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2. (2分)(2017·开封模拟)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
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 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B .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 .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 . 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3. (2分) (2017高二上·揭阳期中)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B .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D .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4. (2分) (2020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A . 海河流城
B . 准河流域
C . 长江流域
D . 钱塘江流域
5. (2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期中) 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
该“耕作农具”是()
A .
B .
C .
D .
6. (2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下表是英、美、法、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据此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年代18701896---19001913
比例78%74%72%
A .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B . 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盛极而衰
C .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 世界各国工业差距明显缩小
7. (2分) (2019高一上·肇庆期末) 近代中国由于受不平等条约的约束,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海关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
A . 鸦片战争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 甲午战争后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8. (2分)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 . 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 . 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 . 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 . 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9. (2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 F2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F2()
A . 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B .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 .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 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10. (2分) (2017高一下·东台月考)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闻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共同作用是()
A . 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封建制度
B .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
C . 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 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1. (2分)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④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 . ①
B . ①②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12. (2分) (2017高三上·滨州开学考) 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
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A .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B . 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
C . 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
D . 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
13. (2分) (2018高三下·安徽开学考) 196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形式,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要求提高企业的“赢利率”,给予企业更多支配利润的权利等。
这说明赫鲁晓夫()
A . 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执政
B . 试图通过物质奖励激发社会活力
C . 推行的经济政策较为激进
D . 改革思路从根本上突破了旧模式
14. (2分) (2016高一下·湛江期末) 罗斯福说:“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
……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
”这一认识()
A . 促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 . 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
C . 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 . 推动了以工代赈措施
15. (2分)罗斯福新政期间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
它的建立①为众多失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②是“以工代赈”的重要举措③导致大批森林遭受砍伐,破坏了生态资源④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6. (2分)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
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
它在解释宪法是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符宪法的怀疑。
”这个“罗斯福法院” ()
A . 是罗斯福总统违法宪法的产物
B . 虽违宪,但有利于新政的实施
C . 反映了总统的实际权利有所扩大
D . 是罗斯福总统操作司法权的结果
17. (2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在技术方面主导美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是()
A . 信息技术
B . 原子能技术
C . 生物技术
D . 化工技术
18. (2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份契约的签订反映了()
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9. (2分)(2017·南通模拟) 《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此后,我国政府()
A .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 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 . 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20. (2分) (2017高三上·沙市月考) 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3.25%,1993年增长了13.4%,1994年增长了11.8%,到199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了35350亿美元,处于世界第二位。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表明()
A .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B . 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C . 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
D . 冷战结束,中国的外部环境大幅改善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0分)
21. (15分) (2019高一下·通州期中) 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
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
——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材料三: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为此罗斯福在社会福利方面釆取了哪些措施?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住房政策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实施住房政策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
.综合上述材料,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可以汲取什么智慧?
22. (15分) (2017高三上·江苏月考) 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
(1)材料一:伯利克里作为雅典城邦的领导人,在公元前461—前429年长达32年的时间内,担任雅典城邦的执政官,使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他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
”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说道:“名位便应该轮番,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
根据材料概括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结合史实,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请写出材料二中皇帝与议会、皇帝与首相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材料三:第一条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四: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依据材料,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0分)
21-1、
21-2、
21-3、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