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棵植物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些植物都偏向阳光生长)大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吗?(经常)
很好,那大家继续思考一下,导致植物这样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或者说,为什么植物要这样生长呢?(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
2.向光性概念引入:
很好,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植物的向光性。
(板书:向光性。
提醒学生做笔记).向光性是植物向性运动的一种,那么植物还有其它的运动方式吗?同学们都知道植物的根会向着地下生长,这是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
除此之外还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植物的这些运动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板书:向性运动:植物受到单一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
)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人们正是通过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揭示了植物生命活动受到激素调节的奥秘。
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是生长素。
那么什么是生长素?科学家又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下面几位科学家的实验中,探索一下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达尔文所用的实验材料是胚芽鞘,大家先看一下教材P47右上角的相关信息,胚芽鞘是P47相关信息。
大家看到达尔文的四组实验,(在ppt 中将四组实验的图放映出来) 首先,我们来回顾达尔文的实验。
达尔文以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为材料,设计了四组实验。
(PPT4)这四组实验是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呢?(单侧光照射)我们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创造这种单侧光照射的条件?(暗箱开口或用极细的光束照射)
分小组讨论一下下面问题:
①哪些组可以形成对照?单一变量是什么?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 论?(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回答)
实验分析:(板书)
通过达尔文的这四组实验,我们明确了胚芽鞘尖端在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中的具体作用——感受光的刺激。
(板书: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通过以上的对照实验达尔文推论: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刺激”,造成伸长区的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形成对照的
组别
单一变量 实验结论 1、2
有无胚芽鞘 胚芽鞘的弯曲和生长都与尖端有关 1、3
尖端有无单侧光照射 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 1、4
尖端以下部位有无遮光 尖端以下不感光
(板书)
我们观察以上的实验,每一个对照组都有一个单一变量,称为单一变量原则,是我们在设计实验中的主要原则之一.
达尔文的实验虽然发现植物受到这种刺激的影响,但是,他得出的结论仅仅是推测,到底这种“影响”是什么呢?它是怎么使得两侧生长不均匀的?之后又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各种假设,并设计了实验来验证。
接下来......
(2)詹森、拜尔的实验
讲实验之前先解释琼脂块的特点:琼脂是多糖聚合物,一般从海藻中提取,可做为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
它的特点是化学物质可自由进入琼脂块内部。
1910年,詹森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在切口处加置一块琼脂块,结果发现琼脂块仍然向光弯曲。
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验二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
提问:詹森的实验说明了什么?(请同学回答)
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这种刺激可能是种化学物质)板书
这种刺激传递到尖端以下,为什么能引起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的呢?拜尔的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地提示......
1914年,拜尔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观察,发现尖端置于左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置于右侧,胚芽鞘向左弯
曲。
提问:1、大家是否发现胚芽鞘弯曲的规律?
胚芽鞘总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2、你认为该实验严谨吗?怎么办?
补充对照实验: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完整放置在胚芽鞘上
3、拜尔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温特的实验
上述三个科学家们的实验结论我们可以总结成这样: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那么,这个刺激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温特的实验最终解决了我们的疑惑......
用PPT演示温特的实验过程,证明了这种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而温特将之命名为“生长素”。
经过以上科学家们的验证,我们对生长素有了初步的认识。
下面我们进行一下简单的梳理:它是由胚芽鞘的哪个部分产生的?(学生答:尖端);怎样作用于植物生长的?(由尖端向下传递到尖端以下的部位(也就是伸长区))那它是怎样造成植物的向光性的呢?(学生答:不均匀分布)。
上述四个实验,已经向我们证明: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在光照条件下,通过不均匀的分布,使得植物弯曲生长。
那么,让我们
回头想一下: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什么?从达尔文的实验中我们能得知:是单侧光使得胚芽鞘下端的生长素分布不均,从而使得胚芽鞘弯曲生长的。
那我们来探究一下:单侧光如何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大家有什么猜想?或者有什么假设呢?同桌之间讨论2分钟,然后我请同学回答......
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得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a、b和d生长情况一致,c生长较慢则:单侧光引起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
若:a、b生长情况一致,c生长最慢,d生长最快则: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然后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最后梳理一下植物向光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