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期末年级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本学期结束了,在这学期中我们三年级数学组吸取上学期的经验教训,更加认真备课,小组成员不断探讨、精心钻研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质量检测试卷的整个难易程度适中,考察的知识面广,题量也符合学生的练习要求,题目的形式多样,实际运用较好,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些精神,是一份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试题的编制即侧重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部分试题蕴涵了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等数学知识综合运用水平的考查。

二、试卷分析
1、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口算、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操作题、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3、知识点较为简单,也注重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1.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计算题(口算、竖式、脱式计算)、操作题、解决问题
等。

(2)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3)注重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2.试题特点:
(1)综合运用性强
(2)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有联系的多个知识点。

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融合贯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学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

整套试卷计算量大,范围广,分布于填空、选择、口算、竖式计算、统计图、解决问题中。

(4)注重对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在数学中的运用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如利用两个学期学生的成绩统计表,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年级质量分析
1、总体分析 班级
参考 人数
总分
人均分
优秀 人数 优秀率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三年级
558
47567.5 85.25 430
77.06% 527
94.44% 2、各小题情况分析
一、想一想,填一填(2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错误人数
248 38 93 83 115 130 140 79
73
二、选择(10分)
三、我是计算小能手(29分) 题号(题型) 1、口算 2、列竖式计算
3、脱式计算
错误人数
135
174
196
四、操作题(10分) 题号 1 2 错误人数
184
97
五、解决问题(25分) 题号 1 2 3 4 5 错误人数
69
94
116
296
164
二、典型错题分析
1.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全年级的错误率是44.44%。

此题考查的是位置与方向。

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对于方向不能灵活运用。

2.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考察的是年月日的基本知识,本题是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对
题号 1 2 3 4 5 错误人数
72
27
85
165
157
基本定义掌握不牢固,出错不应该。

3.第一大题第5小题出错率是20.61%,考察的就是一个除法的估算问题,把417估成420,正好是6的70倍,学生对基本的估算知识没有掌握好,以后应该注意。

4.第一大题第6小题出错的人数也较多,全年级错误率是23.30%,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学广角里的搭配问题。

学生做题时审题不清,忽略了0需要注意不能放到十位数上,。

最大的数也没有找准确。

5.第一大题第7小题出错也较多,全年级错误率是25.09%,还是对于时间段没有掌握好,不会算出经历时间段,需要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历时间,还有是在用汉字记录法表示时间时,不满10分钟的时候,数字前不能写0,很多孩子没有注意。

6.第二大题第1小题,错误率是12.90%,说明孩子们对除法的位数确定位数掌握不好,此题也经常练习,说明有部分学生上课听课效率不高,以后在课堂组织上,课堂效率提高上,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7.第二大题选择题第3小题,出错率是15.23%,学生对小数掌握不好,没有理解小数的意义,其实这道题的难度也不大,应该重视。

8.第二大题选择题第4小题,出错率是29.57%,此题是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的应用,孩子们可会直接转换,但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却不明白什么意思,所以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9.第二大题选择题第5小题,出错率是28.14%,此题考察的是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部分孩子对知识掌握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而是死记硬背,所以不能灵活运用,以后在知识讲解上,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0.第三大题计算题第1小题,考察学生对口算知识的掌握,出错率是24.19%,说明对计算的算理不够理解,尤其是小数的加减,不能正确的借位。

11.第三大题计算题第2小题,考察学生对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是本学期最重要的计算知识,出错率是31.18%,说明对计算的算理不够理解,还有孩子不认真计算,所以出错较多。

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写得数是忽略了余数。

教师应注重
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讲解,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12.第三大题计算题第3小题,考察学生脱式计算,出错率是35.13%,说明对计算的计算顺序不够理解,还有孩子不认真计算,所以出错较多。

教师应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讲解,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13.第四大题操作题第1题,学生答题情况不好,错误率分别是32.97%,说明了学生对面积知识掌握不好,不会根据面积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全面,少想出来一种情况。

14.第五大题解决问题第3题,错误率是20.79%,此题是要求学生认真计算的应用题,很多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就盲目做题,应继续加强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15.第五大题解决问题第4题,错误率是53.04%,此题第二小题是要求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很多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意思,也有一部分没有认真计算。

16.第五大题解决问题第5题,出错率是29.39%,本题是有一个已知条件没有用,很多孩子没有认真读题目的意思,没有认真审题,就盲目做题,导致出错,以后应该重视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
1、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立足教材,扎根生活。

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掌握数学知识。

2、在数学知识的讲解中,重视对过程的理解,注重培养能力。

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
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注意把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

3、在平时,重视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勤于思考、及时检查等)。

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口算能力、笔算书写习惯、速度、认真审题的训练。

4、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应时刻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对基本定义的理解,并加以适当的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5、注意均衡发展,不仅要注意培优,也应该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

6、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年级备课组成员要注意集体备课、研讨、教研等活动加强年组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学上取长补短,尽快缩短班级间的差距。

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