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6高一下·绍兴期末) “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 . CH2=CH2+ (过氧乙酸) +CH3COOH
B . CH2=CH2+Cl2+Ca(OH)2 +CaCl2+H2O
C . 2CH2=CH2+O2 2
D . +HOCH2CH2—O—CH2CH2OH+2H2O
2. (2分) (2018高一下·烟台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或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F-的结构示意图:
B . 次氯酸的电子式:
C .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 . 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3. (2分) (2015高二下·红河期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 . CH4(g)+ O2(g)=2H2O(l)+CO(g)△H1
B . S(s)+ O2(g)=SO3(s)△H2
C . C6H12O6(s)+6O2(g)=6CO2(g)+6H2O(l)△H3
D . 2CO(g)+O2(g)=2CO2(g)△H4
4.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期末) 下列图示中的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B .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 . 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
D . 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
6. (2分)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将N2、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H2)=3 mol·L-1·min-1;乙:v(N2)=2 mol·L -1·min-1;丙:v(NH3)= 1 mol·L-1·min-1。
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A . v(甲)>v(乙)>v(丙)
B . v(乙)>v(丙)>v(甲)
C . v(丙)>v(甲)>v(乙)
D . v(乙)>v(甲)>v(丙)
7. (2分)现有两个体积均为2L的刚性容器,温度分别为T1和T2 ,向两容器中各充人1.8molA和1molB 发生反应:2A(g)+B(g) C(g)+D(g),反应过程中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010203040
温度时间/min
/n/mol
T1n(B)10.650.40.20.2
T2n(B)10.580.3……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2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76%
B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T2时30min时的体系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 . T1时的平衡常数K=160
8. (2分) (2018高一下·重庆期中) 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R可能是金属
B . 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VA族
C . R形成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 . 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
9. (2分) (2018高一下·天水期末) 某同学在试管中做铁钉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发现反应速率较慢,下列措施:①给试管加热②加入铁粉③加入冰块④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⑤将稀硫酸换为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 ①②
B . ①②⑤
C . ③④
D . ①④⑤
10. (2分) (2018高一下·安平期末) 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11. (2分)化学源于生活,又髙于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合成中将原子充分利用,转化为新的原子
B . 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
C . 高纯度的晶体桂可以制备晶体管等半导体、电脑芯片
D . 酒精、NaCl溶液、CuSO4溶液、浓HNO3都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12. (2分)(2018高二上·滦县期中) 对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断裂H—H键吸收能量
D . 生成H—O键放出能量
13. (2分) (2016高一下·临沂期中)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如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 N2(g)+3H2(g) 2NH3(l) ΔH=2(a-b-c) kJ·mol-1
B . N2(g)+3H2(g) 2NH3(g) ΔH=2(b-a) kJ·mol-1
C . 1/2N2(g)+3/2H2(g) NH3(l) ΔH=(b+c-a) kJ·mol-1
D . 1/2N2(g)+3/2H2(g) NH3(g) ΔH=(a+b) kJ·mol-1
15.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2AB(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 . 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 . 单位时间内有nmolA2生成的同时就有nmolB2生成
C . 2 v(A2)正=v(AB)逆
D . A2、B2(g)、AB(g)的浓度之比为1:1:2
16. (2分)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 图a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 图b表示0.100 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 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 图c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 . 图d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17. (2分) (2016高二上·铜仁期中)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A(g)+3B(g) C(g)+2D(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A . v(A)=3 mol•L﹣1•min﹣1
B . v(B)=6 mol•L﹣1•min﹣1
C . v(C)=2.5 mol•L﹣1•min﹣1
D . v(D)=4 mol•L﹣1•min﹣1
18. (2分) (2018高一下·淮安期末)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 2N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增大压强能减慢反应速率
C .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 = v(逆) = 0
D . 达到平衡时,N2和H2能100%转化为NH3
19.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根据反应Br+H2 HBr+H的能量随反应历程的变化示意图甲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正反应吸热
B .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 . 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随反应历程的变化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
D .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20. (2分) (2019高二上·杭锦后旗期末) 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 Li(s) + I2(s) = 2 LiI(s) ΔH
已知:4 Li(s) + O2(g) =2 Li2O(s) ΔH1
4 LiI(s) + O2(g) = 2 I2(s) + 2 Li2O(s) Δ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ΔH=1/2ΔH1 -ΔH2
B . ΔH=1/2ΔH1 +ΔH2
C . ΔH=1/2ΔH1 -1/2ΔH2
D . ΔH=1/2ΔH1 +1/2ΔH2
21.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
选项金属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
(粉末状)/mol
A Mg 0.18 mol·L-1硝酸10 mL60 ℃
B Mg 0.1 3 mol·L-1盐酸10 mL60 ℃
C Fe 0.1 3 mol·L-1盐酸10 mL60 ℃
D Mg 0.1 3 mol·L-1硫酸10 mL60 ℃
A . A
B . B
C . C
D . D
22. (2分)下列反应:2HBr(g) Br2(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至原来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B .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
C . 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加深
D . 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不变
23.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中) 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O2(g)═SO2(g)+H2O(g)△H1
2H2S(g)+SO2(g)═S2(g)+2H2O(g)△H2
H2S(g)+O2(g)═S(g)+H2O(g)△H3
2S(g)═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 . △H4= (△H1+△H2﹣3△H3)
B . △H4= (3△H3﹣△H1﹣△H2 )
C . △H4= (△H1+△H2﹣3△H3)
D . △H4= (△H1﹣△H2﹣3△H3)
24. (2分) Zn还原SiCl4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iCl4(g)+2Zn(l)⇌Si(s)+2ZnCl2(g)△H1
SiCl4(g)+2Zn(g)⇌Si(s)+2ZnCl2(g)△H2 .
A . Zn(l)=Zn(g)△H= (△H1﹣△H2 )
B . 用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增加Zn(g)的量,△H2变大
D . 以Zn片、铜片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Z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25. (2分) (2018高一下·安平期末)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 C(s)+ 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 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 . ①
B . 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
26. (4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Cl2Br2I2HCl HBr HI H2
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
A . H2
B . Cl2
C . Br2
D . 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
A . HCl
B . HBr
C . HI
(3) 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7. (2分)(2016·杨浦模拟) 氯气用途广泛,但在使用时,一般会产生氯化氢.工业上可用O2将HCl转化为Cl2 ,以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反应为:O2+4HCl 2Cl2+2H2O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测得P0压强下,HCl平衡转化率α(HCl)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如图1所示,则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2)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由P0增大至P1,在图中画出P1压强下HCl平衡转化率α(HCl)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曲线,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3)该反应在P0、320°C条件下进行,达平衡状态A时,测得容器内n(Cl2)=7.2×10﹣3mol,则此时容器中的n(HCl)=________mol.
(4)对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增加n(HCl),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压强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如果平衡常数K值增大,对逆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
(5)氯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在水溶液中1molCl﹣、1mol ClOx﹣(x=1,2,3,4)能量的相对大小如图2所示,写出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若有 1.5molB发生反应,转移电子________ mol.
28. (5分)(2018·揭阳模拟)
(1)Ⅰ.据报道,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甲烷重整是提高甲烷利用率的重要方式,除部分氧化外还有以下二种:
水蒸气重整:CH4(g)+H2O(g) CO(g)+3H2(g) ΔH1=+205.9kJ·mol-1 ①
CO(g)+H2O(g) CO2(g)+H2(g) ΔH2=-41.2kJ·mol-1 ②
二氧化碳重整:CH4(g)+CO2(g) 2CO(g)+2H2(g) ΔH3 ③
则反应①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ΔH3 =________kJ·mol-1。
(2)Ⅱ.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N2 (g)+3H2 (g) 2NH3(g)
在不同温度、压强和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N2、H2分别为0.1mol、0.3mol时,平衡后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φ)如下图所示。
①其中,p1、p2和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②若分别用vA(N2)和vB(N2)表示从反应开始至达平衡状态A、B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则vA(N2)________ vB(N2)(填“>”“<”或“=”)
③若在250℃、p1为105Pa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1L,则该条件下B点N2的分压p(N2)为________Pa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3)Ⅲ.以连二硫酸根(S2O42-)为媒介,使用间接电化学法也可处理燃煤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所示:
①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NO吸收转化后的主要产物为NH4+,若通电时电路中转移了0.3mole-,则此通电过程中理论上吸收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mL。
29. (3分) (2018高二上·大理期中)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温度和容积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图2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1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2”中,曲线__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没有使用催化剂时,在该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反应CO(g)+2H2(g) ⇌CH3OH(g)的△H=________。
(2)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CO)=________;达到平衡时,c(H2)=________,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0.5L,则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增大的有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2molH2 d.使用催化剂.
(4)已知CH3OH(g)+3/2O2(g)=CO2(g)+2H2O(g);ΔH=-193kJ/mol。
又知H2O(l)= H2O(g);ΔH=+44 kJ/mol,请写出32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30. (4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 K和1 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K1K2
973 K 1.47 2.38
1 173 K 2.15 1.67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
=________。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 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 . 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 . 升高温度
D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 . 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5)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任写一种)
②图乙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任写一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28-3、
29-1、
29-2、
29-3、
29-4、
三、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30-1、30-2、30-3、30-4、30-5、。