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法律》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依据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三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同时,本课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具体对应的内容是:“初步认知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

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厉行维护权利的意识”。

2.内容解析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本目主要介绍了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式。

重点说明了依法维权的重要性,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权的具体途径,如何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详细介绍了诉讼途径维权方式。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维权要依法。

其二,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寻求法律帮助。

其三,依法维权的诉讼途径。

第二目“有勇有谋,应对违法行为”。

本目主要介绍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相关知识。

本目从正当防卫、有勇有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旨在使学生初步学会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见义勇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二,善于斗争的要求。

其三,对本课进行小结,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二、教学目标。

1.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2.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3.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4.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权的途径
教学难点:依法维权的途径四、教学过程
五、课堂练习
1.李某向王某借款5万元,说明一年后归还,一年后李某拒不归还借款,王某多次索要未果,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王某的诉讼属于( C )
A.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民事诉讼
D.无理取闹
2.张女士在某网络购物平台发现了一个背包,对颜色和款式都特别喜欢,于是下单购买。

收到背包后,她发现实物与网上图片差别很大,要求退货却遭商家拒绝。

对此,张女士可以选择的正确解决方式有( B )
①申请多个账号给商家刷差评
②向有关行政部门提起申诉
③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④人肉商家信息在网上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慧所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幅“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标语。

对于扫黑除恶,下列与小慧身份相适应的正确行为是( B )
①遇到不法侵犯,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
②依法从严惩处黑恶势力,矫治不良行为
③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防止冤假错案
④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我国惩治“校园霸凌”行为的有关法律规定,观察周围是否存在这一的行为,并思考你应该怎么做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