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与物流的关系(PPT31页)
交通运输与物流产业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物流产 业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
产业融合下,交通 运输与物流产业之 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形成了更加高效 的供应链体系
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发展趋势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交通管理智 能化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机等智能交通工具的发展和 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管道运输:适合液体、气体等特殊货物运 输
邮政运输:适合小件、轻便货物运输
交通运输对物流成本的影响
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运输距离:运输距离越长,物流成本越高 运输时间:运输时间越长,物流成本越高 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效率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交通运输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提高物流速度:通过运输工具的 运用,缩短货物运输时间
一体化发展趋势
物流与运输的融合: 物流企业与运输企 业之间的合作日益 紧密,共同提供一 体化的物流服务。
智能化发展趋势: 利用大数据、云计 算、物联网等技术, 实现物流与运输的 智能化、自动化。
绿色环保发展趋势 :物流与运输企业 越来越注重环保, 采用节能减排、绿 色运输等措施。
国际化发展趋势: 物流与运输企业积 极拓展国际市场, 提供全球化的物流 与运输服务。
物流需求拉动交通运输发展
物流需求增加,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扩大规模 物流需求多样化,促使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 物流需求提高,推动交通运输技术进步 物流需求增长,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竞争加剧,提高服务质量
物流业技术创新推动交通运输升级
物流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运输方式:推动多式联运、智能 运输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发展
技术创新下的互动关系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与运输的关系
包装 运输
装卸搬运 物流
配送 信息处理
储存
流通加工
物流它的物还出流物物同发是流物流时点远不比流关是远 同 运的注以超于输管着生出运更理信产运输重观息和输只视念和流范注先比增通畴重进运值企的实技输流业系物术更的的统的的先同利化流应进步益管动用。联为理,。动中。。心的。
一、运输的功能与原理
(6) 可以按计划运行
(7) 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 (8) 节能;
l 铁路货运的缺点: (1)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 (3)运费没有伸缩性 (5)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 (7)不适宜紧急运输
(2)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 (4)不能采取门对门服务 (6)货物滞留时间长
公路运输
l 公路运输的优点: (1) 可以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实行门对门一条龙服务 (2) 适于近距离运输,而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 (3) 容易装车 (4) 适应性强 l 公路运输的缺点: (1)不适宜大批量运输 (2)长距离运输运费相对昂贵 (3)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 (4)消耗能量多
例如库存。目前采用航空运输的主要是像联邦快递和UPS这类提供溢价运
输服务的公司。对于高价值产品和对时间要求高的服务需求来说,航空运
输还是一种理想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 运输方式。 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密封性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 免散失、丢失等损失,也不存在其他运输设备在运输过 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另外,运输量大, 适合于大量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 主要缺点是功能单一。
厂内运输:在大型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运输。
在小企业内这种运输称之为“搬运”。厂内运输一般使用卡车,搬 运一般使用叉车、输送机等。
1.2物流与运输的关系及运输合理化

第三节 物流运输的合理化
三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补充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在托运货物时没有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运输方式,从而 造成运力浪费以及费用支出加大。例如,应选择整车为选择, 反而采取零担;应当直达却选择了中转,应当中转而选择了 直达运输等都属于不合理运输。
logo运输与物流的关联关系运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业务运输影响着物流的其他构成因素运输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运输与物流各环节的关系运输与储存的关系运输与包装的关系运输与装卸的关系运输与配送搬运的关系物流对运输的超越物流的出发点是以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益为中心物流不只注重实物的流动同时还关注信息流和增值流的同步联动物流是远超出运输范畴的系统化管理物流的管理观念比运输更先进物流比运输更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物流运输的意义提高运输服务水准提高运输的技术含量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总费用节约实现物流过程的系统管理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等的变革案例导入案例1
第二节
三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对运输的超越
物流的出发点是以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益为中心 物流不只注重实物的流动,同时还关注信息流和增值流 的同步联动 物流是远超出运输范畴的系统化管理 物流的管理观念比运输更先进 物流比运输更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四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研究物流运输的意义
提高运输服务水准 提高运输的技术含量 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总费用节约 实现物流过程的系统管理 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等的变革
第三节 物流运输的合理化
一
案例导入
案例1:小王在温州购买了100箱鞋子,准备运往金华销售,他雇了一 辆15吨的载货汽车运输。 案例2:张新从重庆运送200t土产杂品到上海,他采用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与物流交通运输和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支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与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与物流的关系交通运输与物流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交通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通过运输工具将货物从生产地点运送到销售地点。
物流则是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流动,以确保货物按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交通运输与物流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手段选择:物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适的运输方式选择。
根据货物的特性、数量、距离和时效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是物流策划的关键。
不同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上运输等,它们相互补充,为物流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 运输成本控制:交通运输在物流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
通过优化运输规划、提高装载效率、合理选择运输路线等方式,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例如,通过使用智能化的运输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减少空载行驶,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3. 运输安全保障: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安全是物流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从业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装卸和运输操作方法,确保货物的安全。
同时,交通运输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打击非法运输和货物失窃等违法行为,提高运输安全水平。
二、交通运输与物流对社会经济的意义1. 经济增长:交通运输和物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它们为各产业之间的商品流动提供便利,促进了供需的平衡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物流业的高效运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2. 就业机会:交通运输和物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无论是驾驶员、搬运工,还是物流管理人员、仓储人员等,都是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给个人提供了收入来源,也为社会稳定和就业率提供了支持。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发展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 联合运输,实现货物的高效转运。
物流平台建设
建立物流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满足 客户多样化的运输与物流需求。
05
运输与物流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对运输与物流的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运输与物流行业 将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
运输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负责实现物品的空间位 移,是物流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之一。
物流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运输、 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 息管理等环节,以实现整个供
应链的高效运作。
运输和物流相互关联、相互影 响,运输的效率和成本直接影 响物流的效率和成本,而物流 管理的优化也需要考虑运输的 效率和成本。
04
现代运输与物流的发展趋 势
智能化运输与物流
01
02
03
智能化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运输 与物流过程的自动化、智 能化决策和管理。
智能物流系统
构建智能物流系统,实现 货物信息的实时跟踪、监 控和调度,提高物流运作 效率。
无人驾驶技术
研发和应用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机等新型运输工具, 提升运输安全和效率。
03
物流对运输的影响
物流管理对运输效率的提升
计划与调度
物流管理通过合理的计划和调度,优化运输路线和车辆配置,减 少空驶和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成本控制
物流管理通过精确的预算和控制,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企业的 盈利能力。
风险管理
物流管理通过识别和评估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风险 控制措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损失。
交通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
物流是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根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实际上是对运输概念的一种延伸,是通过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以运输为核心的各项物流功能进展整合,是传统运输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是交通运输开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开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内容。
整个物流活动是由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和配送等活动组成的,其中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组成局部,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不管是企业的输入物流还是输出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销售物流,都依靠运输来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可以这样说,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
为了适应物流的需要,要求具有一个四通八达,畅行无阻的运输线路网系统作为支持。
现代物流以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根底,在满足流通需求的同时,追求将效劳全过程的系统总本钱(包括时间本钱和增值效劳本钱)降至最低水平,而流通过程本身那么依托信息系统为支撑的运输系统来完成。
没有运输就谈不上物流,但仅依靠运输也不可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开展所产生的日趋复杂的、多样化的流通效劳需求。
并且运输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
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有机组成局部,是物流大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子系统。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物流系统要实现自己增加物质产品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的功能,必须依靠运输、包装、装卸、储存和信息等要素,其中运输是最重要的物流构成要素之一,或者说是物流的主干。
运输是把物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它为物质产品在空间进展移动,以便实现或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了根底。
要使物流快速而有效的完成,必须具备良好的运输条件。
运输是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而且物流管理的出现也要在运输体系的完善到达相当的水平之后。
〔1〕运输是物流的重要构成要素交通运输业是物流的根本载体。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材(PPT 31页)

2、物流的定义
我国 我国国家标准GB/2001《物流术语》的物流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 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1)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 (2)物流是物品由供应地流向接收地的流动,即它是一种满 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 (3)物流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 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物流活动构成) (4)物流包括空间位置的移动、时间位置的移动以及形状性 质的变动,因而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5)物流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普遍性。
一、关于物流的定义
(Logistics)
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对军火进行的供 应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这一词,并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 二战后,“物流”一词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被称 作“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
(1985年)物流(Logistics)是为满足(C消LM费)2者00需5年1月1日更名为: 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美产国供品应及链相管理专业协会 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C以SC及MP为,C实ouncil of Supply Chain 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M过ana程ge。ment Professional)
1、物流概念的起源
美国
1916年:美国阿什·沙(A.W.Shaw)在关于《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中首次使用了物流的 概念。 1918年:英国利费哈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1935年:美国全国销售协会使用了Physical Distribution。 “物流(PD)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生产地 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

移活动。
物流运输是较大范围内的活动,搬
运则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相对小得
范围的活动。
物流运输多数是一点对一点、大范 围区间内、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 移动活动。
配送一般是一点对多点、小范围 地区内、短距离、小批量的货物 移动
运输的基本用途
请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运输的基本用途?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 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 ppt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 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 ppt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 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 ppt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 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 ppt
几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
物流运输概述
物流运输系统
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 物流运输的特点及分类 物流运输系统的组成及参与者
7
物流运输概述
讲授内容
物流运输的概念 物流运输的特点 物流运输的分类
8
❖ 小讨论: ❖ 下面观点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 运输就是物流,物流就是运输
物流的功能有哪些?
9
一 物流运Par输t 1 的概念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 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 ppt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 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 ppt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材(PPT32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 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 ppt
几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学习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 将商品从供应地点转移到需要地点。此外,还要保证商品完好率 尽可能高。
厂内运输:在大型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运输。
在小企业内这种运输称之为“搬运”。厂内运输一般使用卡车,搬运 一般使用叉车、输送机等。
2、按运输的作用分 集货运输:将分散的货物汇集集中的运输形式,一般是 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集货运输是干线运输的一种补 充形式。 配送运输:将结点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物分送各个用 户的运输。一般是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是对干线运 输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的运输。
(6) 可以按计划运行
(7) 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 (8) 节能;
l 铁路货运的缺点: (1)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 (3)运费没有伸缩性 (5)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 (7)不适宜紧急运输
(2)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 (4)不能采取门对门服务 (6)货物滞留时间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路运输
l 公路运输的优点: (1) 可以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实行门对门一条龙服务 (2) 适于近距离运输,而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 (3) 容易装车 (4) 适应性强 l 公路运输的缺点: (1)不适宜大批量运输 (2)长距离运输运费相对昂贵 (3)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 (4)消耗能量多
例如整车装运的每吨成本低于零担装运(LTL,也即利用部分车辆能力 进行装运)。运输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转移一票货物有关的固 定费用可以按整票货物的重量分摊。因而,一票货物越重,就越能“摊薄” 成本,由此使每单位重量的成本更低。
管理1 公斤货物装运的费用与管理1000 公斤货物装运的费用一样多。例 如,假定管理一票货物装运的费用为10 元,那么,装运1 公斤货物的每单 位重量的成本为10 元,而装运1000公斤货物的每单位重量的成本则为l分。 于是,可以这么说, 1000公斤的装运中存在着规模经济。
虽然利用运输工具作为临时储存设施是高成本的,但如果考虑 到装卸成本、固定设施的有限的储存能力,营销机会、交付时间 的约束等条件,从总成本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有可能是正确的。
(二)运输原理 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分别是:
• 规模经济 • 距离经济。
1、规模经济的特点:随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位重量的 运输成本下降。
第四章 运 输
物流与运输的关系
物流它的物还出流物物同发是流物流时点远不比流关是远 同 运的注以超于输管着生出运更理信产运输重观息和输只视念和流范注先比增通畴重进运值企的实技输流业系物术更的的统的的先同利化流应进步益管动用。联为理,。动中。。心的。
一、运输的功能与原理
(一)运输的功能 1、运送功能
4—1
3、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 一般运输 联合运输
4、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 直达运输 中转运输
5、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分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运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
l 铁路货运的优点:
(1) 不受天气影响,稳定、安全 (2) 具有定时性
(3) 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
(4) 可以大批量运输
(5) 可以高速运输
航空运输
l 航空运输的优点: (1) 运送速度快
(2) 适用于运费承担能力大工业商品和需要中、长距离运输的商品
(3) 包装简单
(4) 破损少
(5) 安全
l 航空运输的缺点:
(1)运费偏高
(2)受重量限制 (3)地区不能离机场太远
空运虽然运费较高,但从总成本考虑,有它的经济、便捷之处。这种
高成本能够换来高速度,并因此可以减少或排除物流设计中的其他要素,
例如库存。目前采用航空运输的主要是像联邦快递和UPS这类提供溢价运
输服务的公司。对于高价值产品和对时间要求高的服务需求来说,航空运
输还是一种理想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 运输方式。 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密封性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 免散失、丢失等损失,也不存在其他运输设备在运输过 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另外,运输量大, 适合于大量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 主要缺点是功能单一。
水运:水路运输是最古老的运输方式,通常又是可以分为 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
l 水路运输的优点:
(1)长距离运输,运费低廉
(2)原材料可以散装上船
(3)适用于重物和大批量运输 (4)节能
l 水路运输的缺点:
(1)运输速度比较慢
(2)港口设施需要高额费用
(3)搬运费用偏高
(4)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准确
(5)易受天气影响
二、运输方式及其选择
(一)运输方式的分类 1、按运输的范围分 干线运输: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进行的
长距离、大数量的运输,是进行远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重要运输形 式。
支线运输: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路上的运输。是干线运输与收、
发货地点之间的补充性运输形式,路程较短,运输量相对较小。 二次运输:指干线、支线运输到站后,站与用户仓库或指定地点之 间的运输。运量较小。
(2)储存功能
可以把运输工具作为对商品临时储存的场所。但要注意这是成 本相当高的储存设施。然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这种决策还是 有实际意义的。例如,送往上海的商品,在短时间后又要送往另 一个地点,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在仓库卸下来和再装上去的成本与 储存在运输工具中的成本进行比较,也许储存在运输工具上的成 本会更低。
2、距离经济的特点: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 的增加而减少。
例如,800公里的一次装运成本低于400 公里的两次 装运(具有相同的重量)。运输的距离经济亦指递减 原理,距离越长,运费率越低。距离经济的合理性类 似于规模经济。尤其是,运输工具装卸所发生的相对 固定的费用必须分摊每单位距离的变动费用。距离越 长,可以使固定费用分摊给更多的公里,导致每公里 支付的总费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