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2071;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3日,收集了200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B)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语言中,真实的意义被字面意义有所掩隐,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内部资料]B.含蓄(D)称赞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内部资料]D.苏东坡(D)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2011年7月试题]D.均衡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2010年1月试题]A.人的启蒙和解放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2013年1月试题]A.人的启蒙和解放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2019年7月试题]A.人的启蒙和解放把那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生命体验称为“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2009年7月试题]B.马斯洛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09年1月试题]B.蔡元培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14年7月试题]B.蔡元培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16年1月试题]B.蔡元培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20年1月试题]B.蔡元培表演艺术的形象构成是在(A)过程中流动展现出来的。

[内部资料]A.时间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09年1月试题]C.费希纳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11年1月试题]C.费希纳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14年7月试题]C.费希纳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20年1月试题]C.费希纳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B)。

(豪华版)XX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 2071)

(豪华版)XX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 2071)

(豪华版)最新XX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 207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判断正误、简答题、综合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最为重要的是( )。

A.理性主义美学 B.德国古典美学 C.科学美学 D.生命美学2.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3.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表达在( )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4.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根底是( )。

A.镜头 B.画面 C.演员 D.蒙太奇 5.民间文化的根本审美特征是( )。

A.通俗易情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 D.白娱自乐 6.提山“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 7.西方人文领域出现的“语言论转向”发生于大约( )。

A. 19世纪中 B.19世纪初 C.20世纪中 D.19世纪末 8.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的要素是( )。

A. 色彩线条音响 B.音乐美术雕塑 C.音乐绘画形体 D.色彩形体声音 9.( )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A. 对称 B.比例 C.匀称 D.均衡 10.欣赏艺术美,要学会通过具象的画面、形体,去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内层的( )意味和情趣。

国开专科《美学与美育》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国开专科《美学与美育》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终结性考核大作业试题及答案浅谈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贯穿美育,培养学生没能力、想象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美育的培养,使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

关键词: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正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美育的培养,是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大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呢?我认为,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围绕小学美誉的基本任务来进行。

一、丰富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认识审美对象的能力,它包括完善的人化的感官、知识和生活经验等。

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作为语文教师,要注意在审美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欣赏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以及各种艺术的美,都离不开视觉和听觉的直接感知。

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观察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经常带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巍峨的高山,奔腾的大江,挺拨的青松,翱翔的苍鹰,给人以壮美之感;春花秋月,青山绿水,白云初晴流影争鸣,则使人感到秀丽柔美。

生机盈然、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我们自组织学生去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要注意和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如《海上日出》《黄山奇石》《日月潭》《瀑布》等。

在教学这类写景的课文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同类或相似的景物,做到课内外相结合。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共5页】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共5页】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 、朱光潜 B、宗白华 C蔡仪 D、李泽厚2、提出著名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古典美学家( )。

A 、席勒 B、康德 C、黑格尔 D、狄尔泰3、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 )。

A 、王韬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4、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

A 、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5、从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民族演变角度来划分,可以把审美文化形态分为( )。

A 、古典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性文化 B、古典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 C、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民间文化 D、高雅文化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6、教学艺术通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教材处理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 B、教学设计艺术教材处理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C、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D、教学设计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1、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

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1、审美移情有哪几种类型7 、2、如何理解电影电视的“高度综合性”特征?3、艺术教育在青少年发展中有何重要意义?请简要作答。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1.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A.高雅文化B.古典性文化C.外来文化D.现代性文化2.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A.创造性B.情感性C.交互性D.审美性3.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oA.毕加索B.马蒂斯C.达利D.梵高4.直观具象性,是指()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A.综合艺术B.语言艺术C.表演艺术D.造型艺术5.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的特征表现为()。

A.丰富多变浪漫B.强烈多变浪漫C.强烈丰富多变D.强烈浪漫丰富6.教学艺术的特点不包括以下那一项?().A.情感性B.交互性C.适应性D.审美性7.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因而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的是()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黑格尔8.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oA.审美直觉B.审美理解C.审美想象D.审美情感9.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B.美国C.英国D.奥地利10.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o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11 .《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o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1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A.西方文化B.印度文化C.中国文化D.伊斯兰文化13.形象的感染功能,是指文学以语言符号塑造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其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染,获得()的审美愉悦。

A.感官上B.情感上C.思想上D.精神上14.以“感性愉悦”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A.外来文化B.现代性文化C.民间文化D.大众文化15.美学主要是一门()。

电大《美学与美育》考试复习题

电大《美学与美育》考试复习题

电大《美学与美育》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1.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_________的人文学科。

2.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_________时代。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___________的肯定。

4.形式美教育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符号直觉性和__________。

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6.儿童审美活动的特征是:_________,具有鲜明的游戏精神,主观化色彩浓厚,和____________。

7.笛卡尔提出的“——”的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8.20世纪初,——以一系列的美学与美育论文,被公认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社会时尚美是特殊时期普遍流行的——中显现出来的美。

10.审美移情的四种类型包括统觉移情、经验移情、——和——。

11.“仁心君子”是——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

12.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

13.语言艺术含蓄蕴藉性的两种典范性形态是——和——。

14.青少年审美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和差异性。

15.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__________”的胜利。

?16.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美育的典型方法包括感兴、__________、__________、启悟。

?18.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是__________和表演性,__________和流动性,节奏感和__________。

19.青少年美育的基本途径包括__________雄。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美学与美育》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 4分,共16分)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王国维 B.朱光潜C.宗白华 D.蔡仪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C.中国文化 D.伊斯兰文化3.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A.德国 B.美国C.英国 D.奥地利4.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

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6.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8.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24分)9.艺术创作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举例论述审美体验在艺术创造活动过程中与艺术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

《美学与美育(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美学与美育(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美学与美育(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
3分,共18分)
1.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
2.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鲍姆加登
3.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 )。

A.点 B.线
C.面 D.体
5.蕴藉是( )的基本特征。

A.外来文化 B.现代性文化
C.民间文化 D.古典性文化
6.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

A.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通过艺术的“化丑为美”,原本丑的事物就获得了美的属性。

8.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

共36分)
9.什么是美的感受能力?
10.节奏感在音乐和舞蹈中各有什么表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判断正误、简答题、综合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2.中国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提出“审美静观说”的是()。

A.叔本华B.尼采C.康德D.黑格尔3.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A.毕加索B.马蒂斯C.达利D.梵高4.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和艺术天然性特征的中国古典审美范畴是()。

A.阴柔B.自然C.阳刚D.典雅5.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A.西方文化B.印度文化C.中国文化D.伊斯兰文化6.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7.提出著名的“净化”理论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奥古斯丁8.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的美学观是()。

A.有意味的形式B.美是生活C.实验美学D.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9.提出“寓教于乐”的是古代罗马人()。

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毕达哥拉斯D.贺拉斯10.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观点的是()。

A.宗白华B.蔡仪C.李泽厚D.王国维11.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Word最新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Word最新版)

国开(中心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推断正误题库(排序版)通过整理的国开(中心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推断正误题库(排序版)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国开(中心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推断正误题库(排序版)(更新至2021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071。

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实的形式吸引大众。

[2021年1月试题]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实的形式吸引大众。

[2021年1月试题]答:错。

通俗化是民间文化形式上的特征,它出自自然,是贴近民众生活并接受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素材等的结果,其朴实自然的形式为广袤民众喜闻乐见。

而大众文化则是作者细心打造的产物,它所追求的感性愉悦是来自于有目的的吸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某种特点而创出模式,继而流行开来的形式,是有效创生感性愉悦的形式,这是与民间文化通俗化的朴实形式特点不一样的。

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

[2008年7月试题]答:错。

大众文化虽然受商业机制的制约,难免在文本中出现庸俗化倾向,但是它所具有的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的审美特征,使大众文化的优秀文本在美育中具有主动作用。

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以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感染人、激发人,愉悦大众,同样也能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2021年1月试题]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2021年1月试题]答:错。

造型艺术虽然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全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获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

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建的审美文化,同当前的审美文化生活并不相干。

[2021年7月试题]答:错。

因为这样的理解忽视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美学与美育》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
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提出的。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
3.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观点的是( )。

A.宗白华 B.蔡仪
C.李泽厚 D.王国维
4.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5.以法国画家马蒂斯为代表的画派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

他们被叫做( )。

A.野兽派 B.立体派
C.先锋派 D.表现主义
6.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

A.创造性 B.情感性
C.交互性 D.审美性
二、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每题l3分,共26分)
1.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2.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更新至2020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071。

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2009年1月试题] 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2016年1月试题] 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2020年1月试题] 答: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

从以上特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

其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影响也广,易深人人心。

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

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强调愉悦大众,又必然会产生一些庸俗化倾向,同时追求流行还会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类型化倾向,这些对于美育具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

简答艺术实践对于提高教师审美修养的意义。

[2013年1月试题] 答:投入艺术实践可以使教师获得一定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能力,保障具体的美育活动的实施。

艺术实践可以使美育活动更有针对性。

投入艺术实践也使教师通过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强烈地体验生活和认识生活,进而增强审美底蕴,提高审美修养。

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10年1月试题] 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19年7月试题] 答: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的美内涵丰富,在陶冶青少年情感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第二,自然的美可以全面启迪人的感性;第三,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可以唤起人的爱心;第四,对自然的体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Word最新版)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Word最新版)

国开(中心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通过整理的国开(中心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国开(中心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2071;资料整理于2021年10月2日,收集了2008年7月至2021年1月中心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1.创立“试验美学”探讨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C.费希纳2.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B.蔡元培3.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C)。

C.直观性创建性纯真性 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B)。

B.情感性2021年7月试题及答案1.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化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化书简》)的作者是(B)。

B.席勒2.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3.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

D.自娱自乐4.老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gt;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

B.朱光潜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D) D.伊斯兰文化 3.提出“原本性音乐教化”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A.德国4.老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C)。

C.学问修养人格特征情感阅历2021年7月试题及答案1.对明丽的色调极有爱好,认为色调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B)。

B.马蒂斯 2.直观具象性,是指(D)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

D.造型艺术3.以“理性深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A)。

A.高雅文化 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071
课程代码:0108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的美学观是(A)。

A.“有意味的形式” B.美是生活
C.实验美学 D.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B)。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鲍姆加登
3.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A)。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
4.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5.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6.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答:错。

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

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征符号。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7.如何理解美学的对象?
答:美学所关注的对象是在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显示的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美学始终研究人的生活的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形象。

第二,美学力求探索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

第三,美学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第四,美学对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研究,总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审美活动来进行。

8.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

答: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

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

“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

这个特性在再现性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中尤为突出。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9.如何理解“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产物”的观点?
答:“符号”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件事物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二是指一件事物暗示着另一件事物或某种意义。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特点在于通过劳作制造“符号”,形成人类文化的世界,这就是“符号的宇宙”。

正是符号提示了人的本质,符号化思维和行为构成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的符号活动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形态,因而应当理解为符号实践,而美正是这种人类符号实践的产物。

符号实践是指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以便彼此沟通、共同生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它是美得以生成和显现的场+所。

这可以从如下四方面去理解:第一,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标志。

第二,创造和使用符号也是人类实践的一个基本内容。

第三,人类实践的“有意识”和“自由自觉”特点,总要通过符号表现出来。

第四,人类所创造和欣赏的美,必定存在于具体可感的符号实践之中。

论述具体。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对判断题、论述题,如有虽不同于参考答案,但言之成理并确有创见者,可视情况给高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