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16-17次课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xue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初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初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初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列出未配平的方程式。
例如,H2+O2→H2O。
步骤2:给未配平的元素添加系数。
从左向右扫描,在需要配平的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使得该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相等。
例如,H2+O2→2H2O。
步骤3:使用最小公倍数除以系数。
如果任何一个系数不是整数,我们将它们乘以最小公倍数以使它们成为整数。
例如,H2+O2→2H2O可以写成2H2+O2→2H2O。
这是由于H2O在方程式中出现两次,而H2和O2只出现一次,所以我们需要将H2和O2的系数倍增。
步骤4:校验平衡化学方程式。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计算每个元素的原子数并验证它们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是否相等来确定方程式是否是否配平。
例如,反应物中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这个方程式是平衡的。
注意事项:
1.我们需要从左向右扫描方程式,并且在需要配平的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
2.最小公倍数方法除了能够方便地找到正确的系数,还可以避免出现分数系数。
3.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需要确保原子数对应的元素相等。
4.与水和氢离子涉及的方程式通常需要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侧添加H+和OH-。
5.最终确定方程式是否平衡的方法是计算反应式反应前后每个元素的原子数是否相等。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
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祝各位考生学有所成。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篇1(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方程式。
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 初中政治,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 =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篇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1)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技巧初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技巧初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技巧初三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 1。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配平方法:
1. 极限法
极限法是先将反应式中系数较大的离子或分子的极限进行尝试,然后再调整其他元素的极限,直到配平成功。
例如,对于方程式:NaCl(g)→Na+(g) + Cl-(g),我们可以分别取极限:Na+(g) →Na(g),Cl-(g) →Cl(g),这时我们发现反应式左边离子的个数比反应式右边分子的个数多,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反应式左边离子的个数加倍,再将其乘以 10,最后除以 2,即可得到配平后的方程式:NaCl(s)→2Na+(s) + Cl-(s)。
2. 零价法
零价法是指在反应式中把所有物质的化合价都调成相等的数值,然后调整小数点的位置,直到反应式平衡。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g)→2H2(g),我们可以先将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设为 0,然后调整小数点的位置,得到:2H2(g)→H2(g)。
这样我们就可以成功地将反应式配平。
3. 守恒法
守恒法是指通过建立元素守恒、电荷守恒、质守恒等方程来配平化学方程式。
例如,对于反应式:C(s)→CO2(g)+H2O(l),我们可以建立元素守
恒方程:C(s) + O2(g) = CO2(g) + H2O(l),再通过电荷守恒方程和质守恒方程进行调整,最终成功配平。
配平化学方程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和体积等因素,以确保方程式的平衡和正确性。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化学式的书写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成为学习化学的难点。
自己依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出了以下的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
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合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切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响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供给正确的关系式、关系量。
一、最小公倍数法:1、找出在短线两边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并求出其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2、依据某端该元素所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该端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求出系数,并标出。
3、再依据已确立的系数,配齐其余系数,并检查能否配平:一般原子数较复杂的原子配起,若有氧元素,可先从氧原子开始。
例:点燃Al 2O3Fe +Fe3O4 +Al3,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铝原子的最小公第一步,铁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倍数是 2。
因此从氧元素开始配。
点燃Al 2O3Fe3O4 +Al Fe +12第二步, Fe3O4的系数= 12/4 =3,Al 2O3的系数 =12/3=4。
点燃Fe + 4Al O33Fe3O4 +Al2第三步,依据 Fe3O4和 Al 2O3的系数来确立 Al 和 Fe 的系数。
以下相同。
二、奇数配偶法:1、先找出短线两头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看该元素在短线两边的原子数能否有一奇一偶的一对,假若有,就以这类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将该元素原子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先配上2。
3、由已经确立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去决定其余化学式的系数。
例:第一步,找出短线两头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第二步,找出该氧元素在短线两边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一对并在该氧元素原子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先配上 2第三步,由已经确立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去决定其余化学式的系数。
以下相同。
三、察看法:1、以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生成物作为起点,去推求各相关反响物的系数和生成物的系数。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掌握配平方法对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质量守恒定律在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时,首先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二、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是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中最常用的方法。
其步骤如下:(1)找出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2)选择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作为基准,将其系数设为1。
(3)计算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基准元素原子个数的比值,得出各元素所需的最小公倍数。
(4)将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最小公倍数,得到各元素的系数。
(5)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确保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观察法观察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其步骤如下:(1)观察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寻找一个已配平的元素作为基准。
(2)根据基准元素的原子个数,调整其他元素的系数,使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确保质量守恒。
3.约数法约数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其步骤如下:(1)将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将得到的商作为各元素的系数。
(3)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确保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三、注意事项1.配平过程中,只能改变化学式前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本身。
2.配平后的方程式,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3.在配平过程中,注意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元素。
总结: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助于初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初三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

初三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例如: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这个经常用在有机物燃烧的配平里面】
3、观察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这个是经常用的,一般的都可以搞定出来】
找到这个反应里面参与了电子转移的所有元素,得电子的写一边,失电子的写一边。
得到的得失电子总数后,再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对应那几种元素,分别乘上相应的数字等于那个最小公倍数,再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5、复杂方程式万能配平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化学方程式配平口诀方程式配平方法与窍门

化学方程式配平口诀方程式配平方法与窍门化学方程式配平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
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中物质的量比关系,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和体积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窍门,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化学配平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窍门:1.直观法:直观法是最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通过观察方程式中各个原子的个数,直接进行配平。
例如,在配平以下方程式时:H2+O2→H2O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平衡,于是可以将方程式改写为:2H2+O2→2H2O得到平衡方程式。
2.试错法:试错法是一种常用的配平方法。
通过猜测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并计算每个原子的个数,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直到得到平衡方程式。
例如,在配平以下方程式时:Fe+HCl→FeCl3+H2我们可以先猜测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为1,得到不平衡的方程式:Fe+HCl→FeCl3+H2计算每个原子的个数,发现氢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不平衡。
于是我们可以将HCl系数调整为2,FeCl3系数调整为2,得到平衡方程式:2Fe+6HCl→2FeCl3+3H23.代数法:代数法是一种基于方程式中原子数目相等的原则进行配平的方法。
通过使用代数方程对未知数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平衡方程式。
例如,在配平以下方程式时:CH4+O2→CO2+H2O我们可以设定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为a、b、c、d,根据各个原子的个数可以得到以下方程:a:C=c4a:H=2d2a:O=2c+d由于未知数较多,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方程式进行求解。
可以选择对氧原子个数进行求解,得到a=1,代入其他方程式可以得到平衡方程式:CH4+2O2→CO2+2H2O4.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一种根据原子的氧化态变化进行配平的方法。
通过调整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系数和总电荷,从而得到平衡方程式。
例如,在配平以下方程式时:H2S+KMnO4→K2SO4+MnS+H2O我们可以分解该反应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然后分别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计量学的一部分,它是为了满足反应质量守恒和反应电荷守恒原理而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配平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几种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 物质平衡法物质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它基于化学反应原理,假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即反应前的原料经过反应后产生新的物质,但产生的新物质的质量和原料的质量之和相等。
由此,我们可以列出反应前后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把反应式中的系数进行配平,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相等。
例如,下面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gNO3 + NaCl → AgCl + NaNO3在这个反应方程式中,元素银、氮、氯、钠、氧在反应前后种类和数量都没有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方程式进行配平,调整系数,使每种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我们可以先从氮和银两种元素开始配平。
由于银的差量系数为1,因此反应式左边的AgNO3也只能有一个银离子,于是我们给NaCl配给了1个硝酸根离子NO3-,如下所示: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接着,我们可以平衡氯元素,因为Cl在反应式左边只有1个,所以Cl在反应式右边也只有一份,即给AgCl配上1个氯离子Cl-,如下所示: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最后平衡钠元素,由于Na在反应式左边只有1个,所以Na在反应式右边也应该只有1个,于是给NaNO3配上1个钠离子Na+,如下所示: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按照这种办法配平的反应方程式必须要达到各元素质量相等的要求,通常这种方法被应用在反应物和产物的种类数比较少的情况下。
2. 氢氧离子法氢氧离子法可以被用来平衡需要配平的反应方程式中的酸和碱,这种方法通常在一些酸碱反应的情况下被使用。
氢氧离子法的原理是在反应式的两侧各增加或减少适当的氢离子或羟基离子,来平衡反应式中的电荷。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讲解初三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讲解初三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通过方程式可以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
然而,初三学生往往面临着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困难。
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帮助初三学生解决这个难题。
1.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在配平化学方程式之前,了解方程式的基本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化学方程式通常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中间用箭头(->)连接。
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每个物质由元素符号和对应的系数构成。
例如:H2 + O2 -> H2O在这个例子中,H2和O2是反应物,H2O是生成物。
2.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通过分析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确定方程式中应该包含哪些物质。
有时候,题目可能已经给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这时只需要将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写入方程式即可。
3. 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在一个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必须是平衡的。
也就是说,方程式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数目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必须相等。
例如:H2 + O2 -> H2O在这个方程式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量不平衡。
方程式左侧的H2有2个氢原子,而右侧的H2O只有1个氢原子。
同样,左侧的O2有2个氧原子,而右侧的H2O只有1个氧原子。
4. 通过添加系数配平方程式添加系数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主要方法之一。
系数表示物质的数量,可以通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面添加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对于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在H2O前面添加系数2来平衡氢原子的数量,通过在O2前面添加系数2来平衡氧原子的数量。
最终得到平衡的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5. 检查方程式的平衡性完成配平后,需要对方程式进行检查,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平衡,并且系数尽可能简化。
在示例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有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通过系数2将方程式配平得非常简洁。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配平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技能,它让我们能够了解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组成以及反应的量。
配平的过程就是调整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和产物中的原子数相等,从而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合价定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配平方法。
1. 检查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写出方程式。
在配平之前,需要弄清反应物和产物中的化学式和数量,这是进行配平的前提。
通常,反应物和产物中的化学式应该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排列。
例如,H2O比OH更加常见。
例如:铁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和氢气,写出化学方程式:Fe + H2S → FeS + H22. 用系数配平未配平的原子或离子。
首先,找到未配平的原子或离子,然后通过使用系数使其相等即可。
通常只需要改变反应物或产物中的系数,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添加或删除某些物质。
例如:写出的化学方程式是Fe + H2S → FeS + H2,发现铁和硫数量尚未配平,因此,可以在反应物上面或者下面分别写上2或1。
Fe + H2S → FeS + H2 (2)现在,配平了铁和硫。
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数量还不相等。
3. 利用乘法配平氢或氧原子。
如果氢或氧原子数量不相等,可以使用乘除法将它们配平。
通过乘以2或3,可以使得其中一个原子数量变为偶数。
例如:Fe + H2S → FeS + H2 (2)现在,氢原子数量相等,但其中氧原子的数量尚未配平。
因此,可以将FeS后面的2去掉,并在H2S之后加上1/2O2,再用2乘以整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2Fe + 2H2S + 1/2O2 → 2FeS + 2H2O (4)现在,化学方程式已经配平完毕。
4. 检查方程式是否配平最后,需要检查所得到的配平方程式是否符合化学原理。
需要确认原子总数相等、离子总电荷相等、质量守恒和化合价相等。
例如:2Fe + 2H2S + 1/2O2 → 2FeS + 2H2O原子方程式:2Fe + 2H2S + O2 → 2FeS + 2H2O离子方程式:2Fe2+ + 2S2- + O2 → 2FeS + 2H2O电荷方程式:+4 + (-4) + 0 → 0化合价方程式:Fe: +2 → +2, S: -2 → -2, H: +1 → +1, O: 0 → 0以上四个方面都符合化学原理,所以该化学方程式配平完毕。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不是个难事,听着就像给化学加点调料。
咱们得明白,方程式的两边要平衡,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不然,车子开不起来,化学反应也一样。
想象一下,一个化学方程式就像一场精彩的舞蹈,各种元素在那儿翩翩起舞。
可要是某个舞者少了,整场舞就不和谐了。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第一步,搞清楚反应物和生成物。
你得像个侦探,仔细看每一个元素,有多少个?别急,慢慢来,像喝茶一样,享受这个过程。
然后,记下每个元素的数量。
咱们得看看哪边多,哪边少,心里要有个谱。
就像玩拼图,拼对了,才能完整。
然后呢,咱们要从简单的开始调整,就像先把大的部分拼好,再来处理小的细节。
然后呢,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系数来平衡。
比如,看到氢元素在反应物那边有两个,而生成物那边只有一个,你可以在生成物那儿加个二,嘿,这样就平衡了!就像给碗里加点盐,味道更好,化学反应也更顺畅。
这里需要小心的是,别乱加元素,那就乱套了,像调味料加多了,吃起来就不好了。
咱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
要是某个元素在反应物那边有三个,而在生成物那边只有一个,别着急,咱们可以把反应物那边的系数减小,或者生成物那边的系数增大,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就像买东西一样,讲究个性价比,反应也是要讲究个平衡,才不会出错。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先从那些只出现一次的元素入手。
这样可以减少复杂性,像是打游戏时,先击败简单的小怪,再去挑战大Boss。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像生活中的调和,找到最佳的方式,才能让一切都顺畅。
化学反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有些反应非常简单,一看就明了;有些则比较复杂,需要深入了解。
这时候,咱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化学方程式的书本,或者网上的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这就像是有时候看电影,没看懂剧情,查查影评就明白了。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多做练习,才能把这些方法运用自如。
就像学习一门乐器,初学时总是笨手笨脚,但多练几次,慢慢就上手了,音乐也就流畅起来。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四方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四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难点。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总结如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配平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配平时先要找出等号两边同一种原子,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这种原子的个数所得的数就是这种物质前的计量数。
然后利用该物质的计量数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总个数不变,再求出其他物质的计量数。
例如, KClO3 — KCl+O2↑。
在反应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氧原子个数为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计量数应为6除以原子个数3,也就是2,同理O2 前数字为3,式子变为:2KClO3 — 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为使反应前后钾原子和氯原子数相等,则KCl前应加数字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可:2KClO3 2KCl+3O2↑2. 奇偶配平法该方法适合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例如,C2H2+O2 — CO2+H2O。
此方程式配平应先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着手。
一个O2内有2个氧原子,所以无论化学式前所加数字如何,氧原子总数仍为偶数。
故右边H2O前所加数字应为偶数,可从2试起。
如其他物质前数字有分数的,应将偶数逐渐增大,直到所有物质前数字都为整数。
由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相等得C2H2前应加2,变为:2C2H2+O2→CO2+2H2O,由反应前后碳原子数相等可知CO2前应加4,最后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相等得O2前应加5,把箭头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 4CO2+2H2O3. 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
在反应中,每一个CO分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 Fe2O3 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 Fe2O3 提供的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根据反应前后铁原子数相等,在Fe前加数字2配平方程式,即Fe2O3+3CO 2Fe+3CO24. 待定系数法用该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找出反应前后所有物质中化学式最复杂的一种物质,令其前计量数为1。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初三化学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包括试错法和代数法两种。
试错法是最常用的配平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每种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侧的个数差异。
然后,通过调整系数使得元素的个数差异最小化。
在调整系数时,可以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开始,逐一试错,直到使得方程式平衡。
代数法是一种基于代数方程组的配平方法。
首先,将每种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侧的个数差异表示为代数方程。
然后,通过解代数方程组,得到每种元素的系数。
最后,将得到的系数带入方程式中,使得方程式平衡。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侧的元素种类和个数相等。
这样可以保证质量守恒和原子守恒的定律得以满足。
需要注意的是,配平化学方程式需要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类型、原子价态以及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等因素。
化学反应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

化学反应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化学反应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
1. 观察法呀,这可是很基础的呢!就像搭积木一样,仔细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找到原子个数的不平衡之处。
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H₂+O₂→H₂O,一眼就能看出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不平衡,然后就能逐步配平啦。
2. 最小公倍数法也超好用的哟!就好比大家分糖果,要让每个人都分到一样多。
像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O₂→P₂O₅,找出氧原子个数 2 和 5 的最小公倍数 10,这样配平就容易多啦。
3. 奇数配偶法真的很神奇呀!像是给化学反应式找个合适的“伴侣”。
拿一氧化碳燃烧来举例,CO+O₂→CO₂,氧原子个数在反应物是奇数,我们就
把它变成偶数来配平,很容易就搞定啦。
4. 设未知数法也不错呀,这就像解一道有趣的谜题!比如说一个复杂的反应式,我们可以设某个物质的系数为未知数,然后通过方程来求解呀。
5. 离子电子法对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很适用呢!就如同给电子们排兵布阵一样。
像锌和硫酸铜反应,通过电子的转移来配平,是不是很有意思?
6. 归一法也别忘啦!好像把一个混乱的局面整理清楚。
比如多种物质反应的情况,先假定其中一个系数为 1,然后逐步配平,哇,混乱变有序啦!
7. 整体配平法在某些情况超好用的呢!比如一个反应中有多个原子团,我们可以整体来考虑呀。
就好像把一群人当作一个整体来安排一样。
总之呀,化学反应式配平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要灵活运用,找到最适合的那个方法哦!就像是在化学世界里探险,总能发现惊喜呢!。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反应过程的重要工具。
然而,有些化学方程式并不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并不完全符合化学反应的要求。
因此,需要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以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首先,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来进行配平。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例如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个数,然后通过调整系数来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个数相等。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其次,可以利用代数法进行配平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例如酸碱中和反应。
首先,我们可以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个数,然后建立方程组,通过代数方法求解方程组的未知数,从而得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系数。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代数知识,适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另外,还可以利用氧化数法进行配平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氧化数,然后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从而使得化学方程式达到平衡状态。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适用于一些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还可以利用试错法进行配平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复分解反应。
首先,我们可以随意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然后通过试错的方法逐步调整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系数,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适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总之,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配平可以使得化学方程式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更好地描述化学反应过程。
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配平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平方法进行操作。
希望本文介绍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技巧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技巧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工具,通过方程式可以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关系。
然而,有时候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不平衡,需要进行配平。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基础概念。
I. 找出核心反应物和生成物在配平化学方程式之前,首先要确定核心反应物和生成物。
核心反应物是决定整个反应过程的关键物质,而生成物则是由核心反应物通过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II. 使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最小公倍数法是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所需的最小整数倍关系来配平方程式。
具体的步骤如下:1. 首先列出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2. 找出需要配平的元素,并比较它们的原子个数。
3. 使用最小公倍数将原子个数调整为相等的倍数。
4. 根据调整后的原子个数,给反应物和生成物添加系数。
III. 规则和约定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有一些规则和约定需要遵循:1. 优先平衡单质元素:首先平衡化学方程式中的单质元素,如氧气(O2)、氢气(H2)等。
2. 避免改变配位数:在生成物的配平过程中,尽量避免改变配位数。
如果改变配位数是必要的,必须明确给出氧化态和配位数的变化。
3. 检查电荷平衡:在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要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相等。
IV. 实例演示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演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过程:假设有以下方程式需要配平:H2 + O2 -> H2O1. 首先列出方程式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H2(2个H原子)、O2(2个O原子)、H2O(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
2. 可以发现氢气和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是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因此将H2的系数设为2。
3. 配平氧气的原子个数:O2(2个O原子)。
4. 最终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配平了化学方程式。
V. 其他配平方法除了最小公倍数法,还存在其他一些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如代数法、半反应法等。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简介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简介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简介一. 最小公倍数法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
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
配平是否正确。
例1. 配平:Fe O Al O Fe Al +−−→−+3243高温解析: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可确定43O Fe 的系数为3,32O Al 的系数为4。
进一步确定铝的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
结果得Fe O Al O Fe Al 94383243++高温习题:配平: Fe 2O 3+ Mg-------- MgO + Fe二. 奇数配偶法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数只出现一次。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例2. 配平:22222O O H O H MnO+−−→− 解析:方程式中只有水中的氧原子数为奇数,先把O H 2的系数配成2。
再根据氢原子数确定22O H 的系数为2,最后确定2O 的系数为1。
配平结果为↑+2222222O O H MnO O H习题:配平FeS 2+O 2----Fe 2O 3+SO 2三. 定一法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什么 口诀有哪些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什么口诀有哪些
化学方程式配平是一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意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
配平化学方程式方法
如“Na+H2o=NaOH+H2”;方法一:奇偶配平法,此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消失,并且两边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先配氢原子,左边有两个氢原子,而右边NaOH只有一个氢原子,氢气内有两个氢原子,氢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所以NaOH前的系数为2,右边氧原子原子个数为2,由此类推知H2O前系数为2,NaOH前系数也为2。
电子得失法: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表明被氧化元素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状况,以便确定电子得失数。
钠失去一个电子,氢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所以钠前的系数为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NaOH和H2O的系数为2。
化学方程式配平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
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看配其它;
有氢找氢无氢找氧,奇数配偶变单成双;
消失分数去掉分母,调整系数使支配平。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化学方程式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配平方法是指在化学方程式中,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以确保反应的完整性。
配平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是相等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来配平方程式。
为了配平方程式,可以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左右两边添加相应的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并将其写在方程式的左右两边;
2.然后,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如果反应物的原子数量大于生成物的原子数量,则在生成物的右边添加一个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
3.最后,检查方程式是否配平,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则表明方程式已经配平,反之,则需要继续添加系数,直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为止。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优点是,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总之,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化学方程式配平四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四法中考复习:化学方程式配平四法一、最小公倍数法这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基本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从左右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较大的元素入手配平,然后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应先从H入手,在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得,再将O配平得,这样这个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二、奇数配偶法利用此法时,首先找出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两端的原子总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原子,在其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前配上一个偶数2(或者4等),变奇数为偶数,然后依次配平与其相关的其他元素原子。
例如,应先从O入手(左右两端共出现三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并且左边是2个,为偶数,右边是5个,为奇数),在前配上偶数2得,然后配平与O有关的Fe,即在的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4,再配平与Fe相关的S,在SO的前面配上偶数8,最后配平2O,在的前面配上奇数11,得。
此法的关键是变奇数为偶数,然后配平彼此相关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三、定“1”法对于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一些分解反应,由于有一种反应物比较复杂,所以应当首先把这种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然后确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先把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再确定的化学计量数为2,的化学计量数为3,最后确定的化学计量数为3,配平后为。
四、观察法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常用的配平方法,任何特殊的配平方法都离不开观察法的配合。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配平时可直接观察看出结果。
对于这样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观察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根据关系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配平时,通过观察很容易看出,反应方程式左边是一个氧原子,而反应方程式右边是两个氧原子,在前配2,结果中氢原子的个数变成4,再在前配上2,观察可以看出此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总之,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但并无定法,对于同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配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的朋友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讲并且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学业的成功重在于考点的不断过滤,相信我赠予你们的是你们学业成功的过滤器。
谢谢使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一、 复习旧知二、 重难、考点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三、 知识点讲解首先要观察其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然后再确定适当的配平方法加以配平。
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有氢看氢,无氢看氧。
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
①最小公倍法: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 ,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典型例题1】配平Al + Fe 3O 4 → Fe + Al 2O 3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 3O 4 → Fe + 4Al 2O 3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 8Al + 3Fe 3O 4 → 9Fe + 4Al 2O 3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8Al + 3Fe 3O 4 高温9Fe + 4Al 2O 3【及时巩固1】.配平:Fe O Al O Fe Al +−−→−+3243高温配平C 2H 5OH+O 2——CO 2+H 2O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
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
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典型例题2】 配平FeS 2 + O 2 → Fe 2O 3 + SO 2第一步:在Fe 2O 3前乘2 FeS 2 + O 2 → 2Fe 2O 3 + SO 2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 2 + O 2 → 2Fe 2O 3 + SO 2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 2 + O 2 → 2Fe 2O 3 + 8SO 2第四步:配平氧原子。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 2 + 11O 2高温 2Fe 2O 3 + 8SO 2 【及时巩固2】.配平:22222O O H O H MnO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典型例题3】Fe 2O 3 + CO ——Fe + CO 2观察:所以,1个Fe 2O 3应将3个“O ”分别给3个CO ,使其转变为3个CO 2。
即Fe 2O 3 + 3CO ——Fe + 3CO 2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 (Fe 2O 3),所以右边Fe 的系数应为2。
即Fe 2O 3 + 3CO 高温 2Fe + 3CO 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
即Fe 2O 3 + 3CO == 2Fe + 3CO 2【及时巩固3】. 配平:22424O MnO MnO K KMnO ++−→−∆配平H 2O + Fe →Fe 3O 4 + H 2④定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具体步骤:(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典型例题4】配平C 2H 2 + O 2 → CO 2 + H 2O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 C 2H 2 + O 2 → 2CO 2 + H 2O第二:利用分数配平氧原子 C 2H 2 + 5/2O 2 → 2CO 2 + H 2O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
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C 2H 2 + 5O 2 点燃4CO 2 + 2H 2O【及时巩固4】配平NH3+O2——NO+H2O. 配平:O H CO O OH H C 22252+−−→−+点燃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
四、 课堂练习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
)1)Al + O 2—— Al 2O 3 2)Al + Fe 3O 4 —— Fe + Al 2O 33)Fe + O 2—— Fe 3O 4 4)Al + MnO 2 —— Mn + Al 2O 35) N 2 + H 2—— NH 3 6)Al + H 2SO 4 —— Al 2(SO 4)3+ H 22、观察法:1)CO + Fe2O3—— Fe + CO2 2)C+ Fe2O3—— Fe + CO23)CO + Fe3O4—— Fe + CO2 4)C+ Fe3O4—— Fe + CO25)CO + FexOy—— Fe + CO26)C+ FexOy—— Fe + CO27)H2 + Fe2O3—— Fe + H2O 8)H2+ Fe3O4—— Fe + H2O9)H2 + Fe X O Y—— Fe + H2O 10)H2+ WO3—— W + H2O11)CO+ O2 —— CO212)Fe + H2O—— H2+ Fe3O413)Al(OH)3+ HCl ——AlCl3 + H2O3、奇数配偶法:1)FeS2+ O2—— Fe2O3+ SO22)C2H2+ O2——CO2+ H2O3)C+ Fe2O3—— Fe + CO24)MnO2+ HCl—— MnCl2+ Cl2+ H2O5)Cl2+ Ca(OH)2—— CaCl2+ Ca(ClO)2+ H2O4、归一法:1)C2H2 + O2——CO2 + H2O 2)C6H6 + O2—— CO2 + H2O3)C22H46 + O2——CO2 + H2O 4)NH3 + Cl2—— NH4Cl + N25)As2O3+ Zn + HCl——AsH3+ ZnCl2+ H2O6)C X H Y+ O2——CO2+ H2O五、课堂练习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点燃P2O5 (2) C + O2点燃CO(3) Al + O2点燃Al2O3 (4)Fe + O2点燃Fe3O4(5) Mg + O2点燃MgO (6) H2O2MnO2 H2O + O2↑(7) H2O 通电H2↑+ O2↑(8) H2+ O2点燃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2)Mg + HCl —MgCl2+ H2↑(3)Fe2O3 + H2SO4Fe2(SO4)3+ H2O(4)Al + H2SO4 —Al2(SO4)3+ H2↑(5)Fe(OH)3 + H2SO4Fe2(SO4)3+ H2O(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 CuSO4 —Al2(SO4)3 + Cu3.Zn + HCl —ZnCl2 + H2↑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6.Fe(OH)3+ H2SO4Fe2(SO4)3+ H2O7.CH4+ O2点燃CO2 + H2O8. C + CO2高温CO9.NH3+ O2催化剂NO + H2O(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中考链接一、熟练地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化合、分解)。
1.磷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3.铝在氧气中燃烧4.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5.铁在氧气中燃烧6.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7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8.高锰酸钾受热9.氧化汞受热10.水通电1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1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1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14.镁在空气中燃烧15.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16.镁粉与氧化铜混合加热17.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二、配平下例化学方程式.1. NaOH + FeCl3 =Fe(OH)3+ NaCl↓2. H2+ Fe2O3= Fe+ H2O3. H2+ Fe3O4= Fe+ H2O4. C+ Fe2O3 =Fe+ ↑CO2↑5. C+ Fe3O4= Fe+ CO26. CO+ Fe2O3= Fe+ CO27. CO+ Fe3O4 =Fe+ CO28. FeS2+ O2 =Fe2O3 + SO29. C2H5OH+ O2 =CO2+ H2O10. CH3OH+ O2 =CO2+ H2O 11.CH4+ O2 =CO2+ H2O12. C2H2+ O2 =CO2+ H2O13. C2H4+ O2 =CO2+ H2O14. C2H6+ O2 =CO2+ H2O15. C3H8+ O2 =CO2+ H2O16.C x H y + O2= CO2+ H2O17. Na+ H2O= NaOH+ H218. N2+ H2= NH319. Cu+ O2 + CO2+ H2O= Cu2(OH)2CO3(铜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