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通风库贮藏保鲜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桔通风库贮藏保鲜技术
永顺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一、采收环节
1、采前管理:生长后期不施氮肥;采前保持土壤相对干旱;对于要长期贮藏和远距离运输的果实,需在1/2转色、比鲜销的稍早一点为好。

2、采收技术:采收不能放在雨天进行,应为雨住2天后。

采收的当天应该在田间露水干后进行。

用于贮藏的果实不能有任何机械伤。

用于盛果的容器表面要光滑,或者软物垫付。

目前多采用塑料周转箱作为采果箱。

果树的采果程序:应是先外后内,先下后上,要求采用专用采果剪。

一果两剪:第一剪果实带果梗在约1厘米处剪下,第二剪(复剪)才齐萼片整齐地剪去果梗,复剪要求剪口平、光滑。

分工合作:据采果人员的体力和技能,每3-5人一组,进行分工合作采果,以提高采果质量和效率。

采果人员和贮藏库操作人员应忌喝酒,因呼出的乙醇会对果实产生产生催熟而不耐贮运。

采果人员剪平指甲,以免刺伤果实;采果时严禁强拉硬扯果实,拉脱拉松果蒂的果实易发生腐烂;采摘时轻拿轻放,严禁抛掷果实;入库贮藏的果实进行初选,果实不得露天堆放过夜。

二、果实初选和防腐保鲜
1、果实初选:果实从植株采下后,在采果现场对果实作一次初选。

初选的目的主要是剔除畸形果、病虫为害果和新伤果等。

通过初选可了解橘园的果品质量、病虫害动态,对果实的等级做到心中有数。

初选还可减少精选分级的工作量,剔出的各种等外果也便于及时处理,减少库房的工作压力。

2、用于贮藏的柑桔,要在采收当天作防腐处理,最长不得超过
2天。

常用防腐保鲜药剂:
(1)用25%施保克10毫升加2-3克2.4-D钠盐加10-12.5公斤清水制成,可处理柑桔750-1000公斤。

处理1分钟然后取出晾干。

(2)0.25‰-0.5‰的多菌灵或托布津500-1000倍液洗果,抑止绿菌孢子和青霉菌孢子的萌发。

(3)2,4-D+托布津或2,4-D+多菌灵。

(浓度2,4-D为200~250ppm)。

(4)申鲜2号:200倍液洗果30秒。

(5)桔腐净:250ppm,浸果1-2分种。

(6)抑霉唑:又名伊迈唑、戴唑霉,500-1000ppm。

(7)特克多:又名杀菌灵,有效成份是TBZ,通过保护和治疗作用,而有效地控制青、绿霉病,蒂腐病发生,使用浓度500-5000ppm。

(8)绿色南方和真绿色:使用时加适量2,4-D钠盐,对防治青、绿霉病,蒂腐病效果十分理想。

使用浓度50ppm浸果2分钟,防效可达95%以上。

三、预贮
将采下的果实放臵在干燥,凉爽,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经药物消毒的地面即可。

果实可直接放于铺有稻草的地面,高度以4-5个果高为宜。

如用果箱进行预贮,果箱宜采用品字形堆码法,箱间留缝隙约0.2米,堆高6至10层,各堆之间留宽约0.7米的过道,以方便搬运和检查。

各果箱堆上要挂填有果实进库日期的卡片,以便按预贮时间先后出库。

果实预贮期间,应经常开启门、窗通风换气,但切忌日晒、雨淋和露雾的侵袭。

预贮期,每天检查一二次,发现有腐烂果实及时挑出处理。

果实通过预贮可达到预冷(降温)、果皮软化且具有弹性、愈合新伤、减少果实贮藏后期枯水的目的。

预贮程度:由于果实采收前的天气晴雨状况和温度高低有差异,所以预贮时间的长短也有异。

手捏法,预贮2-3天后,用手轻捏果实,当手感果实微有变软,且有弹性时即要结束预贮。

果实失重,一般预贮第一天失重1%,第二天失重0.7%,第三天失重0.3%左右,总失重为2%。

果皮微具弹性,预贮即止。

从预贮的天数确定,通常宽皮柑橘预贮应在2天以上。

预贮结束后即可进行包装入库。

包装一般用农用聚氯乙烯保鲜袋进行单果包装,再进行装篓或装箱。

四、贮藏(通风库)
通风库贮藏又叫常温库或自然通风库,可专门修建,也可利用普通结构合适的房屋改进后作通风库。

主要利用昼夜温差和库顶与库底温度的差异,通过关启通风库的门窗调节库内温、湿度,使库温保持较低和稳定。

通风库贮藏是目前我国采用最普遍的贮藏场所,可贮藏各类柑橘果实,产地和销地均适用。

1、库房消毒
为防止因病菌伤害而影响柑桔贮藏效果,通风库应进行库房消毒杀菌:贮藏前先将库房打扫干净,堵塞鼠洞;并在柑桔入库前一周用500倍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也可在每立方米房内用硫磺粉10克加次氯酸钾1克密闭熏蒸消毒;在柑桔入库前2天应敞开门窗通风。

2、果实入库
堆贮:可用果箱或果篓,装果不能太满,以免果实压伤。

堆码时,不论是果箱还是果篓,均堆成品字形。

最低层应用木条或砖块垫高10厘米左右。

箱与箱,篓与篓之间留出2-3厘米空间,以利堆内空
气流通。

堆高8-12箱或6-8篓较宜,每堆之间留出0.6-1.0米的过道,以便利操作。

3、贮藏期的管理
(1)前期管理:入库后的1-2周的库房管理,应以降温排湿为主。

除雨、雾天外,日夜打开所有通风窗,装有排风扇的库房,晚上开启,加强通风,使库内的温湿度迅速下降。

温度最好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以利新伤愈合。

同时应及时翻果,剔出病伤果。

(2)中期管理:贮藏中期通常指12月至次年春节前后。

库房只需适当的通风换气,如在冬季气温低于零度以下的地区,库房还需采取防寒措施,以防果实受冻。

(3)后期管理:贮藏后期的库房管理主要是降温(春季升温时),且尽可能的使库温保持稳定。

通过夜间开窗通风,有排风扇的库房同时打开排风扇,加强抽风,充分利用夜间的冷空气入库降低库房温度。

日出前关上门窗和排风窗,以阻止外部的热空气入库。

柑橘果实贮藏保鲜结束,应及时清理库房,果箱、果篓和薄膜等要清洗消毒,在太阳下暴晒后集中保存。

五、影响柑橘贮藏的主要因素
1、贮藏温度
柑橘果实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果实的呼吸强度越小,呼吸消耗越少,果实越耐贮藏。

因此在贮藏期维持适当的低温,可延长贮藏期。

但温度过低易发生水肿病。

温度过高也不利于贮藏。

2、空气湿度
采后果实不能再从树上获得水分供给,在长期贮藏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当果实干耗( 重量损失) 超过5%时,就会出现萎蔫,且
以后也很难恢复原状。

贮藏环境内的相对湿度直接影响柑桔果实的保鲜效果。

推荐橙类贮藏相对湿度为85% ~ 90%,宽皮柑桔贮藏相对湿度为80%—85%。

3、贮藏气体成分
柑橘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性果实,它的成熟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没有呼吸高峰出现。

贮藏环境中的乙烯积累过多,也会影响气调效果,导致腐烂和异味的加重。

柑橘类果实对CO2较敏感,当超过10% 易导致CO2损伤和不良风味变化。

但适当提高CO2浓度( 2. 5% ~5%) ,降低O2浓度( 10% ~15%) ,可获得良好的贮藏效果。

4、果实采后病害
柑橘果实采后病害有20 多种,主要分为病理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

病理性病害主要是由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贮藏初期多为青霉、绿霉病等,贮藏中期多为蒂腐、炭疽等病,贮藏后期多为黑腐、酸腐等病; 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贮藏条件长期不适宜而引起果实生理机能失调,主要有褐斑病、枯水病及水肿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