实际的,均酌情给分。

教学目标描述空洞,不够具体的,酌情扣分。

3. (20分)
(1)教学重点、难点参考
重点:学习作者选材和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技巧;说出老舍笔下北平的特点;明确说出老舍的语言特色。

难点:体会老舍在“说的出”与“说不出”之间表现出来的对北平的想及对北平的爱;将文本内容及个人体验有机结合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或评点。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

凡符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均酌情给分。

(2)理由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每一点各5分)否则酌情扣1-3分。

理由可以与重难点一起叙述,也可以单独叙述。

4. 参考要点:(20分)
散文文体特征: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哲思);形式较为自由;形似散神实聚
《我心归去》特点:对“故乡”的独特理解——故乡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艰苦劳动过奉献过(付出)的地方;“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比喻”“反复”“夸张”“衬托”等手法运用与抒发的情感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方》特点:对“前方”深沉而思辨的感悟,对人类心灵漂泊和流浪感的关怀与悲悯;虚实手法的运用;收放自如的结构特点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凡意思相近,言之有理的,均酌情给分。

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20分)
5. 评分标准:(20分)
⑴选取的材料能为教学重难点服务,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实践。

⑵设计的教学片段合理,可操作强。

⑶.表述清晰、合理。

依此酌情给分,一类16—20分,二类10-15分,三类10分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