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与考试能力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与考试能力分析
收稿日期:2017-09-25
作者简介:李明军(1981-),男(汉族),甘肃泾川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果树生理学。
一、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
作为园艺专业重要的一门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个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育苗、繁殖、植物分类、园林规划以及水肥知识学习等与园艺植物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中,却没有突出这一特征,试题题型设计不合理,最终导致考查目标没有实现。
具体来说:
从统计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可以看出,当前的园艺植物栽培考试试题以理论考查为主,都是记忆性知识,而很少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导致通过试题考查并不能够真实达到检测和考查的目的。
具体来看: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主要以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对错、简答题为主。
这些题型都强调理论与识记,尤其强调学生的记忆,只要学生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试。
在实际考试试题中,他们或是问抽条、蹲苗是什么含义,或是问果树的花芽分化期等,再或者是问配置授粉树的原则、嫁接技术在园艺学中的特点等等,这些试题有一个鲜明特征即不灵活,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通过记忆就可以顺利通过,无法检测出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否真的理解,是否懂得如何应用。
很多时候,在设计试题题型时,没有从本课程实际特点出发,没有从本课程目的出发,也没有从学生特点出发,导致最终设计出来的试题没有针对性,不具有本课程注重实践性的特点,使得学习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学生,只需考试前背背书本,即使其全然不理解知识的含义、不懂得如何应用和操作,也完全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这就导致考试失效现象出现。
二、园艺植物栽培学考试能力
考试能力是试题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
不同的试题类型其检测学生的能力情况不同。
一般来说,识记型试题检测学生能力有限,它一般只适合考查书中基本的常识性知识,检测不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情况。
理解和应用型试题,相较于识记型知识来说,更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应用情况。
当前,园艺植物栽培学的试题题型以识记型为主,识记型题型的特点决定了其无法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使得学生通过考试前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试,给老师造成一种所有同学都学习很好的假象。
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们并不懂得园艺学知识的内涵,并不知道园艺学知识如何应用,只是因为考试前课本背得好而通过考试。
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园艺学识记型试题题型的考试能力更是无法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虽在改革,但受制度惯性的影响,一些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学生传统学习模式没有改变,习惯于听老师讲,习惯于记笔记,习惯于背书本,而不懂得或不习惯于问为什么,不习惯于深入剖析某一问题。
所有这一切,最终导致学生擅长于考试、擅长于识记,而不擅长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出现可以通过园艺学植物栽培考试的学生,却不能通过实际社会实践的检测的情况。
尤其是在我国,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学生们经过初中、高中的中考和高考,识记能力强,往往短时间内,如一个星期,就可以实现对某一本书的全面背诵。
但是,却存在一个问题,死记硬背现象多,很多知识处于不理解状态。
而在需要动手实践操作的学科,死记硬背的结果就是学生记住了理论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操作,不懂得基本的操作技巧与技能,导致实际识记的知识无法被使用,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在此背景下,以识记型试题为考试试题的园艺植物栽培学,其考试能力低下,无法真正检测出学生对园艺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识记掩盖了一切,导致考试的检测目的无法达到。
园艺植物栽培学
李明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试题题型关系到检测目的能否实现,关系到学生实际学习态度和方式。
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在实际中,主要以理论识记为主,实践性操作内容考查很少,这使得学生在实际中很少学习,往往考试前背背书本就可以通过考试。
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调整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显得尤为紧迫。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考试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212-02
Analysis of Test Questions and Examination Ability of Plant Cultivation Science
LI Ming-ju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west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 :The question type is related to whether the purpose of detection can be realized,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students'practical learning attitude and manner.In practice,the test items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are mainly based 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few practical operations.this makes students seldom study in practice,so they can pass the examination before the examination.This serious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ability.I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o adjust the test items of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Key words:Horticulture Plant Cultivation;question types of examination questions;ability to test
的试题题型以识记型为主,为了切实掌握学生对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必须调整园艺植物栽培学的试题题型,打破以识记型为主的题型,增强理解和应用型试题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改革园艺植物栽培学考试方式成为必然。
三、改革园艺植物栽培学考试方式
鉴于当前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结构不合理,难以达到考核学生的目的,必须对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进行改革,通过创新试题题型,将实际操作性内容加入进来,打破以往纯理论考查模式,实现对学生实际园艺植物栽培能力的考查。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试题结构。
针对试题结构不合理、重视理论考查问题,要优化试题结构,增加实践考查内容。
将园艺植物栽培学中能够以书面试卷呈现的实际操作试题化,将其转化为实际考查试题。
如为了考查学生植物栽培技术水平,在设计试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定实际植物,如苹果树或者桃树等的栽培方案,让其将实际栽培中每一步操作步骤细化,因此达到考查的目的。
因为只有在学生懂得如何实际种植的时候,才能将每一步写下来,才能制定栽培方案,这就将实际操作转化为了书面考查内容,但是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学生操作能力,即通过试题创新,实现了对学生实际栽培能力的考查。
再者,如园艺植物栽培学习中,涉及学生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因此,为了考查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可以在书面考查中,以绘图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此项内容的学习状况,可以将此题分值设计为30分,让学生在试卷上绘图,而学生为了能够将试卷中的其他试题都做完,会提高自身绘图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园艺植物栽培能力考查和提升的目的。
可以看出,试题结构的优化,增加了实践内容,即使通过考试也可以是实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使得学生在实际园艺植物栽培学习过程中,会调整自身学习行为,不再是在考试前背背课本,而是平时就开始注重操作,注重实际技能培养。
这就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优化试题结构是从试卷内部内容入手,通过试题题型的调整来实现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目的。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考查比例,可以创新考试形式,在进行书面试卷考查的同时,要在外部专门进行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考查,即理论考查和实践考查相结合。
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始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时候,就要明
确向同学们说明白,本次课程的考查方式是实践加理
论的方式,即学生最终课程成绩是理论试卷分数,加上实践操作题分数。
两个分数的总和是每个学生最终的分数。
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会特别注意实际植物栽培如何操作,在考试之前就会有意去学习。
教师在实际实行中,要注意分配好实践操作题与理论考查题之间的分数比例,既不能过分注重实践操作题,将分数全部或绝大部分划归实践操作题,也不能给实践操作题分配的分数比重过小。
因此,教师在实际园艺植物栽培授课中要不断摸索,探索出最合适的分数分配比例。
3.平时考查要增加比例。
将平时考查情况纳入期末学生最终成绩。
除了使用一张试卷考查,或者试卷考查和实践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外,还可以将平时考查纳入进来。
让学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这样在期末考查的时候,学生所承担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整体学习的效果较好。
教师在教授园艺植物栽培学时,要明确对学生表示,平时表现纳入最终考查方式。
通过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实时跟进教学进度。
平时考查的内容也要以重视学生园艺植物栽培操作能力为主,如植物的发育、繁殖、土肥管理、种子采收以及之后如何管理,还有设施园艺以及无土栽培如何处理等等问题。
教师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要有意让学生试着自己操作这些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强操作技能。
为了鼓励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就可以借助平时考核这一方式,将学生平时在园艺植物栽培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实际操作、积极发言、按时提交课堂作业等,纳入到平时考核中,将每一项考核内容赋予一定分值,如按照提交作业加五分,积极发言三次加五分,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加十分等等,以此形成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平时认真学习操作技能,达到课程目标。
因此,可以看出,通过调整园艺植物栽培学试题题型,创新试题题型,将实际操作技能纳入到检测之中,打破了以往纯理论考查的局面,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试题题型的变化积极调整态度、学习策略,认真踏实对待实际园艺植物栽培课堂,逐渐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冰.浅析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世纪桥,2008,(8).[2]仝卫明,武银桃.关于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