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9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北海市2019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60分)
1. (6分) (2017高二下·黄陵月考) 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2)
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结冰期较长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③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④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2. (4分) (2013高一上·三原期中) 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有保温作用的是()
A . 氮
B . 氧
C . 二氧化碳
D . 臭氧
3. (6分) (2017高二下·红桥期末) 某探险队于10月初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时,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4. (4分) (2016高二上·江苏期末)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该日前后,江苏各地的白昼逐渐变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A .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B . 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
C .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
D .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
(2)
该季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 东北地区寒潮侵袭
B . 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C . 长江下游伏旱严重
D . 华南地区春雨绵绵
5. (8分)(2016·丽水模拟) 下图是内蒙古某地地形剖面及出露地表的部分地层分布图,在地层1-4中依次发现哺乳类动物、恐龙、两栖动物、三叶虫化石。
读图,调查发现bc坡主要生长白桦林,而cd坡则主要生长草本
植物()
A . 导致两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 . 两坡的植被分异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
C . 原因是bc坡为阴坡,土壤水分较好
D . 原因是cd坡为背风坡,热量较好
6. (6分) (2018高二下·新化开学考)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1) a区域的自然带是()
A . 热带雨林带
B . 热带草原带
C . 热带荒漠带
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 b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②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
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⑤沿岸有暖流流经⑤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A . ①④⑥
B . ②④⑤
C . ③⑤
D . ⑤⑥
(3)影响图乙所示气候类型与a区域气候类型共同的大气环流形势是()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西风带
C .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 信风带
7. (4分)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 . 军官家属随军迁往驻地——文化因素
B . 低地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 . 美国东北部的老年人口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政治因素
D . 利比亚难民逃到邻国突尼斯定居——经济因素
8. (4分) 2013年11月30日美国媒体《外交政策》报道昆明呈贡成为新的“鬼城”。
随着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鬼城”频频见诸报端。
大量的空置住宅是“鬼城”的共同特点,媒体曾经这样形容“这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
“鬼城”的出现暴露了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最突出的问题是()
A .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B . 工业化快于城镇化
C . 城市文明的扩散过快
D . 土地资源利用率高
9. (4分)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交通等时线表示在给定的时间内从一个地点出发可以到达范围的边缘线。
下图示意以S市为出发点的公路交通等时线(单位: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S市出发,20分钟内平均速度最慢的是()
A . 向正北方
B . 向东北方
C . 向正东方
D . 向东南方
(2)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虚线可以代表交通干线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0. (4分)下图中M国石油资源丰富,我国投资与该国合作开采石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国石油输出最近的国家是
A . 澳大利亚
B . 德国
C . 美国
D . 日本
(2)
我国在该国投资开采石油的主要目的是
A . 开拓国际市场
B . 促进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
C . 提高技术水平
D . 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机会
(3)
该国河流的补给主要是
A . 雨水
B . 冰川融水
C . 地下水
D . 积雪融水
11. (6分)(2018·浙江模拟)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其所在山谷在冰河时期被冰川覆盖,两旁峭壁上到处可见冰川切削过的痕迹。
山谷中的酋长岩(如图)拥有高大、垂直、光滑的花岗岩面,号称“全球最难攀爬和最危险的岩石”。
据此完成下题。
(1)与酋长岩光滑的崖壁形成原理类似的是()
A . 蘑菇石
B . 挪威峡湾
C . 长江三峡
D . 贝加尔湖
(2)酋长岩的形成过程是()
A .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 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 . 岩浆喷出—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 . 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12. (4分) (2019高二上·合肥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 . 资金
B . 技术
C . 水源
D . 能源
(2)图示地区对沿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是()
A . 提供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B . 承接内陆地区产业转移及市场
C . 为内陆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D . 成为内陆地区商品出口的唯一通道
二、综合题 (共5题;共65分)
13. (15分) (2015高一上·遂宁期末) 如图为“某大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岩层受到挤压,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处形成的河流地貌是________,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本区哉过度砍伐森林对该地貌的影响________(扩大/缩小).
14. (10分) (2017高二下·舒兰期末)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坊间曾一度有传闻,保定有可能成为“首都副中心”,然而,最终中央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雄、安、容三县建设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背靠白洋淀,区位优
势明显。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赴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2000平方公里。
材料二:位于冀中的容城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
2012年容城县委县政府与上海和江浙皖等长三角发达地区对接联手,共享服装产业资源、互补各自优势,联手创新,共建共赢发展机制。
(1)结合材料一和图及所学知识分析选定在雄、安、容三县建设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出雄安新区建设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意义。
(3)结合材料二分析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给容城县带来的好处。
15. (10分) (2019高二下·内蒙古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
额尔齐斯河是我们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简答图示河流中,支流的分布特征。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3)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4)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16. (15分) (2018高三下·南山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坝上高原地处河北西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主要包括张北、康宝、沽源等地,其海拔大致在1400—1500米之间,属于我国的农牧交错地带,年降水量大约为320—500mm,以疏松的沙子土为主。
该地的张北县近些年大力发展马铃薯、萝卜等蔬菜的种植,成为河北、北京等的重要蔬菜供应地。
其生产的马铃薯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
3、4月为其育苗期,大量采用塑料薄膜覆膜育苗。
(1)分析张北县采用地膜技术育苗的原因。
(2)推测张北县土豆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原因。
(3)有人提出应将张北县土豆种植的成功在整个坝上高原推广,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17. (15分) (2019高三下·惠州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
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
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60分)
1-1、
1-2、
2-1、
3-1、
4-1、
4-2、
5-1、
6-1、
6-2、
6-3、
7-1、
8-1、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12-1、
12-2、
二、综合题 (共5题;共65分)
13-1、
13-2、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