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_3河流地貌的发育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3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a、 b、 c 三处的地点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2 题。
读以下图,比较图中河流1.河流地点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①— a,②— b,③— cB.①— b,②— a,③— cC.①— c,②— b,③— aD.①— c,②— a,③— b2.与河流地点a、 b、 c 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害、搬运、聚积B.侵害、聚积、搬运D .搬运、聚积、侵害C.聚积、搬运、侵害答案: 1.D 2.A分析:在河流上游,因为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作用表现为侵害,河谷较深;在河流中游,水流速度降落,流水作用表现为搬运,河谷变浅变宽;在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最慢,流水作用表现为聚积,河谷最浅最宽。
3.扇三角洲 ( 以以下图 ) 是由周边高地推动到稳固水体中的冲积扇。
下边对扇三角洲特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必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堆积物颗粒较小③必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 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 D分析:依据资料,扇三角洲是由周边高地推动到稳固水体中的冲积扇。
河流入海口,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所以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以下图为河流地貌表示图。
读图达成4~5 题。
4.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由,主假如河流的()A.侵害作用 B .搬运作用C.溶蚀作用 D .风化作用分析:图中河流边滩是因为流水堆积而成,河床中较陡的河岸主假如因为流水的侵害而成。
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A.①② B .②③C.①③ D .④①答案: C分析:乙图中 T 岸为侵害岸, P 岸为堆积岸;甲图中,凹岸为侵害岸,凸岸为聚积岸;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 C。
以下图为“某地域地形略图”。
据此回答6~7 题。
6.这里河流波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由是()A.受断层的限制 B .侧蚀作用显然C.受地转倾向力的影响 D .河流下蚀作用强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B.此处河流波折,不易发生洪涝C.该地聚落主要散布在冲积扇上D.该地域聚落主要散布在河流凸岸一侧答案: 6.B7.D分析:第 6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该地域地势平展,水流速度很慢,故侧蚀作用激烈,致使河流波折多弯。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新人教版(2021021014

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高效模拟练兵提高应言素能考点题号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2、 3、4、11、12、1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5、6、7、8、9、10. 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 •浙江嘉兴模拟)“牛觇湖”是“河迹湖”的一种,是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 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1W① ② ③ ④1.下列关于牛轨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扎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2.内蒙古髙原多见牛轨湖的原因是()扎地势较高B.地势平坦C.降水较少D.风沙较大解析:1.C 2.B第1题,牛牠湖的形成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过程。
甲位于凸岸,乙位于凹岸,甲处发生堆枳,不会出现朋塌现象,乙处发生侵蚀,不会出现大量鹅卵右;洪水时期,凹岸侵蚀加强,有可能发生②到③的过程;丙处泥沙不断淤积,原先河段形成牛辘湖,因地势较低,不会发生滑坡,C正确。
第2题,牛辄湖多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区形成,B正确。
(2017・山东潍坊期中)如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泄监测点。
3.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两处河水流速与往年同期相比()扎①变快,②变慢B.①变慢,②变快C.都变快D.都变慢4.一艘采砂船在②处附近水域作业时,发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物大小不同,不仅有大量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卵石。
此处沙、砾共存的原因可能是()扎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B.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强C.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起沉积D.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解析:3.A 4.D第3题,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①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水深流速变快,②为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河流变注,水流速度变慢。
第三节 《 河流地貌的发育》 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项选择题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A.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B. 流水的冲刷作用C. 对可溶性岩石的淀积作用D.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2.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① U型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读图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3——5题。
3.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C.①—c,②—b,③—aD.①—c,②—a,③—b4.与河流位置,a 、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5.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凹岸、凸岸均匀堆积6.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的是()A.挪威西海岸的峡湾B.芬兰成为千湖之国C.阿尔卑斯山上的角峰D.长江河口三角洲7.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8.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9.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10.下图中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12.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冰川“U ”形谷B.侵蚀作用——庐山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D.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13.右图中A 、B 两河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 .A 河段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B .B 河段主要表现为沉积作用C .A 河段河谷多为“U ”形谷D .B 河段河谷比较宽阔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14~15题。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读甲图可知,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正确的排序是( C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影响河谷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C )A.内力作用B.断裂下沉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3.乙图地貌在甲图中哪个阶段发育最典型,影响丁岸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D )A.③侵蚀B.④堆积C.③堆积D.④侵蚀【解析】第1题,河谷的形成过程先是河水向下深切,形成“V”型河谷;然后河水沿河谷两侧侵蚀,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最后是河谷继续变宽,形成“槽”型河谷。
第2题,河谷是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3题,河流凹岸与凸岸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在①②③④中,④河流弯曲度最大,凹岸与凸岸发育最典型。
图中丁处为凹岸,发生的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
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成狭长带状【解析】a处位于黄河上游河段,地势高,聚落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规模小,沿河成狭长带状。
5.关于b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b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b处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D.入海口处因受海潮的侵蚀作用,三角洲基本没有发育【解析】b处于黄河下游及入海口,所携带泥沙在下游沉积成地上河,在入海口处形成迅速发展的黄河三角洲。
(2018·湖南三校联考)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水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6~8题。
6.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C )①面积不断增大②坡度逐渐减缓③向东南方向扩展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向东南方向扩展;从里海水平面的变化情况看,水平面1900-1978呈下降趋势,所以三角洲坡度总体趋向陡峭;三角洲面积增速先快后慢。
2019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作业含答案

2019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作业含答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一)读下面景观图片,图甲是一个陡崖,图乙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据此回答1--2题。
1.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B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2.图乙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1题,图甲景观是一个陡崖,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第2题,图乙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是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成为山峰是抬升后又受到侵蚀作用。
(二)[2019·山东菏泽期中]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风化作用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①以水平运动为主②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③以垂直运动为主④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1题,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是岩浆活动的结果。
第2题,根据三根大理石柱和海平面的关系可知,该地以垂直运动为主,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
答案:1.C 2.B(三)[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1~2.解析:第1题,由图知,库区是一个背斜谷,是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而形成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小练习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读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部分河段图,分析回答1~3题.1.若该河流出山口,则形成的地貌常常是().A.山麓冲积扇B.冲积平原C.沙洲D.三角洲2.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3.沿②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由粘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泥质地层,并含芦苇化石.该工程地层中的岩石是().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变质岩解析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故淘金在②处.含有化石的为沉积岩,再根据是泥质地层,可推知是页岩.答案 1.A 2.B 3.C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回答4~5题.4.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5.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解析第4题,河漫滩是河流堆积作用的产物,在②处河流曲流最明显,河漫滩发育也最宽阔.第5题,在后期阶段,东西向河流发生改道,这主要是④处河流发生向源头侵蚀作用而造成的.答案 4.B 5.A二、综合题6.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2)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________状,或蜿蜒分布于________,或沿________发展.解析不同的河流堆积地貌形成于河流的不同部位,在山麓地带形成的是洪积扇或冲积扇.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由于洪积扇、冲积扇分布于山前,河漫滩平原沿河流两岸发育,因此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答案(1)A(2)条带山前河流两岸。
4-3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断层上升作用——渭河平原B.风力侵蚀作用——黄土地貌C.流水侵蚀作用——长江三峡D.风力沉积作用——山麓冲积扇解析:渭河平原是由于断层一侧下沉岩块形成的低地,黄土地貌是指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山麓冲积扇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C读下图,完成2~3题。
2.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3.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解析:a为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为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c为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c处为河流下游的入海口附近,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答案:2.A 3.C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在()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5.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①紧邻矿产资源②沿河流建设③紧邻农业区④沿交通线分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从题设已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图中农业区的位置位于山麓地带,再根据其形状很容易选择A。
读图即可看出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沿交通线而分布。
答案:4.A 5.D6.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河流示意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解析:北半球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因此在河流两岸六地中,河流流水右偏对南岸侵蚀较为严重,再加上①、③、⑤均位于凹岸,侵蚀作用强烈。
所以图中①、③、⑤三处侵蚀最严重。
答案:A冲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
据此回答7~8题。
7.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明显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冲积扇和三角洲与干湿地区无必然联系。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

{3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匝1园地 ----------------------------- (课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的是 (D )A. 黄河三角洲B.崇明岛C.黄土高原D.河谷【解析】 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2. 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B. 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槽型C. 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 V'型D. 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解析】 在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方向侵蚀为主。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回答 3〜4题。
C.③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解析】 第3题,②处为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
第 4题,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偏向凹岸,底部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造成②岸受侵蚀,①岸堆积。
科学家对火星地表勘测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河流,证据是有类似于地球流水地貌的存3•图中流水侵蚀最强烈的是A.①① ②D在。
下面两图示意火星某处,左图为火星某处数字高程模拟图,右图是利用该高程分析提取的可能出现的河流水系图。
读图,完成5~6题。
5 •以下河流河段的流向与该地相似的是(A)A.亚马孙河下游 B .尼罗河上游C.刚果河下游 D .密西西比河上游【解析】据题可知,该河流自西向东流,亚马孙河下游流向为自西向东,A项正确; 尼罗河上游自南向北流,B项错误;刚果河下游流向为东北一一西南,C项错误;密西西比河上游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D项错误。
6.高度表中乙、丙数值大小关系及甲地的地貌类型分别是(D)A•乙〉丙河漫滩 B .丙〉乙冲积扇C•乙〉丙U型谷 D .丙〉乙三角洲【解析】据图可知,河流所在位置颜色较深,海拔较低,故丙>乙,根据甲处地貌位置和形状可知,甲处应为入海口处,地貌类型为三角洲。
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

3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三角洲形成过程图”,回答1~2题:1.根据上面各图可得出三角洲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甲、乙、丙、丁、戊、己B.丁、乙、甲、丙、己、戊C.丙、甲、丁、乙、己、戊D.乙、丙、丁、甲、戊、己2.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其原因不可能是( )A.黄土高原上的水土保持B.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小D.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解析:1.B 2.D 第1题,在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中,随着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堆积,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大,所以把各小图中堆积面积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即可得到三角洲形成的先后顺序。
第2题,近年来,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流失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应减少;黄河中游小浪底等水利枢纽的建设,使得一部分泥沙在水库中沉积;黄河入海水量减小,输沙能力减弱。
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只会加剧水土流失,使进入黄河进而入海的泥沙增多,这与题干提供的情况相反。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3~4题:3.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受断层的制约B.侧蚀作用明显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河流下蚀作用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上D.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凸岸一侧解析:3.B 4.D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很慢,故侧蚀作用强烈,导致河流曲折多弯。
第4题,在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适宜聚落分布。
如图为某河流的一段,据此回答5~6题:5.在上图中河岸两侧兴建房屋,随着河流的不断发育,其中有地基被掏空可能的是( )A.甲、乙B.甲、戊C.乙、丙D.丙、丁6.图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A.风力堆积B.溯源侵蚀C.流水下蚀D.流水堆积和侧蚀解析:5.B 6.D 第5题,河流弯曲处,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凹岸房屋地基可能被掏空。
精品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B.山前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a处B.b处C.c处D.d处3.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答案 1.B 2.B 3.A解析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洪积—冲积扇;沙金是河流堆积形成的,常出现于泥沙堆积的凸岸;并不是所有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例如亚马孙平原因地势低平,气候闷热,导致聚落较少。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B.每年3、4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5.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 4.A 5.D解析图甲、丁两处有大量的河流沉积物,说明最初为河流的谷底,现在甲、丁两处高于现代河谷100多米,说明该地经过了抬升作用;江南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丙处有河流沉积物,土壤肥沃;丁地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势较高,不会受到河流洪水的威胁,因而最适宜聚落布局。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7.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8.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2019年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册新人教版必修1(20210210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读图L4-3-1,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宜与三幅断而图,回答1〜2题。
1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 ① ---------- ②b,③B.CD ---- b»② ------ a»③C.(T) ----- c,② -------- b> ③ ------ a2.与河流位置a、b. 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堆积B.侵蚀、堆积、搬运C.堆积.搬运.侵蚀D.搬运、堆积、侵蚀读某河流地貌示意图(图L4-3-2),完成3〜4题。
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搬运B.海浪堆积C.流水堆积D.风力搬运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山前冲积扇B.富士山C.黄土高原的沟壑D.喀斯特地貌图L4- 3- 3为某地区地形略图(图L4- 3-3)。
据此回答5〜6题。
5.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A.受断层的制约B.侧蚀作用明显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 •河流下蚀作用强巧0-等高线伽)=公路□河流豳聚落图L4-3-3图L4-3-1D. (D ------ c,②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B. 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 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上A ・“V”形谷B.冲积扇C.河漫滩D.三角洲8.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苴中正确的一组是(注:河流侧蚀作用是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下蚀作用是指流水加深河床的作用)()A. ®®B. ®@C. D.①②®@图L4-3-6是我国西部某地等髙线(单位:米)地形图。
读图完成9〜10题。
图 L4-3-69. 图中①地的地形是()A.三角洲B.冲积扇C.河漫滩D.江心洲10.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甲河流此段()A.侧蚀作用显著B.下蚀作用显著C.水流速度缓慢D.流经丘陵地区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上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 见尽是水田,沟渠纵横。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二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图,地缝合线是指两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
完成下面小题。
雅鲁藏布江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A、板块挤压风力侵蚀B、板块张裂冰川侵蚀C、断裂下陷流水侵蚀D、板块挤压流水侵蚀图中地缝合线两侧的板块名称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完成下列各题。
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河流落差大的河段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C、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水流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风化作用D、冰川侵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所示的我国甲地区以盛产玉石、地毯、丝绸“三宝”闻名中外。
其中,在该地以开采玉石最早,当时古人采玉的方法以河中“捞玉”、“踏玉”为主。
古人采玉的理想地,应分布在(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结合古诗,读左图某河段示意图和右图甲乙处河流剖面图,回答小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无【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中图①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②),回答下列各题。
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活动点拨1.教材第78页活动张家界市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落差较大,降水充沛,溪流发育。
随着地壳抬升,溪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了狭长的河谷地形,河流两岸地势陡峻,河水湍急,河谷内多急流险滩。
2.教材第79~80页活动(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扇形特征。
(2)洪(冲)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
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较好,一般为砂、粉砂。
(3)不能。
一是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二是促使小米或细沙自上而下运动的作用力只有重力。
(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
3.教材第81页活动(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
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胁。
(2)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学业达标]1.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向源头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B.向下侵蚀——使河谷不断向下游方向伸长C.向河谷两岸侵蚀——谷底后退,谷坡展宽,河流向横向发展D.向下侵蚀——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解析:向下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向河谷两岸侵蚀使河谷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答案:A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2~3题。
2.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解析:甲处为三角洲,它的形成与河流含沙量大、地转偏向力、入海口潮差小有关,与中游河流落差无关。
答案:A3.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造成乙处瀑布最终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侵蚀作用,由于河流下切侵蚀,导致瀑布消失。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读图甲和图乙,完成第1~2题。
图甲R河流某处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图乙R河流纵剖面与河谷形态示意图1.图甲中,河谷初期为“U”型,后来底部呈“V”型。
形成该河谷形态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2.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1中河谷为“U”型谷与“V”型谷的组合,“U”型谷形成较早,“V”2题,读图可知,E为河流中游河水下切形成的倾斜的河流阶地,F为河口附近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答案 1.C 2.D,完成第3~4题。
3.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4.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挪威峡湾B.庐山D.长江三峡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三地与河流的关系,可判断出①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为河漫滩平原;③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
第4题,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而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庐山属于断块山;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答案 3.D 4.C,完成第5~6题。
5.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⑤6.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可能发展为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解析第5题,②和⑤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
第6题,交通便利是两个村落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主要因素。
答案 5.D 6.D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乙图是,二者都是河流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 则甲在处分布,乙在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的是( D )
A.黄河三角洲B.崇明岛
C.黄土高原D.河谷
【解析】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2.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
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解析】在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方向侵蚀为主。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回答3~4题。
3.图中流水侵蚀最强烈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
【解析】第3题,②处为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
第4题,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偏向凹岸,底部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造成②岸受侵蚀,①岸堆积。
科学家对火星地表勘测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河流,证据是有类似于地球流水地貌的存
在。
下面两图示意火星某处,左图为火星某处数字高程模拟图,右图是利用该高程分析提取的可能出现的河流水系图。
读图,完成5~6题。
5.以下河流河段的流向与该地相似的是( A )
A.亚马孙河下游 B.尼罗河上游
C.刚果河下游 D.密西西比河上游
【解析】据题可知,该河流自西向东流,亚马孙河下游流向为自西向东,A项正确;尼罗河上游自南向北流,B项错误;刚果河下游流向为东北——西南,C项错误;密西西比河上游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D项错误。
6.高度表中乙、丙数值大小关系及甲地的地貌类型分别是( D )
A.乙>丙河漫滩 B.丙>乙冲积扇
C.乙>丙 U型谷 D.丙>乙三角洲
【解析】据图可知,河流所在位置颜色较深,海拔较低,故丙>乙,根据甲处地貌位置和形状可知,甲处应为入海口处,地貌类型为三角洲。
读下图,回答7~9题。
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
8.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B )
A.瀑布、河漫滩平原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9.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解析】第7题,a处为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处为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c处为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第8题,d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山区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附近,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第9题,山区修路时,铁路的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都高于公路。
二、综合题
10.读下面“北半球某河流入海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在河流弯曲处,A、B两岸,__A__岸受侵蚀较为强烈,原因是__A处为凹岸,水流侵蚀显著,河床较深,B处为凸岸,流水堆积而河床浅__。
(2)C、D两地属于__河口三角洲__地貌,形成原因是__河面变宽,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堆积,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__。
(3)在不久的将来,河心岛将与哪侧的大陆连在一起?(南岸还是北岸)__与北岸相连__,为什么?__北半球河水受地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受侵蚀,北岸受堆积作用__。
11.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1)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该位置处于凸岸还是凹岸?
__②处。
__凸岸__
(2)诗中“古岸”指的是哪岸?是怎样形成的?
__“古岸”指长江南岸;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影响,长江北岸堆积,南岸受侵蚀(古岸崩欲尽)。
__
(3)图中的“桑落洲”具备哪些有利条件?使得人们在此建立“新住处”?
__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
__
【解析】本题结合古诗和图形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其对聚落的影响,图中长江的南岸是在河流的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凹岸,也就是古诗中的“崩欲尽”的古岸,河流的北岸是在河流的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凸岸,也就是形成“新住处”的桑落洲,因其具有丰富的水
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数家”居住形成了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